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稻联合收割机在农业上的进一步普及,势必对农业科技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力。本文首先分析水稻联合收割机推广“瓶颈”,然后结合推广经验,提出突破“瓶颈”的几个有效策略。
关键词:水稻联合收割机;“瓶颈”;推广策略
最近几年,伴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脚步的加快,每年全国将近有一千多万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向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从中部、西部转移到东南沿海区域。大批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让农业机械在推动农村经济进步与生产发展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再加上近年来我们国家推行了鼓励农机具购置补贴相关政策,这极大促进了农机化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加大农机具的推广力度,尤其是水稻联合收割机的普及,以推动农机化的进步已经获得各方面的认可。但是,地处我国西南部的广西在普及推广水稻联合收割机之时,却遭遇到了政府政策层与自然环境双重制约,使得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发展与普及推广遇到了新难题。针对这个情况,笔者结合实际推广经验,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以供广大同行探讨。
一、水稻联合收割机推广“瓶颈”
1.农民缺乏较强的购买能力
近些年,一来因为农村劳动力快速转向第二、三产业,有效提高了农村农民家庭年收入,二来因为政府相关部门推行了提高种养殖补贴,降低甚至减免农业税等多项优惠政策,切实降低了农民负担,对增加农民收入有着较大的帮助。然而因为农村相关农产品加工程度较低,没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如化肥、农药等农资商品市场价格一路攀升导致农业经营成本持续上涨,再加上看病就医、子女教育等影响农业效益与农民收入提高的因素较多。导致实质上农民可用于支配的收入不多,进而制约了农民购买农机具的热情,这是水稻联合收割机难以有效普及推广现实方面的原因。
2.农村缺乏良好的农田机耕道路条件
现今农村农田道路仅有80%的通达率,然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通而不畅问题,90%以上的农田没有设置通机耕道,此种情况没有办法适应大中型农机具操作的需要。相关部门用于建设农机耕道方面的资金很少,甚至可以说没有这方面的投入。这导致农机耕道建设停滞不前,无法满足现代农业机具发展的需求,使得农业机具无法大展拳脚,不利于农民购机欲望的提高。这点是影响农机具推广发展,导致水稻联合收割机推广“瓶颈”出现的主要因素。
3.在新形势之下现行农村土地经营政策形成的负面影响
因为我们实行的土地承包责任制是应用分田到户的方式,此种方式在改革之初有效提高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热情,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进步。但是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此种方式在新形式下已经不适应当下农业发展的需求,成为农业发展进步的影响因素。起初分田到户之时为了追求公正、公平分割配置时应用了上、下等田搭配的方式,这种分割配置的方法导致:①农田过小,比较大的农田仅有一亩多,最小的农田甚至仅有几厘,导致人为缩小了农业经营规模;②由于农田插花、分散情况较为严重,没有办法开展大面积生产与种植工作,也没有办法开展大面积统一收割与播种,对加快农业机械化生产与实施先进农业技术都是不利的;③在农业生产经营阶段,农民思想无法统一,过于分散,各家各户自行决定农田种植什么,种植何种品种,合适开始播种等,导致农业生产各阶段都没有统一的时间,进而使得农业作物没有一致的收割时间,联合收割机也就没有办法进行连续作业,制约农机具经营项目经济效益的提高,上述因素都对提高农民购机热情有较大的影响。这是因为政策方面导致水稻联合收割机推广相关工作被动化,产生与影响农机具推广“瓶颈”的重要原因。
4.村级组织的职责变化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因为实行责任到人、分田到户的土地承包责任制,这极大提高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随意性与自主性。另外因为有的农民缺乏较高的文化素质,没有深度理解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缺乏较强的法律意识,在其心中慢慢形成了这些农田是属于我的,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种哪个品种就种哪个品种的想法。进而导致现今农田荒芜没有人监管,不受约束在农田之上乱建房的情况逐渐恶化。与此相反的是,因为国家政策方面的革新,弱化了基层政府机构的行政权力,致使村民小组(生产队)在乡镇的职责功能被进一步削弱,甚至已经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了。其约束农民、引导农民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规范、协调农民,已经无法很好地满足现代农业进步与联合收割机械普及推广的需要。
二、突破水稻联合收割机推广“瓶颈”的有效策略
1.加大农机化方面的资金投入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机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现代农业。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农业科技运用普及的资金扶持力度。一方面应不断地加大对购机补贴,农机装备推进项目等农机专项资金的投入;二方面应在涉农项目中增加用于农机化发展的份额,加大对田块耕整,机耕道建设的投入数量和力度,以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优化农机作业条件,为联合收割机作业创造和营造良好的环境。从而促进农机化发展和水稻联合收割机稳健推广。
2.改革和调整现行的土地承包责任制
当前农村出现土地撂荒的新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低,种地不能发家致富;二方面是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农村劳动力迅速向非农产业转移造成的;三方面由于农业税的取消,使群众没有税费方面的责任和牵挂,产生了种不种田无所谓的思想。这种闲置和撂荒土地的现象与建设现代农业、提高生产力水平的要求是矛盾的,也容易造成国家粮食生产短缺的情况。在新形势条件下,在不改变土地使用权、管理权和各户原有耕地面积的情况下,按照统一规划,就近微调,化小变大,方整地形的原则,对农村土地进行调整,对闲置和撂荒土地的农户,则由村集体组织上报当地政府,以逐步推动土地向种粮大户和农机大户有序流转,以遏制土地撂荒和闲置的现象。这对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益,带动和促进农业机械特别是联合收割机的推广普及有很现实的作用。
3.强化农村集体组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领导权威作用
要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很有必要在政策理念和组织构架上加强农村基层集体组织——生产队(村民小组)的领导权威作用。让基层集体组织在农村土地经营、管理、招发标及合同的终止等方面,在民主法制的基础上拥有决定和决策权。从而更好的落实和贯彻国家各方面的方针政策,更有效的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以合理规划和规范农村农业生产经营,进而理顺和营造农机化发展和联合收割机推广良好的社会氛围,以促进农机化发展和联合收割机的推广。
三、结束语
为了有效突破我省水稻联合收割机推广的“瓶颈”,需要理清楚已有的矛盾,处理好各方面问题。在新形势之下,怎样有效推广普及水稻联合收割机,开拓农机具新的局面,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覃录胜,水稻联合收割机推广问题与对策[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0
[2]唐桂森,水稻联合收割机推广的几点思考[J],湖南农机,2013
关键词:水稻联合收割机;“瓶颈”;推广策略
最近几年,伴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脚步的加快,每年全国将近有一千多万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向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从中部、西部转移到东南沿海区域。大批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让农业机械在推动农村经济进步与生产发展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再加上近年来我们国家推行了鼓励农机具购置补贴相关政策,这极大促进了农机化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加大农机具的推广力度,尤其是水稻联合收割机的普及,以推动农机化的进步已经获得各方面的认可。但是,地处我国西南部的广西在普及推广水稻联合收割机之时,却遭遇到了政府政策层与自然环境双重制约,使得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发展与普及推广遇到了新难题。针对这个情况,笔者结合实际推广经验,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以供广大同行探讨。
一、水稻联合收割机推广“瓶颈”
1.农民缺乏较强的购买能力
近些年,一来因为农村劳动力快速转向第二、三产业,有效提高了农村农民家庭年收入,二来因为政府相关部门推行了提高种养殖补贴,降低甚至减免农业税等多项优惠政策,切实降低了农民负担,对增加农民收入有着较大的帮助。然而因为农村相关农产品加工程度较低,没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如化肥、农药等农资商品市场价格一路攀升导致农业经营成本持续上涨,再加上看病就医、子女教育等影响农业效益与农民收入提高的因素较多。导致实质上农民可用于支配的收入不多,进而制约了农民购买农机具的热情,这是水稻联合收割机难以有效普及推广现实方面的原因。
2.农村缺乏良好的农田机耕道路条件
现今农村农田道路仅有80%的通达率,然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通而不畅问题,90%以上的农田没有设置通机耕道,此种情况没有办法适应大中型农机具操作的需要。相关部门用于建设农机耕道方面的资金很少,甚至可以说没有这方面的投入。这导致农机耕道建设停滞不前,无法满足现代农业机具发展的需求,使得农业机具无法大展拳脚,不利于农民购机欲望的提高。这点是影响农机具推广发展,导致水稻联合收割机推广“瓶颈”出现的主要因素。
3.在新形势之下现行农村土地经营政策形成的负面影响
因为我们实行的土地承包责任制是应用分田到户的方式,此种方式在改革之初有效提高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热情,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进步。但是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此种方式在新形式下已经不适应当下农业发展的需求,成为农业发展进步的影响因素。起初分田到户之时为了追求公正、公平分割配置时应用了上、下等田搭配的方式,这种分割配置的方法导致:①农田过小,比较大的农田仅有一亩多,最小的农田甚至仅有几厘,导致人为缩小了农业经营规模;②由于农田插花、分散情况较为严重,没有办法开展大面积生产与种植工作,也没有办法开展大面积统一收割与播种,对加快农业机械化生产与实施先进农业技术都是不利的;③在农业生产经营阶段,农民思想无法统一,过于分散,各家各户自行决定农田种植什么,种植何种品种,合适开始播种等,导致农业生产各阶段都没有统一的时间,进而使得农业作物没有一致的收割时间,联合收割机也就没有办法进行连续作业,制约农机具经营项目经济效益的提高,上述因素都对提高农民购机热情有较大的影响。这是因为政策方面导致水稻联合收割机推广相关工作被动化,产生与影响农机具推广“瓶颈”的重要原因。
4.村级组织的职责变化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因为实行责任到人、分田到户的土地承包责任制,这极大提高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随意性与自主性。另外因为有的农民缺乏较高的文化素质,没有深度理解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缺乏较强的法律意识,在其心中慢慢形成了这些农田是属于我的,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种哪个品种就种哪个品种的想法。进而导致现今农田荒芜没有人监管,不受约束在农田之上乱建房的情况逐渐恶化。与此相反的是,因为国家政策方面的革新,弱化了基层政府机构的行政权力,致使村民小组(生产队)在乡镇的职责功能被进一步削弱,甚至已经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了。其约束农民、引导农民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规范、协调农民,已经无法很好地满足现代农业进步与联合收割机械普及推广的需要。
二、突破水稻联合收割机推广“瓶颈”的有效策略
1.加大农机化方面的资金投入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机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现代农业。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农业科技运用普及的资金扶持力度。一方面应不断地加大对购机补贴,农机装备推进项目等农机专项资金的投入;二方面应在涉农项目中增加用于农机化发展的份额,加大对田块耕整,机耕道建设的投入数量和力度,以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优化农机作业条件,为联合收割机作业创造和营造良好的环境。从而促进农机化发展和水稻联合收割机稳健推广。
2.改革和调整现行的土地承包责任制
当前农村出现土地撂荒的新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低,种地不能发家致富;二方面是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农村劳动力迅速向非农产业转移造成的;三方面由于农业税的取消,使群众没有税费方面的责任和牵挂,产生了种不种田无所谓的思想。这种闲置和撂荒土地的现象与建设现代农业、提高生产力水平的要求是矛盾的,也容易造成国家粮食生产短缺的情况。在新形势条件下,在不改变土地使用权、管理权和各户原有耕地面积的情况下,按照统一规划,就近微调,化小变大,方整地形的原则,对农村土地进行调整,对闲置和撂荒土地的农户,则由村集体组织上报当地政府,以逐步推动土地向种粮大户和农机大户有序流转,以遏制土地撂荒和闲置的现象。这对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益,带动和促进农业机械特别是联合收割机的推广普及有很现实的作用。
3.强化农村集体组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领导权威作用
要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很有必要在政策理念和组织构架上加强农村基层集体组织——生产队(村民小组)的领导权威作用。让基层集体组织在农村土地经营、管理、招发标及合同的终止等方面,在民主法制的基础上拥有决定和决策权。从而更好的落实和贯彻国家各方面的方针政策,更有效的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以合理规划和规范农村农业生产经营,进而理顺和营造农机化发展和联合收割机推广良好的社会氛围,以促进农机化发展和联合收割机的推广。
三、结束语
为了有效突破我省水稻联合收割机推广的“瓶颈”,需要理清楚已有的矛盾,处理好各方面问题。在新形势之下,怎样有效推广普及水稻联合收割机,开拓农机具新的局面,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覃录胜,水稻联合收割机推广问题与对策[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0
[2]唐桂森,水稻联合收割机推广的几点思考[J],湖南农机,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