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细读为研究对象,根据语文教学实际并借助相关理论探求文本细读教学策略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文本;细读;语文
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论题的提出,起初缘于读周汝昌先生的红学随笔集《红楼夺目红》。书中周老先生从新的视角去引导读者于细微处发现其更丰富的意蕴、更深刻的内涵,使我对文本细读的妙处有了初步感受。目前语文教材选入大量的优秀作品,如果教师有文本细读的意识,在备课中正确地使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细读文本,那么学生将在阅读学习中习得科学的方法,丰富知识,同时能够训练学生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一、文本细读及文本细读教学的概念
何谓文本细读?对此研究者尚有不同解释。有人说“文本细读就是认真、仔细、充分地阅读文本”,这种概念界定,明显是抓住“细读”二字来进行解释。从“细读”历史角度来说,文本细读是源于 20 世纪西方文论中一个文学批评的重要术语,指运用语义学方法对作品语言、结构和细节进行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阐述和分析。
新批评流派的“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通常指“细密地研究作品的上下文及其言外之意,它要求批评家注解每一个词的含义,发现词句之间的精微,包括经过这样细致的分析,才能见出一部作品的总体,从而确定其艺术价值”。
二、文本细读教学的必要性
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在哲学上被称之为“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初读文本,读者所获得的感受和认识一般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所获得的只是对文本较浅层次的理解。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感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现象、片面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同样,阅读文本也是在获得对文本深层次理解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知识,提升相应的能力,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并能够形成良好的态度和价值观。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从阅读文本的任务来说,需要在对文本初步感受的基础上,把握文本的内涵。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得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的感性材料;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阅读中,学生要准确把握文本内涵,获得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则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细读文本的引导,从而掌握文本的知识内容和表现形式。
三、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策略
1、紧抓关键字词,小中见大
字词是文本的构造单位,而关键字词凝聚着作者的写作心血。紧抓关键字词,是学生破解文意的钥匙。王先霈说过:“文本细读的第一步是识字断句,一个字、一个标点、一个句子地往前看过去;如果是听别人诵读,也是要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地听过去。”叶圣陶先生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语文特级教师陈日亮在论述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时曾说:“咬文嚼字则是训练严谨的不二法门,唯一功夫。语文课程如果真有所谓的‘三维目标’,亦只须用‘咬文嚼字’一矢中的,不使用好这支箭矢,任何目标都只是虚设。”
2、在诵读中,体察细微处
教学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诵读,让学生通过诵读来品味文章语言,从而从体察文章的细微处变化。 张广录老师在教《故都的秋》对学生就“一层秋雨一层凉了”的读法提出系列疑问,然后从文本语言入手,通过对“歧韵”、“平平仄仄”、“律句”等知识讲解,指导学生正确诵读文本,体会郁达夫散文语言的独特性,获得一种审美享受。清朝江永在《音学辨微》中说:“平声如击钟鼓,仄声如击木石。”平仄相见,才能是钟鼓木石和谐,构成音乐的旋律。郁达夫强调北京人说话的声调,“平平仄仄”的音乐性,以及文本中“念得很高,拖得很长”的一声“了”字把其间的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闲聊透露出北京人心境的悠闲惬意、谦恭和谐,把故都的“秋味”写足。
3、引导学生把握不同体裁课文的语言特点进行细读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不同体裁的文本的语言特点知识有所掌握,并能加以区分。不同的文体应当采用不同的文本细读方法,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需结合文体类型进行细读引导。以鲁迅的《祝福》为例: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该篇课文的体裁是小说,这段文字其中主要是对人物进行了描述刻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对祥林嫂的年纪、神态和配物等进行了细读,具体分析:首先写年纪,运用头发“花白”和“全白”的对比,“五年前”与“即今”的时间跨度之小,表明祥林嫂的头发白得快,四十上下的人的头发为什么白得这么快呢?引起读者思考。然后写神态,运用了“仿佛是木刻似的”这一比喻,突显了她麻木的形象,也进一步引起读者的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种精神状态呢?最后写配物,“竹篮”“破碗”“竹竿”,特别是“空的”这一定语,按语言习惯应该放在“破碗”的前面,可是作者却把它放在“破碗”之后,这是运用倒装修辞法,这又说明什么问题呢?在细嚼文字的时候,教师要及时让学生去思考,抓住文本的细节,这有利于理解文本内容和认识人物形象。这段文字看出鲁迅先生用笔的细腻,描绘的多角度。通过祥林嫂的外貌描写,读者在头脑中浮现出她的立体化形象,感受到当时社会底层妇女的悲惨遭遇。
【参考文献】
[1] 吴春花.语文阅读教学细读法研究——兼论金评及价值[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2] 杨林亚.中学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3] 郑瑜辉.朱自清、金圣叹“文本细读”比较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文本;细读;语文
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论题的提出,起初缘于读周汝昌先生的红学随笔集《红楼夺目红》。书中周老先生从新的视角去引导读者于细微处发现其更丰富的意蕴、更深刻的内涵,使我对文本细读的妙处有了初步感受。目前语文教材选入大量的优秀作品,如果教师有文本细读的意识,在备课中正确地使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细读文本,那么学生将在阅读学习中习得科学的方法,丰富知识,同时能够训练学生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一、文本细读及文本细读教学的概念
何谓文本细读?对此研究者尚有不同解释。有人说“文本细读就是认真、仔细、充分地阅读文本”,这种概念界定,明显是抓住“细读”二字来进行解释。从“细读”历史角度来说,文本细读是源于 20 世纪西方文论中一个文学批评的重要术语,指运用语义学方法对作品语言、结构和细节进行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阐述和分析。
新批评流派的“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通常指“细密地研究作品的上下文及其言外之意,它要求批评家注解每一个词的含义,发现词句之间的精微,包括经过这样细致的分析,才能见出一部作品的总体,从而确定其艺术价值”。
二、文本细读教学的必要性
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在哲学上被称之为“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初读文本,读者所获得的感受和认识一般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所获得的只是对文本较浅层次的理解。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感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现象、片面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同样,阅读文本也是在获得对文本深层次理解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知识,提升相应的能力,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并能够形成良好的态度和价值观。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从阅读文本的任务来说,需要在对文本初步感受的基础上,把握文本的内涵。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得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的感性材料;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阅读中,学生要准确把握文本内涵,获得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则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细读文本的引导,从而掌握文本的知识内容和表现形式。
三、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策略
1、紧抓关键字词,小中见大
字词是文本的构造单位,而关键字词凝聚着作者的写作心血。紧抓关键字词,是学生破解文意的钥匙。王先霈说过:“文本细读的第一步是识字断句,一个字、一个标点、一个句子地往前看过去;如果是听别人诵读,也是要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地听过去。”叶圣陶先生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语文特级教师陈日亮在论述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时曾说:“咬文嚼字则是训练严谨的不二法门,唯一功夫。语文课程如果真有所谓的‘三维目标’,亦只须用‘咬文嚼字’一矢中的,不使用好这支箭矢,任何目标都只是虚设。”
2、在诵读中,体察细微处
教学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诵读,让学生通过诵读来品味文章语言,从而从体察文章的细微处变化。 张广录老师在教《故都的秋》对学生就“一层秋雨一层凉了”的读法提出系列疑问,然后从文本语言入手,通过对“歧韵”、“平平仄仄”、“律句”等知识讲解,指导学生正确诵读文本,体会郁达夫散文语言的独特性,获得一种审美享受。清朝江永在《音学辨微》中说:“平声如击钟鼓,仄声如击木石。”平仄相见,才能是钟鼓木石和谐,构成音乐的旋律。郁达夫强调北京人说话的声调,“平平仄仄”的音乐性,以及文本中“念得很高,拖得很长”的一声“了”字把其间的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闲聊透露出北京人心境的悠闲惬意、谦恭和谐,把故都的“秋味”写足。
3、引导学生把握不同体裁课文的语言特点进行细读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不同体裁的文本的语言特点知识有所掌握,并能加以区分。不同的文体应当采用不同的文本细读方法,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需结合文体类型进行细读引导。以鲁迅的《祝福》为例: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该篇课文的体裁是小说,这段文字其中主要是对人物进行了描述刻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对祥林嫂的年纪、神态和配物等进行了细读,具体分析:首先写年纪,运用头发“花白”和“全白”的对比,“五年前”与“即今”的时间跨度之小,表明祥林嫂的头发白得快,四十上下的人的头发为什么白得这么快呢?引起读者思考。然后写神态,运用了“仿佛是木刻似的”这一比喻,突显了她麻木的形象,也进一步引起读者的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种精神状态呢?最后写配物,“竹篮”“破碗”“竹竿”,特别是“空的”这一定语,按语言习惯应该放在“破碗”的前面,可是作者却把它放在“破碗”之后,这是运用倒装修辞法,这又说明什么问题呢?在细嚼文字的时候,教师要及时让学生去思考,抓住文本的细节,这有利于理解文本内容和认识人物形象。这段文字看出鲁迅先生用笔的细腻,描绘的多角度。通过祥林嫂的外貌描写,读者在头脑中浮现出她的立体化形象,感受到当时社会底层妇女的悲惨遭遇。
【参考文献】
[1] 吴春花.语文阅读教学细读法研究——兼论金评及价值[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2] 杨林亚.中学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3] 郑瑜辉.朱自清、金圣叹“文本细读”比较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