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2006年毕业的大学学子而言,持续多年的“就业寒流”并无回暖迹象。
2006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与此同时全国就业缺口达到1400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无疑进一步加大。
日前,由中组部、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14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大学生就业问题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最严峻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如是指出。
“当年没感受到的压力,现在补回来了。”
“晤……”张晓华放在桌上的手机发出了震动的声音,并开始在桌子上打转。
“抱歉,系里打来的!”张晓华拿起电话看了一下来电显示,对记者歉意地笑了一下,“这几天,我都急坏了,系里面也很着急。”
看得出,让张晓华着急的原因是学生就业。在电话中,这个字眼被她提及了五六次。眼看6月已过,这个词汇着实让她和系里面的领导都“急坏了”。
张晓华是省城某高校的老师,2003年7月,成绩优异的她被留在了母校,9月份又做了自己学弟学妹的辅导员。“当年没感受到就业的压力,现在总算是补回来了。”坐在记者面前的张晓华苦笑了一下。
张晓华班上有75个学生,考研考上了32个,这让她颇感欣慰——作为一个留校不久的女老师,这样的成绩的确让人欢欣鼓舞。但就业却让她高兴不起来,截至6月10日,班上找到工作的学生还不到10人。
张晓华告诉记者,她现在就怕系里面问自己班上就业率的事情。每次到办公室,系领导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班上签了几个了?”。
“其实,我们几个文科类专业都是这样,甚至连中文这样的专业也明显不如往年。”记者从该校中文系了解的情况是,此前,该专业的就业率也尚未过半。
“张晓华们”焦急还有一个政策方面的原因,根据2002年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普通高校的就业率要与招生挂钩,并要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称之为“一把手工程”,张晓华所在的学校领导亲自任该校的就业指导委员会的主任。学校给系里下达了明确的任务,系里则再把任务落实到各个辅导员的身上。
“其实我们毕业那年,工作已经不好找了,可大家到了5月份基本上都有了去向,哪像现在都快毕业了,还有这么多学生找不到东家。”严峻的就业形势,让这位年轻的辅导员显得思想上准备不足。
提高就业率出现新“方法”
据国家发改委对2006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报告,“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等关键词格外引人注目。
报告指出,2006年我国16岁人口的增长值达到最高峰,劳动力资源增量达到1700多万人,预计城镇安排就业总量达到2500多万人。其中城镇新增长劳动力900万人,下岗人员460万人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40万人,按政策需要在城镇安排农村劳动力和退伍军人300万人。从需求情况来看,如果经济总量和就业弹性保持近年平均水平,2006年社会可能会增长基业岗位800万个。加上企事业单位自然裁员,总量将达到1100万个。但这二者的差距有1400万,比去年增加100万。
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着结构性就业难题。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413万人,比上年多了75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张晓华们焦急由此找到社会层面上的原因。
比张晓华更为着急的自然是她所带班级的学生,鲁君就是其中一位。这位来自大别山区金寨县的小伙子原本没有打算今年就业,由于考研成绩不理想,不得不加入到就业的大军。
今年3月份成绩公布之后,鲁君花300多元从头到脚买了一身行头——一套西服、一件衬衫、一条领带、一双皮鞋,并准备了十来份简历。“没想到到今天才投出去3份,每次去招聘会,他们说用不上我们专业的,真郁闷!”
6月10傍晚,鲁君接到辅导员张晓华的一个电话,要他把自己的档案放到学校联系好的一家单位中,将其档案暂时“代为保管”,这好让学校的就业协议上多了一个用人单位的盖章。
鲁君对记者说,学校这样做主要是基于增加就业率的考虑,虽然自己没有就业,但班级的就业率仍然会因此而提高一到两个百分点。班上有近10个同学将档案送到这家单位托管,其它系情况也基本上差不多。
“眼看就要毕业了,再找不着的话,我就不找了,大不了研究生再考一次。”可话虽这样说,鲁君还是补充一句:“最好还是能找到一份工作,就是考研,也总得有点经济来源啊。”
“烦恼人士”的升级
然而,即使考研成功,也未必在职场一帆风顺。该校硕士研究生李育,也有着与小师弟鲁君同样的烦恼。
在李育的msn签名上,自打4月份起就有“热烈期盼着……”字样,他告诉记者,这个“期盼”有所指,那就是——工作。
2003年李育本科毕业,同年考上本校本系的研究生。与鲁君一样,李育所学的专业同样是个非热门的文科类专业。“我们班上有11个人,除了3个考上公务员和一个即将去某专科学校当老师外,其它7个人工作都没有落实下来!”
李育说这句话时是6月12日,眼看就要拿到毕业证了,这样的尴尬是李育不曾料到的。
李育自上研三的时候就没有了考博的想法,一门心思找工作。近一年来,合肥以及周边的招聘会基本上都去了,可遗憾的是并没发现他期待的单位。
他曾报考了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的是中央统战部。在强手如林的应试者中,他的分数没能使他进入面试者之列。
李育还想到去媒体工作,可是今年省内媒体鲜有招聘信息,且自己从未有此行业的实习经历,这让他苦恼不已。
挫折之后,李育对自己的境况有了理性的认识:近几年,由于毕业生的数量明显增加,各个企业在用人方面逐渐趋于理性,不再一味强调学历;硕士研究生的优势是研究方面明确,理论功底强,所以一些研究性质的职位对硕士需求较多。而一些实用型的岗位,较高的学历也许体现不出特别的优势。
李育在给记者总结这句话时,话语中含着一丝悲凉和无奈。
(采访对象为化名)
首都·省城·家乡
一个毕业生的求职路线图
合肥某小区的一个小单间,是钱刚(化名)的暂时住所。
这个不足6平方米的小屋里,横竖摆放着一大一小两张架子床,大床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些书籍,封面上写有“找工作不求人”“交际的艺术”以及“公务员报考指南”等字样。由于没有桌子,牙膏、毛巾等生活用品也和书籍一样在床上占有一席之地。
小床比大床矮了很多,蜷缩在窗户下的角落里,一张有点发黑地蚊帐挂在上面,有一角没有系好,塌在那里显得有点杂乱。
钱刚来自淮南师范学院,在合肥之前,曾在北京做了一个多月的“北漂族”。在其所住的附近,还住着好些个与他一样外地来求职的“漂一族”。
“北漂”之旅
“虽然我学的是师范专业,可我一直喜欢新闻行业。能在各地到处采访,我觉得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2006年元旦前夕,钱刚和同学一道前往北京一家报社去“工作”,此前,他们在网上联系到了这家单位。
“你知道能去北京工作我当时的心情吗?那叫一个爽啊!”钱刚说话时下意识地握了一下拳头。
可到北京后,他才知道自己高兴得太早了。
钱刚去单位报到后,被安排到编辑部做编辑——虽然不是做记者,但此刻也没感到丝毫失望,毕竟还是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可过了一段时间后,“失望”这个东西就像雨后的春笋似的渐渐地冒了出来。
钱刚所在的报社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报社,发行量不大。因此,单位承诺给他的工资仅能让其果腹。不过,报社能提供集体宿舍,好歹使他并不过于窘迫。
“开始,我总是劝自己,能在北京找工作不容易,总算有一个落脚的地方,所以也就尽量忍着干了下来。”
可时间长了,钱刚逐渐就有些不适应了,“那日子苦啊,因为没钱就意味着你不能有丝毫想法。”钱刚认为在北京这个大都市没有‘想法’不可能,痛苦就在这里产生了。
钱刚在报社当编辑勉强能够胜任,但由于报社的发行量不大,单位把发行的压力转移到每个采编人员的头上来。这就意味着他不但要组稿,还要完成在其看来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发行任务。
“你不知道,我在学校里和社会很少接触,我不擅长和人交际,这些事情压在我身上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钱刚说自己几乎没有在交际方面取得辉煌的经历,最值得骄傲的一次大概是麦当劳在其学校招聘兼职时他被成功录取。可为了能在北京熬出头来,他还是咬牙坚持,直到老总找他谈话。
工作不到两个月的一天,老总把他找到办公室,说想让他去哈尔滨的工作站“打开那里的工作局面”。他心里明白老总是下逐客令了——说是去那,你去了也行,但以后就在那呆着没人会管你。
“北京这座城市里优秀的人太多了,报社可以寻找更好的,对于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外乡人来说,这里是个冷冷的城市,我想还是回安徽吧。”钱刚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话后,来到省城合肥。
再度受挫
“我不想去淮南,熟人太多,大家都在淮南找工作,合肥是省会总比淮南工作机会多吧?!”
3月份,钱刚从北京南下合肥。可到了合肥后,他发现自己又错了,合肥的工作岗位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好找。
到合肥后钱刚就一直在找工作,“看到了吧,我就是通过求职信息去一个一个找的,什么都找过。”他指了指屋角的一堆报纸。
照着报纸上登着的工作单位按图索骥,钱刚尝试着做了几份工作,但都没有坚持干下来。“我不想就当纯粹的苦力”,毕竟我也是学中文出身,你说我要是当苦力我干吗多上这几年学啊?”
钱刚最长的一份工作就是在一家纸业公司做销售。干了两个月,工资说是每月一千,可至今还没有发下来。
虽然没有发下来,可钱刚似乎还不是很悲观,“你知道我在这以前的那份工作吗,在中国电话号码簿公司安徽分公司是做黄页的,说白了就是拉广告。”这份差事让钱刚一分钱没赚到还赔了,他拉不到广告,工作又没有底额,没有最低工资。
“现在我的工资没发,其实就是发了也不够我用的,我现在就是在吃老本啊。”
在这期间他也干过别的,都很短,印象中有一个文化传播公司,地点在合肥某一闹市口,做大学生活方面的杂志,谁知道做的还是拉广告。
对于别的公司他似乎没有什么具体印象,可广告业务员的工作让他记忆犹新。他觉得那是挺痛苦的一段经历。
除了拉广告,钱刚做的最多的工作还是销售。1983年出生的他身上已经没有同龄人的白嫩,一身黝黑的肤色见证了他的辛劳。
希望在家乡运气要好一点
钱刚想去做老师了。
“我本来不想当老师的,但现在我才发现当老师很不错了,当老师比干别的体面多了,安逸多了,我就想当老师了。”可他自己这个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想找一份老师工作也不见得容易。
此前一段时间他去好多学校应聘,就差小学没去了,可一直没戏,这些学校不是说没到招聘的时间就是说语文老师不缺。
这让他很着急,作为一个淮南师范学院的学生,他觉得自己和安徽师范大学的比没人家底气足,就是和合肥学院的比也没优势——毕竟人家是本地的,地利人和自己都没有。
几番打击之后,考公务员又成了他的新的目标。“考公务员,收入稳定啊。”社会上一些类似公务员加薪的消息也让他很受鼓舞。4月公务员考试报名,他报了老家一个热门单位。成绩似乎不错,考了第三名,可这个单位只收一人。他感觉自己的公务员之旅可能会在面试结束后止步。
“我现在想回家了,回家感觉好,尽管别人会看不起我,我也不管这些了。其实刚毕业找工作那会我也不知道该去哪,就是不想回家,模糊的想法就在哪个大城市里随便找个工作比在家乡干什么都好,当初太幼稚了。”除了当老师,钱刚的职业规划又发生了变化。
他在心里祝福自己,希望在家乡运气要好一点。
◆链接◆
“前程无忧”:企业最缺销售人才
“前程无忧”网站此前第一次从应届毕业生和大学生需求企业两个方向,对人才供需、求职和招聘各个环节,以及薪酬福利期望和给付方面进行调查,作出《2006全国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
此次调查为期六周,调查形式为网上问卷和个人访问。覆盖全国27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40所全国重点大学的应届毕业生58665名,其中本科毕业生43869人,硕博士应届毕业生14796名。访问涉及33个大行业5800家聘用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企业。
《调查报告》发现,企业最缺销售人才,提供空缺职位29680-30350人,其次是技术研发和应用8770-9480人,再次是生产制造和工程、工艺设计和市场广告等方面的人才。3515家计划招聘2006年应届毕业生的企业中2866家有意让毕业生做销售工作;148家招聘规模超过100人的企业,95%以上招聘毕业生担任营销,需求人数500、1000人的企业主要提供销售职位。
销售出身的前程无忧总裁甄荣辉对此感慨地说:“如果有MBA毕业生来前程无忧工作,我会让他去做销售。我想没有比销售工作更能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和沟通交往能力了,销售可以让人迅速成熟起来,积累自己的人际资源,应对各种变化。如果他表现出色,企业才会把更重要的职责交给他。”
从200万到400万
招生与就业——难以对接的两端
2006年4月22日,合肥市人才市场。来自六安皖西学院的小黄一脸的愁容,“找工作都几个月了,一直没有眉目。”
小黄告诉记者,自己学的是企业管理专业,他没想到很多单位都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学的是理论上的东西,很杂,没什么经验,企业不要我管。”
从其学校公布的信息来看,今年企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共84人,小黄他们是最后一批毕业生,“这个专业需要很强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学校开设不合适。”为此,学校停招了。
和黄月华学的企业管理专业一样,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发生矛盾的例子还很多,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就曾停招了国土资源管理专业。
在今年4月12日召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安徽省教育厅公布了2005年全省一些高校停招专业的情况。被调整的专业达到82个。
专业是毕业生就业的敲门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一些高校也相继调整了专业设置,但这种调整的效果难尽如人意。3年前安徽农业大学就曾压缩了农业类专业的招生,没想到的是,这一调整竟出现了当初始料不及的局面。
2003年,安徽农业大学根据当年的市场反馈信息,调整了各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尤其是涉农专业与非涉农专业的招生比例,压缩了涉农专业,扩大了英语、计算机等热门专业的招生。
“没想到的是,今年林学、木材、动物保护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而计算机、英语等非涉农专业要差的多。”该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海涛说,今年该校准备扩大农业的招生,但四年后怎样心里没底。
应该说根据市场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政策,是高校面向市场办学的重要体现。然而往往这种调整效果并不明显,甚至于适得其反。对此,刘海涛认为,要科学的统筹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两者之间关系,单靠学校的自行调整是不够的,发改委等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对学校的指导工作。
扩招“惹祸”?
在对有关大学生就业难的分析中,近年来的高校“扩招”政策屡屡被人提及。
支持者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用4年的时间就走完了美国27年的历程——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04万人,是1998年的4.7倍,高校在校人数达到2300万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扩招主要集中于一些规模较小的院校,这些学校办学条件以及师资力量有限。而这部分被扩招而来的学生往往来自基础教育比较薄弱,教育资源比较差的地区,“在扩招的学生当中,这部分被扩招的对象往往处于后列,在有限的竞争岗位中怎能不处于劣势?”中国工程院院士程耿东认为。
与此同时,扩招也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高校面临着硬件上不去、软件跟不上的窘境,特别是教师数量跟不上学生数量增长,教学质量得不到的保证,学生素质难以提高。
对此,教育部认为:“高校扩招与目前毕业生就业难并无必然联系,国家发展急需的人才、重要产业和行业紧缺的人才还是要加快培养的。”
今年5月,教育部学生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这样表示。但尽管如此他也同时指出,十一五期间,国家明确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质量。
5月10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有必要适度控制高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
分析认为,这样做有利于集中必要的财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有利于集中精力,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深化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有利于逐步解决当前高校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和基层的冷落
与招生规模提速形成较大对比的是经济发展的速度,这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意向中可以管窥一二。
针对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西部”和“基层”成了颇为响亮的口号,似乎为毕业生们开拓了一条广阔的就业之路,尤其是处于“西部大开发”以及“新农村建设”大潮的大背景下。但应者仍然寥寥。
前程无忧《2006全国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调查显示,上海、北京和广东仍是2006年应届毕业生最愿意去工作的地区(地区按省、直辖市、自治区分),其次为浙江省和江苏省。
参加调查的上海、北京和广东的毕业生共15308人,占调查总人数26.1%,愿意去这三个地区之外工作的人仅15.0%,很多毕业生重复填写三个一样的地区,以显示自己只愿意在一个地区工作。参加调查的毕业生中53.6%选取了三个地区中的两个,有14.2%的内地毕业生的选择为“上海、北京和广东”。
这一结果与非本地企业在上海、北京和广东校园招聘会上的尴尬遭遇相吻合。2005年10月后在高校举行的企业校园招聘会可以用“爆棚”两字形容,知名学府一天七八场招聘会绝非少见,企业租借会场不提早一个月根本借不到,但是学生的反应却大相径庭。外地企业在上海、北京和广东举办的招聘会有50%的“上座率”已实属难得。
如一家南方的房地产企业在武汉一所大学举行校园招聘会,1000人的会场挤了2000多名毕业生,而在上海某所高校300人的场地只有100名听众,许多学生听说企业不提供上海的职位,即转身离场。
从事高校学生就业工作11年的安徽农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海涛认为,“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是毕业生不愿意去艰苦地方的主客观原因中的三道门槛。该校一位毕业生坦言,现在连很多外出打工的者都“孔雀东南飞”,为什么我们非要去西部和基层呢?
3%与35.4%
与此形成呼应的是去年由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份统计数据,这份由该校劳动人事学院参与的大学生就业意愿调查显示,有35.4%愿意去党政机关,18.9%选择去国有事业单位、17.8%选择去教学科研、13.6%选择国有企业、15%选择外资企业,而只有1.3%选择去私营企业。
而同年来自人事部的一份数据则表明,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分别为各级党政机关约占3%、事业单位约占20%、国有企业约占24%、非国有企业约占(包括私营和外资等)52%。
非国有企业已经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但大学生认为这类企业既无高薪又不稳定。以公务员为代表的党政机关只占非常小的份额,而大学生却将之作为首选。
而公务员相关新的规定却给35.4%的应届大学生就业预期浇了一盆冷水。从2005年开始,人事部招考公务员已经明确要求,有工作经验的人员要在录用人员中占一定比例。
“近十年来,公务员主要从应届毕业生中录取,使公务员队伍的结构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这种结构很难适应工作的需要。因此,无论是从眼前的工作还是长远来看,特别需要对这种结构加以调整。”人事部有关人员说,“这种导向肯定必须走下去。在职人员的比例会不断扩大,应届毕业生的比例可能会减少。”
种种迹象表明,就业意愿和就业现实的矛盾非常突出。专家指出,如果大学生就业意愿不发生改变,只是指望劳动力市场的改变来实现就业将是不现实的。
◆链接◆
中国就业网: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择业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参差不齐;
职业能力不足,知识结构相对单一;
简历与求职信准备的过于死板;
应聘前对公司了解不够;
缺乏规范的职业指导与清晰的职业规划;
就业后流失率过高。
就业形势与用人单位走向分析
■综合
我国步入新世纪后,正面临着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和就业人口总量三大高峰压力。尤其是进入“WTO”以后,就业人口总量的高峰与结构性失业的矛盾日益加剧。分析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逐年增加的高校毕业大潮、提出应对措施,显得十分必要。
第一产业:主要是量的问题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现有5.1亿的农村劳动力中,约有1.5亿的农民为富裕劳动力,平均每年有9000多万农民进城务工。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已由1978年占绝对优势的70.5%,到目前的30%左右。而农业科技人员的总数仅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平均每万亩土地只有农业技术人员0.8个。
在广阔的农村大地出现这样一个奇特现象:一方面是农民进城找工的数量逐年增长,另一方面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匮乏,由此甚至危及全国40多所农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一时间出现了更改校名争办综合性大学的现象。
这种状况的存在和延续,与逐步减少城乡差距,消除二元结构的战略目标背道而驰。
第二产业:主要是结构问题
随着高科技企业和资金密集型企业的增多,第二产业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所吸纳的劳动力正在快速下降。资料表明,上个世纪90年代全国GDP增长1个百分点就可增加120万个就业岗位,但近几年已降到80万个岗位。有关部门对扶持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关照的不够,调控的手段不多,由此也造成了人才培养结构失衡:普通高中普通高校扩招,而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严重不足。
据统计,我国现有技术人工7000万人,其中初级技工占60%,中级为35%,高级为5%,熟练的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蓝领”人才奇缺。而发达国家正好相反,初级工15%,中级工50%,高级35%。
第三产业:人才需求较旺
第三产业涵盖了金融、保险、通信、商业、餐饮、中介等劳务密集型企事业。应当乐观地说,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毕业生就业的最大载体,也是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平台。江浙一些民企老板认为,大力吸引毕业生是改善企业人员结构,提高研发竞争能力的需要,也是由家族经营模式向人才管理模式转变的需要。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派生出了一些新的职业类别,例如物流、物业管理、导购营销、家庭理财、健康顾问等,这些新的领域将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选择。
第三产业的经营主体主要是个体私营经济,据统计,2004年全国个体和私营经济组织共吸引高校毕业生134万人,占当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总数的48%。合肥市人才市场2004年接收高校毕业生6450名,其中有68%的毕业生在外企或民企就业,其中绝大部分从事的是第三产业。
党政机关:就业数量十分有限
我国目前共有700多万党政机关干部。自1993年实行公务员制度以来,党政机关补充人员实施了严格的“凡进必考”。这种制度已在今年颁布的“公务员法”中,以法律条款的形式加以固定。安徽省从2005年开始,每年由省级政府人事部门组织招考一次。合肥市平均每年以100至300左右的考录名额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公开、公正的招考环境,应当说以每位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平等竞争的麦台,改变了过去走后门或世袭制的弊端。但这种竞争比高考竞争更为残酷。
有限的指标与无限的考生,不仅加重了主管部门考录的成本和精力,也使众多的考生不得不面临漫长的考录过程。合肥市2005年招考10名女警察,竟有1400多名女生报名,淘汰率创历史新高。
事业单位:减员增效话题长久
我国目前有事业单位130多万人,从业人员2997.3万人,其中地方事业单位2824.8万人,占事业单位总人数的94.24%。合肥市有事业单位近900家,其中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130家左右。减员增效成为事业单位在较长一个时期谋求的话题。现在,本科师范毕业生想在大中城市就业已经相当困难,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入院当医生更难。
(责编:古越)
[email protected]
2006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与此同时全国就业缺口达到1400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无疑进一步加大。
日前,由中组部、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14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大学生就业问题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最严峻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如是指出。
“当年没感受到的压力,现在补回来了。”
“晤……”张晓华放在桌上的手机发出了震动的声音,并开始在桌子上打转。
“抱歉,系里打来的!”张晓华拿起电话看了一下来电显示,对记者歉意地笑了一下,“这几天,我都急坏了,系里面也很着急。”
看得出,让张晓华着急的原因是学生就业。在电话中,这个字眼被她提及了五六次。眼看6月已过,这个词汇着实让她和系里面的领导都“急坏了”。
张晓华是省城某高校的老师,2003年7月,成绩优异的她被留在了母校,9月份又做了自己学弟学妹的辅导员。“当年没感受到就业的压力,现在总算是补回来了。”坐在记者面前的张晓华苦笑了一下。
张晓华班上有75个学生,考研考上了32个,这让她颇感欣慰——作为一个留校不久的女老师,这样的成绩的确让人欢欣鼓舞。但就业却让她高兴不起来,截至6月10日,班上找到工作的学生还不到10人。
张晓华告诉记者,她现在就怕系里面问自己班上就业率的事情。每次到办公室,系领导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班上签了几个了?”。
“其实,我们几个文科类专业都是这样,甚至连中文这样的专业也明显不如往年。”记者从该校中文系了解的情况是,此前,该专业的就业率也尚未过半。
“张晓华们”焦急还有一个政策方面的原因,根据2002年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普通高校的就业率要与招生挂钩,并要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称之为“一把手工程”,张晓华所在的学校领导亲自任该校的就业指导委员会的主任。学校给系里下达了明确的任务,系里则再把任务落实到各个辅导员的身上。
“其实我们毕业那年,工作已经不好找了,可大家到了5月份基本上都有了去向,哪像现在都快毕业了,还有这么多学生找不到东家。”严峻的就业形势,让这位年轻的辅导员显得思想上准备不足。
提高就业率出现新“方法”
据国家发改委对2006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报告,“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等关键词格外引人注目。
报告指出,2006年我国16岁人口的增长值达到最高峰,劳动力资源增量达到1700多万人,预计城镇安排就业总量达到2500多万人。其中城镇新增长劳动力900万人,下岗人员460万人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40万人,按政策需要在城镇安排农村劳动力和退伍军人300万人。从需求情况来看,如果经济总量和就业弹性保持近年平均水平,2006年社会可能会增长基业岗位800万个。加上企事业单位自然裁员,总量将达到1100万个。但这二者的差距有1400万,比去年增加100万。
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着结构性就业难题。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413万人,比上年多了75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张晓华们焦急由此找到社会层面上的原因。
比张晓华更为着急的自然是她所带班级的学生,鲁君就是其中一位。这位来自大别山区金寨县的小伙子原本没有打算今年就业,由于考研成绩不理想,不得不加入到就业的大军。
今年3月份成绩公布之后,鲁君花300多元从头到脚买了一身行头——一套西服、一件衬衫、一条领带、一双皮鞋,并准备了十来份简历。“没想到到今天才投出去3份,每次去招聘会,他们说用不上我们专业的,真郁闷!”
6月10傍晚,鲁君接到辅导员张晓华的一个电话,要他把自己的档案放到学校联系好的一家单位中,将其档案暂时“代为保管”,这好让学校的就业协议上多了一个用人单位的盖章。
鲁君对记者说,学校这样做主要是基于增加就业率的考虑,虽然自己没有就业,但班级的就业率仍然会因此而提高一到两个百分点。班上有近10个同学将档案送到这家单位托管,其它系情况也基本上差不多。
“眼看就要毕业了,再找不着的话,我就不找了,大不了研究生再考一次。”可话虽这样说,鲁君还是补充一句:“最好还是能找到一份工作,就是考研,也总得有点经济来源啊。”
“烦恼人士”的升级
然而,即使考研成功,也未必在职场一帆风顺。该校硕士研究生李育,也有着与小师弟鲁君同样的烦恼。
在李育的msn签名上,自打4月份起就有“热烈期盼着……”字样,他告诉记者,这个“期盼”有所指,那就是——工作。
2003年李育本科毕业,同年考上本校本系的研究生。与鲁君一样,李育所学的专业同样是个非热门的文科类专业。“我们班上有11个人,除了3个考上公务员和一个即将去某专科学校当老师外,其它7个人工作都没有落实下来!”
李育说这句话时是6月12日,眼看就要拿到毕业证了,这样的尴尬是李育不曾料到的。
李育自上研三的时候就没有了考博的想法,一门心思找工作。近一年来,合肥以及周边的招聘会基本上都去了,可遗憾的是并没发现他期待的单位。
他曾报考了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的是中央统战部。在强手如林的应试者中,他的分数没能使他进入面试者之列。
李育还想到去媒体工作,可是今年省内媒体鲜有招聘信息,且自己从未有此行业的实习经历,这让他苦恼不已。
挫折之后,李育对自己的境况有了理性的认识:近几年,由于毕业生的数量明显增加,各个企业在用人方面逐渐趋于理性,不再一味强调学历;硕士研究生的优势是研究方面明确,理论功底强,所以一些研究性质的职位对硕士需求较多。而一些实用型的岗位,较高的学历也许体现不出特别的优势。
李育在给记者总结这句话时,话语中含着一丝悲凉和无奈。
(采访对象为化名)
首都·省城·家乡
一个毕业生的求职路线图
合肥某小区的一个小单间,是钱刚(化名)的暂时住所。
这个不足6平方米的小屋里,横竖摆放着一大一小两张架子床,大床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些书籍,封面上写有“找工作不求人”“交际的艺术”以及“公务员报考指南”等字样。由于没有桌子,牙膏、毛巾等生活用品也和书籍一样在床上占有一席之地。
小床比大床矮了很多,蜷缩在窗户下的角落里,一张有点发黑地蚊帐挂在上面,有一角没有系好,塌在那里显得有点杂乱。
钱刚来自淮南师范学院,在合肥之前,曾在北京做了一个多月的“北漂族”。在其所住的附近,还住着好些个与他一样外地来求职的“漂一族”。
“北漂”之旅
“虽然我学的是师范专业,可我一直喜欢新闻行业。能在各地到处采访,我觉得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2006年元旦前夕,钱刚和同学一道前往北京一家报社去“工作”,此前,他们在网上联系到了这家单位。
“你知道能去北京工作我当时的心情吗?那叫一个爽啊!”钱刚说话时下意识地握了一下拳头。
可到北京后,他才知道自己高兴得太早了。
钱刚去单位报到后,被安排到编辑部做编辑——虽然不是做记者,但此刻也没感到丝毫失望,毕竟还是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可过了一段时间后,“失望”这个东西就像雨后的春笋似的渐渐地冒了出来。
钱刚所在的报社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报社,发行量不大。因此,单位承诺给他的工资仅能让其果腹。不过,报社能提供集体宿舍,好歹使他并不过于窘迫。
“开始,我总是劝自己,能在北京找工作不容易,总算有一个落脚的地方,所以也就尽量忍着干了下来。”
可时间长了,钱刚逐渐就有些不适应了,“那日子苦啊,因为没钱就意味着你不能有丝毫想法。”钱刚认为在北京这个大都市没有‘想法’不可能,痛苦就在这里产生了。
钱刚在报社当编辑勉强能够胜任,但由于报社的发行量不大,单位把发行的压力转移到每个采编人员的头上来。这就意味着他不但要组稿,还要完成在其看来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发行任务。
“你不知道,我在学校里和社会很少接触,我不擅长和人交际,这些事情压在我身上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钱刚说自己几乎没有在交际方面取得辉煌的经历,最值得骄傲的一次大概是麦当劳在其学校招聘兼职时他被成功录取。可为了能在北京熬出头来,他还是咬牙坚持,直到老总找他谈话。
工作不到两个月的一天,老总把他找到办公室,说想让他去哈尔滨的工作站“打开那里的工作局面”。他心里明白老总是下逐客令了——说是去那,你去了也行,但以后就在那呆着没人会管你。
“北京这座城市里优秀的人太多了,报社可以寻找更好的,对于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外乡人来说,这里是个冷冷的城市,我想还是回安徽吧。”钱刚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话后,来到省城合肥。
再度受挫
“我不想去淮南,熟人太多,大家都在淮南找工作,合肥是省会总比淮南工作机会多吧?!”
3月份,钱刚从北京南下合肥。可到了合肥后,他发现自己又错了,合肥的工作岗位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好找。
到合肥后钱刚就一直在找工作,“看到了吧,我就是通过求职信息去一个一个找的,什么都找过。”他指了指屋角的一堆报纸。
照着报纸上登着的工作单位按图索骥,钱刚尝试着做了几份工作,但都没有坚持干下来。“我不想就当纯粹的苦力”,毕竟我也是学中文出身,你说我要是当苦力我干吗多上这几年学啊?”
钱刚最长的一份工作就是在一家纸业公司做销售。干了两个月,工资说是每月一千,可至今还没有发下来。
虽然没有发下来,可钱刚似乎还不是很悲观,“你知道我在这以前的那份工作吗,在中国电话号码簿公司安徽分公司是做黄页的,说白了就是拉广告。”这份差事让钱刚一分钱没赚到还赔了,他拉不到广告,工作又没有底额,没有最低工资。
“现在我的工资没发,其实就是发了也不够我用的,我现在就是在吃老本啊。”
在这期间他也干过别的,都很短,印象中有一个文化传播公司,地点在合肥某一闹市口,做大学生活方面的杂志,谁知道做的还是拉广告。
对于别的公司他似乎没有什么具体印象,可广告业务员的工作让他记忆犹新。他觉得那是挺痛苦的一段经历。
除了拉广告,钱刚做的最多的工作还是销售。1983年出生的他身上已经没有同龄人的白嫩,一身黝黑的肤色见证了他的辛劳。
希望在家乡运气要好一点
钱刚想去做老师了。
“我本来不想当老师的,但现在我才发现当老师很不错了,当老师比干别的体面多了,安逸多了,我就想当老师了。”可他自己这个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想找一份老师工作也不见得容易。
此前一段时间他去好多学校应聘,就差小学没去了,可一直没戏,这些学校不是说没到招聘的时间就是说语文老师不缺。
这让他很着急,作为一个淮南师范学院的学生,他觉得自己和安徽师范大学的比没人家底气足,就是和合肥学院的比也没优势——毕竟人家是本地的,地利人和自己都没有。
几番打击之后,考公务员又成了他的新的目标。“考公务员,收入稳定啊。”社会上一些类似公务员加薪的消息也让他很受鼓舞。4月公务员考试报名,他报了老家一个热门单位。成绩似乎不错,考了第三名,可这个单位只收一人。他感觉自己的公务员之旅可能会在面试结束后止步。
“我现在想回家了,回家感觉好,尽管别人会看不起我,我也不管这些了。其实刚毕业找工作那会我也不知道该去哪,就是不想回家,模糊的想法就在哪个大城市里随便找个工作比在家乡干什么都好,当初太幼稚了。”除了当老师,钱刚的职业规划又发生了变化。
他在心里祝福自己,希望在家乡运气要好一点。
◆链接◆
“前程无忧”:企业最缺销售人才
“前程无忧”网站此前第一次从应届毕业生和大学生需求企业两个方向,对人才供需、求职和招聘各个环节,以及薪酬福利期望和给付方面进行调查,作出《2006全国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
此次调查为期六周,调查形式为网上问卷和个人访问。覆盖全国27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40所全国重点大学的应届毕业生58665名,其中本科毕业生43869人,硕博士应届毕业生14796名。访问涉及33个大行业5800家聘用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企业。
《调查报告》发现,企业最缺销售人才,提供空缺职位29680-30350人,其次是技术研发和应用8770-9480人,再次是生产制造和工程、工艺设计和市场广告等方面的人才。3515家计划招聘2006年应届毕业生的企业中2866家有意让毕业生做销售工作;148家招聘规模超过100人的企业,95%以上招聘毕业生担任营销,需求人数500、1000人的企业主要提供销售职位。
销售出身的前程无忧总裁甄荣辉对此感慨地说:“如果有MBA毕业生来前程无忧工作,我会让他去做销售。我想没有比销售工作更能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和沟通交往能力了,销售可以让人迅速成熟起来,积累自己的人际资源,应对各种变化。如果他表现出色,企业才会把更重要的职责交给他。”
从200万到400万
招生与就业——难以对接的两端
2006年4月22日,合肥市人才市场。来自六安皖西学院的小黄一脸的愁容,“找工作都几个月了,一直没有眉目。”
小黄告诉记者,自己学的是企业管理专业,他没想到很多单位都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学的是理论上的东西,很杂,没什么经验,企业不要我管。”
从其学校公布的信息来看,今年企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共84人,小黄他们是最后一批毕业生,“这个专业需要很强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学校开设不合适。”为此,学校停招了。
和黄月华学的企业管理专业一样,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发生矛盾的例子还很多,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就曾停招了国土资源管理专业。
在今年4月12日召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安徽省教育厅公布了2005年全省一些高校停招专业的情况。被调整的专业达到82个。
专业是毕业生就业的敲门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一些高校也相继调整了专业设置,但这种调整的效果难尽如人意。3年前安徽农业大学就曾压缩了农业类专业的招生,没想到的是,这一调整竟出现了当初始料不及的局面。
2003年,安徽农业大学根据当年的市场反馈信息,调整了各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尤其是涉农专业与非涉农专业的招生比例,压缩了涉农专业,扩大了英语、计算机等热门专业的招生。
“没想到的是,今年林学、木材、动物保护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而计算机、英语等非涉农专业要差的多。”该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海涛说,今年该校准备扩大农业的招生,但四年后怎样心里没底。
应该说根据市场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政策,是高校面向市场办学的重要体现。然而往往这种调整效果并不明显,甚至于适得其反。对此,刘海涛认为,要科学的统筹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两者之间关系,单靠学校的自行调整是不够的,发改委等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对学校的指导工作。
扩招“惹祸”?
在对有关大学生就业难的分析中,近年来的高校“扩招”政策屡屡被人提及。
支持者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用4年的时间就走完了美国27年的历程——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04万人,是1998年的4.7倍,高校在校人数达到2300万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扩招主要集中于一些规模较小的院校,这些学校办学条件以及师资力量有限。而这部分被扩招而来的学生往往来自基础教育比较薄弱,教育资源比较差的地区,“在扩招的学生当中,这部分被扩招的对象往往处于后列,在有限的竞争岗位中怎能不处于劣势?”中国工程院院士程耿东认为。
与此同时,扩招也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高校面临着硬件上不去、软件跟不上的窘境,特别是教师数量跟不上学生数量增长,教学质量得不到的保证,学生素质难以提高。
对此,教育部认为:“高校扩招与目前毕业生就业难并无必然联系,国家发展急需的人才、重要产业和行业紧缺的人才还是要加快培养的。”
今年5月,教育部学生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这样表示。但尽管如此他也同时指出,十一五期间,国家明确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质量。
5月10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有必要适度控制高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
分析认为,这样做有利于集中必要的财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有利于集中精力,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深化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有利于逐步解决当前高校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和基层的冷落
与招生规模提速形成较大对比的是经济发展的速度,这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意向中可以管窥一二。
针对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西部”和“基层”成了颇为响亮的口号,似乎为毕业生们开拓了一条广阔的就业之路,尤其是处于“西部大开发”以及“新农村建设”大潮的大背景下。但应者仍然寥寥。
前程无忧《2006全国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调查显示,上海、北京和广东仍是2006年应届毕业生最愿意去工作的地区(地区按省、直辖市、自治区分),其次为浙江省和江苏省。
参加调查的上海、北京和广东的毕业生共15308人,占调查总人数26.1%,愿意去这三个地区之外工作的人仅15.0%,很多毕业生重复填写三个一样的地区,以显示自己只愿意在一个地区工作。参加调查的毕业生中53.6%选取了三个地区中的两个,有14.2%的内地毕业生的选择为“上海、北京和广东”。
这一结果与非本地企业在上海、北京和广东校园招聘会上的尴尬遭遇相吻合。2005年10月后在高校举行的企业校园招聘会可以用“爆棚”两字形容,知名学府一天七八场招聘会绝非少见,企业租借会场不提早一个月根本借不到,但是学生的反应却大相径庭。外地企业在上海、北京和广东举办的招聘会有50%的“上座率”已实属难得。
如一家南方的房地产企业在武汉一所大学举行校园招聘会,1000人的会场挤了2000多名毕业生,而在上海某所高校300人的场地只有100名听众,许多学生听说企业不提供上海的职位,即转身离场。
从事高校学生就业工作11年的安徽农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海涛认为,“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是毕业生不愿意去艰苦地方的主客观原因中的三道门槛。该校一位毕业生坦言,现在连很多外出打工的者都“孔雀东南飞”,为什么我们非要去西部和基层呢?
3%与35.4%
与此形成呼应的是去年由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份统计数据,这份由该校劳动人事学院参与的大学生就业意愿调查显示,有35.4%愿意去党政机关,18.9%选择去国有事业单位、17.8%选择去教学科研、13.6%选择国有企业、15%选择外资企业,而只有1.3%选择去私营企业。
而同年来自人事部的一份数据则表明,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分别为各级党政机关约占3%、事业单位约占20%、国有企业约占24%、非国有企业约占(包括私营和外资等)52%。
非国有企业已经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但大学生认为这类企业既无高薪又不稳定。以公务员为代表的党政机关只占非常小的份额,而大学生却将之作为首选。
而公务员相关新的规定却给35.4%的应届大学生就业预期浇了一盆冷水。从2005年开始,人事部招考公务员已经明确要求,有工作经验的人员要在录用人员中占一定比例。
“近十年来,公务员主要从应届毕业生中录取,使公务员队伍的结构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这种结构很难适应工作的需要。因此,无论是从眼前的工作还是长远来看,特别需要对这种结构加以调整。”人事部有关人员说,“这种导向肯定必须走下去。在职人员的比例会不断扩大,应届毕业生的比例可能会减少。”
种种迹象表明,就业意愿和就业现实的矛盾非常突出。专家指出,如果大学生就业意愿不发生改变,只是指望劳动力市场的改变来实现就业将是不现实的。
◆链接◆
中国就业网: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择业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参差不齐;
职业能力不足,知识结构相对单一;
简历与求职信准备的过于死板;
应聘前对公司了解不够;
缺乏规范的职业指导与清晰的职业规划;
就业后流失率过高。
就业形势与用人单位走向分析
■综合
我国步入新世纪后,正面临着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和就业人口总量三大高峰压力。尤其是进入“WTO”以后,就业人口总量的高峰与结构性失业的矛盾日益加剧。分析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逐年增加的高校毕业大潮、提出应对措施,显得十分必要。
第一产业:主要是量的问题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现有5.1亿的农村劳动力中,约有1.5亿的农民为富裕劳动力,平均每年有9000多万农民进城务工。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已由1978年占绝对优势的70.5%,到目前的30%左右。而农业科技人员的总数仅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平均每万亩土地只有农业技术人员0.8个。
在广阔的农村大地出现这样一个奇特现象:一方面是农民进城找工的数量逐年增长,另一方面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匮乏,由此甚至危及全国40多所农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一时间出现了更改校名争办综合性大学的现象。
这种状况的存在和延续,与逐步减少城乡差距,消除二元结构的战略目标背道而驰。
第二产业:主要是结构问题
随着高科技企业和资金密集型企业的增多,第二产业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所吸纳的劳动力正在快速下降。资料表明,上个世纪90年代全国GDP增长1个百分点就可增加120万个就业岗位,但近几年已降到80万个岗位。有关部门对扶持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关照的不够,调控的手段不多,由此也造成了人才培养结构失衡:普通高中普通高校扩招,而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严重不足。
据统计,我国现有技术人工7000万人,其中初级技工占60%,中级为35%,高级为5%,熟练的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蓝领”人才奇缺。而发达国家正好相反,初级工15%,中级工50%,高级35%。
第三产业:人才需求较旺
第三产业涵盖了金融、保险、通信、商业、餐饮、中介等劳务密集型企事业。应当乐观地说,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毕业生就业的最大载体,也是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平台。江浙一些民企老板认为,大力吸引毕业生是改善企业人员结构,提高研发竞争能力的需要,也是由家族经营模式向人才管理模式转变的需要。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派生出了一些新的职业类别,例如物流、物业管理、导购营销、家庭理财、健康顾问等,这些新的领域将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选择。
第三产业的经营主体主要是个体私营经济,据统计,2004年全国个体和私营经济组织共吸引高校毕业生134万人,占当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总数的48%。合肥市人才市场2004年接收高校毕业生6450名,其中有68%的毕业生在外企或民企就业,其中绝大部分从事的是第三产业。
党政机关:就业数量十分有限
我国目前共有700多万党政机关干部。自1993年实行公务员制度以来,党政机关补充人员实施了严格的“凡进必考”。这种制度已在今年颁布的“公务员法”中,以法律条款的形式加以固定。安徽省从2005年开始,每年由省级政府人事部门组织招考一次。合肥市平均每年以100至300左右的考录名额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公开、公正的招考环境,应当说以每位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平等竞争的麦台,改变了过去走后门或世袭制的弊端。但这种竞争比高考竞争更为残酷。
有限的指标与无限的考生,不仅加重了主管部门考录的成本和精力,也使众多的考生不得不面临漫长的考录过程。合肥市2005年招考10名女警察,竟有1400多名女生报名,淘汰率创历史新高。
事业单位:减员增效话题长久
我国目前有事业单位130多万人,从业人员2997.3万人,其中地方事业单位2824.8万人,占事业单位总人数的94.24%。合肥市有事业单位近900家,其中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130家左右。减员增效成为事业单位在较长一个时期谋求的话题。现在,本科师范毕业生想在大中城市就业已经相当困难,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入院当医生更难。
(责编:古越)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