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馆的生物多样性认知教育初探——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为例

来源 :博物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mp3j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自然博物馆等非正式教育场所是开展生物多样性认知教育的重要阵地,具有资源和教育人员的优势。2015年4月建成开放的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新馆展出的各类生物标本超过1万件,库藏标本28万余件。目前,上海自然博物馆利用展出的标本、实物开发了近100个教育课件,适用于各年龄段的各类人群,使成为生物多样性认知教育的理想场所。文中还以具体课程为例,介绍了上海自然博物馆在生物多样性认知教育中的探索。
其他文献
数学教学中应注重数学解题方法的归纳与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构建数学解题方法论的思想与内涵。结合典型题例较全面地诠释了数学命题推广中的四种策略。
风水文化的研究近年取得不少成果,但这些成果却难以进入公众视野,改变公众对于传统风水文化的认识偏见。为改善此情况,本文提出风水文化可通过博物馆的形式进行知识传播,且以
编辑出版环节是剽窃、造假等学术腐败行为最终出笼和形成危害的必经途径。从学术不端的危害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入手,提出学术期刊界学术反腐机制建设的几点建议,在学术期刊出版
随着过去近三十年认知科学的“具身”转向,神经科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多感官转向”以及感知研究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蓬勃发展,“多感官”的观念逐渐影响作为非正式教育主要场
河北博物院专门为少年儿童打造了学习园地快乐学堂,它以博物馆的文物资源为依托,通过课堂教学、互动游戏、动手制作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了解文物、感受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