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爆发后,山东、河南、安徽、广东等省的烤烟产区大多沦陷,烟草供给锐减。大后方纸烟生产,原料缺乏,价格腾贵。四川烟叶示范场于1939年应运而生,“至此种植烤烟始有固定之国家机关负责办理”。该场采取了一套迥异于战前的烤烟推广模式,行政力量全面介入烤烟生产的各环节。烤烟推广造成“烟粮争地”的现象,折射出政府处于“裕国课”与“维民生”的两难境地。该场以合作方式实行烟草的集体生产,可视为烟草国营的初步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