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饼与柿树

来源 :散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y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植物的小文章算来也写了不少了。几个常在一起吃茶的朋友总是要问我,为什么要写它们呢,难道是为普及植物的知识?我倒不是这样的想法。又有朋友说我对植物有些“法喜”的态度,我也不置可否。幼年时的孤寂,大约只有田野里摇曳的野花能懂,一点可怜与自艾的情绪,在树林深处滋长,不至于受到干扰,这些都弥足珍贵。除去食用之敷,植物赐予我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弥补。我是从结识植物开始,才慢慢体会到生命,以及生命的循环往复、世事无常、人生的苦辣酸甜。植物固执地占据我的生活,隐秘地充斥于个人的成长历程,于今后,还将会促使生命日益完满。是以,我笔下的植物,无不带有我个人的经历与感受,是我的悲伤、沮丧、振作与欢欣。
  昨晚,照例是和朋友们吃茶,语及近况,旧话题不由得重提。我依然不作解释。墙壁与地板是杉木做的,桌子是榉木打造的。屁股下面坐着的,却是藤椅。窗帘子吊着,那是棉布印染。端上来的是茶。一桌子点心,依次是薯条、葵花籽、花生、芝麻糖、金橘、柿饼。嘿,这就是我们的一部分生活,跟植物密切相关的生活。就着点心吃茶,他们聊得欢快,转瞬就忘了刚才提起的事情。而我的思绪,却从几只柿饼身上,一下子撇开到老远。
  小时候特别期待过年。不仅可以穿新衣,放鞭炮,还可以吃到肉,吃到很多“好东西”。比如京果、麻枣、贯心糖、翻饺子、玉兰片、荷叶片、饼干,孩子们用了小伢瓢端来吃,却都不是稀罕物事,糯米粉或小麦粉做的。鄉下没啥新东西,只有用现成的粮食来翻些花样,调剂胃口。做京果是件磨人的活,要的是工夫。先把糯米泡上,每天换水,泡足整整二十天,沥干了,再去日头下晒,晒干了,再磨成粉,上笼蒸,蒸好了,揉成团,团好了,捏成条,捏好了,切成块,滚上现成的黄豆粉,搓得圆了,沾上糖,下了锅,沸油里头走一遭,捞起来,也就金灿灿的一竹匾。麻枣的做法也类似,不过是用作辅材的黄豆粉换成了芝麻。翻饺子做起来相对容易些,小麦粉发水,揉成面团,饧一饧面筋的劲道,擀面杖擀好抻开,菜刀横竖划成菱形片,中间再用刀脚破一道小口子,菱角尖从中穿过去,翻绞成形,再去下沸油锅,炸至金黄。荷叶片与玉兰片的做法,还是回到糯米上,磨浆,蒸熟,切成片,晒干,下油锅。荷叶片的制作粗糙,片片小荷叶似的“油炸货”。玉兰片则较为精致,里面轧染了红绿的颜料,片形像白玉兰花瓣一般晶莹剔透,中间红绿颜料切出来倒真是花的样子。大人们费尽工夫,终究是为了家里的孩子们和老人。小孩儿端出来吃,大家就要比,看谁家端出来的“内容”多,做得好,若是又多又好,左邻右舍交口称赞,大人们脸面上有光,心下自是得意,不枉辛苦一番。小时候,我的小伢瓢里总会比别人多一件东西。哎呀,绕这么大的一个圈子来说话,不过是想要告诉你,惭愧呀,我家只是多一样柿饼罢了。今天谁还稀罕这物事呢?包装精致的礼盒,孩子看到了,也懒得去拆开它。可是那时候乡下人拮据,走亲戚,看望老人,才会舍得买此“凉物”,孝敬一二。礼盒自然也是没有的,拎去时用马粪纸包一下,外面再用手帕子包扎,系成“十字口”的结,拎过去就算格外礼遇了。
  我家的柿饼并非从供销社的门市部买来,是自家做的。仓房后面,有一棵柿子树,要三四个成年人才能合成一抱。祖父在世时曾说,他出生时这棵树就是有了的,谁知道它经历了多少岁月。听母亲讲,父亲写的第一张大字报,就高高地贴在这棵老柿子树上。说到这里,父亲就很有些不好意思。父亲说,“柿树爹爹”什么事都知道,我们做错了事,就是天塌下来也不打紧,柿树爹爹会原谅我们。我那时听到这些,半懂不懂,也懒得去管。老柿树是如此之粗,树杈又是如此之高,简直巴不住胳膊和双手,好不容易,抠到树纹裂隙,赤了脚蹬跗上去,却是再也不能往上攀爬半步。那时候,想了多少办法,小伙伴们搭了人梯,想要够得着哪怕一根树枝,“哎呀嗨哟”地加油,最后轰隆一声,人梯也散了架,倒下来,大伙儿滚落在仓房的草檐子和地皮上。而我们只能你架着我,我架着你,一群破裤头的小伙伴们躺在树底相互打趣,眼巴巴地看云团从树杈间飘走。要么,就是改换玩法,“立凉床”,细胳膊撑在地上,双脚翻上去,搭在树干上玩倒立。这都是调皮的玩法。也有文气些的。秋天,我们用泥巴搓成牛马猪羊、时蔬果馔、桌椅凳子之类的形状,在那里做买卖。金黄的柿叶抖落一地,拣拾干净的,一片片取了名字,唤作“一千”“一万”“二万”“三万”的“金叶子”,作价一直高到“九万两黄金”。还可以设置兑换处,大额与小额的金叶子互换,甚至还开了“当铺”。我少年时代的伙伴,现如今倒真有几个生意做得还算马马虎虎的,估计就是在老柿树底下发蒙,由此开窍。我那时是很羡慕“封官”的吧,隔三岔五便会玩一把这游戏,偷来祖父的羊毫笔,蘸了朱砂写上“丞相”“元帅”“先锋官”的字样,待小朋友们团团围坐,一一封赏。幼年时代,懂得了什么呢?潜意识里做下的事情,而今只能让人慨叹。回想之下,一片片金黄中的胭脂痕迹,至今历历在目,恍若一梦。
  孩子们在老柿树下懵懂不觉地嬉戏、长大,但家里的大人,大抵从心底里都是敬畏这棵树的。柿树一侧,还有棵比它稍小些的桑树,是祖父幼年时手植,算起来也上了年岁。家里的猪和牛生产过后的胞衣,曾祖母会亲自动手,用稻草包裹,再用草绳捆扎,架到桑树的杈丫里。要是猫儿殁了,就捡个灶头上烟熏火燎、“漆黑得黑过日子”的破瓦罐盛着,也架到树杈上去。我至今也搞不懂这是什么风俗。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大人们是绝对不会将“秽物”挂到柿树上去的。我小时候很有点木呆,往往喜欢去野地里捡拾枯树枝和蒿草秆回来,有时淋了雨,就会进屋里撒手丢下,站在堂屋里发愣,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遇到一句话也讲不完整,夜里发烧说胡话时,曾祖母便会到柿树的裂缝里塞根红布条,又叫我母亲晚上关门前,在堂屋一角烧几张黄表纸,再到门外也烧几张,撒一把米。大约是祈求神灵“放魂”吧。小时候,家里还有台老式的织机,曾祖母和母亲都是织布的好手,织布的时候,梭子在两手间不停地交换,线当里飞快地滑过来滑过去一条木鱼,而木条梃子上套好的十几个线轴,也就一齐抽线滚动,像小白鼠排着队拔丝,有趣得紧。但在这之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晴好的天气,柿树底下打扫得干干净净,曾祖母会恭敬地在柿树上扎上一匹布。之后,曾祖母搓棉条,母亲托线。而祖母,总是在柿树下纺线,一只手均匀地摇转纺车柄,另一只手则从棉条中变戏法似的抽出一根棉线。她纺出来的线又细又匀,像老柿树下的时光那样悠长。   记忆里的柿树粗壮、挺直,足可参天,它刚结出来的果子,我倒是看不真切。有早凋的果子,掉下来时,多是青黄的颜色。母亲起得早,会悄悄地出去走一遭,捡回来,放进醋里浸泡几日,柿子就软了,那样酸酸涩涩的味道,小时候食来觉得倒也不差。到秋天了,柿叶落尽,才看到满树红彤彤地挂了好多小灯笼,秋实累累,着实惹人喜爱。母亲在树下早就铺上了洁净的稻草,厚厚的一层,等着它们一个个熟透了掉下来。秋夜月华似水,我和弟弟有时会趁大人不注意,并排躺在稻草堆上静静地等,听得到彼此心里面叮咚、叮咚的声响。刚掉下来的柿子,剥去皮鲜甜可口,但也不能多吃,否则舌苔上会发涩发麻。母亲是有耐心的,她会捡起掉下来的柿子,放在糠皮篓里捂紧,不几天,柿子已经脱涩,皮酥肉软,吃起来满口的甜稠。就是这样的一棵柿子树,可惜的是再也见不着了。1986年村里动员搬迁新居,原来的祖屋台子全部辟为农田,纵是我和弟弟哭得要死,终究柿树还是被村里伐倒了事。
  我是在浙北看到新生的柿子的。我所在的县城,小镇的乡下,柿子树栽种得尤为普遍。杭州的西溪,走进去,行道边也多的是柿子树。1996年,老柿树倒下十年之际,我才在西溪看到初结的柿子,天生地结实、饱满,天青色的果皮,白白地覆了一层粉霜,叫人如何也想不到的娇憨粉嫩。不管如何,这都是一个诗人喜爱的颜色。而我心下,此时已不难理解它们历经寒霜之后的红彤。也是在这一年,我搬迁新居,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家。房子很小,面積只有三十八点六二平方米,但带有四五平方米的一个小院。满院的杂草,除了一棵枇杷树之外,还有一棵小苗。那年冬天我抽空清理繁芜,打算只留下那棵枇杷,但转念想,不如也让它有个伙伴。头一年,院子里铺上青砖,这小苗似乎很不习惯,但是来年就挺直了腰杆,猛地蹿上一截,待它的叶片长出来,我才知道这是棵柿子树,似乎通达人意,生长得格外的发奋。秋雨的夜晚,在窗下眠卧,听着雨点打下,似乎都是故乡的声息。碰到天气晴和的周日,我在青砖上踱步,不经意间柿叶在脚边掉下一枚,倏忽之间,让人为之怔忡。我从幼年时代就与柿树结缘,一直到自己成门立户,依然与它息息相关,这也是旁人不易体察到的境遇。这还在其次。第三年它就开始挂果,结下了七颗。之后的一年,九颗。又一年,是十三颗。不过此时再也没有了吃柿子的心情,我只是喜欢在柿树身边徘徊,任由它们成熟脱落。而蚂蚁和鸟雀,或许就把它们当作了施舍与馈赠。
  责任编辑:沙爽
其他文献
午后,一位老人和他的螃蟹,站在龙山小区的路口,吆喝起来。我看到他每吆喝一声,肩上的扁担都会在风中向下倾斜一点,篾筐里的螃蟹就会挤挨着,骚动不止。我不知道这个下午,会有多少只螃蟹离开——才能让这个老人,完全安静下来。  立冬后的早晨,我常在仪凤路和秀园路的十字路口遇见他们,那些早起的建筑工,那些灰色的泥点,白漆和黄漆,也有一些红漆,让五点半的天空从阴冷中走出来。  从晚秋到立冬,荻,举着白色的纱巾,
期刊
乡村现实主义里的抒情诗人  我老师说过箴言:“要想让一个人贫穷,就让他去写诗,譬如你。”  我周围大部分诗人都是协作出版,出版社怕出诗集赔钱,我做文学梦是二十二岁那一年,背着母亲,搭车到兰考印刷厂,私自印了一千本没有书号的非法诗集,卖了三十年还没卖完。  我的一位冯姓同宗,也是诗人,出书两本,属以下类型:一、暧昧不清的香港书号,自找印刷厂;二、有不知转手几次的“远方出版社”。远方在哪里?反正很远。
期刊
女儿揽的事  新西兰有一家民间动物保护协会,称SPCA,主要收养被人遗弃的宠物。我家不养宠物,既不养猫也不养狗,却与这家协会结下了多年的缘。那些年里,我来来去去SPCA无数趟,说来都是女儿揽的事。  到了新西兰,女儿央我养只小猫,我不准。我不是不喜欢,是考虑到家里人少,不能保证给小猫提供一个完备的照料。女儿大了,经常独自出行,背一背包,说走就走,短则数天,长则一年,我也每年要回国看看的。一旦家里人
期刊
大概是在我上幼儿园的年纪,那一阵子好像白天消失了,每天都是在夜里,我们全家还有其他许多人用蚊帐搭了帐篷住在城中的空地上,有家不能回。我认为是当时经历过地震,为了安全大家才移到外头过夜的,但大人否认有这么一段历史,难道这真是梦境?那么,接下来的这个记忆就更虚幻了。记忆中的片段是,我在一片翠绿浓密的密林中行走,远方的山云雾缭绕,我目的很明确,上山寻找我的师父,我听到身后传来父母呼唤的声音,我想摆脱他们
期刊
烟台有道菜叫“鱼锅片片”。所谓“片片”就是我们乡下的玉米饼子,鱼焖在锅里,周围的片片刚好跟焖鱼的汤接触,有一种特别的味道。我喜欢这道菜,是因为我所熟悉的玉米饼子与并不熟悉的海鲜组合在一起,就像大山与大海的约会一样,两种不同的气息相互交融,让人滋生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我在农村长大,对鱼的种类知之甚少,直到现在,对吃鱼也没有什么兴致,这可能是因为在我的童年味蕾里,几乎没有关于鱼的记忆。据说在更
期刊
风尘  想象中的旅行总是比脚踏实地的旅行多,这就对了。因为理想始终在徘徊,我们难得居于其上。而旅行最根本的动力也是与旅行的匮乏相关,为了使动止之间如参商,我们才放下一切架子。在旅途中我们尤其是一个过客,不可能始终端庄肃穆。  船长的五六月份  时间收纳盒后来行销海外。船长对我谈到这件事的时候,我们都已到人生的暮年。我不知道他们当初是如何设计出来的,但是我记得每年的五六月份,当我们集体回到舱中休眠的
期刊
当我用心读一本书,书中的人就会重新站立,与我对话。  ——弗吉尼亞·伍尔芙  一  1882年1月25日,弗吉尼亚·伍尔芙出生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门二十二号。其父是文学家兼评论家,伍尔芙受他影响很深。伍尔芙的母亲生有七个孩子,父亲的前妻生有一个孩子,年龄与性格都全然不合的他们,经常发生一些矛盾冲突。而伍尔芙同父异母的哥哥对童年的她的性侵,则给伍尔芙留下了永久的精神与身体的双重创伤。  伍尔芙一生的遭
期刊
野骆驼是隐秘的世外隐居者。它们的外套跟沙漠混在一起,自由自在,神出鬼没。我骑在高高的沙枣树上,其实已经窥视到一群野骆驼。它们在远处散开,慢悠悠溜达。然而一阵黄风吹过去,出现那个巨大的旱魃,摇晃着,从沙漠深处翻卷过来时,那群野骆驼烟消云散,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  善于伪装的动物们真的很烦人,你没有办法和它们真切相处。尤其是沙狐狸,喜欢独居也就罢了,还偏偏在夜间出没。我在整个年少时光,也只见过几回。好
期刊
12月15日,我最后一次去唐尕村,名义上是宣传安全防火,其实是一心要去牧场走走的。当然,安全防火工作也并没有懈怠,因为这里是林区,防火工作不能有丁点儿大意。  雪整整下了四天,又整整等了一周多,十来天的时间感觉十分漫长,根本没有书本上所说的白驹过隙般疾速。这大概也是这一年里最后一次进村入户了,所以我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相机的四块电池都充足了电,衣服也是多加了两件,同时,还穿了旺秀的一双翻毛大头棉鞋
期刊
屋外没有寒风跑动时掠过树梢的声响,也没有夜行者从门前踢踏而过的足音。只偶尔传来在屋檐下安家的麻雀的动静,也有栖息在后院栏舍里的鸡群的呓语,当然还有老黄牛悠闲的反刍声。  大半夜了吧,我竟然还没有入睡,使劲动动耳朵,分辨所有熟悉的和陌生的声音。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鲜见的美食、好看的新衣、翻了几遍的鞭炮,都是难以抗拒的诱惑,特别是可以不写寒假作业,自由自在地在村庄里玩耍。我实在兴奋得过了头。  沙沙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