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植物的小文章算来也写了不少了。几个常在一起吃茶的朋友总是要问我,为什么要写它们呢,难道是为普及植物的知识?我倒不是这样的想法。又有朋友说我对植物有些“法喜”的态度,我也不置可否。幼年时的孤寂,大约只有田野里摇曳的野花能懂,一点可怜与自艾的情绪,在树林深处滋长,不至于受到干扰,这些都弥足珍贵。除去食用之敷,植物赐予我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弥补。我是从结识植物开始,才慢慢体会到生命,以及生命的循环往复、世事无常、人生的苦辣酸甜。植物固执地占据我的生活,隐秘地充斥于个人的成长历程,于今后,还将会促使生命日益完满。是以,我笔下的植物,无不带有我个人的经历与感受,是我的悲伤、沮丧、振作与欢欣。
昨晚,照例是和朋友们吃茶,语及近况,旧话题不由得重提。我依然不作解释。墙壁与地板是杉木做的,桌子是榉木打造的。屁股下面坐着的,却是藤椅。窗帘子吊着,那是棉布印染。端上来的是茶。一桌子点心,依次是薯条、葵花籽、花生、芝麻糖、金橘、柿饼。嘿,这就是我们的一部分生活,跟植物密切相关的生活。就着点心吃茶,他们聊得欢快,转瞬就忘了刚才提起的事情。而我的思绪,却从几只柿饼身上,一下子撇开到老远。
小时候特别期待过年。不仅可以穿新衣,放鞭炮,还可以吃到肉,吃到很多“好东西”。比如京果、麻枣、贯心糖、翻饺子、玉兰片、荷叶片、饼干,孩子们用了小伢瓢端来吃,却都不是稀罕物事,糯米粉或小麦粉做的。鄉下没啥新东西,只有用现成的粮食来翻些花样,调剂胃口。做京果是件磨人的活,要的是工夫。先把糯米泡上,每天换水,泡足整整二十天,沥干了,再去日头下晒,晒干了,再磨成粉,上笼蒸,蒸好了,揉成团,团好了,捏成条,捏好了,切成块,滚上现成的黄豆粉,搓得圆了,沾上糖,下了锅,沸油里头走一遭,捞起来,也就金灿灿的一竹匾。麻枣的做法也类似,不过是用作辅材的黄豆粉换成了芝麻。翻饺子做起来相对容易些,小麦粉发水,揉成面团,饧一饧面筋的劲道,擀面杖擀好抻开,菜刀横竖划成菱形片,中间再用刀脚破一道小口子,菱角尖从中穿过去,翻绞成形,再去下沸油锅,炸至金黄。荷叶片与玉兰片的做法,还是回到糯米上,磨浆,蒸熟,切成片,晒干,下油锅。荷叶片的制作粗糙,片片小荷叶似的“油炸货”。玉兰片则较为精致,里面轧染了红绿的颜料,片形像白玉兰花瓣一般晶莹剔透,中间红绿颜料切出来倒真是花的样子。大人们费尽工夫,终究是为了家里的孩子们和老人。小孩儿端出来吃,大家就要比,看谁家端出来的“内容”多,做得好,若是又多又好,左邻右舍交口称赞,大人们脸面上有光,心下自是得意,不枉辛苦一番。小时候,我的小伢瓢里总会比别人多一件东西。哎呀,绕这么大的一个圈子来说话,不过是想要告诉你,惭愧呀,我家只是多一样柿饼罢了。今天谁还稀罕这物事呢?包装精致的礼盒,孩子看到了,也懒得去拆开它。可是那时候乡下人拮据,走亲戚,看望老人,才会舍得买此“凉物”,孝敬一二。礼盒自然也是没有的,拎去时用马粪纸包一下,外面再用手帕子包扎,系成“十字口”的结,拎过去就算格外礼遇了。
我家的柿饼并非从供销社的门市部买来,是自家做的。仓房后面,有一棵柿子树,要三四个成年人才能合成一抱。祖父在世时曾说,他出生时这棵树就是有了的,谁知道它经历了多少岁月。听母亲讲,父亲写的第一张大字报,就高高地贴在这棵老柿子树上。说到这里,父亲就很有些不好意思。父亲说,“柿树爹爹”什么事都知道,我们做错了事,就是天塌下来也不打紧,柿树爹爹会原谅我们。我那时听到这些,半懂不懂,也懒得去管。老柿树是如此之粗,树杈又是如此之高,简直巴不住胳膊和双手,好不容易,抠到树纹裂隙,赤了脚蹬跗上去,却是再也不能往上攀爬半步。那时候,想了多少办法,小伙伴们搭了人梯,想要够得着哪怕一根树枝,“哎呀嗨哟”地加油,最后轰隆一声,人梯也散了架,倒下来,大伙儿滚落在仓房的草檐子和地皮上。而我们只能你架着我,我架着你,一群破裤头的小伙伴们躺在树底相互打趣,眼巴巴地看云团从树杈间飘走。要么,就是改换玩法,“立凉床”,细胳膊撑在地上,双脚翻上去,搭在树干上玩倒立。这都是调皮的玩法。也有文气些的。秋天,我们用泥巴搓成牛马猪羊、时蔬果馔、桌椅凳子之类的形状,在那里做买卖。金黄的柿叶抖落一地,拣拾干净的,一片片取了名字,唤作“一千”“一万”“二万”“三万”的“金叶子”,作价一直高到“九万两黄金”。还可以设置兑换处,大额与小额的金叶子互换,甚至还开了“当铺”。我少年时代的伙伴,现如今倒真有几个生意做得还算马马虎虎的,估计就是在老柿树底下发蒙,由此开窍。我那时是很羡慕“封官”的吧,隔三岔五便会玩一把这游戏,偷来祖父的羊毫笔,蘸了朱砂写上“丞相”“元帅”“先锋官”的字样,待小朋友们团团围坐,一一封赏。幼年时代,懂得了什么呢?潜意识里做下的事情,而今只能让人慨叹。回想之下,一片片金黄中的胭脂痕迹,至今历历在目,恍若一梦。
孩子们在老柿树下懵懂不觉地嬉戏、长大,但家里的大人,大抵从心底里都是敬畏这棵树的。柿树一侧,还有棵比它稍小些的桑树,是祖父幼年时手植,算起来也上了年岁。家里的猪和牛生产过后的胞衣,曾祖母会亲自动手,用稻草包裹,再用草绳捆扎,架到桑树的杈丫里。要是猫儿殁了,就捡个灶头上烟熏火燎、“漆黑得黑过日子”的破瓦罐盛着,也架到树杈上去。我至今也搞不懂这是什么风俗。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大人们是绝对不会将“秽物”挂到柿树上去的。我小时候很有点木呆,往往喜欢去野地里捡拾枯树枝和蒿草秆回来,有时淋了雨,就会进屋里撒手丢下,站在堂屋里发愣,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遇到一句话也讲不完整,夜里发烧说胡话时,曾祖母便会到柿树的裂缝里塞根红布条,又叫我母亲晚上关门前,在堂屋一角烧几张黄表纸,再到门外也烧几张,撒一把米。大约是祈求神灵“放魂”吧。小时候,家里还有台老式的织机,曾祖母和母亲都是织布的好手,织布的时候,梭子在两手间不停地交换,线当里飞快地滑过来滑过去一条木鱼,而木条梃子上套好的十几个线轴,也就一齐抽线滚动,像小白鼠排着队拔丝,有趣得紧。但在这之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晴好的天气,柿树底下打扫得干干净净,曾祖母会恭敬地在柿树上扎上一匹布。之后,曾祖母搓棉条,母亲托线。而祖母,总是在柿树下纺线,一只手均匀地摇转纺车柄,另一只手则从棉条中变戏法似的抽出一根棉线。她纺出来的线又细又匀,像老柿树下的时光那样悠长。 记忆里的柿树粗壮、挺直,足可参天,它刚结出来的果子,我倒是看不真切。有早凋的果子,掉下来时,多是青黄的颜色。母亲起得早,会悄悄地出去走一遭,捡回来,放进醋里浸泡几日,柿子就软了,那样酸酸涩涩的味道,小时候食来觉得倒也不差。到秋天了,柿叶落尽,才看到满树红彤彤地挂了好多小灯笼,秋实累累,着实惹人喜爱。母亲在树下早就铺上了洁净的稻草,厚厚的一层,等着它们一个个熟透了掉下来。秋夜月华似水,我和弟弟有时会趁大人不注意,并排躺在稻草堆上静静地等,听得到彼此心里面叮咚、叮咚的声响。刚掉下来的柿子,剥去皮鲜甜可口,但也不能多吃,否则舌苔上会发涩发麻。母亲是有耐心的,她会捡起掉下来的柿子,放在糠皮篓里捂紧,不几天,柿子已经脱涩,皮酥肉软,吃起来满口的甜稠。就是这样的一棵柿子树,可惜的是再也见不着了。1986年村里动员搬迁新居,原来的祖屋台子全部辟为农田,纵是我和弟弟哭得要死,终究柿树还是被村里伐倒了事。
我是在浙北看到新生的柿子的。我所在的县城,小镇的乡下,柿子树栽种得尤为普遍。杭州的西溪,走进去,行道边也多的是柿子树。1996年,老柿树倒下十年之际,我才在西溪看到初结的柿子,天生地结实、饱满,天青色的果皮,白白地覆了一层粉霜,叫人如何也想不到的娇憨粉嫩。不管如何,这都是一个诗人喜爱的颜色。而我心下,此时已不难理解它们历经寒霜之后的红彤。也是在这一年,我搬迁新居,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家。房子很小,面積只有三十八点六二平方米,但带有四五平方米的一个小院。满院的杂草,除了一棵枇杷树之外,还有一棵小苗。那年冬天我抽空清理繁芜,打算只留下那棵枇杷,但转念想,不如也让它有个伙伴。头一年,院子里铺上青砖,这小苗似乎很不习惯,但是来年就挺直了腰杆,猛地蹿上一截,待它的叶片长出来,我才知道这是棵柿子树,似乎通达人意,生长得格外的发奋。秋雨的夜晚,在窗下眠卧,听着雨点打下,似乎都是故乡的声息。碰到天气晴和的周日,我在青砖上踱步,不经意间柿叶在脚边掉下一枚,倏忽之间,让人为之怔忡。我从幼年时代就与柿树结缘,一直到自己成门立户,依然与它息息相关,这也是旁人不易体察到的境遇。这还在其次。第三年它就开始挂果,结下了七颗。之后的一年,九颗。又一年,是十三颗。不过此时再也没有了吃柿子的心情,我只是喜欢在柿树身边徘徊,任由它们成熟脱落。而蚂蚁和鸟雀,或许就把它们当作了施舍与馈赠。
责任编辑:沙爽
昨晚,照例是和朋友们吃茶,语及近况,旧话题不由得重提。我依然不作解释。墙壁与地板是杉木做的,桌子是榉木打造的。屁股下面坐着的,却是藤椅。窗帘子吊着,那是棉布印染。端上来的是茶。一桌子点心,依次是薯条、葵花籽、花生、芝麻糖、金橘、柿饼。嘿,这就是我们的一部分生活,跟植物密切相关的生活。就着点心吃茶,他们聊得欢快,转瞬就忘了刚才提起的事情。而我的思绪,却从几只柿饼身上,一下子撇开到老远。
小时候特别期待过年。不仅可以穿新衣,放鞭炮,还可以吃到肉,吃到很多“好东西”。比如京果、麻枣、贯心糖、翻饺子、玉兰片、荷叶片、饼干,孩子们用了小伢瓢端来吃,却都不是稀罕物事,糯米粉或小麦粉做的。鄉下没啥新东西,只有用现成的粮食来翻些花样,调剂胃口。做京果是件磨人的活,要的是工夫。先把糯米泡上,每天换水,泡足整整二十天,沥干了,再去日头下晒,晒干了,再磨成粉,上笼蒸,蒸好了,揉成团,团好了,捏成条,捏好了,切成块,滚上现成的黄豆粉,搓得圆了,沾上糖,下了锅,沸油里头走一遭,捞起来,也就金灿灿的一竹匾。麻枣的做法也类似,不过是用作辅材的黄豆粉换成了芝麻。翻饺子做起来相对容易些,小麦粉发水,揉成面团,饧一饧面筋的劲道,擀面杖擀好抻开,菜刀横竖划成菱形片,中间再用刀脚破一道小口子,菱角尖从中穿过去,翻绞成形,再去下沸油锅,炸至金黄。荷叶片与玉兰片的做法,还是回到糯米上,磨浆,蒸熟,切成片,晒干,下油锅。荷叶片的制作粗糙,片片小荷叶似的“油炸货”。玉兰片则较为精致,里面轧染了红绿的颜料,片形像白玉兰花瓣一般晶莹剔透,中间红绿颜料切出来倒真是花的样子。大人们费尽工夫,终究是为了家里的孩子们和老人。小孩儿端出来吃,大家就要比,看谁家端出来的“内容”多,做得好,若是又多又好,左邻右舍交口称赞,大人们脸面上有光,心下自是得意,不枉辛苦一番。小时候,我的小伢瓢里总会比别人多一件东西。哎呀,绕这么大的一个圈子来说话,不过是想要告诉你,惭愧呀,我家只是多一样柿饼罢了。今天谁还稀罕这物事呢?包装精致的礼盒,孩子看到了,也懒得去拆开它。可是那时候乡下人拮据,走亲戚,看望老人,才会舍得买此“凉物”,孝敬一二。礼盒自然也是没有的,拎去时用马粪纸包一下,外面再用手帕子包扎,系成“十字口”的结,拎过去就算格外礼遇了。
我家的柿饼并非从供销社的门市部买来,是自家做的。仓房后面,有一棵柿子树,要三四个成年人才能合成一抱。祖父在世时曾说,他出生时这棵树就是有了的,谁知道它经历了多少岁月。听母亲讲,父亲写的第一张大字报,就高高地贴在这棵老柿子树上。说到这里,父亲就很有些不好意思。父亲说,“柿树爹爹”什么事都知道,我们做错了事,就是天塌下来也不打紧,柿树爹爹会原谅我们。我那时听到这些,半懂不懂,也懒得去管。老柿树是如此之粗,树杈又是如此之高,简直巴不住胳膊和双手,好不容易,抠到树纹裂隙,赤了脚蹬跗上去,却是再也不能往上攀爬半步。那时候,想了多少办法,小伙伴们搭了人梯,想要够得着哪怕一根树枝,“哎呀嗨哟”地加油,最后轰隆一声,人梯也散了架,倒下来,大伙儿滚落在仓房的草檐子和地皮上。而我们只能你架着我,我架着你,一群破裤头的小伙伴们躺在树底相互打趣,眼巴巴地看云团从树杈间飘走。要么,就是改换玩法,“立凉床”,细胳膊撑在地上,双脚翻上去,搭在树干上玩倒立。这都是调皮的玩法。也有文气些的。秋天,我们用泥巴搓成牛马猪羊、时蔬果馔、桌椅凳子之类的形状,在那里做买卖。金黄的柿叶抖落一地,拣拾干净的,一片片取了名字,唤作“一千”“一万”“二万”“三万”的“金叶子”,作价一直高到“九万两黄金”。还可以设置兑换处,大额与小额的金叶子互换,甚至还开了“当铺”。我少年时代的伙伴,现如今倒真有几个生意做得还算马马虎虎的,估计就是在老柿树底下发蒙,由此开窍。我那时是很羡慕“封官”的吧,隔三岔五便会玩一把这游戏,偷来祖父的羊毫笔,蘸了朱砂写上“丞相”“元帅”“先锋官”的字样,待小朋友们团团围坐,一一封赏。幼年时代,懂得了什么呢?潜意识里做下的事情,而今只能让人慨叹。回想之下,一片片金黄中的胭脂痕迹,至今历历在目,恍若一梦。
孩子们在老柿树下懵懂不觉地嬉戏、长大,但家里的大人,大抵从心底里都是敬畏这棵树的。柿树一侧,还有棵比它稍小些的桑树,是祖父幼年时手植,算起来也上了年岁。家里的猪和牛生产过后的胞衣,曾祖母会亲自动手,用稻草包裹,再用草绳捆扎,架到桑树的杈丫里。要是猫儿殁了,就捡个灶头上烟熏火燎、“漆黑得黑过日子”的破瓦罐盛着,也架到树杈上去。我至今也搞不懂这是什么风俗。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大人们是绝对不会将“秽物”挂到柿树上去的。我小时候很有点木呆,往往喜欢去野地里捡拾枯树枝和蒿草秆回来,有时淋了雨,就会进屋里撒手丢下,站在堂屋里发愣,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遇到一句话也讲不完整,夜里发烧说胡话时,曾祖母便会到柿树的裂缝里塞根红布条,又叫我母亲晚上关门前,在堂屋一角烧几张黄表纸,再到门外也烧几张,撒一把米。大约是祈求神灵“放魂”吧。小时候,家里还有台老式的织机,曾祖母和母亲都是织布的好手,织布的时候,梭子在两手间不停地交换,线当里飞快地滑过来滑过去一条木鱼,而木条梃子上套好的十几个线轴,也就一齐抽线滚动,像小白鼠排着队拔丝,有趣得紧。但在这之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晴好的天气,柿树底下打扫得干干净净,曾祖母会恭敬地在柿树上扎上一匹布。之后,曾祖母搓棉条,母亲托线。而祖母,总是在柿树下纺线,一只手均匀地摇转纺车柄,另一只手则从棉条中变戏法似的抽出一根棉线。她纺出来的线又细又匀,像老柿树下的时光那样悠长。 记忆里的柿树粗壮、挺直,足可参天,它刚结出来的果子,我倒是看不真切。有早凋的果子,掉下来时,多是青黄的颜色。母亲起得早,会悄悄地出去走一遭,捡回来,放进醋里浸泡几日,柿子就软了,那样酸酸涩涩的味道,小时候食来觉得倒也不差。到秋天了,柿叶落尽,才看到满树红彤彤地挂了好多小灯笼,秋实累累,着实惹人喜爱。母亲在树下早就铺上了洁净的稻草,厚厚的一层,等着它们一个个熟透了掉下来。秋夜月华似水,我和弟弟有时会趁大人不注意,并排躺在稻草堆上静静地等,听得到彼此心里面叮咚、叮咚的声响。刚掉下来的柿子,剥去皮鲜甜可口,但也不能多吃,否则舌苔上会发涩发麻。母亲是有耐心的,她会捡起掉下来的柿子,放在糠皮篓里捂紧,不几天,柿子已经脱涩,皮酥肉软,吃起来满口的甜稠。就是这样的一棵柿子树,可惜的是再也见不着了。1986年村里动员搬迁新居,原来的祖屋台子全部辟为农田,纵是我和弟弟哭得要死,终究柿树还是被村里伐倒了事。
我是在浙北看到新生的柿子的。我所在的县城,小镇的乡下,柿子树栽种得尤为普遍。杭州的西溪,走进去,行道边也多的是柿子树。1996年,老柿树倒下十年之际,我才在西溪看到初结的柿子,天生地结实、饱满,天青色的果皮,白白地覆了一层粉霜,叫人如何也想不到的娇憨粉嫩。不管如何,这都是一个诗人喜爱的颜色。而我心下,此时已不难理解它们历经寒霜之后的红彤。也是在这一年,我搬迁新居,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家。房子很小,面積只有三十八点六二平方米,但带有四五平方米的一个小院。满院的杂草,除了一棵枇杷树之外,还有一棵小苗。那年冬天我抽空清理繁芜,打算只留下那棵枇杷,但转念想,不如也让它有个伙伴。头一年,院子里铺上青砖,这小苗似乎很不习惯,但是来年就挺直了腰杆,猛地蹿上一截,待它的叶片长出来,我才知道这是棵柿子树,似乎通达人意,生长得格外的发奋。秋雨的夜晚,在窗下眠卧,听着雨点打下,似乎都是故乡的声息。碰到天气晴和的周日,我在青砖上踱步,不经意间柿叶在脚边掉下一枚,倏忽之间,让人为之怔忡。我从幼年时代就与柿树结缘,一直到自己成门立户,依然与它息息相关,这也是旁人不易体察到的境遇。这还在其次。第三年它就开始挂果,结下了七颗。之后的一年,九颗。又一年,是十三颗。不过此时再也没有了吃柿子的心情,我只是喜欢在柿树身边徘徊,任由它们成熟脱落。而蚂蚁和鸟雀,或许就把它们当作了施舍与馈赠。
责任编辑:沙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