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加快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怎样掌控好“互联网+”不断发展所带来的新机遇,灵活应对“互联网+”不断发展所带来的调整,使其更好地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服务,这就需要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加强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实践力度,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促使“互联网+”平台能够获得灵活应用。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时都不得不面对着十分残酷的就业竞争,因此提前引导学生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在毕业时提高面试求职的成功率,从而提升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互联网+”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互联网+”技术作为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主流趋势,其主要涉及到大数据、社交网络以及云计算等多种现代互联网技术,由此展开信息协调与信息数据之间媒介效用的新型网络体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必然会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革新,也会对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带来积极的影响。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流程及其内容
(一)自主评估
针对自主评估而言,其主要便是让学生对自身展开全方位的分析,借助自主分析这一举措,对自身产生一个更具客观性以及全方位的了解以及基本定位,建设最优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并对自身职业生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合理的控制。自主控制之中基本上会涉及到学生自身兴趣、爱好以及特性,自身性格以及价值观,根据自身所建立的目标及其要求,实践经验,优势,弊端,学历及其专业能力,身体素质,生理情况以及情商等多项内容。
(二)职业生涯机遇评估
多数情况下,学生职业生涯机遇评估基本上是对所有环境因素对自身职业生涯未来发展产生的各种影响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在制定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路径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环境条件的具体特性以及环境发展规律状况、自身和环境之间的联系、自身在此环境之内的重要性、不得不面对的环境要求等多方面展开全方位且严格的评估。
(三)职业生涯未来趋势的选取
针对职业生涯未来趋势而言,其主要是对职业的选取。高职院校学生在确定自身专业以后还应该严格按照个人综合情况等,对职业生涯未来趋势予以选取。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对更具精准性且具体的职业考虑其性格以及职业之间的匹配、职业和兴趣之间的匹配、职业和特性之间的匹配、职业和环境之间的适宜性后予以有效的选取。
(四)职业生涯规划的执行
更具高效性与可行性的职业生涯基本上会涉及到工作、实践、教育以及学习等各个方面的方案。总体职业生涯规划必须要在执行工作中予以有效的检验,并对效果进行查看,及时找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中各个环节发生的问题,积极探索与之相应的措施测策略,并对规划方案予以有效的调整以及优化。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近况及其主要问题
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近些年来愈发受到各大院校的重视,然而高职院校学生受到课程设置与发展方向等方面的限制,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安排不合理。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学生一年级直至二年级时期未能开展更具专业性与高效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仅仅是在三年级毕业时期才把就业教育工作当做学习的核心内容,使学生错误的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到了临近毕业时再去做也来得及。其次,大部分职业院校所开展的就业指导和育人工作之间许多环节均未能进行有效衔接,未能把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划分到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的核心要求。再次,很多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往往急于求成。大多数学生都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当作一门普通课程,学习的目的仅仅是通过考试拿到学分。学生由于无法将所学知识立即有效的应用到就业问题以及择业问题当中,因此对待课程的态度消极敷衍,学习动力较低。最后,高等职业院校常常并未配备足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人员。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所涉及到的教师基本上都出自于学生管理人员以及辅导员,在借助与之相关的理论对学生展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时,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稍显不足,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性教育,面临很大的挑战。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利用“互联网+”概念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規划指导的服务
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是学生,其最主要的就是将学生作为课堂核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相关知识后,自发的去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并且按照规划在生活中去执行。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通常教师是将互联网平台作为一种信息材料的传播途径所应用。但是,在现代“互联网+”的支持下,能够为学生建设更具数字化、现代化以及个性化的学习氛围,由此可以促使学生能够实现终身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从而让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效率以及整体学习水平获得全方位的提高。制作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的网络平台或手机APP,根据职业人成长模型,设计职业化成长标签。学生根据标签给出的提示完成职业人成长过程资料的采集、分类、上传,形成“准职业人成长档案”数据库,帮助学生清晰自我职业化成长路径。
(二)利用“互联网+”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在当前大众创业以及持续创新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打破传统的理论学习,由此才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创业热情。只是进行理论教育,必然会对学生积极性的释放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学生而言,仅仅依托于自身力量进行创业实践工作,需要面对巨大的压力。但是借助网络模拟以及在线交互系统的合理应用,可以让学生立足于虚拟条件下,进行创业实践。同时,近年来组织的例如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也旨在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概念,对创业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索,让其能够在网络虚拟实践环节中,对所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树立,由此才可以为学生在日后的创业工作中,凭借自身经验,化解各种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生涯规划促使学生对自己、社会、职业以及日常生活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总结,激发学生自身潜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对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也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带来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形势下,高职院校应当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全面的创新,并积极利用它的特点,对学生所面临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进行处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作者单位: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8年度青年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院校基础课程微课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186140091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时都不得不面对着十分残酷的就业竞争,因此提前引导学生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在毕业时提高面试求职的成功率,从而提升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互联网+”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互联网+”技术作为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主流趋势,其主要涉及到大数据、社交网络以及云计算等多种现代互联网技术,由此展开信息协调与信息数据之间媒介效用的新型网络体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必然会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革新,也会对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带来积极的影响。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流程及其内容
(一)自主评估
针对自主评估而言,其主要便是让学生对自身展开全方位的分析,借助自主分析这一举措,对自身产生一个更具客观性以及全方位的了解以及基本定位,建设最优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并对自身职业生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合理的控制。自主控制之中基本上会涉及到学生自身兴趣、爱好以及特性,自身性格以及价值观,根据自身所建立的目标及其要求,实践经验,优势,弊端,学历及其专业能力,身体素质,生理情况以及情商等多项内容。
(二)职业生涯机遇评估
多数情况下,学生职业生涯机遇评估基本上是对所有环境因素对自身职业生涯未来发展产生的各种影响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在制定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路径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环境条件的具体特性以及环境发展规律状况、自身和环境之间的联系、自身在此环境之内的重要性、不得不面对的环境要求等多方面展开全方位且严格的评估。
(三)职业生涯未来趋势的选取
针对职业生涯未来趋势而言,其主要是对职业的选取。高职院校学生在确定自身专业以后还应该严格按照个人综合情况等,对职业生涯未来趋势予以选取。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对更具精准性且具体的职业考虑其性格以及职业之间的匹配、职业和兴趣之间的匹配、职业和特性之间的匹配、职业和环境之间的适宜性后予以有效的选取。
(四)职业生涯规划的执行
更具高效性与可行性的职业生涯基本上会涉及到工作、实践、教育以及学习等各个方面的方案。总体职业生涯规划必须要在执行工作中予以有效的检验,并对效果进行查看,及时找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中各个环节发生的问题,积极探索与之相应的措施测策略,并对规划方案予以有效的调整以及优化。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近况及其主要问题
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近些年来愈发受到各大院校的重视,然而高职院校学生受到课程设置与发展方向等方面的限制,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安排不合理。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学生一年级直至二年级时期未能开展更具专业性与高效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仅仅是在三年级毕业时期才把就业教育工作当做学习的核心内容,使学生错误的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到了临近毕业时再去做也来得及。其次,大部分职业院校所开展的就业指导和育人工作之间许多环节均未能进行有效衔接,未能把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划分到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的核心要求。再次,很多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往往急于求成。大多数学生都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当作一门普通课程,学习的目的仅仅是通过考试拿到学分。学生由于无法将所学知识立即有效的应用到就业问题以及择业问题当中,因此对待课程的态度消极敷衍,学习动力较低。最后,高等职业院校常常并未配备足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人员。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所涉及到的教师基本上都出自于学生管理人员以及辅导员,在借助与之相关的理论对学生展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时,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稍显不足,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性教育,面临很大的挑战。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利用“互联网+”概念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規划指导的服务
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是学生,其最主要的就是将学生作为课堂核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相关知识后,自发的去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并且按照规划在生活中去执行。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通常教师是将互联网平台作为一种信息材料的传播途径所应用。但是,在现代“互联网+”的支持下,能够为学生建设更具数字化、现代化以及个性化的学习氛围,由此可以促使学生能够实现终身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从而让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效率以及整体学习水平获得全方位的提高。制作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的网络平台或手机APP,根据职业人成长模型,设计职业化成长标签。学生根据标签给出的提示完成职业人成长过程资料的采集、分类、上传,形成“准职业人成长档案”数据库,帮助学生清晰自我职业化成长路径。
(二)利用“互联网+”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在当前大众创业以及持续创新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打破传统的理论学习,由此才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创业热情。只是进行理论教育,必然会对学生积极性的释放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学生而言,仅仅依托于自身力量进行创业实践工作,需要面对巨大的压力。但是借助网络模拟以及在线交互系统的合理应用,可以让学生立足于虚拟条件下,进行创业实践。同时,近年来组织的例如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也旨在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概念,对创业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索,让其能够在网络虚拟实践环节中,对所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树立,由此才可以为学生在日后的创业工作中,凭借自身经验,化解各种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生涯规划促使学生对自己、社会、职业以及日常生活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总结,激发学生自身潜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对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也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带来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形势下,高职院校应当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全面的创新,并积极利用它的特点,对学生所面临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进行处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作者单位: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8年度青年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院校基础课程微课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18614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