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磷酸腺苷和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室上速患者超敏肌钙蛋白的影响

来源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i123r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三磷酸腺苷(ATP)和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室上速(PSVT)患者超敏肌钙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PSVT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TP组与普罗帕酮组各40例。ATP组患者予以ATP治疗,普罗帕酮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小时后,两组患者超敏肌钙蛋白[超敏-心肌钙蛋白I(hs-cTnI)、超敏-心肌钙蛋白T(hs-cTnT)]、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分析治疗1小时内两组患者转律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小时后,两组患者hs-cTnI,hs-cTnT,hs-CRP,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ATP组明显低于同期普罗帕酮组(P<0.05)。治疗1小时内,ATP组患者转律成功率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组,且转律时间明显短于普罗帕酮组(P<0.05);ATP组患者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组,而中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普罗帕酮组(P<0.05)。结论 ATP较普罗帕酮对PSVT患者疗效更为理想,对超敏肌钙蛋白降低效果更为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其他文献
创面愈合包括连续而又相互重叠的3个阶段,即炎症期、肉芽组织形成期和瘢痕形成期。早期炎症期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向伤处迁移并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中期由成纤
为了建立一种快捷、特异、敏感的检测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PCV3全基因组序列,在rep基因高度同源保守区设计并合成1对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