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到朔州,我们欣喜地发现,这里从城市到农村,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农村像城市,城市像园林;农村人往城里走,城里人往农村去,来来往往,形成一派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自从怀仁县敞开胸怀接纳“蒙牛”入晋后,国内新兴行业大亨争相到此落户;产业结构从单一化变成多元化,那些旧的传统产业已被一座座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企业所代替;当年雁门关外闭塞之地,现已成为发展经济的风水宝地;从这里输往秦皇岛港口的煤炭,供给京津唐的电力相当可观,深加工的农副产品,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青睐。
最大的财富
朔州市是晋陕蒙交界区域的一座新兴能源工业和生态畜牧城市,1989年建市,经过二十年的艰苦奋斗,朔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进入“十一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市经济社会跨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发展。
对于朔州这几年多个“第一”全线飘红,中共朔州市委书记田喜荣冷静指出:“全线飘红喜人又逼人,如果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线飘红,仍需付出极大的努力,今天出现的好局面还只是为打好基础,为把朔州建成塞外最宜居、最宜发展城市的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
当谈到朔州之变的实质原因,田喜荣认为,说基础,想长远,是源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彰显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的客观规律,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动体现。这就是我们朔州这几年凭借科学发展观念获得的最大财富。
田喜荣对朔州之变的这番论述,并非自己之见,而是朔州市领导班子成员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曾经长期做纪检工作的市长冯改朵说:“我在朔州工作年头长,耳闻目睹朔州由弱到强的变化,切身感受最深。城市在变,越来越现代,农村在变,越来越富裕,全是因为人的思想观念在变,作风在变。如今多做打基础利长远事的干部吃香,为个人升迁而搞劳民伤财的人必遭老百姓臭骂,搞急功近利、追逐名利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的人也定会遭到唾弃。好在市委抓党风抓得紧,好在市政府抓行政执法抓得紧,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才得以比较顺当。”
补齐“短板”
先让我们来看朔州市教育事业的起步和发展,看他们怎样切实把关系国富民强的教育事业重视起来,更好地为建设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服务。
三年来,朔州市坚持教育为先,用于教育投资每年5亿元。在这里人们已经意识到,尽快补齐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这块“短板”迫在眉睫,加强高等教育势在必行。他们通过政府倡导,企业承办、产学研相结合的办法,支持一批重点企业建设与其产业成长紧密相连的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可望在新的一年发挥重要作用。2006年底批准成立朔州市技术学院,投资1亿元,学生业已开学,目前拥有3000人左右;2007年已经批下朔州高等师院专科,占地550亩,总投资3.7亿元,人数5000人左右;2008年,正在筹办的山西能源学院,计划于2009年招收12000人,投资5亿元。这三座院校的建立,朔州市人才匮乏的现状可望大为缓解,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可望有所充实。经过上下努力,全市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职业学院,已形成立体化、全方位、成套式的教育体系。2008年高考,朔州名列全省第四。
如今的朔州,已把全市所有的高中集中到县城,把全市所有的初中集中到县城及周边地区,还在每个行政乡镇建一所能容纳3000名农民子弟的学校。这是既利长远又便民的一大举措,也是把三农当成重中之重的教育工程,此举极受欢迎、倍受拥护。全市69个乡镇都建设了高标准的寄宿制小学。2008年11月初,山西省在这里召开寄宿制小学建设现场大会后,朔州把山庄窝铺的小学全部撤销,让农村小学生全部实现“寄宿”。
平鲁区委书记郭建告诉我们:三年来,在平鲁由于保姆式学校不断完善,家住城市的学生纷至沓来,同时受到陕西、内蒙的学生家长的青睐。这样,大大解除了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与此同时,平鲁区还建立了教师激励机制,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农村小学任教10年以上的骨干教师,住房纳入城区经济适用房购买对象;初中中考成绩达全市平均水平的学校,奖励学校20万元,每超过一个百分点,递奖1万元,学校所得奖金全部用于奖励教师;在高考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可破格晋升高一级别专业技术职称或优先安排子女就业等等。
平鲁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得力举措,也令人刮目相看。比如,平鲁区政府规定,凡华东师大、北师大等名校的优秀毕业生、研究生来平鲁任教,免费提供一套120平米的住房,工作三年后,考核优秀且继续留任的,房屋所有权归其所有。在任新评出的名师,每月享受200元生活津贴。上新台阶者还可以保送著名师大深造。人嘛,谁不愿意往高处走呢?家有梧桐凤凰来,慕名来此筑巢的人蜂拥而至。
做强生态畜牧
朔州全市平原、丘陵、山区面积各占三分之一。乡村居住人口人均土地6.4亩,居全省第一。气候条件适宜,历史上又是一个农牧结合比较紧密的地区,广大农民祖祖辈辈有浓厚的养殖情结;饲草饲料资源也比较丰富,每年可种植玉米180多万亩,年可生产各类牲畜食用秸秆18亿公斤以上,发展畜牧业特别是草食畜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乳品业在全省形成一强,全市农民纯收入三分之一来自奶业。市委书记田喜荣在全市干部大会上大声疾呼:奶业发展关系到朔州市长远利益,小看不得,大意不得,疏忽不得!市里由此给奶业奶農注进两亿元资金,用于放心奶生产。走进朔州四县两区的农村,随处可见一座座蓝顶饲养园,非常引人注目,农民称它为“牛别墅”。谈到“牛别墅”,田喜荣书记饶有兴趣地向我们讲述了一件有趣的事:人喜新厌旧,牛喜蓝厌红,红顶远不如蓝顶产奶量大,奶农从实践中悟出蓝色催奶的道理,纷纷把红顶改成蓝顶,奶的产量自然扶摇直上。从发现到纠正,不难看出这位市委书记工作深入的程度。如今全市拥有机械化挤奶站427座,90%以上的奶牛实现了机械化挤奶。据统计,全市农民每年依靠养奶牛的收入在8亿元以上,占畜牧业总收入的45%。生态建设是朔州农业的另一特色。这三年,朔州筹资10亿元用于造林,还严格实施“挖一吨煤栽一颗树”的死规定,又发动全民植树造林,三年植树造林30万亩,雁门关外处处显露出绿色生机,在这里绿色已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目前,全市林木绿化率20.88%,加上天然草地及近年来退耕还草、人工种草,全市林草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2.63%。
近几年来,闻名遐迩的应县,不单是下大力气对千年旧城有序实行了规模宏大的改造,把“木塔古城”装点得更加灿烂无比。同时还充分挖掘潜在的农业资源,从大农业的格局出发,初步形成了粮食、蔬菜、甜菜、奶牛、牧草、林果六大基地。
玉米是应县的主要粮食作物,该县结合玉米优势基地县项目实施,大力发展专用型玉米,重点是发展高蛋白饲料玉米,加工型高淀粉玉米和冷贮礼品型鲜糯玉米。玉米从秸秆到轴芯,也得到充分利用,达到吃光用尽的程度。现在全县的45万亩玉米已实现了围绕养殖业、加工业、鲜食型、化工型方向生产的转移。
在“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当中,应县人的“智商”给人印象很深。据县新闻中心主任刘亚飞介绍,这个欠发达的无煤小县招商引资很“惹能”,他们一改以往“挑到篮子就是菜”的做法,变招商为选商。从应县近几年所上项目来看,中粮朔州糖业、雅士利乳业、龙首山文化园、宏田绿园等等,都是围绕农业、旅游产业化做文章。
右玉县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谋划人民福祉,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一代接一代自强不息,一任接一任持之以恒,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不足0.3%到今天已超过50%,硬是把一块“不毛之地”变成了生态文明的秀美山川,把人类不能生存改写宜居宜发展,绿色的底蕴显出她巨大潜力。许多投资商不约而同地瞄准了这片绿色,但并非什么企业都能落户于此。河北一家客商携资3000万,来谈制革项目,由于污水问题被右玉人婉言谢绝。内蒙古一家投资商多次找上门,想在右玉建一座年产5万吨的水泥厂,也被拒绝。理由只有一个,绿色是右玉的立县之本、强县之基,决不能舍本逐末。
结构调优
朔州经济发展的优势是煤炭、电力,不足的是结构畸重单一。要想走出煤电能源基地创新发展、安全发展、环保发展道路,必须扬长避短,既依靠煤电资源又不依赖煤电资源,把长处做强、短处补长、结构调优。为此,他们提出“稳一产、强二产、抓三产”的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的思路。他们认为,优化二产结构,决不是抛弃煤电,在“新型”上做文章。他们一方面把全市205座地方煤矿整合压减到135座,另一方面,依靠中煤、同煤、金海洋等14个大企业、大集团,采取收购、兼并、联营、参股等形式,重组、改造地方煤矿23座,能力都达到年产60万吨以上。2008年,单独保留的91座地方煤矿矿井建设项目,有50座经批准铺开建设。65座地方煤矿已经完成矿井机械化开采煤方法改造任务,占矿井总数的48%。采区回采率由以往的30%左右提高到75%以上。从2005年起,凡是实行了采煤方法改革的煤矿,无一发生三人以上的重大事故。他们又扎实有效地打响煤炭升级改造的“第三战役”,进一步加大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力度,基本淘汰年产30万吨以下矿井,从2008年起,全市煤炭企业将实现四个70%:生产煤炭改造率达到70%;煤炭回采率达到70%;地方煤矿生产企业挂靠大集团、大企业达到70%;改革平煤方式上采企业达到70%。
在朔州,有平朔露天矿、神头发电厂、金海洋集团、刘家口工业园区在循环经济上大做文章,形成四大产业链,全市煤电经济的链条得到了高技术的支撑,而成为朔州市实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亮点。金海洋集团投资兴建一条亚洲最长的超远程带式输煤专线,用皮带将原煤从矿山全封闭输送到山下,这不仅让公司附近的村民免受煤尘、噪音污染,每年还可节约运费1亿多元。
浓情溶于民生
朔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人认为,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不亚于转型发展和安全发展,没有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他们召开各类专题会,从社会现状、思想认识,从存在的突出问题到干部的精神状态,做了深入细致的动态分析和常态研究,得出的答案是:随着朔州市经济的飞速发展,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上访事件、各类案件时有发生,决不能“一好遮百丑”,把引发的矛盾掩盖起来。各级领导要以满腔热忱,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做到有访必接、有访必问、有访必答。对此,市委书记田喜荣又有一比:解决群众上访问题要如同“大禹治水”,只能用“疏”的办法,不能用“堵”的办法。“堵”不能化解矛盾;只有“疏”的办法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要把被动受理“上访”变成主动 “下访”,也只有转变工作作风“沉”下去,才能使信访工作形成良性循环。为此,他们别开生面地开展了超市式接待上访群众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在这一次活动中由四大班子领导坐阵,17个政府职能部门参与,共接待上访群众1000余人,受理案件331件。其中包括劳动社保、涉法涉诉、土地纠纷、房屋拆迁、干部作风、企业改制等15个方面。在受理的这331个案件,当场答复解决的22案;拟转有关县区部门限时解决的191案;对没有正当诉求理由的经过说服教育,息诉罢访的18案。
活动中面对来访群众,四大班子领导耐心细致地倾听来访群众的诉求,热情询问、细致记录、一丝不苟地作着批示。上访户张海珍因小孩打防疫针后死亡,经过多次上访,没有结果,此次她哭诉家里的不幸遭遇,市委书记田喜荣当即批示市卫生局限期研究处理并向他本人报处理结果。朔城区小平易乡上访户王军向市长冯改朵反映,村里占用他的耕地挪作它用,致使无法种田。她明确告诉王军,任何人无权非法侵占他人耕地,并嘱咐王军回去就撒种耕播,同时责成朔城区负责人妥善处理。许多上访群众激动地说,这种超市式接待上访群众活动形式很好,书记、市长和我们面对面,推心置腹地交流和沟通,让我们很感动,心通了,气顺了,就得多谋发展的事啊!老百姓的深情理解,也促使各级领导为民多办好事。在全面实行各项保险制度的基础上,2008年六县区全部实行了65岁以上农村居民生活补贴制度;5月份又启动了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用于企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金的补贴,用于涉法涉诉救助,用于特困群体的帮扶一一到位。现代中心城市框架的延伸,群众居住环境的优化,进城入村的便捷交通,城乡文化设施的完善,也一一实现。难怪有人风趣而真实地说:养儿子不如靠政府。
由于领导干部的作风大转变,许多“上访者”大变样,成为协助领导干部下访的“志愿者”。应县张寨乡花寨村63岁的小学退休老师杨美珍,生来好打抱不平,人称上访专业户,现在却成了县委书记侯新生身边的“大红人”,县里好多疑难事的处理都有她参与,她把一半的养老金贴进去,累得直不起腰也毫无怨言。她激动地对我们说:侯书记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豁出命搞旧城改造,活活把俊男子变成衰老汉,为发展甘于消得人憔悴,誰见了谁不心痛?那么多祖祖辈辈住破旧房的村民全住上新楼房,谁都觉得再闹腾没理没脸,有什么疙瘩自己解决,矛盾不上交,领导就可以腾出手为老百姓办更大的事。正因为群策群力,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一切顺着民心民意走。从2008年“两会”迄今为止,全市正常和非正常上访案件为“0”,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扬,同时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誉。
上下齐心,励精图治,还有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什么项目能上什么项目不能上,招什么商引什么资,分得非常清楚。从市县区到乡镇村,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这就是体现党的十七大精神,利于长远利益就快干,利于民生、惠农利农的事就大干,利于造福儿孙后代的事多干。朔州人激情满怀,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正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建成“两宜”城市的宏伟目标而战,为建设“和谐朔州、绿色朔州、文明朔州”而战。我们坚信,走向更加富裕的朔州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