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造性阅读就是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各种形式的多元对话,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对话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因此多元对话是创造性阅读的核心。
【关键词】文本对话 师生对话 生生对话 创造性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53-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那么创造性阅读就是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各种形式的多元对话,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对话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因此多元对话是创造性阅读的核心。
一、 文本对话,回归本源
1.教师与文本对话
美国N·B·史密斯在他的《阅读理解中的多样性》中说:“若是教师不知道什么是创造性阅读,他就不知道如何促进或鼓励学生运用这种创造性阅读。……在文本面前教师也是读者,是阅读的主体,教师必须与文本深入对话,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作为其中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被要求具有课程开发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开发文本,能够找到自己的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要能够“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没有读透文本或者因片面追求形式,就会导致脱离文本。
教师和文本的对话,有两个目的:一是产生教学的思路。教师与文本对话熟练,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二是引导多元感悟。根据新课标“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允许是多元的”要求,学生的多元独特思维,最好教师在课前有所预料,这样更有助于文本的开发。
2.学生与文本对话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见学生和文本的对话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读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广泛的对话交流。要做到这些,教师要给学生和文本独立对话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交流读懂了什么和质疑问难的时间。
二、师生对话,激励思维
作为创造性阅读状态的师生对话,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语文课堂上的师生问答,师生对话应该是蕴含教育性的相互倾听,是师生心灵的相互沟通,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问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
早在两千多年前,教育家孔子就采用了师生对话的教学方法,《论语》中就记录了他和学生们关于理想问题的对话。由于人生经验、感知角度、思维方式、言语储备等方面的个别差异性,导致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都具有独特性,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教师必须将民主、平等的意识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将自己看作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教师的感悟一般要比学生来的深刻,在师生对话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还要有激发学生对话热情的艺术。比如:教师上《林黛玉进贾府》读到“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垒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蓐。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这段时的提问:贾府这么富贵的人家,怎么用的东西不是全新的,而是“半旧”的?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概括:全新的往往是暴发户,全旧的又大都是破落人家,惟有“半旧”才能更真实地显出贾府是个几代强盛的显赫家族。“半旧”这个不起眼的词,教师不提,可能学生不问。但这位教师把自己的体验和理解融注到对文章的解读之中,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与文本形成碰撞,唤醒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生生对话,提升交流
学生之间就文本的对话是在解读文本过程中自我与他人的交流过程,通过交流与碰撞而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为此,教师要为生生对话积极创造条件。首先建构有效的小组讨论模式,让学生进行对话,让他们各抒己见,不断碰撞思维的火花。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为生生对话搭建平台。课堂上学生既是提问者,也是解疑者,学生在解疑中不断的获取信息,展示自我,通过合作丰富自我,使整个对话充满创造色彩。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笔者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讨论,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讨论和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清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学生地交流,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总之,在生生对话中,交流才会发生碰撞,碰撞激发火花,彼此间共同处于愉快的交流氛围中,这种氛围就是高品位的人文氛围。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出版)
[2]丁卫东.阅读教学的创新[J].阅读与写作,2004(3).
【关键词】文本对话 师生对话 生生对话 创造性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53-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那么创造性阅读就是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各种形式的多元对话,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对话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因此多元对话是创造性阅读的核心。
一、 文本对话,回归本源
1.教师与文本对话
美国N·B·史密斯在他的《阅读理解中的多样性》中说:“若是教师不知道什么是创造性阅读,他就不知道如何促进或鼓励学生运用这种创造性阅读。……在文本面前教师也是读者,是阅读的主体,教师必须与文本深入对话,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作为其中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被要求具有课程开发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开发文本,能够找到自己的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要能够“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没有读透文本或者因片面追求形式,就会导致脱离文本。
教师和文本的对话,有两个目的:一是产生教学的思路。教师与文本对话熟练,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二是引导多元感悟。根据新课标“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允许是多元的”要求,学生的多元独特思维,最好教师在课前有所预料,这样更有助于文本的开发。
2.学生与文本对话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见学生和文本的对话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读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广泛的对话交流。要做到这些,教师要给学生和文本独立对话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交流读懂了什么和质疑问难的时间。
二、师生对话,激励思维
作为创造性阅读状态的师生对话,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语文课堂上的师生问答,师生对话应该是蕴含教育性的相互倾听,是师生心灵的相互沟通,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问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
早在两千多年前,教育家孔子就采用了师生对话的教学方法,《论语》中就记录了他和学生们关于理想问题的对话。由于人生经验、感知角度、思维方式、言语储备等方面的个别差异性,导致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都具有独特性,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教师必须将民主、平等的意识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将自己看作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教师的感悟一般要比学生来的深刻,在师生对话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还要有激发学生对话热情的艺术。比如:教师上《林黛玉进贾府》读到“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垒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蓐。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这段时的提问:贾府这么富贵的人家,怎么用的东西不是全新的,而是“半旧”的?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概括:全新的往往是暴发户,全旧的又大都是破落人家,惟有“半旧”才能更真实地显出贾府是个几代强盛的显赫家族。“半旧”这个不起眼的词,教师不提,可能学生不问。但这位教师把自己的体验和理解融注到对文章的解读之中,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与文本形成碰撞,唤醒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生生对话,提升交流
学生之间就文本的对话是在解读文本过程中自我与他人的交流过程,通过交流与碰撞而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为此,教师要为生生对话积极创造条件。首先建构有效的小组讨论模式,让学生进行对话,让他们各抒己见,不断碰撞思维的火花。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为生生对话搭建平台。课堂上学生既是提问者,也是解疑者,学生在解疑中不断的获取信息,展示自我,通过合作丰富自我,使整个对话充满创造色彩。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笔者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讨论,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讨论和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清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学生地交流,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总之,在生生对话中,交流才会发生碰撞,碰撞激发火花,彼此间共同处于愉快的交流氛围中,这种氛围就是高品位的人文氛围。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出版)
[2]丁卫东.阅读教学的创新[J].阅读与写作,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