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实施护理干预措施预防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为预防和降低新生儿VIP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高NICU患儿的抢救成功及成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自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我院NICU中使用机械通气患儿180例,通过实施抬高体位、加强口腔护理、严格手卫生和无菌吸痰操作、加强呼吸环路管理等护理干预措施来预防VIP的发生。结果:2007年起我院NICU患儿VIP的发生率逐年降低,较2010年前在未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时有明显降低,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VIP的发生,降低发生率,提高NICU患儿的抢救成功及成活率,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 干预措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4-0180-0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IP)是指应用机械通气(MV)治疗48小时后或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小时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呼吸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用于支持和抢救各种原因所致呼吸停止和呼吸衰竭不可缺少的一种治疗手段,VI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一类严重的院内感染。据国外报道,接受MV的病人患VIP是未接受MV病人的3倍,其VIP的发病率为ICU病人的9%~68%,死亡率为24%~76%,国内报道的发病率为60%,死亡率为32~39%,同时其住院时间明显延长,医疗费用也随之明显提高。我院新生儿科自2003年起至2007年12月对34名患儿开展MV救治手段,起初设备较陈旧,在使用MV治疗患儿方面缺乏有效护理经验,VIP的发生率为45%,患儿救治成功及成活率较低,很难度过呼吸系统感染关。2007年后,我院更新了机械通气设备,并在以往教训中不断摸索经验,至2013年,我院新生儿科共对180名患儿进行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通过实施抬高体位、加强口腔护理、严格手卫生和无菌吸痰操作、加强呼吸环路管理等护理干预措施来预防VIP的发生,现将干预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就诊我院新生儿科采用呼吸机MV患儿34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再收集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我院新生儿科采用呼吸机MV患儿18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别编组为A组和B组,并将两组患儿护理措施、院感发生例数、院感发生率进行分别统计。两组患儿皆随机抽取,无人为干预因素,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003年 在我院新生儿特色专科创建初期,由于在救治护理重症患儿经验缺乏,特别是对使用有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患儿方面缺少经验,对使用呼吸机MV患儿(A组)的护理措施仅仅局限在注意无菌吸痰方面,在吸痰时间、方法的掌控,用物的使用管理、体位的要求、口腔护理、气管插管的选择及使用方面都缺少規范的标准及流程,以致于一部分患儿出现肺部感染,过不了肺部感染这一关,VAP发生率较高,患儿住院时间延长,救治成功率不高,大大影响了新生儿特色专科的创建。2008年,我院吸取以往经验教训,针对新生儿VAP的发生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并派遣优秀人员外出学习和进修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逐步规范并制定出了新生儿VAP院内感染防控指南,针对VAP的防控在护理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气管插管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认真执行无菌吸痰。尽可能使用一次性无菌物品,严格落实一次性无菌物品一人一用一废弃。(二)加强口腔护理,采用口泰口腔护理液,每日口腔护理2~3次,口泰护理液专人专用。(三)抬高上半身体位约30~45度,防止胃内容物反流造成误吸。(四)加强呼吸环路管理,保持呼吸机管道的密闭性,禁止频繁更换呼吸环路管道,呼吸环路管道在无明显污染物情况下,每周更换一次,有明显污染物则立即更换。同时,避免呼吸机管道回路过长,呼出管道位置不可高于患儿头部,避免管道内气凝水逆流向气管内。更换下来的呼吸环路管道及配件,能耐受高压灭菌的部分在充分清洗干净后采用高压灭菌,不能高压灭菌和浸泡的部分,如加热导丝,传感器,则采用高效消毒剂碘伏进行表面擦拭消毒。(五)加强回路中冷气水的管理,及时倾倒,避免逆流向气管插管内。湿化器内添加水使用无菌用水,每日更换。(六)严格落实好手卫生制度,做到接触前后洗手、手消毒。(七)遵医嘱谨慎使用镇静剂。(八)配合医生每日评估机械通气的必要性,尽可成尽早拔管。
2.结果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我院新生儿VAP发生率较前逐年下降,由最初的50%逐步降至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讨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NICU内新生儿救治工作中的一个难题,一旦发生,患儿救治难度大,效果不理想,患儿住院时间延长,费用高,且死亡率较高。因此,做好新生儿VAP的院内防控非常重要,而护理工作在VAP的防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以上两组患儿VAP发生情况比较,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新生儿VAP的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采用。
参考文献:
[1]罗百灵.呼吸机相关感染[J].临床医院感染学.2005.8
关键词: 干预措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4-0180-0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IP)是指应用机械通气(MV)治疗48小时后或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小时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呼吸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用于支持和抢救各种原因所致呼吸停止和呼吸衰竭不可缺少的一种治疗手段,VI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一类严重的院内感染。据国外报道,接受MV的病人患VIP是未接受MV病人的3倍,其VIP的发病率为ICU病人的9%~68%,死亡率为24%~76%,国内报道的发病率为60%,死亡率为32~39%,同时其住院时间明显延长,医疗费用也随之明显提高。我院新生儿科自2003年起至2007年12月对34名患儿开展MV救治手段,起初设备较陈旧,在使用MV治疗患儿方面缺乏有效护理经验,VIP的发生率为45%,患儿救治成功及成活率较低,很难度过呼吸系统感染关。2007年后,我院更新了机械通气设备,并在以往教训中不断摸索经验,至2013年,我院新生儿科共对180名患儿进行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通过实施抬高体位、加强口腔护理、严格手卫生和无菌吸痰操作、加强呼吸环路管理等护理干预措施来预防VIP的发生,现将干预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就诊我院新生儿科采用呼吸机MV患儿34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再收集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我院新生儿科采用呼吸机MV患儿18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别编组为A组和B组,并将两组患儿护理措施、院感发生例数、院感发生率进行分别统计。两组患儿皆随机抽取,无人为干预因素,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003年 在我院新生儿特色专科创建初期,由于在救治护理重症患儿经验缺乏,特别是对使用有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患儿方面缺少经验,对使用呼吸机MV患儿(A组)的护理措施仅仅局限在注意无菌吸痰方面,在吸痰时间、方法的掌控,用物的使用管理、体位的要求、口腔护理、气管插管的选择及使用方面都缺少規范的标准及流程,以致于一部分患儿出现肺部感染,过不了肺部感染这一关,VAP发生率较高,患儿住院时间延长,救治成功率不高,大大影响了新生儿特色专科的创建。2008年,我院吸取以往经验教训,针对新生儿VAP的发生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并派遣优秀人员外出学习和进修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逐步规范并制定出了新生儿VAP院内感染防控指南,针对VAP的防控在护理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气管插管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认真执行无菌吸痰。尽可能使用一次性无菌物品,严格落实一次性无菌物品一人一用一废弃。(二)加强口腔护理,采用口泰口腔护理液,每日口腔护理2~3次,口泰护理液专人专用。(三)抬高上半身体位约30~45度,防止胃内容物反流造成误吸。(四)加强呼吸环路管理,保持呼吸机管道的密闭性,禁止频繁更换呼吸环路管道,呼吸环路管道在无明显污染物情况下,每周更换一次,有明显污染物则立即更换。同时,避免呼吸机管道回路过长,呼出管道位置不可高于患儿头部,避免管道内气凝水逆流向气管内。更换下来的呼吸环路管道及配件,能耐受高压灭菌的部分在充分清洗干净后采用高压灭菌,不能高压灭菌和浸泡的部分,如加热导丝,传感器,则采用高效消毒剂碘伏进行表面擦拭消毒。(五)加强回路中冷气水的管理,及时倾倒,避免逆流向气管插管内。湿化器内添加水使用无菌用水,每日更换。(六)严格落实好手卫生制度,做到接触前后洗手、手消毒。(七)遵医嘱谨慎使用镇静剂。(八)配合医生每日评估机械通气的必要性,尽可成尽早拔管。
2.结果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我院新生儿VAP发生率较前逐年下降,由最初的50%逐步降至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讨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NICU内新生儿救治工作中的一个难题,一旦发生,患儿救治难度大,效果不理想,患儿住院时间延长,费用高,且死亡率较高。因此,做好新生儿VAP的院内防控非常重要,而护理工作在VAP的防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以上两组患儿VAP发生情况比较,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新生儿VAP的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采用。
参考文献:
[1]罗百灵.呼吸机相关感染[J].临床医院感染学.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