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养鹦鹉获刑5年”一案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一种意见认为此案判决过重,国内目前的野生动物保护法陈旧落后,不区分累代人工繁殖个体乃至变异品系,涉案鹦鹉繁殖能力强,不应算濒危物种,所以不应认为是犯罪;另一种意见认为,此案判决适当,当事人私自繁殖交易受保护的鹦鹉种类触犯了现有法律,无知不能成为免罪的理由,关于这件案子的判决是否合适,网上口水仗已经够多了。下面只想借这个契机谈谈很多人既熟悉又陌生的鹦鹉。
群落,古老悠久
在西方,鹦鹉可能是除狗和猫之外,最常见的家养宠物。历史最悠久的鹦鹉化石距今约5 500万年前。它的遗骸发现于英格兰的始新世伦敦黏土层中。此外,在美国的白垩纪土层中,人们发现了另一块可能源于某只类似鹦鹉的鸟化石。虽然近年来基因技术迅速兴起,但至今仍无法破解鹦鹉的进化历程。这说明它们可能是从鸟类进化早期的某个谱系分化而来,是一个古老的群落。由于存在诸多与众不同的特化性,因此很难判定鹦鹉与其他鸟类之间的亲缘关系。它们经常被认为介于鸽形目和鹃形目之间,但鹦形目与这两目的关系显得有些牵强附会。鹦形目下仅有鹦鹉科1科。鹦鹉科在大小上差异很大,小至侏鹦鹉,仅重10克,大至新西兰的雄性枭鹦鹉,重可达3千克,是前者的300倍。它们外形也各不相同,有许多种类优美细长,其他的则短粗矮壮。鹦鹉飞行能力的差异总体来说,飞行迅速的种类其翅膀狭长,飞行缓慢的种类其翅膀相应宽而钝。枭鹦鹉具很短的翅膀,是唯一完全不会飞的鹦鹉。
也许是遵循“树大保险、鸟多安全”的原则,许多种类的鹦鹉夜间栖息时聚集在一起,一般倾向为高大或孤立的树木,那里视野好,可以及时发现接近的天敌。亚洲的短尾鹦鹉像蝙蝠一样,栖息时倒挂在树上,从远处看,很难辨别一棵大量栖息着短尾鹦鹉的枯树和一棵正常长满树叶的活树。在成群觅食时,鹦鹉往往非常嘈杂,看上去似乎很危险。然而,一旦威胁逼近,整个群体会顿时鸦雀无声,然后突然集体从树顶一起冲出飞散逃离,同时伴以刺耳的尖叫声。大多数掠食者对此都显得措手不及。
学舌,未解之谜
许多人认为鹦鹉只不过是随意模仿声音,而无法在恰当的语境下使用语言,所以便有了“鹦鹉学舌”这一成语。科学家们发现野生鹦鹉界很少有会模仿其他非鹦鹉声音的,但人工驯养的鹦鹉模仿能力却如此发达,这一直是个未解之谜。不过,研究表明,野生鹦鹉在复杂的交流中使用极为丰富多样的鸣声。对同一片森林不同区域的鹦鹉进行观察,结果发现不同的群体使用不同的“方言”,由此突显了各个独立的种群在形成共同的鸣声交流过程中模仿的重要性。而饲养的鹦鹉所身处的是非自然的人为环境,于是它们那种模仿自己种类的倾向转变成了模仿人这一“群体”以及人类的发声。驯养鹦鹉会说话的本领长期以来令人类好奇不已,以至于在古罗马,鹦鹉的舌头被割下来给人吃,用以“治疗”口吃。
美国的动物行为学家自1977年开始,历经数十年的研究发现,某些鹦鹉经过训练后,可以使用人类的语言与人进行富有智力的交流。研究中心先是经过几个月的悉心指导,成功教一只雄性非洲灰鹦鹉幼鸟学会了如何说出23种不同的物体或物质,如纸、瓶塞、坚果、岩石和水等。此外它还学会了5种颜色、4种形状,能从1数到5,还会说“我想”“过来”“真好玩”。更重要的是,这只灰鹦鹉幼鸟能够使用这些发声来识别、要求或拒绝50多种不同的东西,甚至有些是原先训练计划中没有的。而在训练的第二年,在没有任何正规指导的情况下,这只鹦鹉居然会在它不想被支配时开始说“不”,这是有特别意义的进步,因为在语言学家看来,反对是一种相对高级的认知行为。
长寿,鸟中寿星
鹦鹉不仅以学舌出名,它们的长寿也同样颇有名气。一些饲养的大型种类,如凤头鹦鹉类和全刚鹦鹉等可活到65岁。世界上最长寿的鸟是一只亚马孙鹦鹉,生于1870年12月3日,死于1975年11月5日,享年105岁,是鸟类中的老寿星。然而,尽管人类饲养鹦鹉的历史可谓悠久,但真正完全被驯化的只有澳大利亚的虎皮鹦鹉1种。
鹦鹉摇来晃去的步态着实滑稽,主要是它的脚也与众不同:2个外趾后向,2个内趾前向,成对握。这种对趾结构不仅使它们抓握非常有力,而且可以将脚当成手一样来使用,即抓住东西递到嘴边。这种“动手”能力是其他鸟类难以企及的。像人一样,鹦鹉也分左右手(对它们来说,为左右脚)。一项研究发现,在56只研究的鹦鹉中,28只始终用右脚抓食,其他28只则一直用左脚抓食。
鹦鵡科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是它们独特的喙:下弯而微具钩的上颌与相对较小而上弯的下颌相吻合。上颌与头骨之间通过一个特殊的活动关节相连,从而具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及杠杆作用。鹦鹉的喙为一种适应性很强的结构,它既可用于完成梳羽等细致活,同时在许多种类中可以有力地咬碎最硬的坚果和种子。此外,鹦鹉的喙还可以当做第3只“脚”——像1只抓钩和2只脚一起协助它们在树顶攀缘。
大多数鹦鹉,无论大小,都在树干或树枝的洞里营巢,通常距地面有一定高度。集体栖息处通常位于传统的栖息地,会年复一年地使用。绝大部分鹦鹉不筑巢,它们一般入住其他洞穴营巢,如啄木鸟所掘的树洞,或居于因树变腐朽、某根树枝掉落而形成的窟窿中。但有些鹦鹉则会在白蚁聚居地挖一个洞,如澳大利亚的金肩鹦鹉将它的巢穴筑于地栖的白蚁墩中,而新几内亚的棕脸侏鹦鹉则营巢于树栖的白蚁窝里。也许白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保护鹦鹉远离天敌。
澳大利亚南部的岩鹦鹉将巢筑在刚刚高于涨潮线的海岸岩石下,巴塔哥尼亚的穴鹦哥在悬崖和河岸掘出3米深的巢穴,澳大利亚的地鹦鹉营巢于灌丛或草丛中的浅坑里。还有些牡丹鹦鹉自己用草或叶筑巢,但更常见的是入侵并霸占织布雀现成的集体巢。鹦鹉中最高级的集体营巢行为见于南美的灰胸鹦鹉,这种鸟有时营巢于树顶巨大的树枝结构中,在主巢内部,每对配偶拥有各自独立的巢室。
生存,困难重重
虽然作为一个整体,鹦鹉的生存相对还比较成功,但在过去的数个世纪中已有许多种类灭绝,并有更多的种类正面临严峻的生存威胁。今天,鹦鹉科的350个种类中,有超过90个种类被列为受胁种。鹦鹉的这种悲惨处境由数种因素导致,其中最突出的是栖息地遭破坏和退化,诱捕和收集鹦鹉投放到宠物市场和进行活鸟交易,以及诸如鼠和猫等引入种类的掠食等。而且,许多鹦鹉种类(占总数的1/3以上)分布范围极其有限,很多情况下仅限于单独的一个小岛,这使鹦鹉的生存形势更趋严峻。已知的在过去数个世纪里灭绝的种类中大部分来自岛屿。 伐木、农耕、采矿和城市化,再加上通常由带破坏性的经济政策在背后支持,是导致每年有成千上万平方千米的森林丧失和退化的王要原因。如在巴西东南部,森林覆盖率的大幅下降,尤其是灰绿金刚鹦鹉觅食所依赖的菩提棕榈林的丧失,已经把这种鸟逼到了灭绝边缘。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安第斯山脉的高地森林。曾有数个种类在那里有广泛分布,如今却仅在森林一隅尚存一小部分。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的黄耳鹦哥便是其中之一,现在已接近绝迹。
在20世纪90年代,只分布于巴西东北部的小蓝金刚鹦鹉的野生数量就仅剩1只。2000年,这只鸟消失,标志着这一种群灭绝。导致野生小蓝金刚鹦鹉消失的原因首先是栖息地的长期退化,其次是人类对这种珍稀鸟类的大肆捕猎——先是从巢中盗走雏鸟,后来便是抓捕成鸟。
当然,小蓝金刚鹦鹉绝不是唯一吸引人的鹦鹉。关于鹦鹉作为宠物的最早记录可追溯到公元前400年一位希腊人对一只紫头鹦鹉的描述。这位名叫克特西亚斯的历史学家,对这只会说出生地(印度)语言的鹦鹉深为迷恋,并发现它接受训练后可以讲希腊语。自那以后,拥有绚丽色彩、会说话的鹦鹉似乎成为了古希腊和古罗马以及日后中世纪欧洲统治阶层竞相追逐的地位象征。15世纪和16世纪的新大陆探险让人们认识到了许多新的鹦鹉种类,这些及后来在西印度群岛和澳大利亚的发现使欧洲的鹦鹉收集者们热情高涨。
保护,刻不容缓
养鸟者对新奇种类的迷恋无疑加速了某些鹦鹉的灭绝。虽然有不少鹦鹉作为珍稀鸟类被从黑市上拯救回来,但仍有一部分直接面临灭绝的威胁。鹦鹉中消失得最神秘的种类之一便是美国东南部的卡罗莱纳鹦鹉。19世纪初,这种鸟在它们分布的北美大平原东部还很常见,然而到了1831年,数量已经开始下降。已知的最后一只鸟在1918年2月21日死于辛辛那提动物园。一直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最终导致了卡罗莱纳鹦鹉的灭绝。
原产于加勒比群岛的许多种类(包括数种全刚鹦鹉)都已经绝迹,剩下的大部分为极危种。所幸的是,旨在拯救這些迷人鸟类的保护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如波多黎各鹦鹉在1975年仅剩13只野生种,通过采取紧急保护措施,包括严格控制捕猎和设陷、为它们增辟人工的合适巢址、在该鸟与未受胁的亲缘种伊岛鹦哥之间进行卵和雏鸟的交叉抚育等,逐渐使这种鸟的数量有了增长。到1996年,波多黎各鹦鹉的野生数量达到48只,另有87只被精心饲养。
另一个岛屿种类逃脱灭绝之灾的故事发生在渡渡鸟曾经的故乡毛里求斯。在那里,毛里求斯鹦鹉的数量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减少到不足10只,且主要为雄鸟,而在邻近的留尼汪岛上则早已灭绝。一项包括控制天敌、进行饲养繁殖、提供人工巢址和食物等措施的恢复计划正帮助这种鸟恢复数量。201 6年,野生毛里求斯鹦鹉据估计达到了200只,并且数量还在继续上升。
(责任编辑:曾伟 责任校对:司明婧)
群落,古老悠久
在西方,鹦鹉可能是除狗和猫之外,最常见的家养宠物。历史最悠久的鹦鹉化石距今约5 500万年前。它的遗骸发现于英格兰的始新世伦敦黏土层中。此外,在美国的白垩纪土层中,人们发现了另一块可能源于某只类似鹦鹉的鸟化石。虽然近年来基因技术迅速兴起,但至今仍无法破解鹦鹉的进化历程。这说明它们可能是从鸟类进化早期的某个谱系分化而来,是一个古老的群落。由于存在诸多与众不同的特化性,因此很难判定鹦鹉与其他鸟类之间的亲缘关系。它们经常被认为介于鸽形目和鹃形目之间,但鹦形目与这两目的关系显得有些牵强附会。鹦形目下仅有鹦鹉科1科。鹦鹉科在大小上差异很大,小至侏鹦鹉,仅重10克,大至新西兰的雄性枭鹦鹉,重可达3千克,是前者的300倍。它们外形也各不相同,有许多种类优美细长,其他的则短粗矮壮。鹦鹉飞行能力的差异总体来说,飞行迅速的种类其翅膀狭长,飞行缓慢的种类其翅膀相应宽而钝。枭鹦鹉具很短的翅膀,是唯一完全不会飞的鹦鹉。
也许是遵循“树大保险、鸟多安全”的原则,许多种类的鹦鹉夜间栖息时聚集在一起,一般倾向为高大或孤立的树木,那里视野好,可以及时发现接近的天敌。亚洲的短尾鹦鹉像蝙蝠一样,栖息时倒挂在树上,从远处看,很难辨别一棵大量栖息着短尾鹦鹉的枯树和一棵正常长满树叶的活树。在成群觅食时,鹦鹉往往非常嘈杂,看上去似乎很危险。然而,一旦威胁逼近,整个群体会顿时鸦雀无声,然后突然集体从树顶一起冲出飞散逃离,同时伴以刺耳的尖叫声。大多数掠食者对此都显得措手不及。
学舌,未解之谜
许多人认为鹦鹉只不过是随意模仿声音,而无法在恰当的语境下使用语言,所以便有了“鹦鹉学舌”这一成语。科学家们发现野生鹦鹉界很少有会模仿其他非鹦鹉声音的,但人工驯养的鹦鹉模仿能力却如此发达,这一直是个未解之谜。不过,研究表明,野生鹦鹉在复杂的交流中使用极为丰富多样的鸣声。对同一片森林不同区域的鹦鹉进行观察,结果发现不同的群体使用不同的“方言”,由此突显了各个独立的种群在形成共同的鸣声交流过程中模仿的重要性。而饲养的鹦鹉所身处的是非自然的人为环境,于是它们那种模仿自己种类的倾向转变成了模仿人这一“群体”以及人类的发声。驯养鹦鹉会说话的本领长期以来令人类好奇不已,以至于在古罗马,鹦鹉的舌头被割下来给人吃,用以“治疗”口吃。
美国的动物行为学家自1977年开始,历经数十年的研究发现,某些鹦鹉经过训练后,可以使用人类的语言与人进行富有智力的交流。研究中心先是经过几个月的悉心指导,成功教一只雄性非洲灰鹦鹉幼鸟学会了如何说出23种不同的物体或物质,如纸、瓶塞、坚果、岩石和水等。此外它还学会了5种颜色、4种形状,能从1数到5,还会说“我想”“过来”“真好玩”。更重要的是,这只灰鹦鹉幼鸟能够使用这些发声来识别、要求或拒绝50多种不同的东西,甚至有些是原先训练计划中没有的。而在训练的第二年,在没有任何正规指导的情况下,这只鹦鹉居然会在它不想被支配时开始说“不”,这是有特别意义的进步,因为在语言学家看来,反对是一种相对高级的认知行为。
长寿,鸟中寿星
鹦鹉不仅以学舌出名,它们的长寿也同样颇有名气。一些饲养的大型种类,如凤头鹦鹉类和全刚鹦鹉等可活到65岁。世界上最长寿的鸟是一只亚马孙鹦鹉,生于1870年12月3日,死于1975年11月5日,享年105岁,是鸟类中的老寿星。然而,尽管人类饲养鹦鹉的历史可谓悠久,但真正完全被驯化的只有澳大利亚的虎皮鹦鹉1种。
鹦鹉摇来晃去的步态着实滑稽,主要是它的脚也与众不同:2个外趾后向,2个内趾前向,成对握。这种对趾结构不仅使它们抓握非常有力,而且可以将脚当成手一样来使用,即抓住东西递到嘴边。这种“动手”能力是其他鸟类难以企及的。像人一样,鹦鹉也分左右手(对它们来说,为左右脚)。一项研究发现,在56只研究的鹦鹉中,28只始终用右脚抓食,其他28只则一直用左脚抓食。
鹦鵡科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是它们独特的喙:下弯而微具钩的上颌与相对较小而上弯的下颌相吻合。上颌与头骨之间通过一个特殊的活动关节相连,从而具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及杠杆作用。鹦鹉的喙为一种适应性很强的结构,它既可用于完成梳羽等细致活,同时在许多种类中可以有力地咬碎最硬的坚果和种子。此外,鹦鹉的喙还可以当做第3只“脚”——像1只抓钩和2只脚一起协助它们在树顶攀缘。
大多数鹦鹉,无论大小,都在树干或树枝的洞里营巢,通常距地面有一定高度。集体栖息处通常位于传统的栖息地,会年复一年地使用。绝大部分鹦鹉不筑巢,它们一般入住其他洞穴营巢,如啄木鸟所掘的树洞,或居于因树变腐朽、某根树枝掉落而形成的窟窿中。但有些鹦鹉则会在白蚁聚居地挖一个洞,如澳大利亚的金肩鹦鹉将它的巢穴筑于地栖的白蚁墩中,而新几内亚的棕脸侏鹦鹉则营巢于树栖的白蚁窝里。也许白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保护鹦鹉远离天敌。
澳大利亚南部的岩鹦鹉将巢筑在刚刚高于涨潮线的海岸岩石下,巴塔哥尼亚的穴鹦哥在悬崖和河岸掘出3米深的巢穴,澳大利亚的地鹦鹉营巢于灌丛或草丛中的浅坑里。还有些牡丹鹦鹉自己用草或叶筑巢,但更常见的是入侵并霸占织布雀现成的集体巢。鹦鹉中最高级的集体营巢行为见于南美的灰胸鹦鹉,这种鸟有时营巢于树顶巨大的树枝结构中,在主巢内部,每对配偶拥有各自独立的巢室。
生存,困难重重
虽然作为一个整体,鹦鹉的生存相对还比较成功,但在过去的数个世纪中已有许多种类灭绝,并有更多的种类正面临严峻的生存威胁。今天,鹦鹉科的350个种类中,有超过90个种类被列为受胁种。鹦鹉的这种悲惨处境由数种因素导致,其中最突出的是栖息地遭破坏和退化,诱捕和收集鹦鹉投放到宠物市场和进行活鸟交易,以及诸如鼠和猫等引入种类的掠食等。而且,许多鹦鹉种类(占总数的1/3以上)分布范围极其有限,很多情况下仅限于单独的一个小岛,这使鹦鹉的生存形势更趋严峻。已知的在过去数个世纪里灭绝的种类中大部分来自岛屿。 伐木、农耕、采矿和城市化,再加上通常由带破坏性的经济政策在背后支持,是导致每年有成千上万平方千米的森林丧失和退化的王要原因。如在巴西东南部,森林覆盖率的大幅下降,尤其是灰绿金刚鹦鹉觅食所依赖的菩提棕榈林的丧失,已经把这种鸟逼到了灭绝边缘。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安第斯山脉的高地森林。曾有数个种类在那里有广泛分布,如今却仅在森林一隅尚存一小部分。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的黄耳鹦哥便是其中之一,现在已接近绝迹。
在20世纪90年代,只分布于巴西东北部的小蓝金刚鹦鹉的野生数量就仅剩1只。2000年,这只鸟消失,标志着这一种群灭绝。导致野生小蓝金刚鹦鹉消失的原因首先是栖息地的长期退化,其次是人类对这种珍稀鸟类的大肆捕猎——先是从巢中盗走雏鸟,后来便是抓捕成鸟。
当然,小蓝金刚鹦鹉绝不是唯一吸引人的鹦鹉。关于鹦鹉作为宠物的最早记录可追溯到公元前400年一位希腊人对一只紫头鹦鹉的描述。这位名叫克特西亚斯的历史学家,对这只会说出生地(印度)语言的鹦鹉深为迷恋,并发现它接受训练后可以讲希腊语。自那以后,拥有绚丽色彩、会说话的鹦鹉似乎成为了古希腊和古罗马以及日后中世纪欧洲统治阶层竞相追逐的地位象征。15世纪和16世纪的新大陆探险让人们认识到了许多新的鹦鹉种类,这些及后来在西印度群岛和澳大利亚的发现使欧洲的鹦鹉收集者们热情高涨。
保护,刻不容缓
养鸟者对新奇种类的迷恋无疑加速了某些鹦鹉的灭绝。虽然有不少鹦鹉作为珍稀鸟类被从黑市上拯救回来,但仍有一部分直接面临灭绝的威胁。鹦鹉中消失得最神秘的种类之一便是美国东南部的卡罗莱纳鹦鹉。19世纪初,这种鸟在它们分布的北美大平原东部还很常见,然而到了1831年,数量已经开始下降。已知的最后一只鸟在1918年2月21日死于辛辛那提动物园。一直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最终导致了卡罗莱纳鹦鹉的灭绝。
原产于加勒比群岛的许多种类(包括数种全刚鹦鹉)都已经绝迹,剩下的大部分为极危种。所幸的是,旨在拯救這些迷人鸟类的保护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如波多黎各鹦鹉在1975年仅剩13只野生种,通过采取紧急保护措施,包括严格控制捕猎和设陷、为它们增辟人工的合适巢址、在该鸟与未受胁的亲缘种伊岛鹦哥之间进行卵和雏鸟的交叉抚育等,逐渐使这种鸟的数量有了增长。到1996年,波多黎各鹦鹉的野生数量达到48只,另有87只被精心饲养。
另一个岛屿种类逃脱灭绝之灾的故事发生在渡渡鸟曾经的故乡毛里求斯。在那里,毛里求斯鹦鹉的数量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减少到不足10只,且主要为雄鸟,而在邻近的留尼汪岛上则早已灭绝。一项包括控制天敌、进行饲养繁殖、提供人工巢址和食物等措施的恢复计划正帮助这种鸟恢复数量。201 6年,野生毛里求斯鹦鹉据估计达到了200只,并且数量还在继续上升。
(责任编辑:曾伟 责任校对:司明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