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住宅建筑在乡村发展中的研究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业是我国基础行业之一,也是当前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在建筑科学技术水平整体上不如西方发达国家,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产业都采用传统“粗放”模式发展,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造成的环境破坏和资源的过量消耗却极为惊人,从长远上看得不偿失。而改变传统的“粗放”模式,转而采用装配式住宅建筑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达到环境保护降低资源消耗的作用。
  【关键词】装配式住宅;乡村建筑;乡村发展
  自2016年以来,国家开始出台各项政策支持装配式住宅建筑的发展,明确了建设新农村在农村住宅建设上的发展方向。在乡村中应当如何改变乡村村民关于住宅建造上的思想,推广装配式住宅建筑,进而达到装配式住宅建筑在乡村的普及,降低建筑产业对环境资源的压力。
  1、乡村装配式住宅建筑概况
  1.1装配式住宅建筑的特点
  不同国家的装配式住宅建筑表现出来的特点不同,发达国家的装配式住宅建筑较为普及,其中取得显著成就的几个国家分别是丹麦、德国、法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瑞典,他们的装配式住房建筑发展特点对比如下表所示:
  我国的装配式住宅建筑技术引自于苏联,在“一化三改”完成时起,就已经引起了中央政府各领导人的兴趣,但是由于文革等原因的,在后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停滞状态,未能取得突破性发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的装配制造技术的落后。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程度都明显不足。我国乡村的装配式住宅建筑也有一定的特点,在设计和制造上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注重规则、对称、简约;但是也具有标准化和体系化的特点,同时在结构上也侧重于整体的均衡,包括设计形式上的均衡、装饰的均衡等。
  1.2装配式住宅建筑在乡村的发展现状
  从已收集道德数据来看,我国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农村住宅新建面积增加了2.29×109㎡,至2011年,农村居民平均住房面积为36.2㎡/人,对比2000年增长超过30个百分点。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居民始终是我国人口的主要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的住房面积的新建率始终高于城市居民,且人均住房面积也大于城市居民。在2014年,全国农村建成的住房面积约为8.38×109㎡,对比于全国城市建成商品房的住房面积的约8.09×109㎡,多了接近3.0×108㎡,可见我国的农村住房新建面积的规模同样庞大。
  欧美国家在装配式住宅建设方面发展比我国更早,因此其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普及率也更高。在政策措施方面,国内装配式住宅建筑起步晚,而且政策出台与更新迟滞,所以当前我国尚未形成为完善的装配式住宅建筑法律体系,在政策措施中也尚未明确鼓励农村发展装配式住宅建筑。在制造装配技术方面,关于乡村的装配式住宅建筑的制造和装配技术几乎是一片空白,缺乏设计规范,也缺乏相应的科学研究,在经济和市场方面,乡村装配式住宅建筑对于经济的驱动力远小于当前传统的建筑形式,不能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因此,国内涉及装配式住宅建筑业务的企业也少之又少,就目前情况而言,既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只有北新房屋,北新房屋从国外引进产品设备,并结合中国国情开发了新型薄壁轻钢建筑体系[1]。
  2、装配式住宅建筑体系
  2.1体系分类及其发展
  装配式建筑的构成,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一个个预制构件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方式连接而成[2]。根据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材料不同,可以将区分为木结构住宅体系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体系,而不同的结构体系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需要区别对待。
  首先,木结构住宅体系中我国主要应用的是轻型木结构住宅体系,该体系是我国从日本、美国引入的装配式住宅建筑体系,在建造技术上,直接套用了国外已经发展成熟的技术体系,但是在技术上与欧美国家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我国通常将木结构住宅体系的层高限制在三层以内。其次是钢结构体系,在上世纪中期,我国各种工业材料资源极其匮乏,在钢材的生产方面也严重不足,而当时的钢结构体系装配式住宅建筑却需要消耗大量钢材,因此发展严重受限,直至改革开放极大促进了我国的发展,迈入21世纪后,我国引入并成功改进了来源于欧美国家的轻型钢结构小住宅,形成自己的标准和技术,即轻钢龙骨低结构体系后才逐渐成为国内钢结构体系的主流。最后是由苏联引入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该体系在安装施工、构件预筑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不适宜应用,后来基本被现浇结构所取代。
  2.2适宜乡村发展的装配式住宅建筑体系
  在乡村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构造中,适宜我国乡村发展的乡村装配式住宅建筑通常应当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建造成本低,我國大部分乡村村民都处于低收入水平,虽然在乡村建设住宅相比于在城镇购买商品房在成本上已经有所降低,但是仍然属于乡村村民的巨额开支范畴,因此,在选择乡村装配式住宅建筑体系的过程中,首先应当考虑的就是成本问题。2.接受度要高,乡村的思想教育相对于城镇而言落后,在经济发展上也处于接近半自然经济的状态,尽管当前“村村通”工程、建设新农村等政策的实施加强了乡村与外界的联系,但是村民思想上的转变还需要时间,受传统习惯以及先入为主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对于装配式住宅建筑,村民普遍认为其“单薄”、“造价高”,所以,在选择装配式住宅建筑体系时,为降低这种 思想带来的影响,应当选择知名度和接受度更高的体系,3.地域适应性,我国地形复杂,在长江黄河流域多平原,但是在两广地区却多丘陵,在进行装配式住宅建筑体系选择是,必须考虑体系的地域适应性。4.建造设备要求,我国乡村通常没有大型房建施工设备,这就要求装配式住宅建筑体系,在选择上应当首先确保安装的便利,选择的装配式住宅建筑体系应当可以通过人工或者建议的施工设备进行安装。
  综合以上要求,在装配式住宅建筑体系的选择中,低层轻钢结构体系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的乡村需求,满足乡村村民的实际需要,且在设计安装上符合乡村村民的审美观念和现有机械安装器材。
  3、在乡村发展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意义
  在乡村中发展装配式住宅建筑体系是当前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乡村村民住房质量的要求。其意义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3.1有助于提升农村住房质量和建设速度
  相比于传统方式建造的房屋,装配式住宅建筑可以降低施工周期,减少传统房屋建造中产生的种种麻烦,例如是施工水、电的供应、勘察测量等细碎繁琐的工作,而且装配式住宅建筑在结构设计上相比于没有相应的设计图纸和参数计算的传统自建房,在结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上更胜一筹。而且装配式住宅建筑将现代制造业的模式、工业化生产模式融入设计、制造和装配工作中,极大的提高了房屋建造的速度。
  3.2降低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损耗
  节能减排是当前我国的时代主题之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要注重对环境和资源的损耗,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普及,可以填补当前对农村的节能减排管理上的某些缺陷,将农村的节能减排从、秸秆焚烧等扩展到房屋建造方面。通过宣传推广装配式住宅建筑,有助于提高农村村民的节能减排意识,进一步减少农村在资源利用和实际生产生活中造成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消耗,为城市的节能减排引导方向。
  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当前的政策之一,为了推动这一政策的实施,应当从多方面着手,其中之一就是农村村民住房保障问题,装配式住宅建筑具有成本低,性价比高,设计建造方便快捷、环境资源消耗量小等优点,在新农村建设中是值得推广和使用的,同时,推广使用装配式住宅建筑也有利于更快实现国家共同富裕,埋入社会主义现代化,保障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翩翩.装配式住宅建筑在乡材发展中的探索[D].2018(6).
  [2]李毅拓,陈灿.对装配式建筑建设特点的若干思考——基于成都某工业化装配式住宅建筑项目[J].建设监理,2019(1):59-64.
  作者简介:
  兰勇,湖南楚嘉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其他文献
the latest Fortune Global 500 list was just released. china,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economy, saw 100 companies entering the list, marking the 11th year straight that the number of chinese Global 5
期刊
有因必有果,有什么样的政策和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房地产市场运行结果,住房制度是深植于一国房地产市场的基因密码。我们深入研究日本住房制度的四大支柱,探究其孕育房地产泡沫的终极逻辑,根本目的在于透视房地产运行基本规律及其背后住房制度的深层次逻辑,为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提供参考。  第一,货币金融制度。日本央行缺乏独立性,受大藏省影响较大,导致央行货币金融政策随日本经济形势而频繁变动。1997年
期刊
混凝土是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施工材料,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混凝土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施工材料.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第一招:正确理解银行理财产品期限  不少初步接触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会认为,资金的利息和存定期存款一样,都是从购买当天计算起息的。其实不然,在购买产品的时候要看清楚四个
期刊
目的 探讨桡骨小头骨折的治疗选择及疗效评估.方法 将42例桡骨小头骨折的患者,按Mason分型,分别采用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桡骨小头切除术等方法治疗,并评估疗效.结果
【摘要】从共享自行车到共享房产,共享经济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创造了可观的财富。本文就探讨在共享经济的影响下产生的共享房产的投资模式的优缺点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共享;房产;投资  1、引言  共享经济的本质——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或服务者,让他们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产品或服务。对于供给方来说,通过在特定时间内让渡物品的使用权或提供服务,来获得一定的金钱回报;对需求方而言,不直接拥有物品的
尊敬的本刊读者、作者:rn本刊《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远程稿件处理系统现已基本完成,即13起到2011年12月为启用试用期,2012年1月正式启用。该系统可以在网上进行远程投
如同冰激凌一样,性体验的世界也是千变万化的,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偏好。可是有些时候,我们却欺骗自己和他,坚持说我们对同种风格的性爱乐此不疲。可是,事实上,也许你需要新的
我们富宁县的田蓬口岸已经被国务院口岸办纳入十三五国家口岸发展规划,很快就会升为一类口岸了;由国务院扶贫办、云南省扶贫办安排的,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2000万元也已经到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