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美育是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从课堂教学、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校园环境建设三个方面阐述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美育 途径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03-01
美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文明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就必须从学校抓起,从学生抓起。那么,怎样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呢?
一、利用课堂教学,渗透美育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美育最主要的途径,学校美育只有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才能有效地实施。通过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来实施美育。教师要发掘学科内在的审美因素,揭示不同学科内含的审美价值,利用学科特点,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认识世界和生活。通过语文、外语、历史、经济地理等学科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了解人类文化历史,认识美的起源、美的本质、规律及其价值,可以为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奠定基础。通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自然地理等学科教学,可以向学生揭示自然的壮观和美丽,引导他们观察宏观宇宙和微观世界物质运动中美的奥秘,掌握美的法则。学生通过掌握各科知识特别是基础性知识,就为他们审美能力的发展准备了基础性条件。
二、组织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发展审美能力
学校对学生进行美育,可以通过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艺术形式很多,有音乐、舞蹈、绘画、雕塑、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电影、电视等。艺术通过塑造典型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美,表达了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审美情感及审美理想。学生通过课内外的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掌握人类的审美经验,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发展审美能力,这是学校美育的主要途径。此外,在课外也可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提高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另一种是通过班级组织开展艺术鉴赏活动,评论艺术作品,评价社会生活中的美的行为,提高审美趣味和鉴赏能力。
三、加强校园环境建設,满足审美需要
校园环境是一所学校精神面貌的缩影,是一部无字的教科书,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要进一步加强校园规划,建设布局、绿化美化、环境卫生等方面都大幅度改善。教室明亮干净、桌椅安放整齐,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电教室整洁、安静,美观实用。整洁、优美的校园是学生接受美的陶冶的重要环境之一,对陶冶学生美的情操、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情绪、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重视校园建设,引导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建校劳动,增强创建校园美的意识,从而培养他们创造美、珍惜美的观念。
总之,在学校教育中,要加强美育教育,让学生接受美育教育,形成崇尚美、热爱美、创造美的优秀品质。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只要我们充分利用一切能进行美育的条件、活动进行美育,美育一定会在教育中发挥强劲的育人功能和教化作用,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育 途径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03-01
美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文明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就必须从学校抓起,从学生抓起。那么,怎样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呢?
一、利用课堂教学,渗透美育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美育最主要的途径,学校美育只有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才能有效地实施。通过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来实施美育。教师要发掘学科内在的审美因素,揭示不同学科内含的审美价值,利用学科特点,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认识世界和生活。通过语文、外语、历史、经济地理等学科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了解人类文化历史,认识美的起源、美的本质、规律及其价值,可以为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奠定基础。通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自然地理等学科教学,可以向学生揭示自然的壮观和美丽,引导他们观察宏观宇宙和微观世界物质运动中美的奥秘,掌握美的法则。学生通过掌握各科知识特别是基础性知识,就为他们审美能力的发展准备了基础性条件。
二、组织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发展审美能力
学校对学生进行美育,可以通过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艺术形式很多,有音乐、舞蹈、绘画、雕塑、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电影、电视等。艺术通过塑造典型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美,表达了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审美情感及审美理想。学生通过课内外的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掌握人类的审美经验,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发展审美能力,这是学校美育的主要途径。此外,在课外也可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提高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另一种是通过班级组织开展艺术鉴赏活动,评论艺术作品,评价社会生活中的美的行为,提高审美趣味和鉴赏能力。
三、加强校园环境建設,满足审美需要
校园环境是一所学校精神面貌的缩影,是一部无字的教科书,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要进一步加强校园规划,建设布局、绿化美化、环境卫生等方面都大幅度改善。教室明亮干净、桌椅安放整齐,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电教室整洁、安静,美观实用。整洁、优美的校园是学生接受美的陶冶的重要环境之一,对陶冶学生美的情操、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情绪、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重视校园建设,引导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建校劳动,增强创建校园美的意识,从而培养他们创造美、珍惜美的观念。
总之,在学校教育中,要加强美育教育,让学生接受美育教育,形成崇尚美、热爱美、创造美的优秀品质。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只要我们充分利用一切能进行美育的条件、活动进行美育,美育一定会在教育中发挥强劲的育人功能和教化作用,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