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体现新的课程思想与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的前沿思维,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体系与教学实践契合的生长点。其核心的理念就是: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切实转变课堂教学模式,让师生共享“成功”。生本教育观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预示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益整体提升的美好前景。
【关键词】生本教育 教学模式 新课改 历史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67-0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要求老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由于传统“师本”理念的根深蒂固,传统教学方法的驾轻就熟,仍有一些教师难以从陈旧的课堂教学窠臼中走出来,实现轻负高效的教学。有感于此,我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对生本课堂的构建进行积极探讨。
一、生本课堂的内涵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而是学生学习的资源。学生在教师指导、帮助下在自主学习中得到进步、提高和发展。我们把课堂看成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一部分,是学生不断认识事物、认识世界,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重视“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让学生的认识和元认知获得同步发展;提倡团队合作精神,实现全体学生的和谐相处和互助发展。
二、构建历史学科生本课堂的几个环节
(一)前置预习,提出问题
生本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先学后教,不教而教”。要贯彻这个理念,对前置作业的设计必须做到抓住基本脉络和核心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我认为前置性作业内容要具体,防止大而空。要有可操作性。要考虑适当的多样性、趣味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既可以是对课文的预习,通过自学解决一些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有相应的自测练习,鼓励学生在此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前置性作业最好要细化,做到人人都有任务,防止以小组为单位,分工不明确,变成小组长或某个学生的任务。要帮助学生学会小组分工合作,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热情;前置性作业的布置量要适中,不要过多加重学生的负担。特别是高中,学习科目多,作业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不一定每节课都要布置前置性作业。可以以单元为单位,查找相关资料。教师要把作业细化,每个学生承担的任务不要太重。
(二)创设情景,启发导学
历史生本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预习首先创设引人入胜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为启迪创新思维创设有利条件。如,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这一课的教学时,我就先投影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候选人奥巴马和麦凯恩电视演讲的新闻图片,要求学生讲出图片反映的时政事件后提出问题:“从这则新闻图片中,同学们可以知道美国总统是怎样产生的吗?美国总统有哪些权力?总统在国家权力结构中处于什么地位?”时政热点的运用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效果极佳。
(三)自主探究,质疑释疑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自学、自读教材内容。学生自学探究要包括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并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我始终坚信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记得在我的一节公开课上,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美国的次贷危机究竟给中国当今的改革提供了哪些教训?这样的题目是非常有深度的,也很难组织答案,但是学生能够提出至少说明他们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四)小组合作,展示成果
生本课堂的理念认为:合作学习和讨论是学习的常规。只要是学习的需要,就可以进行讨论。可以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在课堂,可以在课外。有效的课堂讨论,以合适的话题切入、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是生本课堂的有效形式之一。
老师在生本课堂上很具体的做法就是不断地把握时机,不断地提出促进学生活动的问题,学生在围绕着老师的问题指向积极地思考、参与、表达、表现,使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活动在过程中实现,自然完成学习任务,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记得我在上《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时,有一个小组上台是这样讲解台湾的:分别从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特产、台湾问题由来(从古至今)、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如台资企业在吴江的发展)这些方面介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五)归纳总结,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是对整节课所学知识的归纳整理。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探究的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重点,掌握什么方法,理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我们历史教师要精讲,帮助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升华。防止课堂热闹,课外补课的现象,以免过度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
(六)小结、作业
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主要讲自己通过本节的学习,学到了哪些知识,哪些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目的是进一步让学生牢记历史生本课堂的学习方法,并形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最后,教师布置层次作业,安排下节的预习。
总之,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永远是一个与时代同行的话题。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讨论作为常规化的教学策略,把领受、整体领悟和点化升华结合起来,预示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效益和生命质量整体提升的美好前景。生本课堂模式的建构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还刚刚起步,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将在我们今后的探索中予以解决。我们坚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97
[2]薛建平.构建自主学习历史课堂教学模式[J]历史教学,2000 年第7期
[3]张廷凯.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1922—1997(下)[J].课程·教材·教法
[4]徐贵亮.历史程实施中教学模式的构建 [J]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2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 教学模式 新课改 历史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67-0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要求老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由于传统“师本”理念的根深蒂固,传统教学方法的驾轻就熟,仍有一些教师难以从陈旧的课堂教学窠臼中走出来,实现轻负高效的教学。有感于此,我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对生本课堂的构建进行积极探讨。
一、生本课堂的内涵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而是学生学习的资源。学生在教师指导、帮助下在自主学习中得到进步、提高和发展。我们把课堂看成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一部分,是学生不断认识事物、认识世界,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重视“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让学生的认识和元认知获得同步发展;提倡团队合作精神,实现全体学生的和谐相处和互助发展。
二、构建历史学科生本课堂的几个环节
(一)前置预习,提出问题
生本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先学后教,不教而教”。要贯彻这个理念,对前置作业的设计必须做到抓住基本脉络和核心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我认为前置性作业内容要具体,防止大而空。要有可操作性。要考虑适当的多样性、趣味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既可以是对课文的预习,通过自学解决一些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有相应的自测练习,鼓励学生在此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前置性作业最好要细化,做到人人都有任务,防止以小组为单位,分工不明确,变成小组长或某个学生的任务。要帮助学生学会小组分工合作,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热情;前置性作业的布置量要适中,不要过多加重学生的负担。特别是高中,学习科目多,作业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不一定每节课都要布置前置性作业。可以以单元为单位,查找相关资料。教师要把作业细化,每个学生承担的任务不要太重。
(二)创设情景,启发导学
历史生本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预习首先创设引人入胜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为启迪创新思维创设有利条件。如,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这一课的教学时,我就先投影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候选人奥巴马和麦凯恩电视演讲的新闻图片,要求学生讲出图片反映的时政事件后提出问题:“从这则新闻图片中,同学们可以知道美国总统是怎样产生的吗?美国总统有哪些权力?总统在国家权力结构中处于什么地位?”时政热点的运用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效果极佳。
(三)自主探究,质疑释疑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自学、自读教材内容。学生自学探究要包括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并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我始终坚信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记得在我的一节公开课上,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美国的次贷危机究竟给中国当今的改革提供了哪些教训?这样的题目是非常有深度的,也很难组织答案,但是学生能够提出至少说明他们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四)小组合作,展示成果
生本课堂的理念认为:合作学习和讨论是学习的常规。只要是学习的需要,就可以进行讨论。可以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在课堂,可以在课外。有效的课堂讨论,以合适的话题切入、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是生本课堂的有效形式之一。
老师在生本课堂上很具体的做法就是不断地把握时机,不断地提出促进学生活动的问题,学生在围绕着老师的问题指向积极地思考、参与、表达、表现,使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活动在过程中实现,自然完成学习任务,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记得我在上《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时,有一个小组上台是这样讲解台湾的:分别从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特产、台湾问题由来(从古至今)、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如台资企业在吴江的发展)这些方面介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五)归纳总结,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是对整节课所学知识的归纳整理。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探究的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重点,掌握什么方法,理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我们历史教师要精讲,帮助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升华。防止课堂热闹,课外补课的现象,以免过度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
(六)小结、作业
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主要讲自己通过本节的学习,学到了哪些知识,哪些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目的是进一步让学生牢记历史生本课堂的学习方法,并形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最后,教师布置层次作业,安排下节的预习。
总之,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永远是一个与时代同行的话题。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讨论作为常规化的教学策略,把领受、整体领悟和点化升华结合起来,预示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效益和生命质量整体提升的美好前景。生本课堂模式的建构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还刚刚起步,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将在我们今后的探索中予以解决。我们坚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97
[2]薛建平.构建自主学习历史课堂教学模式[J]历史教学,2000 年第7期
[3]张廷凯.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1922—1997(下)[J].课程·教材·教法
[4]徐贵亮.历史程实施中教学模式的构建 [J]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