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第一期《世纪》刊有曹新芳同志撰写的《郑逸梅友朋书札》一文,我读后翻箱倒箧找出了郑逸梅先生写给天津书画家巢章甫先生的信札,这些信体现了郑逸梅和巢章甫两位先生交换名人书札之事。信中还涉及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建馆、上海博物馆的陈列以及袁克文五册日记等事,现将郑逸梅的信及郑、巢二先生相互交换的信札分述如下:
郑逸梅和巢章甫通信于何年?在郑逸梅致巢章甫的信中谈道:“此间文史馆下月成立,馆主定张菊生(崔注:即张元济先生),副馆长定蒋竹庄。闻叶浦孙、高吹万皆不入选。”经查,上海市文史研究馆成立于1953年,故这些信札都应书于该年,而且1954年巢章甫就病逝了。从此段文字亦可看出上海像郑逸梅这样的文人还是很注意是谁担任了上海文史馆馆长和副馆长的,连某些人是否被聘为馆员也非常注意。实际上是张元济先生担任了上海文史馆馆长,而副馆长是江庸、李青崖、陈虞孙三位先生。1959年张元济先生病逝,1960年江庸先生任馆长。
巢章甫(1910—1954)名章,字章甫、尚文、凤初,别署一藏、玄觉,斋号为海天楼、静观自得斋等。原籍江苏武进(常州),久居天津。与向仲坚先生学文,同时是张大千的得意门徒,又与寿石工学篆刻。是一位书画、篆刻及文字学等全方面发展的人才。
郑逸梅和巢章甫交换名人信札,是郑逸梅为了“补辑室名索引(生存者之斋名亦一并录之),已有二三百则矣。俟室名就绪,再辑名人生卒及别号补”。他还说:“尺牍有复品彼此交换,洵大佳事,益可以通有无也。”
巢章甫给郑逸梅寄去了何人信札呢?据我仅存的几封郑、巢之间的书信可知,有陈散原父子诸名札、王渔洋家书一通、吴重熹等五人信札、黄钰等名人札、铁良札、李文石诗笺等。郑逸梅对陈散原父子诸名札、王渔洋家书等最感兴趣,他说:“渔洋家书颁至,为之欣喜欲狂,谨以道谢”“赐陈散原父子诸名札,拜嘉之余,莫名感谢”。同时,巢章甫寄给他的信札,他有不识其人者,如陆增炜史略,就是巢章甫提供的。此外,他还希望巢章甫代为留意严复、钱玄同、曾孟朴、杨度、丁叔雅、邵飘萍、易培基、陈独秀、张季鸾等人的信札。
至于巢章甫收到郑逸梅与之交换的何人信札呢?除我收藏的谈月色、俞剑华、范烟桥、陈鸣珂、宗士福、陶冷月、张聊止、朱其石和陈涵度诸札外,其他如袁寒云、申石伽、谢觐度等诸札皆不知下落,现就将我收藏的诸札一一介绍:
陶冷月(1895—1985)名善镛,字永韶,号冷月、五柳后人等,江苏吴县(苏州)人。他的绘画既具中国画的传统功力,又融入了西方绘画的技巧,创立了熔中西绘画于一炉的画风。1957年陶冷月被错划为“右派”,民盟将他开除,一时销声匿迹。这封致郑逸梅信札内容如下:
逸梅兄大鉴,久未晤教,想念之情彼此相同。辛壶兄册页今日书就送来,兹附奉祈查收。九月下旬,中国画会展画时曾奉一函,未知收到否?永安月刊弟处无此书,能设法赐下一册否?该刊如需弟画影片,可以奉赠。吟兄体已健否?念念!极盼二公能降临一叙也(最好先通一电话,以免相左,90830号)。专此即颂撰安,弟陶冷月顿首,十一月七日。
根据《陶冷月年谱》记载:1940年9月21日至10月2日,其作品在大新公司举办的第九届书画展展出。估计此信系当年(1940年)11月7日发给郑逸梅的。
1964年和1974年,郑逸梅等老朋友为陶冷月过了70和80大寿。1978年冬,他的单位宣布他被错划为右派的事实并予以改正。1983年,他在上海市领导关怀下,加入美协上海分会并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这一切正如郎绍君说的“它象征了历史的变迁与生命的沧桑”!
信中提及的辛壶名楼邨(1880—1950),原名卓立,号新吾,亦号辛壶。浙江缙云人,常居上海,善山水、花卉,工书法,宗颜、柳,尤以篆刻最出名。1940年至1941年曾为陶冷月治印23方。
吟兄即蒋吟秋(1897—1981),名镜寰,字瀚澄,苏州人。早年受业于金子翮、胡石予、汤定之。1931年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国文、书法教授,后任苏州图书馆馆长,1949年后任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理事长、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名誉理事。
抗日战争期间,蒋吟秋避居上海。陶冷月在信中说“盼二公能降临一叙”,估计通过这次相会,蒋、陶二人于1940年冬季在上海大新公司四楼举办了书画联展。新中国成立后,蒋吟秋借随苏州政协到上海參观之机,约郑逸梅等人同去探望陶冷月。可见二人情谊之深。
谈月色(1891—1976),女,原名古溶,又名溶溶,晚号珠江老人,广东顺德人。幼为尼,31岁嫁蔡哲夫为侧室。晚寓南京,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工诗,善瘦金体书并能画梅,亦善篆刻。而其夫蔡守(1879—1941)原名绚,字哲夫,号寒琼,别署寒道人。广东顺德人。南社社友。对书画、篆刻、古玩研究颇深,是一时名士。
谈月色给郑逸梅的信书于1946年,时蔡哲夫逝世5周年,谈致郑逸梅的信中说:因“先外子逝世之时太简(省)单了,安葬并未举祭,月殊不安,今可慰也,月日常节省车费,每日步履而出归,衣食殊俭,积资筹办用去五千余万元,先外子身后事算终结”。
俞剑华(1895—1979):济南人,师从陈师曾学画,长于山水兼工花卉及书法,出版《中国绘画史》等著作。此信中,俞为郑逸梅画“扇面已就,殊愧不佳,惟别具一格耳”。
范烟桥,吴门人,著有《中国小说史》,他致郑逸梅札说到联合刊稿费以及为他们雅集寻求地点事。
宗士福,字履谷,陆廉夫高足,享画名于海上十年。但《历代画史汇传补》讲其是广西钟山人。此札可更改画史误。
朱其石(1899—1958),名碁,一名宣,以字行,号桂庵、蒉龛、翩翩老人、括苍山人,室名抱冰庐。工书画、篆刻,善画梅花和山水,篆隶行草俱见功力,篆刻宗浙派。朱在信中说道,郑逸梅以前“谈起之伪满史料,顷已整理就绪,拟于3月13日弟之个展中陈列”“此星期日午后一二时盼临舍一观”“兼请赐宏文为展览鼓吹”。
陈涵度,任堇高足,任堇(1881—1936)为任伯年长子,字堇叔。曾在上海主持停云书画社。陈涵度,画史无载,此札足以补画史之不足。
郑逸梅致巢章甫信中还涉及到上海博物馆陈列和袁克文五册日记事,郑逸梅在信中说:昨晤钱芥尘翁,询及寒云(崔注:寒云即袁克文)日记事,得悉当时寒云日记五册抵押于芥老,计两千金,继而被张汉卿所见,爱不忍释,乃择其最精之三册,向芥老购去。芥老自藏二册。后以七百金让给嘉兴刘少岩,少岩影印问世,即丙寅、丁卯二册也。汉卿之三册携往香港,香港沦陷失之,今不知流落何处矣!陈赣一序,谓汉卿之三册失于沈阳非事实也。
写到此处,我想起现在用笔写信者少了,写稿也都用电脑了。不过,我尚喜爱名人信札,我收藏有周叔弢、启功、王世襄、金俊渲、张叔诚、黄胄、孙其峰、王学仲、慕凌飞、方济众、杨之光、孙伯翔等诸先生的信件。我时而将它们翻找出来浏览一下,既可忆往事,又可欣赏名人书法,感觉十分有趣。
责任编辑 周峥嵘
郑逸梅和巢章甫通信于何年?在郑逸梅致巢章甫的信中谈道:“此间文史馆下月成立,馆主定张菊生(崔注:即张元济先生),副馆长定蒋竹庄。闻叶浦孙、高吹万皆不入选。”经查,上海市文史研究馆成立于1953年,故这些信札都应书于该年,而且1954年巢章甫就病逝了。从此段文字亦可看出上海像郑逸梅这样的文人还是很注意是谁担任了上海文史馆馆长和副馆长的,连某些人是否被聘为馆员也非常注意。实际上是张元济先生担任了上海文史馆馆长,而副馆长是江庸、李青崖、陈虞孙三位先生。1959年张元济先生病逝,1960年江庸先生任馆长。
巢章甫(1910—1954)名章,字章甫、尚文、凤初,别署一藏、玄觉,斋号为海天楼、静观自得斋等。原籍江苏武进(常州),久居天津。与向仲坚先生学文,同时是张大千的得意门徒,又与寿石工学篆刻。是一位书画、篆刻及文字学等全方面发展的人才。
郑逸梅和巢章甫交换名人信札,是郑逸梅为了“补辑室名索引(生存者之斋名亦一并录之),已有二三百则矣。俟室名就绪,再辑名人生卒及别号补”。他还说:“尺牍有复品彼此交换,洵大佳事,益可以通有无也。”
巢章甫给郑逸梅寄去了何人信札呢?据我仅存的几封郑、巢之间的书信可知,有陈散原父子诸名札、王渔洋家书一通、吴重熹等五人信札、黄钰等名人札、铁良札、李文石诗笺等。郑逸梅对陈散原父子诸名札、王渔洋家书等最感兴趣,他说:“渔洋家书颁至,为之欣喜欲狂,谨以道谢”“赐陈散原父子诸名札,拜嘉之余,莫名感谢”。同时,巢章甫寄给他的信札,他有不识其人者,如陆增炜史略,就是巢章甫提供的。此外,他还希望巢章甫代为留意严复、钱玄同、曾孟朴、杨度、丁叔雅、邵飘萍、易培基、陈独秀、张季鸾等人的信札。
至于巢章甫收到郑逸梅与之交换的何人信札呢?除我收藏的谈月色、俞剑华、范烟桥、陈鸣珂、宗士福、陶冷月、张聊止、朱其石和陈涵度诸札外,其他如袁寒云、申石伽、谢觐度等诸札皆不知下落,现就将我收藏的诸札一一介绍:
陶冷月(1895—1985)名善镛,字永韶,号冷月、五柳后人等,江苏吴县(苏州)人。他的绘画既具中国画的传统功力,又融入了西方绘画的技巧,创立了熔中西绘画于一炉的画风。1957年陶冷月被错划为“右派”,民盟将他开除,一时销声匿迹。这封致郑逸梅信札内容如下:
逸梅兄大鉴,久未晤教,想念之情彼此相同。辛壶兄册页今日书就送来,兹附奉祈查收。九月下旬,中国画会展画时曾奉一函,未知收到否?永安月刊弟处无此书,能设法赐下一册否?该刊如需弟画影片,可以奉赠。吟兄体已健否?念念!极盼二公能降临一叙也(最好先通一电话,以免相左,90830号)。专此即颂撰安,弟陶冷月顿首,十一月七日。
根据《陶冷月年谱》记载:1940年9月21日至10月2日,其作品在大新公司举办的第九届书画展展出。估计此信系当年(1940年)11月7日发给郑逸梅的。
1964年和1974年,郑逸梅等老朋友为陶冷月过了70和80大寿。1978年冬,他的单位宣布他被错划为右派的事实并予以改正。1983年,他在上海市领导关怀下,加入美协上海分会并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这一切正如郎绍君说的“它象征了历史的变迁与生命的沧桑”!
信中提及的辛壶名楼邨(1880—1950),原名卓立,号新吾,亦号辛壶。浙江缙云人,常居上海,善山水、花卉,工书法,宗颜、柳,尤以篆刻最出名。1940年至1941年曾为陶冷月治印23方。
吟兄即蒋吟秋(1897—1981),名镜寰,字瀚澄,苏州人。早年受业于金子翮、胡石予、汤定之。1931年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国文、书法教授,后任苏州图书馆馆长,1949年后任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理事长、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名誉理事。
抗日战争期间,蒋吟秋避居上海。陶冷月在信中说“盼二公能降临一叙”,估计通过这次相会,蒋、陶二人于1940年冬季在上海大新公司四楼举办了书画联展。新中国成立后,蒋吟秋借随苏州政协到上海參观之机,约郑逸梅等人同去探望陶冷月。可见二人情谊之深。
谈月色(1891—1976),女,原名古溶,又名溶溶,晚号珠江老人,广东顺德人。幼为尼,31岁嫁蔡哲夫为侧室。晚寓南京,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工诗,善瘦金体书并能画梅,亦善篆刻。而其夫蔡守(1879—1941)原名绚,字哲夫,号寒琼,别署寒道人。广东顺德人。南社社友。对书画、篆刻、古玩研究颇深,是一时名士。
谈月色给郑逸梅的信书于1946年,时蔡哲夫逝世5周年,谈致郑逸梅的信中说:因“先外子逝世之时太简(省)单了,安葬并未举祭,月殊不安,今可慰也,月日常节省车费,每日步履而出归,衣食殊俭,积资筹办用去五千余万元,先外子身后事算终结”。
俞剑华(1895—1979):济南人,师从陈师曾学画,长于山水兼工花卉及书法,出版《中国绘画史》等著作。此信中,俞为郑逸梅画“扇面已就,殊愧不佳,惟别具一格耳”。
范烟桥,吴门人,著有《中国小说史》,他致郑逸梅札说到联合刊稿费以及为他们雅集寻求地点事。
宗士福,字履谷,陆廉夫高足,享画名于海上十年。但《历代画史汇传补》讲其是广西钟山人。此札可更改画史误。
朱其石(1899—1958),名碁,一名宣,以字行,号桂庵、蒉龛、翩翩老人、括苍山人,室名抱冰庐。工书画、篆刻,善画梅花和山水,篆隶行草俱见功力,篆刻宗浙派。朱在信中说道,郑逸梅以前“谈起之伪满史料,顷已整理就绪,拟于3月13日弟之个展中陈列”“此星期日午后一二时盼临舍一观”“兼请赐宏文为展览鼓吹”。
陈涵度,任堇高足,任堇(1881—1936)为任伯年长子,字堇叔。曾在上海主持停云书画社。陈涵度,画史无载,此札足以补画史之不足。
郑逸梅致巢章甫信中还涉及到上海博物馆陈列和袁克文五册日记事,郑逸梅在信中说:昨晤钱芥尘翁,询及寒云(崔注:寒云即袁克文)日记事,得悉当时寒云日记五册抵押于芥老,计两千金,继而被张汉卿所见,爱不忍释,乃择其最精之三册,向芥老购去。芥老自藏二册。后以七百金让给嘉兴刘少岩,少岩影印问世,即丙寅、丁卯二册也。汉卿之三册携往香港,香港沦陷失之,今不知流落何处矣!陈赣一序,谓汉卿之三册失于沈阳非事实也。
写到此处,我想起现在用笔写信者少了,写稿也都用电脑了。不过,我尚喜爱名人信札,我收藏有周叔弢、启功、王世襄、金俊渲、张叔诚、黄胄、孙其峰、王学仲、慕凌飞、方济众、杨之光、孙伯翔等诸先生的信件。我时而将它们翻找出来浏览一下,既可忆往事,又可欣赏名人书法,感觉十分有趣。
责任编辑 周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