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一白遮三丑”,对于东方女性来说,美白是永远的课题。这不,春节长假刚刚出游归来,许多女性忙不迭对着晒黑的肌肤使出各种补救招数。但你是否知道,这一对美的追求让我们承受了多大的健康负担?
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发现,相比白人女性,有色人种女性接触了更多来自化妆品、护肤品的化学物质,也暴露在了更高的致病风险下。另外,当你过分追求一头“黑长直”的秀发时,其实也让自己置身于危险的软化剂之中。专家指出,东方女性追求肤白和直发,是为了迎合欧式审美,但追求的健康风险远比你想象的要多。
虚荣心:别再让它决定审美标准
研究表明,一名普通的美国白人女性每天会接触168种个人护理用品中的化学成分,而且每周7天都是如此。而近日《美国产科及妇科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美国的有色人种女性累积的毒性负担就更大了。
该文章的首席作者、乔治·华盛顿大学米尔肯公共卫生研究院环境与职业健康研究员佐田亚美表示,相比已经很“糟糕”的美国白人,有色人种(黄种人、黑人等)暴露在化学物质中的风险更大,因为她们承受了迎合欧式审美标准的压力。
从毒理学角度来看,我們在意的时尚“规范”并不一定有问题,但美容“标准”就难说了。我们想要更白的皮肤,非裔想要直发而不是“非式自来卷”,想要达到理想中的美的标准,有色人种的女性“必须”暴露在额外的化学成分中,而白人女性则“招仇恨”的没这个必要。最终的结果是,有色人种女性体内的环境化学物质含量更高。
当心:问题美白产品可致癌
最近一项覆盖了全球10个国家、约2万名大学生的研究发现,美白化妆品的广泛应用超过了人们的一般认识。“包括非洲、亚洲、美洲在内,33%的大学生最近都用过美白化妆品。”佐田说。
备孕女性都知道应当限制食用如金枪鱼之类的高脂肪鱼类,因为它们可能含有汞。即使汞的含量很低,也会损害胎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最极端的情况下,胎儿在子宫内接触到汞会导致出生后的脑瘫。但是,准妈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造成了汞超标。关于一名美国墨西哥裔怀孕妇女的研究就发现,这名准妈妈血液中的汞含量为15微克升,超标3倍。疾控中心的检测分析显示,“背锅”的正是两罐墨西哥亲戚送来的面霜:它们分别含有21000ppm和30000ppm的汞,而根据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的指导意见,化妆品中的汞含量不应超过lppm。
汞是美白乳霜中的一种常见成分,这种产品的使用可以追溯至20世纪。然而,想要判断一款产品中是否含有汞并不容易,因为不同产品的原产国有着不同的规定,厂商一般也不愿意透露产品的成分。另外,汞也不是美白乳霜中唯一有问题的化学成分,对苯二酚就与皮肤癌有关,尤其是在高剂量的情况下。
而且,为了让女性购买美白产品,厂商也没少动用“手段”,无论是图像还是文字,其包装都声称能使皮肤变得健康、柔软、更加美丽。令人讽刺的是,实际上很多这类产品都与皮肤癌和其他疾病有关。
目前市面上的主流美白产品,主要有几大类派别:vc类、烟酰胺类、传明酸类、4MSK、鞣花酸类等,世界几大美容化妆品集团都囊括其中。不同派别虽然特长不同,但美白产品对肌肤的稳定性要求仍然比较高。例如vc类是老牌美白成分,一般比较稳定,但也有一些浓度较高的vc类产品,会有较明显的刺激性;而像烟酰胺,具有美白抗氧化等多效成分,但因其可能含有少量烟酸,会引起部分人使用后面部泛红刺痛,因此要谨慎使用。
骗局:一些防晒霜里竟无防晒成分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去年的一次抽查发现,市面上销售的多款防晒产品不合格,一些知名品牌赫然在目。《总局关于15批次防晒类化妆品不合格的通告》显示,广州德芙化妆品有限公司、路威酩轩香水化妆品(上海)有限公司和广州澳希亚实业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生产(代理)的15批次防晒类化妆品不合格,涉及有克丽丝汀·迪奥、温碧泉、索芙特、植美村多个知名品牌,这些产品存在未检出标签标识防晒剂、检出标签未标识防晒剂、标签标识防晒剂与批件标识防晒剂不一致等问题,并要求所有化妆品经营企业对此次检出的不合格产品一律停止销售。
天津药物研究院副研究员李红珠表示,依照相关法律,化妆品配料表应严格按照产品实际成分标识,标识错误首先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其次,如果主要防晒成分缺失,会影响产品的防晒效果;再次,化妆品中一些成分可能会导致皮肤过敏,如消费者对其中某项成分过敏,但产品配料表中又未标出,长期使用有可能引起皮肤疾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主任李邻峰指出,目前市面上售卖的防晒类化妆品主要分为物理型防晒和化学型防晒两大类。物理型防晒体系主要利用二氧化钛等成分在肌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用来反射太阳光线,达到防晒效果;化学型防晒体系是利用化学成分来吸收光线,并进行分解消耗。作为医生,李邻峰更推荐购买物理型防晒产品,配合使用遮阳伞、防晒衣、帽子。他表示,过去的物理防晒霜粒子比较大,抹在脸上会泛白、油腻,但目前随着技术提高,情况有所改善。物理型防晒几乎不会引起过敏现象,而化学型防晒由于其添加的化学物质较多,容易引起接触性皮炎,甚至出现过敏。
发质:软化剂会增加乳腺癌风险
一项名为“一头靓发研究”的研究发现,非裔女性蓬蓬的自然发质并不那么受欢迎,也显得不专业。对于很多非裔女性来说,如果让头发“放羊式”地自由生长,那么它就会变得又卷又翘,如果遇上被汗浸湿、淋了雨或者去游泳的情况,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个烦恼在亚洲女性中也很普遍,自然卷、沙发发质都会如此。而要迎合欧式的发型标准,就要花上几个小时做拉直,其中就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化学软化剂。
佐田提醒,在对直发的“一生”追求中,很多女性从小就会接触到化学软化剂。而研究显示,这些软化剂会导致青春期提前,子宫肌瘤及增加绝经前乳腺癌的风险。显然,直发美的背后可能存在巨大的代价,而这种代价并不是有色人种面临的唯一危险,最令人担忧的危险还有汞的接触。
预防:勿轻信“天然”,要检查化妆品成分
佐田称,他们研究的初衷就是提高人们对美容产品中有毒环境化学物质的认识。“我们需要让所有市面上的产品有着明确的说明。它们到底含有什么成分?我们根本不了解。因为公司的产品上市前甚至不需要向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
除了要求产品更加透明,爱美的女性也要保护好自己,除了减少化妆品和护肤用品的使用外,也要更加关注产品的成分,尤其不要被所谓的“天然”蒙蔽了双眼。
最后,佐田呼吁人们对“美”的要求也要不断进化。那些过时的美丽和职业“标准”不应当成为束缚女性的枷锁,人们费心美白和拉直头发到底为了什么?至少,疾病绝不是女性寻求社会认可应当造成的后果。
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发现,相比白人女性,有色人种女性接触了更多来自化妆品、护肤品的化学物质,也暴露在了更高的致病风险下。另外,当你过分追求一头“黑长直”的秀发时,其实也让自己置身于危险的软化剂之中。专家指出,东方女性追求肤白和直发,是为了迎合欧式审美,但追求的健康风险远比你想象的要多。
虚荣心:别再让它决定审美标准
研究表明,一名普通的美国白人女性每天会接触168种个人护理用品中的化学成分,而且每周7天都是如此。而近日《美国产科及妇科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美国的有色人种女性累积的毒性负担就更大了。
该文章的首席作者、乔治·华盛顿大学米尔肯公共卫生研究院环境与职业健康研究员佐田亚美表示,相比已经很“糟糕”的美国白人,有色人种(黄种人、黑人等)暴露在化学物质中的风险更大,因为她们承受了迎合欧式审美标准的压力。
从毒理学角度来看,我們在意的时尚“规范”并不一定有问题,但美容“标准”就难说了。我们想要更白的皮肤,非裔想要直发而不是“非式自来卷”,想要达到理想中的美的标准,有色人种的女性“必须”暴露在额外的化学成分中,而白人女性则“招仇恨”的没这个必要。最终的结果是,有色人种女性体内的环境化学物质含量更高。
当心:问题美白产品可致癌
最近一项覆盖了全球10个国家、约2万名大学生的研究发现,美白化妆品的广泛应用超过了人们的一般认识。“包括非洲、亚洲、美洲在内,33%的大学生最近都用过美白化妆品。”佐田说。
备孕女性都知道应当限制食用如金枪鱼之类的高脂肪鱼类,因为它们可能含有汞。即使汞的含量很低,也会损害胎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最极端的情况下,胎儿在子宫内接触到汞会导致出生后的脑瘫。但是,准妈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造成了汞超标。关于一名美国墨西哥裔怀孕妇女的研究就发现,这名准妈妈血液中的汞含量为15微克升,超标3倍。疾控中心的检测分析显示,“背锅”的正是两罐墨西哥亲戚送来的面霜:它们分别含有21000ppm和30000ppm的汞,而根据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的指导意见,化妆品中的汞含量不应超过lppm。
汞是美白乳霜中的一种常见成分,这种产品的使用可以追溯至20世纪。然而,想要判断一款产品中是否含有汞并不容易,因为不同产品的原产国有着不同的规定,厂商一般也不愿意透露产品的成分。另外,汞也不是美白乳霜中唯一有问题的化学成分,对苯二酚就与皮肤癌有关,尤其是在高剂量的情况下。
而且,为了让女性购买美白产品,厂商也没少动用“手段”,无论是图像还是文字,其包装都声称能使皮肤变得健康、柔软、更加美丽。令人讽刺的是,实际上很多这类产品都与皮肤癌和其他疾病有关。
目前市面上的主流美白产品,主要有几大类派别:vc类、烟酰胺类、传明酸类、4MSK、鞣花酸类等,世界几大美容化妆品集团都囊括其中。不同派别虽然特长不同,但美白产品对肌肤的稳定性要求仍然比较高。例如vc类是老牌美白成分,一般比较稳定,但也有一些浓度较高的vc类产品,会有较明显的刺激性;而像烟酰胺,具有美白抗氧化等多效成分,但因其可能含有少量烟酸,会引起部分人使用后面部泛红刺痛,因此要谨慎使用。
骗局:一些防晒霜里竟无防晒成分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去年的一次抽查发现,市面上销售的多款防晒产品不合格,一些知名品牌赫然在目。《总局关于15批次防晒类化妆品不合格的通告》显示,广州德芙化妆品有限公司、路威酩轩香水化妆品(上海)有限公司和广州澳希亚实业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生产(代理)的15批次防晒类化妆品不合格,涉及有克丽丝汀·迪奥、温碧泉、索芙特、植美村多个知名品牌,这些产品存在未检出标签标识防晒剂、检出标签未标识防晒剂、标签标识防晒剂与批件标识防晒剂不一致等问题,并要求所有化妆品经营企业对此次检出的不合格产品一律停止销售。
天津药物研究院副研究员李红珠表示,依照相关法律,化妆品配料表应严格按照产品实际成分标识,标识错误首先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其次,如果主要防晒成分缺失,会影响产品的防晒效果;再次,化妆品中一些成分可能会导致皮肤过敏,如消费者对其中某项成分过敏,但产品配料表中又未标出,长期使用有可能引起皮肤疾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主任李邻峰指出,目前市面上售卖的防晒类化妆品主要分为物理型防晒和化学型防晒两大类。物理型防晒体系主要利用二氧化钛等成分在肌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用来反射太阳光线,达到防晒效果;化学型防晒体系是利用化学成分来吸收光线,并进行分解消耗。作为医生,李邻峰更推荐购买物理型防晒产品,配合使用遮阳伞、防晒衣、帽子。他表示,过去的物理防晒霜粒子比较大,抹在脸上会泛白、油腻,但目前随着技术提高,情况有所改善。物理型防晒几乎不会引起过敏现象,而化学型防晒由于其添加的化学物质较多,容易引起接触性皮炎,甚至出现过敏。
发质:软化剂会增加乳腺癌风险
一项名为“一头靓发研究”的研究发现,非裔女性蓬蓬的自然发质并不那么受欢迎,也显得不专业。对于很多非裔女性来说,如果让头发“放羊式”地自由生长,那么它就会变得又卷又翘,如果遇上被汗浸湿、淋了雨或者去游泳的情况,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个烦恼在亚洲女性中也很普遍,自然卷、沙发发质都会如此。而要迎合欧式的发型标准,就要花上几个小时做拉直,其中就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化学软化剂。
佐田提醒,在对直发的“一生”追求中,很多女性从小就会接触到化学软化剂。而研究显示,这些软化剂会导致青春期提前,子宫肌瘤及增加绝经前乳腺癌的风险。显然,直发美的背后可能存在巨大的代价,而这种代价并不是有色人种面临的唯一危险,最令人担忧的危险还有汞的接触。
预防:勿轻信“天然”,要检查化妆品成分
佐田称,他们研究的初衷就是提高人们对美容产品中有毒环境化学物质的认识。“我们需要让所有市面上的产品有着明确的说明。它们到底含有什么成分?我们根本不了解。因为公司的产品上市前甚至不需要向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
除了要求产品更加透明,爱美的女性也要保护好自己,除了减少化妆品和护肤用品的使用外,也要更加关注产品的成分,尤其不要被所谓的“天然”蒙蔽了双眼。
最后,佐田呼吁人们对“美”的要求也要不断进化。那些过时的美丽和职业“标准”不应当成为束缚女性的枷锁,人们费心美白和拉直头发到底为了什么?至少,疾病绝不是女性寻求社会认可应当造成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