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在新闻学、社会学还是其他学科门类中,维度都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概念。采访与写作过程中出现的维度错乱,会导致新闻产品的零散、杂乱与无序。反之,掌握了维度的辩证法,则会对采访和写作环节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宏观维度错乱:主题的迷失与偏移
从层面上讲,维度错乱有宏观(全局)的,也有微观(局部)的。宏观上的维度错乱很容易造成主题的偏移。“当对变量进行操作化时,人们常常会发现(更糟的是,从未察觉到)自己并不完全清楚对变量的哪些维度感兴趣”。①
事实上,很多记者从采访提纲到采访过程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维度错乱。
采访过程中缺乏统一的维度,即采访不能笼罩在统一的主题下,会导致两种情况发生:一种是采访资料杂乱无章,面面俱到却无重点,稿件没有章法;第二种是采访资料中也有可以作为角度的新闻点,但由于采访中这个新闻点没有被深入挖掘,资料单薄,无法成稿。要避免这两种情况,采访前对维度有一个宏观的、辩证的把握,就显得很有必要。
事实上,很多记者在实际采访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在一些对演艺界明星的采访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些采访出现的问题有两个层面:一是没有很好地把握采访的宏观维度;二是没有辩证地看待采访维度与读者阅读维度的不同。
第一种情况往往是由于记者采访经验不足或者仓促上阵,事前没有对采访过程进行认真的梳理。面对采访对象,提出的问题东一棒槌西一榔头,固然有了横向上的广度(也令被采访者摸不着头脑,甚至对采访产生厌倦感),却缺乏纵向的深度。稿件出来后,有形而无神。
第二种情况更多地出现在对一些名人的采访中。记者是一个比较容易与名人近距离接触的职业。这种接触,使得记者很容易受到名人的感染,情绪被名人所左右。功夫较好的记者,能够从容应对这种“名人情绪”,在采访时受到感染,采访后能冷静地进行自我传播,把采访时的“名人情绪”传达到稿件中,起到感染读者的效果。这种老到的记者,在潜意识中自觉地把采访与写作的不同维度区分开来。
在采访名人的时候,记者面对的维度是多元的。有时间维度、地点维度,还有与这些维度交叉的新闻价值维度。就记者采访名人的这个特定环境而言,时间维度、地点维度都是具有价值的维度。然而,这种价值是对采访的现场环境而言的。打个简单的比方,对记者的亲戚朋友来说,这位记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见到了名人,都是具有贴近性的新闻。受“名人情绪”的感染,有的记者也会在这种现场环境下失去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力,把“采访明星”当成了最有价值的维度,却没找到真正有新闻价值的维度。
微观维度:拒绝模棱两可
专访,尤其是针对名人的专访,记者往往产生“访前冲动”,对预期的采访有种莫名的激动。在这种情绪影响下,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一些具体问题,想要全面表达,结果却是模棱两可。
局部的、细节上的维度错乱,导致提出的问题有太多的方向可以突破,难以抓住要害。1986年,美国与利比亚的关系陷入低潮,有观察家认为,美国终究会和这个非洲小国开战。一家民意调查机构在调查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利比亚继续对美国进行恐怖活动,而美国也不断地打击利比亚的话,那么,美国将不可避免地向利比亚宣战,并入侵利比亚,这将是一个错误的作为。
答案的选项是“同意”、“不同意”或“不确定”。②这个问题显然是有多个维度的,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第一个维度是“假设”维度——如果利比亚继续对美国进行恐怖活动,而美国也不断地打击利比亚——这个维度下又有两个小的分支,即两种可能性,利比亚进行恐怖活动,美国对利比亚进行打击,从字面来看两者缺一不可,但按照逻辑分析这两者都有单独存在的可能;第二个维度是美国向利比亚宣战;第三个维度紧承前者是入侵利比亚;第四个维度是对上述内容的总结——“这将是一个错误的作为”,当然,从逻辑上分析,这一“错误作为”完全可以指向上述若干方向中的任何一个。
这种局部的维度错乱,对于比较认真的采访对象而言,可能会制造出若干困难,让他难以回答;对不太认真的采访对象,过多的维度又会让他有机可乘:浅显地涉及其中某一个维度,对其他方面避而不谈,让记者抓不到要害——简言之,过多的维度很容易为被采访者铸就“挡箭牌”。
辩证思维:采访中的维度变换
当然,并不是说,在采编过程中的宏观维度与微观维度就要一成不变。很多时候,在不影响文章布局谋篇、不影响读者阅读效果的前提下,维度的适当变换,反倒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994年,水均益在对基辛格博士进行专访时,一个核心的维度便是中美关系。涉及中美关系,自然免不了要有一些比较尖锐的问题。尖锐的问题固然能令节目好看,在采访现场却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保持良好的采访氛围,让被采访者保持良好情绪。做不到这一点,或逞一时之快,采访的后半部分可能就难以顺畅地进行,记者也难以和被采访者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在这次采访中,水均益就很善于利用维度的巧妙变化来调节气氛:
“每当提几个尖锐问题之后,我都会赶紧送上一个令基辛格很舒服的问题。比如,回忆一下1971年那次光辉的秘密访华、谈谈他自己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会不会打乒乓球、这次有没有吃烤鸭,等等。”③
总而言之,纠正“维度错乱”并不等于实施“维度一贯制”。核心的问题在于,要找到一个合理的宏观维度,在宏观维度的统领下梳理出几个合理的局部维度,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系统”。如此,采访才能游刃有余、条理清晰,稿件才能思路顺畅、左右逢源。
注释:
①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8版)》,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l版,第181页。
②资料来源:World Opinion Update,October 1985 and May 1986。
③杜骏飞:《深度报道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6月第l版,第39页。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报)
编校:郑艳
宏观维度错乱:主题的迷失与偏移
从层面上讲,维度错乱有宏观(全局)的,也有微观(局部)的。宏观上的维度错乱很容易造成主题的偏移。“当对变量进行操作化时,人们常常会发现(更糟的是,从未察觉到)自己并不完全清楚对变量的哪些维度感兴趣”。①
事实上,很多记者从采访提纲到采访过程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维度错乱。
采访过程中缺乏统一的维度,即采访不能笼罩在统一的主题下,会导致两种情况发生:一种是采访资料杂乱无章,面面俱到却无重点,稿件没有章法;第二种是采访资料中也有可以作为角度的新闻点,但由于采访中这个新闻点没有被深入挖掘,资料单薄,无法成稿。要避免这两种情况,采访前对维度有一个宏观的、辩证的把握,就显得很有必要。
事实上,很多记者在实际采访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在一些对演艺界明星的采访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些采访出现的问题有两个层面:一是没有很好地把握采访的宏观维度;二是没有辩证地看待采访维度与读者阅读维度的不同。
第一种情况往往是由于记者采访经验不足或者仓促上阵,事前没有对采访过程进行认真的梳理。面对采访对象,提出的问题东一棒槌西一榔头,固然有了横向上的广度(也令被采访者摸不着头脑,甚至对采访产生厌倦感),却缺乏纵向的深度。稿件出来后,有形而无神。
第二种情况更多地出现在对一些名人的采访中。记者是一个比较容易与名人近距离接触的职业。这种接触,使得记者很容易受到名人的感染,情绪被名人所左右。功夫较好的记者,能够从容应对这种“名人情绪”,在采访时受到感染,采访后能冷静地进行自我传播,把采访时的“名人情绪”传达到稿件中,起到感染读者的效果。这种老到的记者,在潜意识中自觉地把采访与写作的不同维度区分开来。
在采访名人的时候,记者面对的维度是多元的。有时间维度、地点维度,还有与这些维度交叉的新闻价值维度。就记者采访名人的这个特定环境而言,时间维度、地点维度都是具有价值的维度。然而,这种价值是对采访的现场环境而言的。打个简单的比方,对记者的亲戚朋友来说,这位记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见到了名人,都是具有贴近性的新闻。受“名人情绪”的感染,有的记者也会在这种现场环境下失去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力,把“采访明星”当成了最有价值的维度,却没找到真正有新闻价值的维度。
微观维度:拒绝模棱两可
专访,尤其是针对名人的专访,记者往往产生“访前冲动”,对预期的采访有种莫名的激动。在这种情绪影响下,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一些具体问题,想要全面表达,结果却是模棱两可。
局部的、细节上的维度错乱,导致提出的问题有太多的方向可以突破,难以抓住要害。1986年,美国与利比亚的关系陷入低潮,有观察家认为,美国终究会和这个非洲小国开战。一家民意调查机构在调查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利比亚继续对美国进行恐怖活动,而美国也不断地打击利比亚的话,那么,美国将不可避免地向利比亚宣战,并入侵利比亚,这将是一个错误的作为。
答案的选项是“同意”、“不同意”或“不确定”。②这个问题显然是有多个维度的,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第一个维度是“假设”维度——如果利比亚继续对美国进行恐怖活动,而美国也不断地打击利比亚——这个维度下又有两个小的分支,即两种可能性,利比亚进行恐怖活动,美国对利比亚进行打击,从字面来看两者缺一不可,但按照逻辑分析这两者都有单独存在的可能;第二个维度是美国向利比亚宣战;第三个维度紧承前者是入侵利比亚;第四个维度是对上述内容的总结——“这将是一个错误的作为”,当然,从逻辑上分析,这一“错误作为”完全可以指向上述若干方向中的任何一个。
这种局部的维度错乱,对于比较认真的采访对象而言,可能会制造出若干困难,让他难以回答;对不太认真的采访对象,过多的维度又会让他有机可乘:浅显地涉及其中某一个维度,对其他方面避而不谈,让记者抓不到要害——简言之,过多的维度很容易为被采访者铸就“挡箭牌”。
辩证思维:采访中的维度变换
当然,并不是说,在采编过程中的宏观维度与微观维度就要一成不变。很多时候,在不影响文章布局谋篇、不影响读者阅读效果的前提下,维度的适当变换,反倒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994年,水均益在对基辛格博士进行专访时,一个核心的维度便是中美关系。涉及中美关系,自然免不了要有一些比较尖锐的问题。尖锐的问题固然能令节目好看,在采访现场却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保持良好的采访氛围,让被采访者保持良好情绪。做不到这一点,或逞一时之快,采访的后半部分可能就难以顺畅地进行,记者也难以和被采访者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在这次采访中,水均益就很善于利用维度的巧妙变化来调节气氛:
“每当提几个尖锐问题之后,我都会赶紧送上一个令基辛格很舒服的问题。比如,回忆一下1971年那次光辉的秘密访华、谈谈他自己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会不会打乒乓球、这次有没有吃烤鸭,等等。”③
总而言之,纠正“维度错乱”并不等于实施“维度一贯制”。核心的问题在于,要找到一个合理的宏观维度,在宏观维度的统领下梳理出几个合理的局部维度,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系统”。如此,采访才能游刃有余、条理清晰,稿件才能思路顺畅、左右逢源。
注释:
①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8版)》,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l版,第181页。
②资料来源:World Opinion Update,October 1985 and May 1986。
③杜骏飞:《深度报道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6月第l版,第39页。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报)
编校: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