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生活》教材虽经修订,但仍然存在过于简化、概念不够科学、整体性差、材料滞后等问题。
关键词:《经济生活》教材;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C43文献标识码: A
熟悉2013年秋季新修订的人教版《经济生活》的教师都知道,改编后的教材较此前教材在插图和材料的时代感等方面,都有了改善,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在此,试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以便编者在修订时参考。
一、教材仍然过于简化,概念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不够。主要有:
1、通货膨胀本来并不是单纯的“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问题,但教材仍然沿用旧教材有关“纸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的观点,虽然此后加上“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但不仅前后矛盾,而且无法让人理解,教学难度增大。
2、原教材对纸币的定义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应当说,这是目前理论界比较认同的观点,它无论从纸币的产生还是纸币与货币的关系角度来看,均是较为科学的,但新教材却修改为“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明显一句话都没有说完整,宾语都没有。如果学生自学,能知道是什么?教师到底是沿用以前的观点,还是如此模糊的作讲解?如果以前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为何不用?如果不正确,教师又该如何讲解?
教材具有严格的规范性,教材应反映客观真理的要求,因而准确表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学科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是编写《经济生活》的基本要求。同时,经济生活课程又具有常识性的特点,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编写。因而,要求教材内容的表述要深入浅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以达到学生理解和把握的目的。
二、教材不该删的删了,整体性不够好,有让人如坠云里雾中之感。这表现在:
1、“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在原教材中均已经作了明确表述,它既能让学生自学,又能准确反应在不同供求状况下经营者(卖方)与消费者(买方)在市场中的地位,这既是生活常识,也是经济常识,应当让学生清楚明白,但新教材却只作概念表述,删去了名词,成了画龙而不点睛。
2、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与按劳分配以外的其它分配方式明显不同,原教材对此处理较好,作了单独介绍,但新教材在删除了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的情况下又继续沿用原教材存在个体经营的案例,这不仅仅是矛盾的,而且明显不该。
3、恩格尔系数只简单介绍其含义,没有对其内容进行适当介绍,无法让学生清楚它的变化与生活水平的关系。在主张自主学习的今天,明显不便于学生自学,也无法达到学习这一概念的目的。
4、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中,物价总体水平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这是生活实践中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基本常识。老教材明确了这一点,但新教材却没有坚持。这不能不说只是反映了编者的观点,而不是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实际。
当然,教材不是陈述真理的圣经,不是表达知识的“仓库”,但应成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资源、工具和指南,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载体。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知识的建构主体。但优秀的教材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更是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积极开展活动的工具,是激发学生不断进行探究的平台,必须通俗易懂,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把握,注重其科学性与可读性。如果学生读下来一头雾水,不仅达不到改革教材的目的,而且可能导致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逐渐丧失。
三、材料滞后仍存在。
新教材虽然对旧教材的一些过时材料进行了淘汰,但仍然在第十一课《围绕主题,抓住主线》一框中沿用旧教材第十课老农民背着斗笠扛着锄头的漫画,这到底是要反应当今青壮年不愿当农民,农活大多是留守老人完成的现实呢,还是在党和国家三农政策的照耀下连老农民也增添了干劲有了激情?无法让人理解。
本人认为,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科技发展、生产飞跃、社会生活急剧变化。思想政治课要增强时代感,加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就不能不反映真实的现实生活,反映党领导人民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最新理论成果。因此,教材内容应当紧跟时代步伐,不能沿用陈旧材料。课文配以丰富的数字、图表、图片和漫画烘托主题,将重要的知识点尽可能以直观明了的形式展现出来,便于学生观赏、阅读、理解和把握。我们的教材设计,应当从真实情景出发,由此引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入门。通过基于案例、基于问题、基于情景的设计,引领学生感悟内容目标的意义。在这种开放式的设计中,以求达到“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的境界。但不能沿用老旧过时材料,对学生予以误导。
四、内容过多,课时少
乍看新教材,似乎教学内容比以前的《经济常识》教材减了不少,以前讲一学年,现在只讲一学期,但许多内容都是以前《经济常识》的压缩:粗看每框内容不多,细看实际上是以前几框的内容。以前要几课时才能讲完,现在要1课时讲完。虽然教学内容应该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根据,并不要求像过去讲那么深、那么全,但如果只按照教材来讲,不要说学生根本不能在自主学习中把握教材,老师也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本人注意到,编者在编写说明中强调如果老师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涉及的知识作少而精的处理,抓住要害和智慧,教学任务在既定的时间内是可以完成的。但问题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教学实践根本无法做到。也鉴于此,本人所在学校每班每周排了3节政治课。尽管如此,有的老师还感觉时间很紧不够用。
五、探究活动不仅工作量大,而且与学生实际存在差距。
新课本仍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活动(生活情景),意在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体验中探求和发现知识,并运用发现的知识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但是本人认为有以下不足:
⑴有些探究活动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对其没有感性认识。
⑵探究活动的量太大
⑶学生活动太多容易冲淡对知识结构的总体把握。
六、案例不用实名,真实性存疑。
新教材和老教材一样,插入了较多的案例,这对于学生理解相关理论知识,效果较好。但均一改原用真名实地的作法,代之以“某地”、“某市”、“陈先生”“王先生”等等,全部不用实名。如果说是作为反面材料将真名实地隐去也就罷了,但对那些典型的正面材料为何不用真名,难道连宏扬正气也不该吗?在教学中,就有学生以此质疑教材案例的真实性,如果编者是教师,该作何回答?你难道说该人该地不能说,或者说该人该地以前做的好,现在不行了?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正确的。但我们对此的理解应该全面而辩证,不仅对老教材要坚持扬弃的原则,而且不能忽视基础知识,更不能脱离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实际。
关键词:《经济生活》教材;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C43文献标识码: A
熟悉2013年秋季新修订的人教版《经济生活》的教师都知道,改编后的教材较此前教材在插图和材料的时代感等方面,都有了改善,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在此,试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以便编者在修订时参考。
一、教材仍然过于简化,概念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不够。主要有:
1、通货膨胀本来并不是单纯的“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问题,但教材仍然沿用旧教材有关“纸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的观点,虽然此后加上“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但不仅前后矛盾,而且无法让人理解,教学难度增大。
2、原教材对纸币的定义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应当说,这是目前理论界比较认同的观点,它无论从纸币的产生还是纸币与货币的关系角度来看,均是较为科学的,但新教材却修改为“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明显一句话都没有说完整,宾语都没有。如果学生自学,能知道是什么?教师到底是沿用以前的观点,还是如此模糊的作讲解?如果以前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为何不用?如果不正确,教师又该如何讲解?
教材具有严格的规范性,教材应反映客观真理的要求,因而准确表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学科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是编写《经济生活》的基本要求。同时,经济生活课程又具有常识性的特点,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编写。因而,要求教材内容的表述要深入浅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以达到学生理解和把握的目的。
二、教材不该删的删了,整体性不够好,有让人如坠云里雾中之感。这表现在:
1、“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在原教材中均已经作了明确表述,它既能让学生自学,又能准确反应在不同供求状况下经营者(卖方)与消费者(买方)在市场中的地位,这既是生活常识,也是经济常识,应当让学生清楚明白,但新教材却只作概念表述,删去了名词,成了画龙而不点睛。
2、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与按劳分配以外的其它分配方式明显不同,原教材对此处理较好,作了单独介绍,但新教材在删除了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的情况下又继续沿用原教材存在个体经营的案例,这不仅仅是矛盾的,而且明显不该。
3、恩格尔系数只简单介绍其含义,没有对其内容进行适当介绍,无法让学生清楚它的变化与生活水平的关系。在主张自主学习的今天,明显不便于学生自学,也无法达到学习这一概念的目的。
4、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中,物价总体水平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这是生活实践中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基本常识。老教材明确了这一点,但新教材却没有坚持。这不能不说只是反映了编者的观点,而不是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实际。
当然,教材不是陈述真理的圣经,不是表达知识的“仓库”,但应成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资源、工具和指南,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载体。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知识的建构主体。但优秀的教材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更是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积极开展活动的工具,是激发学生不断进行探究的平台,必须通俗易懂,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把握,注重其科学性与可读性。如果学生读下来一头雾水,不仅达不到改革教材的目的,而且可能导致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逐渐丧失。
三、材料滞后仍存在。
新教材虽然对旧教材的一些过时材料进行了淘汰,但仍然在第十一课《围绕主题,抓住主线》一框中沿用旧教材第十课老农民背着斗笠扛着锄头的漫画,这到底是要反应当今青壮年不愿当农民,农活大多是留守老人完成的现实呢,还是在党和国家三农政策的照耀下连老农民也增添了干劲有了激情?无法让人理解。
本人认为,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科技发展、生产飞跃、社会生活急剧变化。思想政治课要增强时代感,加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就不能不反映真实的现实生活,反映党领导人民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最新理论成果。因此,教材内容应当紧跟时代步伐,不能沿用陈旧材料。课文配以丰富的数字、图表、图片和漫画烘托主题,将重要的知识点尽可能以直观明了的形式展现出来,便于学生观赏、阅读、理解和把握。我们的教材设计,应当从真实情景出发,由此引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入门。通过基于案例、基于问题、基于情景的设计,引领学生感悟内容目标的意义。在这种开放式的设计中,以求达到“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的境界。但不能沿用老旧过时材料,对学生予以误导。
四、内容过多,课时少
乍看新教材,似乎教学内容比以前的《经济常识》教材减了不少,以前讲一学年,现在只讲一学期,但许多内容都是以前《经济常识》的压缩:粗看每框内容不多,细看实际上是以前几框的内容。以前要几课时才能讲完,现在要1课时讲完。虽然教学内容应该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根据,并不要求像过去讲那么深、那么全,但如果只按照教材来讲,不要说学生根本不能在自主学习中把握教材,老师也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本人注意到,编者在编写说明中强调如果老师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涉及的知识作少而精的处理,抓住要害和智慧,教学任务在既定的时间内是可以完成的。但问题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教学实践根本无法做到。也鉴于此,本人所在学校每班每周排了3节政治课。尽管如此,有的老师还感觉时间很紧不够用。
五、探究活动不仅工作量大,而且与学生实际存在差距。
新课本仍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活动(生活情景),意在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体验中探求和发现知识,并运用发现的知识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但是本人认为有以下不足:
⑴有些探究活动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对其没有感性认识。
⑵探究活动的量太大
⑶学生活动太多容易冲淡对知识结构的总体把握。
六、案例不用实名,真实性存疑。
新教材和老教材一样,插入了较多的案例,这对于学生理解相关理论知识,效果较好。但均一改原用真名实地的作法,代之以“某地”、“某市”、“陈先生”“王先生”等等,全部不用实名。如果说是作为反面材料将真名实地隐去也就罷了,但对那些典型的正面材料为何不用真名,难道连宏扬正气也不该吗?在教学中,就有学生以此质疑教材案例的真实性,如果编者是教师,该作何回答?你难道说该人该地不能说,或者说该人该地以前做的好,现在不行了?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正确的。但我们对此的理解应该全面而辩证,不仅对老教材要坚持扬弃的原则,而且不能忽视基础知识,更不能脱离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