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法兰克福晕晕乎乎地飞了十多小时回到杭州,第二天又马不停蹄地再飞,降落的地点,是雾城重庆。以前我总以为上海是一个够魔幻的地方,令我没想到的是,重庆竟是一个使我产生更多魔幻想象的城市。它的整一个世界都笼罩着似是从古墓中掘起来那股迷离,在这样的环境中,注定是要邂逅一个“范特西”(魔幻)的影展的。
造影青春的“范特西”
离开机场,与CIFVF的接待志愿者约在瓷器口古镇见面,组委会把所有入选的导演和嘉宾安排住在了古镇上紧挨着嘉陵江的一家国际青年旅社,后现代的气场一下子浸润了我们。拿到CIFVF的资料袋,瞄了下活动日程,一下感觉很好玩,组委会安排了诸如主席派对、观光游、红峰派对、志愿者派对、选片人之夜、乒乓球比赛等看起来和影展并无关联的外围活动。果然印证了我来之前在郑正主席博客中看到的一句话“电影并非最重要的啊,好玩第一位呢!”。
晚上是一个派对,我一个后生,亦步亦趋害羞地加入其中,见到了《几颗智齿》的导演杨瑾,《小动物》的导演薛鉴羌,《家谱》的导演杨平道等。
第二天早上,因为住的地方离影院较远,组委会有班车接送导演们过去。去到现场,感受到了独立电影确实在商业电影的夹缝中生存,上午放映场次在一个不大的影院,过来看片的人并不太多,和我在德国看片的情况有点大相径庭,当时500座的影院场场爆满。应亮导演更在现场开了一个很魔幻的玩笑说,“我们这个影院很奇特,在屏幕的右下方养了一只猫,备有猫粮和水;在屏幕的左下方是一个朝九晚五的办公室,放片时候还有人走进走出;而在影院门口写的不是电影院而是KTV,在厅对面是一个标注着18禁的999号包厢,充满了魔幻性啊!”
两天之后,等我们全车人移师沙坪坝影院的时候,观影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场地也大了,人也明显多起来了。某天,闹了一个笑话,但它却安慰了在座所有独立电影人,2厅正在展映黎小锋导演的纪录片《我最后的秘密》,隔壁厅在上演《2012》,结果一位观众买了商业电影的票却走错了厅,坐在2厅不但看完了“秘密”一片,还颇受感动,下了场来向组委会要下午的票。应亮老师喜悦地说:“独立电影终于又一次战胜了商业电影,感谢小锋导演。”
说说几天来看片的情况。第一天看到了宁浩导演早期的片子《香火》,用的也只是PD150这样的机器,影片粗粝地叩击了这个社会某些无奈的黑点,主人公的处境有点黑色幽默;《晒棉被的好天气》来自海峡那头,不由想起台湾电影《小站》,一如既往的平淡,一如既往的打动;刘伽茵导演的《牛皮》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部片,全片23个镜头,没有一个给我多余的感觉,那种逼近的气息更让观者窒息,偶尔跳出来的几句笑喷饭的台词颇有点冷幽默的调调,更重要的是,片子让我想起了我的家庭,一个同样拮据、狭窄、无奈的下岗家庭,同样的背负,佩服导演对空间的切割组合;《我最后的秘密》那就不用再多说了,看过4遍以上,甚至傻傻地分解过每个镜头,我比较喜欢这种脉脉打动你的诗人般的咏叹;《几颗智齿》,着实赞叹杨瑾导演对影像的独到理解和那种深深的冷幽默气质,一部我甚至可以当作纪录片的剧情片,但在调度上是纪录片所做不到的。
龙标与虫标
影展期间,导演们一直围绕着一对反义词在不断琢磨着,就是“龙标”与“虫标”电影(也许可以理解为体制内电影与独立电影的区别)。在重庆大学搞了一个导演讲座,是论坛的形式,主要讨论了无龙标剧情片的未来问题,应亮导演、杨瑾导演、杨平道导演作了交流。导演们还是坚定地表达了作为导演应该以艺术为追求的理想主义观点,还有观众提到了是否有可能构建一个独立电影运作的体系,当然体制都是会有推动性和制约性两面的。
听到这里,我也私下想到,明年影展是否可以设立一个“带龙标的好纪录片”展映单元呢?中国一些体制内的纪录片还是相当不错的啊,比如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红跑道》、《初潮》、《闲着》等片都是相当有纪录精神的力量之作。
闭幕影片是林鑫老师的《同学》,相当有力量的群像刻画,当年的同窗好友,经历了时间的研磨,各自不同的现状,就是一根现实的爪子,抓住了时代柔弱的脊梁,群像给我们力量。
很可惜,因为要赶飞机,看了一半只好退场,退出影院的时候,又看到大把大把的观众正拿着抢购到的电影票和香喷喷的爆米花在拥挤地等待进场看他们的商业大片,我默然地又有了一种戚戚的感伤,感伤什么时候独立思考可以成为一种流行。
(责任编辑:傅文斯荔)
造影青春的“范特西”
离开机场,与CIFVF的接待志愿者约在瓷器口古镇见面,组委会把所有入选的导演和嘉宾安排住在了古镇上紧挨着嘉陵江的一家国际青年旅社,后现代的气场一下子浸润了我们。拿到CIFVF的资料袋,瞄了下活动日程,一下感觉很好玩,组委会安排了诸如主席派对、观光游、红峰派对、志愿者派对、选片人之夜、乒乓球比赛等看起来和影展并无关联的外围活动。果然印证了我来之前在郑正主席博客中看到的一句话“电影并非最重要的啊,好玩第一位呢!”。
晚上是一个派对,我一个后生,亦步亦趋害羞地加入其中,见到了《几颗智齿》的导演杨瑾,《小动物》的导演薛鉴羌,《家谱》的导演杨平道等。
第二天早上,因为住的地方离影院较远,组委会有班车接送导演们过去。去到现场,感受到了独立电影确实在商业电影的夹缝中生存,上午放映场次在一个不大的影院,过来看片的人并不太多,和我在德国看片的情况有点大相径庭,当时500座的影院场场爆满。应亮导演更在现场开了一个很魔幻的玩笑说,“我们这个影院很奇特,在屏幕的右下方养了一只猫,备有猫粮和水;在屏幕的左下方是一个朝九晚五的办公室,放片时候还有人走进走出;而在影院门口写的不是电影院而是KTV,在厅对面是一个标注着18禁的999号包厢,充满了魔幻性啊!”
两天之后,等我们全车人移师沙坪坝影院的时候,观影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场地也大了,人也明显多起来了。某天,闹了一个笑话,但它却安慰了在座所有独立电影人,2厅正在展映黎小锋导演的纪录片《我最后的秘密》,隔壁厅在上演《2012》,结果一位观众买了商业电影的票却走错了厅,坐在2厅不但看完了“秘密”一片,还颇受感动,下了场来向组委会要下午的票。应亮老师喜悦地说:“独立电影终于又一次战胜了商业电影,感谢小锋导演。”
说说几天来看片的情况。第一天看到了宁浩导演早期的片子《香火》,用的也只是PD150这样的机器,影片粗粝地叩击了这个社会某些无奈的黑点,主人公的处境有点黑色幽默;《晒棉被的好天气》来自海峡那头,不由想起台湾电影《小站》,一如既往的平淡,一如既往的打动;刘伽茵导演的《牛皮》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部片,全片23个镜头,没有一个给我多余的感觉,那种逼近的气息更让观者窒息,偶尔跳出来的几句笑喷饭的台词颇有点冷幽默的调调,更重要的是,片子让我想起了我的家庭,一个同样拮据、狭窄、无奈的下岗家庭,同样的背负,佩服导演对空间的切割组合;《我最后的秘密》那就不用再多说了,看过4遍以上,甚至傻傻地分解过每个镜头,我比较喜欢这种脉脉打动你的诗人般的咏叹;《几颗智齿》,着实赞叹杨瑾导演对影像的独到理解和那种深深的冷幽默气质,一部我甚至可以当作纪录片的剧情片,但在调度上是纪录片所做不到的。
龙标与虫标
影展期间,导演们一直围绕着一对反义词在不断琢磨着,就是“龙标”与“虫标”电影(也许可以理解为体制内电影与独立电影的区别)。在重庆大学搞了一个导演讲座,是论坛的形式,主要讨论了无龙标剧情片的未来问题,应亮导演、杨瑾导演、杨平道导演作了交流。导演们还是坚定地表达了作为导演应该以艺术为追求的理想主义观点,还有观众提到了是否有可能构建一个独立电影运作的体系,当然体制都是会有推动性和制约性两面的。
听到这里,我也私下想到,明年影展是否可以设立一个“带龙标的好纪录片”展映单元呢?中国一些体制内的纪录片还是相当不错的啊,比如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红跑道》、《初潮》、《闲着》等片都是相当有纪录精神的力量之作。
闭幕影片是林鑫老师的《同学》,相当有力量的群像刻画,当年的同窗好友,经历了时间的研磨,各自不同的现状,就是一根现实的爪子,抓住了时代柔弱的脊梁,群像给我们力量。
很可惜,因为要赶飞机,看了一半只好退场,退出影院的时候,又看到大把大把的观众正拿着抢购到的电影票和香喷喷的爆米花在拥挤地等待进场看他们的商业大片,我默然地又有了一种戚戚的感伤,感伤什么时候独立思考可以成为一种流行。
(责任编辑:傅文斯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