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是一门情感艺术,情感是舞蹈生命之魂,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无论是创造产生,还是排练磨合,到最后完美展现,都是以情感作为连接纽带,是台上舞者与台下观众共鸣的主要途径。舞者要赋予真实性的情感才会引起观众的共鸣,这类情感不仅是一种对真实世界认知的复刻再现,更是编导和舞者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本文首先通过对“情感真实性”这一概念的探索和分析,了解情感真实性的来源,其次通过分析情感真实性在舞蹈表演中的三个作用:有助于帮助编导的舞蹈创作、有助于加深舞者对舞蹈的理解以及有助于引起观众的共鸣,将情感的真实性在舞蹈表演的重要地位体现出来。最后在文末针对“如何在表演中做到情感真实性”这一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意在为舞蹈中情感的真实性提供新的感悟和深的了解。
关键词:舞蹈表演 情感 真实性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5-0067-03
一个出彩的舞蹈不仅需要舞者高超娴熟的舞蹈技巧,更需要编创团队和舞者情感的真实流露。这个世界上,动作艺术有很多,但舞蹈一定是最能直接传递和释放出真实的情感和内心激动的动作艺术。舞蹈的呈现方式是舞者自身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体验的积累,以舞者的主观情感,投入到舞蹈表演的二度创作中。从舞蹈的开始到结束,舞者都需要用自己的真实情感引领舞蹈的动态语言,向观众演绎作品所赋予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所以情感的真实性在舞蹈表演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一、情感真实性的概念
(一)情感的概述
情感,它是一种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包含主观体验、生理激起和外显表情三种成分的整合性心理过程。通常所说的感情既包括情感,也包括情绪。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每个人日常生活体验中都会产生情感,不同的情感会对日常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生气可能就会造成工作效率降低、食欲下降;喜悦就会使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情感来源于生活。在远古社会中,人们在打猎、结网、耕种、收割等一系列的劳作活動中产生了情感体验,为了进行情感宣泄,进而诞生了舞蹈,成为了生活娱乐和精神传承。舞蹈并不是对生活进行简单的复刻,而是经过舞者在对典型人物形象分析以及学习经典剧目的基础上,再加上自身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体验的积累,最后融合舞蹈技巧以及表演技能,以舞者的主观意识对生活进行的二度创作。
艺术就是将真实生活中的真情释放作为积累,然后在千篇一律的生活中发展新深意。但凡伪真虚假的都不能算作是艺术。作为艺术,一旦脱离了生活实际,缺乏百千变化的情感依托,也失去了它之所以称为艺术的初衷。生活既是艺术的生命,也是舞蹈的生命,要跳出舞者的整个情感,舞动观众的心灵,是断然不能脱离生活实际的。
在这积累素材和灵感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不加选择的照搬,而是要取其精华、去伪存真。就像经典的《中国妈妈》,编导不单单是讲诉了母爱的伟大,而是加强了戏剧矛盾,用两个有着民族冲突的国家为背景,以一位中国母亲的角度讲述了她与她日本孩子的动人故事,颇有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更加体现出母爱的伟大。而在舞蹈形式上的选择也是颇有心思的选择了最能够达到震撼效果的群舞形式,正是他深厚的生活累积和丰富的阅历支撑了他创作的来源,设计出民族对立情况下的微妙情感关系,用舞蹈展现出人物角色内心的艺术情感冲突,这是编导自身真实情感的释放。当这段舞蹈交到舞者手中,由舞者展示出来的时候,舞者如果是母亲的身份,自然能带入角色,流露出真实的情感,假如舞者还不是一位母亲,她则需要利用资料或实践的方式去进行自我感悟,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母亲的形象,最终舞者情感的真实释放则是这段舞蹈的二度创作。
舞蹈的情感表现是将内部情感呈现于外部动作,在舞蹈表演的整个过程中,动作的确起着较为关键的主导作用。有些编导将舞蹈表演的重点放在舞蹈动作的创作和钻研上,这种形式感强、动作复杂纷繁的舞蹈作品的确能通过娴熟的技巧和精妙的设计,使观众产生美的享受,但真正能长久的留在人们心目中的,像嘬一口陈酒一般细细品味的,还是那些抒发了真情实感的作品。
除了动作,音乐也是舞蹈表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初学舞者到教室上课时,不愿意接受舞蹈理论知识和音乐基础知识的培训,而重點关注舞蹈动作。作为舞者,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使舞蹈融入音乐,达到情感的宣泄,那么自己的表演则会成为无根水。通过音乐来把有情感的生命加入到舞蹈中,才能使舞蹈真正给人留下印象。怎样表达舞蹈的情感,加强对舞蹈情感的认知,这是通往舞蹈殿堂的必经之路。
(二)何为情感的真实性
所谓真实性,单纯的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指作品情感表现与其艺术形象相符合的性质。舞蹈家要创造舞蹈美必须以真实情感为基础,舞者运用肢体动作,真实地反映事物其本质以及它的发展规律,如果没有真实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作品是没有生命的。所谓真实性,并不是要求编导单纯的对生活表象作记录和复制,而是要正确、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运用肢体动作来反映出人和物的本质特征及其真实性。
什么是触及心灵的真实?其实就是某种情感的真实迸发在一瞬间让人感同身受。我们常常会因为某些人、某些事物而产生感动。但有一种感动能让人在一刹那间失去除了心跳以外的一切感觉,这就是触及心灵的真实,它由情感的真实性引起,并且同样来自丰富多彩的生活中。
作品《老爸》这个舞蹈创作的灵感就实实在在来自生活,来自对父亲的思念,来自对父亲的爱。张傲月自从八岁离家求学,便开始了长达十六年的舞蹈生活,他和父亲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父亲最爱看孩子在舞台上的光彩时刻,张傲月便有了为父亲独舞的想法,短短几分钟跳出了离家在外独闯天地的子女对家中父母的想念。张傲月将自己当下真实的浓浓深情编创成舞蹈,在舞蹈结束那一刻,张傲月低头弯腰,深深鞠了一躬,对着台下观众也是对着电视前的父亲,对他而言,额外多出的几秒的短暂停留是对多年来辛苦养育自己的父母感恩的一次真情流露,那一刻的真实情感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爸,我想你!”正是这一份舞蹈表演中的真实的情感打动了无数人,也感恩了父母。 其实情感的真实性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并不一定存在社会现实中,我们是通过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经历来催生出各类情感。情感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它只为感动者本体服务。既然看不见摸不着,那么“真”在哪里?这对一些人来说确实是一个长期困惑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用最真诚的态度和最原本的初心,流露出来的自然情感一定就是最真实的情感。
二、情感真实性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
(一)情感真实性有助于帮助编导的舞蹈创作
当下有大量的舞蹈,往往重视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常常使观众在欣赏过后感受不到任何启发、不能引起共鸣。编创团队累死累活感觉却只是不痛不痒、无病呻吟,有的甚至夸张得令人发指。这是为何?
在当今社会,多元化的娱乐活动和复杂的精神世界交织融合,部分编导过于依赖创新,认为创作出有新意、有特点的舞蹈就能点亮观众的目光。笔者不否认推陈出新是在现代社会多元化的情况下吸引大众目光的必要途径,也是舞蹈界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必要元素,但万万不可为了创新而创新。
舞蹈创作的题材有的来自现实世界,有的改编自文献资料。例如历史故事和神话故事这一类型的题材,编导在创作时需要翻阅相关的资料素材,为作品提供一定的依据。但编导仅仅靠冰冷生硬的素材就能创造出好的舞蹈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编导只是将空洞的素材表现出来,即使编创的舞蹈技巧再高超,呈现出来的作品还是缺少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只有编导加入真实的情感,才能使高超的技术和动人心魄的力量融合成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作品。
比如通过南京大屠杀事件改编创造的作品《南京·亮》是一部抗日题材的现代舞,直接而强烈的真实情感表现,结合宏大的群舞场面,使这部叙事性舞蹈富有表现力和舞蹈艺术的别样美感。正是这种直接而强烈的真实情感表现,使得《南京·亮》这部作品在舞蹈编创上别具风格。所以编导们要从情感的真实性出发,才能创造出有灵魂的好舞蹈。
(二)情感真实性有助于加深舞者对舞蹈的理解
舞者完成一段舞蹈,首先关注的往往是舞蹈动作,笔者承认舞蹈动作在舞蹈表演中相当重要。作为一名舞者,笔者也曾只注重舞蹈动作,而忽视了舞蹈表演中真实的情感,但最后作品显现出的却是情感的浅薄与虚假,那些作品是无病呻吟的写照,也许这就是忽略生活、曲解生活、遗忘最初的真实情感所造成的吧。
在每一个人的青春的岁月里,最真实的莫过于自己的真实感受,在笔者表演舞蹈《致青春》时,所有的青春记忆也随着舞动涌上心头,那些点点滴滴,那些酸甜苦辣的情感都在腦海里呈现出来。情感的真实性帮助了笔者对《致青春》的理解,让自己的深有体会实实在在的表现出来,《致青春》这个舞蹈通过舞者和把杆的亲密接触体现了舞者对舞蹈的热爱和对舞台的留恋。笔者也是自幼便开始学习舞蹈,对舞蹈充满了热爱,将青春的酸甜苦辣都奉献给了钟爱的舞台,带着自身对舞蹈的热爱之情,将这一份真实情感融入到对舞蹈的理解中,才使得笔者在表演这个舞蹈时,能够自如的表现這一份热爱和留恋。
正是有了真实情感作为一段舞蹈的基础之后,相应的舞者对于这段舞蹈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在表演时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三)情感真实性有助于引起观众的共鸣
舞蹈只有活起来才能带给观众以感动,什么叫做共鸣呢?在物理学上解释为物体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则是指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相同的情绪。一段舞蹈想要展示的情感,它的真实度和它贴近观众内心的程度成正比,人们往往会被一些真情实感而感动,进而达到精神上的震撼和共鸣。
生活的意义是能体会人间的百转千回,舞蹈的意义是能通过舞蹈进行真情的释放。如果没有真实的情感作为纽带,那舞蹈的意义便不存在,只有真实的情感才能拉近观众和舞者的心。
作为观众观看过舞蹈作品《我等你》,虽然舞者只是年轻的舞蹈演员,但却用真实的情感演绎出朴实的军嫂形象。《我等你》是这位军嫂没有声音的诉说、是这位军嫂的情感释放,舞蹈演员将所有的情绪都融合在了整支舞蹈的演绎中,让我们观众也感同身受,理解到了军嫂的不易。
综上所述,每一段舞蹈都需要加上编导、舞者的真实情感,成为一段有血有肉有灵魂的舞蹈,才能深入观众内心,架起和观众共鸣的桥梁。
三、如何在舞蹈表演中做到情感的真实性
我们怎样才能抓住触及心灵的真实,在舞蹈表演中做到情感的真实性呢?首先需要学会释放和感动。在社会生活现状中因为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依赖虚拟网络等主观的、客观的一系列因素而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我们都伪装着自己,缺乏真实的情感交流,麻痹了自己的第一感受,抛弃了自己最初最纯的状态,久而久之我们越来越难以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越来越不容易被真正感动。这是一种宝贵品质的缺失,是可怜、可悲的,我们需要感动!没有感动的艺术创作者是不合格的,那将会是艺术生命的枯竭,更说不上优秀的舞蹈创作了。因此我们需要去想象、去喜欢感动别人或着被感动。有了这样的前提才能抓住触及心灵的真实,保证情感的真实性与艺术生命的旺盛。
其次是要准确把握生活,学会观察、记忆和积累。在丰富多彩的生活现状面前,如何抓住触及心灵的真实,收集在记忆的仓库中必须依靠对生活准确的理解能力才能进行。学会观察本身就是一种判断“真善美”的过程。而且,编导和舞者对某种生活越熟悉、越理解,他在这方面的灵感和冲动就会越活跃、越强烈,越容易抓住触及心灵的真实且创作出动人的作品。如果对生活没有透彻的理解,就可能对生活的本质产生曲解,创作时就会离题奔走,其作品最终呈现的就会显得文不对题、苍白无力、无病呻吟。
四、结语
情感是舞蹈生命的动力,是舞者的表现原力、是编导的创作初心,它贯穿于整个舞蹈的萌发、创作、再造和呈现的过程。它是每段舞蹈跳动的心脏,是每个舞者不可回避的问题,他们充分了解生活,把握情感的表现方式,挖掘自己潜在的能力,最后使之释放出来。
真实的舞蹈情感使有限的舞蹈表演成为了一次无限的情感交流,精准的配合舞蹈动作,一步一步旋转进观众的内心深处,引起共鸣,在真正意义上给舞蹈表演赋予了灵魂。一次真正成功的舞蹈艺术,不单单只是让观众们享受视觉盛宴,还得让观众在深层意义上得到体会和启发。
在当下物欲横流的假面社会,创作出一个能让人真正感动、引起广泛情感共鸣的作品是如此的珍贵。我们要释放真实、学会感动、理解生活的真谛,以生活为基础、以情起舞,创作出充满“情感真实性”的,能够产生心灵激荡的作品。
参考文献:
[1]赵金子.浅谈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J].音乐时空,2014,(07).
[2]刘建.舞蹈的终极追求[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03).
[3]陈大革.论音乐修养在舞蹈实践中的重要地位[J].戏剧文学,2007,(09):105-106.
[4]彭瑞琪.舞台民间舞表演中情绪与情感研究[J].黄河之声,2016,(11).
[5]官效臣.舞蹈“意境”的艺术体现与审美特征[J].民族艺术,2013,(05):133-135.
[6]于平.舞蹈编导教学[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1998.
[7]张琳.舞蹈教学中的情感表现[J].学周刊:中旬,2014,(23).
[8]]杨笑妹.独舞对提高舞者专业素质的意义[J].大众文艺,2010,(10):47-48.
[9]魏丹.浅谈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达[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03).
关键词:舞蹈表演 情感 真实性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5-0067-03
一个出彩的舞蹈不仅需要舞者高超娴熟的舞蹈技巧,更需要编创团队和舞者情感的真实流露。这个世界上,动作艺术有很多,但舞蹈一定是最能直接传递和释放出真实的情感和内心激动的动作艺术。舞蹈的呈现方式是舞者自身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体验的积累,以舞者的主观情感,投入到舞蹈表演的二度创作中。从舞蹈的开始到结束,舞者都需要用自己的真实情感引领舞蹈的动态语言,向观众演绎作品所赋予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所以情感的真实性在舞蹈表演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一、情感真实性的概念
(一)情感的概述
情感,它是一种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包含主观体验、生理激起和外显表情三种成分的整合性心理过程。通常所说的感情既包括情感,也包括情绪。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每个人日常生活体验中都会产生情感,不同的情感会对日常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生气可能就会造成工作效率降低、食欲下降;喜悦就会使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情感来源于生活。在远古社会中,人们在打猎、结网、耕种、收割等一系列的劳作活動中产生了情感体验,为了进行情感宣泄,进而诞生了舞蹈,成为了生活娱乐和精神传承。舞蹈并不是对生活进行简单的复刻,而是经过舞者在对典型人物形象分析以及学习经典剧目的基础上,再加上自身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体验的积累,最后融合舞蹈技巧以及表演技能,以舞者的主观意识对生活进行的二度创作。
艺术就是将真实生活中的真情释放作为积累,然后在千篇一律的生活中发展新深意。但凡伪真虚假的都不能算作是艺术。作为艺术,一旦脱离了生活实际,缺乏百千变化的情感依托,也失去了它之所以称为艺术的初衷。生活既是艺术的生命,也是舞蹈的生命,要跳出舞者的整个情感,舞动观众的心灵,是断然不能脱离生活实际的。
在这积累素材和灵感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不加选择的照搬,而是要取其精华、去伪存真。就像经典的《中国妈妈》,编导不单单是讲诉了母爱的伟大,而是加强了戏剧矛盾,用两个有着民族冲突的国家为背景,以一位中国母亲的角度讲述了她与她日本孩子的动人故事,颇有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更加体现出母爱的伟大。而在舞蹈形式上的选择也是颇有心思的选择了最能够达到震撼效果的群舞形式,正是他深厚的生活累积和丰富的阅历支撑了他创作的来源,设计出民族对立情况下的微妙情感关系,用舞蹈展现出人物角色内心的艺术情感冲突,这是编导自身真实情感的释放。当这段舞蹈交到舞者手中,由舞者展示出来的时候,舞者如果是母亲的身份,自然能带入角色,流露出真实的情感,假如舞者还不是一位母亲,她则需要利用资料或实践的方式去进行自我感悟,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母亲的形象,最终舞者情感的真实释放则是这段舞蹈的二度创作。
舞蹈的情感表现是将内部情感呈现于外部动作,在舞蹈表演的整个过程中,动作的确起着较为关键的主导作用。有些编导将舞蹈表演的重点放在舞蹈动作的创作和钻研上,这种形式感强、动作复杂纷繁的舞蹈作品的确能通过娴熟的技巧和精妙的设计,使观众产生美的享受,但真正能长久的留在人们心目中的,像嘬一口陈酒一般细细品味的,还是那些抒发了真情实感的作品。
除了动作,音乐也是舞蹈表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初学舞者到教室上课时,不愿意接受舞蹈理论知识和音乐基础知识的培训,而重點关注舞蹈动作。作为舞者,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使舞蹈融入音乐,达到情感的宣泄,那么自己的表演则会成为无根水。通过音乐来把有情感的生命加入到舞蹈中,才能使舞蹈真正给人留下印象。怎样表达舞蹈的情感,加强对舞蹈情感的认知,这是通往舞蹈殿堂的必经之路。
(二)何为情感的真实性
所谓真实性,单纯的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指作品情感表现与其艺术形象相符合的性质。舞蹈家要创造舞蹈美必须以真实情感为基础,舞者运用肢体动作,真实地反映事物其本质以及它的发展规律,如果没有真实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作品是没有生命的。所谓真实性,并不是要求编导单纯的对生活表象作记录和复制,而是要正确、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运用肢体动作来反映出人和物的本质特征及其真实性。
什么是触及心灵的真实?其实就是某种情感的真实迸发在一瞬间让人感同身受。我们常常会因为某些人、某些事物而产生感动。但有一种感动能让人在一刹那间失去除了心跳以外的一切感觉,这就是触及心灵的真实,它由情感的真实性引起,并且同样来自丰富多彩的生活中。
作品《老爸》这个舞蹈创作的灵感就实实在在来自生活,来自对父亲的思念,来自对父亲的爱。张傲月自从八岁离家求学,便开始了长达十六年的舞蹈生活,他和父亲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父亲最爱看孩子在舞台上的光彩时刻,张傲月便有了为父亲独舞的想法,短短几分钟跳出了离家在外独闯天地的子女对家中父母的想念。张傲月将自己当下真实的浓浓深情编创成舞蹈,在舞蹈结束那一刻,张傲月低头弯腰,深深鞠了一躬,对着台下观众也是对着电视前的父亲,对他而言,额外多出的几秒的短暂停留是对多年来辛苦养育自己的父母感恩的一次真情流露,那一刻的真实情感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爸,我想你!”正是这一份舞蹈表演中的真实的情感打动了无数人,也感恩了父母。 其实情感的真实性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并不一定存在社会现实中,我们是通过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经历来催生出各类情感。情感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它只为感动者本体服务。既然看不见摸不着,那么“真”在哪里?这对一些人来说确实是一个长期困惑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用最真诚的态度和最原本的初心,流露出来的自然情感一定就是最真实的情感。
二、情感真实性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
(一)情感真实性有助于帮助编导的舞蹈创作
当下有大量的舞蹈,往往重视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常常使观众在欣赏过后感受不到任何启发、不能引起共鸣。编创团队累死累活感觉却只是不痛不痒、无病呻吟,有的甚至夸张得令人发指。这是为何?
在当今社会,多元化的娱乐活动和复杂的精神世界交织融合,部分编导过于依赖创新,认为创作出有新意、有特点的舞蹈就能点亮观众的目光。笔者不否认推陈出新是在现代社会多元化的情况下吸引大众目光的必要途径,也是舞蹈界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必要元素,但万万不可为了创新而创新。
舞蹈创作的题材有的来自现实世界,有的改编自文献资料。例如历史故事和神话故事这一类型的题材,编导在创作时需要翻阅相关的资料素材,为作品提供一定的依据。但编导仅仅靠冰冷生硬的素材就能创造出好的舞蹈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编导只是将空洞的素材表现出来,即使编创的舞蹈技巧再高超,呈现出来的作品还是缺少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只有编导加入真实的情感,才能使高超的技术和动人心魄的力量融合成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作品。
比如通过南京大屠杀事件改编创造的作品《南京·亮》是一部抗日题材的现代舞,直接而强烈的真实情感表现,结合宏大的群舞场面,使这部叙事性舞蹈富有表现力和舞蹈艺术的别样美感。正是这种直接而强烈的真实情感表现,使得《南京·亮》这部作品在舞蹈编创上别具风格。所以编导们要从情感的真实性出发,才能创造出有灵魂的好舞蹈。
(二)情感真实性有助于加深舞者对舞蹈的理解
舞者完成一段舞蹈,首先关注的往往是舞蹈动作,笔者承认舞蹈动作在舞蹈表演中相当重要。作为一名舞者,笔者也曾只注重舞蹈动作,而忽视了舞蹈表演中真实的情感,但最后作品显现出的却是情感的浅薄与虚假,那些作品是无病呻吟的写照,也许这就是忽略生活、曲解生活、遗忘最初的真实情感所造成的吧。
在每一个人的青春的岁月里,最真实的莫过于自己的真实感受,在笔者表演舞蹈《致青春》时,所有的青春记忆也随着舞动涌上心头,那些点点滴滴,那些酸甜苦辣的情感都在腦海里呈现出来。情感的真实性帮助了笔者对《致青春》的理解,让自己的深有体会实实在在的表现出来,《致青春》这个舞蹈通过舞者和把杆的亲密接触体现了舞者对舞蹈的热爱和对舞台的留恋。笔者也是自幼便开始学习舞蹈,对舞蹈充满了热爱,将青春的酸甜苦辣都奉献给了钟爱的舞台,带着自身对舞蹈的热爱之情,将这一份真实情感融入到对舞蹈的理解中,才使得笔者在表演这个舞蹈时,能够自如的表现這一份热爱和留恋。
正是有了真实情感作为一段舞蹈的基础之后,相应的舞者对于这段舞蹈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在表演时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三)情感真实性有助于引起观众的共鸣
舞蹈只有活起来才能带给观众以感动,什么叫做共鸣呢?在物理学上解释为物体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则是指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相同的情绪。一段舞蹈想要展示的情感,它的真实度和它贴近观众内心的程度成正比,人们往往会被一些真情实感而感动,进而达到精神上的震撼和共鸣。
生活的意义是能体会人间的百转千回,舞蹈的意义是能通过舞蹈进行真情的释放。如果没有真实的情感作为纽带,那舞蹈的意义便不存在,只有真实的情感才能拉近观众和舞者的心。
作为观众观看过舞蹈作品《我等你》,虽然舞者只是年轻的舞蹈演员,但却用真实的情感演绎出朴实的军嫂形象。《我等你》是这位军嫂没有声音的诉说、是这位军嫂的情感释放,舞蹈演员将所有的情绪都融合在了整支舞蹈的演绎中,让我们观众也感同身受,理解到了军嫂的不易。
综上所述,每一段舞蹈都需要加上编导、舞者的真实情感,成为一段有血有肉有灵魂的舞蹈,才能深入观众内心,架起和观众共鸣的桥梁。
三、如何在舞蹈表演中做到情感的真实性
我们怎样才能抓住触及心灵的真实,在舞蹈表演中做到情感的真实性呢?首先需要学会释放和感动。在社会生活现状中因为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依赖虚拟网络等主观的、客观的一系列因素而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我们都伪装着自己,缺乏真实的情感交流,麻痹了自己的第一感受,抛弃了自己最初最纯的状态,久而久之我们越来越难以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越来越不容易被真正感动。这是一种宝贵品质的缺失,是可怜、可悲的,我们需要感动!没有感动的艺术创作者是不合格的,那将会是艺术生命的枯竭,更说不上优秀的舞蹈创作了。因此我们需要去想象、去喜欢感动别人或着被感动。有了这样的前提才能抓住触及心灵的真实,保证情感的真实性与艺术生命的旺盛。
其次是要准确把握生活,学会观察、记忆和积累。在丰富多彩的生活现状面前,如何抓住触及心灵的真实,收集在记忆的仓库中必须依靠对生活准确的理解能力才能进行。学会观察本身就是一种判断“真善美”的过程。而且,编导和舞者对某种生活越熟悉、越理解,他在这方面的灵感和冲动就会越活跃、越强烈,越容易抓住触及心灵的真实且创作出动人的作品。如果对生活没有透彻的理解,就可能对生活的本质产生曲解,创作时就会离题奔走,其作品最终呈现的就会显得文不对题、苍白无力、无病呻吟。
四、结语
情感是舞蹈生命的动力,是舞者的表现原力、是编导的创作初心,它贯穿于整个舞蹈的萌发、创作、再造和呈现的过程。它是每段舞蹈跳动的心脏,是每个舞者不可回避的问题,他们充分了解生活,把握情感的表现方式,挖掘自己潜在的能力,最后使之释放出来。
真实的舞蹈情感使有限的舞蹈表演成为了一次无限的情感交流,精准的配合舞蹈动作,一步一步旋转进观众的内心深处,引起共鸣,在真正意义上给舞蹈表演赋予了灵魂。一次真正成功的舞蹈艺术,不单单只是让观众们享受视觉盛宴,还得让观众在深层意义上得到体会和启发。
在当下物欲横流的假面社会,创作出一个能让人真正感动、引起广泛情感共鸣的作品是如此的珍贵。我们要释放真实、学会感动、理解生活的真谛,以生活为基础、以情起舞,创作出充满“情感真实性”的,能够产生心灵激荡的作品。
参考文献:
[1]赵金子.浅谈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J].音乐时空,2014,(07).
[2]刘建.舞蹈的终极追求[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03).
[3]陈大革.论音乐修养在舞蹈实践中的重要地位[J].戏剧文学,2007,(09):105-106.
[4]彭瑞琪.舞台民间舞表演中情绪与情感研究[J].黄河之声,2016,(11).
[5]官效臣.舞蹈“意境”的艺术体现与审美特征[J].民族艺术,2013,(05):133-135.
[6]于平.舞蹈编导教学[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1998.
[7]张琳.舞蹈教学中的情感表现[J].学周刊:中旬,2014,(23).
[8]]杨笑妹.独舞对提高舞者专业素质的意义[J].大众文艺,2010,(10):47-48.
[9]魏丹.浅谈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达[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