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所在,教育的好坏决定着国家的经济与未来。大学生科研项目的实施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创新精神、思维能力以及提升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措施,也是我国科研教育领域发展的关键所在,对提高我国科研技术进步和培养新一代的科研人才有着巨大帮助。而对于各大高校而言,以学生为基础,重视大学生科研训练过程培养,不断优化和创新教育和管理体系,在学生的科研训练过程中能够使学生们更好的审核项目、研究项目以及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激情,进而使学生能够科学有效的进行科研训练。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训练过程培养 管理体系建设 探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018-02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变化,高素质、高能力以及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人才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也是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在我国大部分的高校教育当中,大学生科研训练课程已经日益完善,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进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对学生的科研素质形成与培养起着关键性作用。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也是国家“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校科研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够进行自主创业、项目管理以及实践创新的有力保证,也是我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具有科研素养的高水平人才的有效措施。我国高校更应该创新教育模式,优化管理制度,使学生能够在科研训练培养过程中提高管理意识、创新管理方法、解放固有思维以及优化科研成果。本文就现阶段大学生在科研训练过程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优化高校的管理制度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科研训练过程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大学生科研训练目的性不明确
在我国高校大学生科研训练过程中有些学生的目的性出现偏差,将学校奖学金以及研究生保送机会作为首要目的,忽视了科研训练的主旨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进而无法形成科学严谨的科研态度及有效的措施方法,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发生。
2.科研选题缺乏研究价值
由于科研领域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了解不够彻底,缺乏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将老师的照搬不误运用到科研训练中,加之缺少创新精神与意识,导致所选科研项目缺乏针对性以及研究价值,也就无法创造出有深度、有创新的研究成果,对高校完善及改进科研训练管理制度以及教育模式产生阻碍。
3.科研训练积极性缺失
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中,有的学生缺乏科研训练的积极性,将科研训练过于表面化与形式化。缺少科研训练专业知识以及科研素养,只注重申请过程,忽视了数据处理、文学探讨、对过去经验的总结以及应对方法的创新与探讨,对于学校管理制度的维护与更新产生了很大阻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会受到影响。
二、大学生创新科研训练过程培养和管理模式的优化措施
1.提高科研训练模式多样化
高校训练项目的单一性是限制學生科研训练取得良好成就的主要因素,因此,学校应该改变固有思维制度,积极引进企业性的科研项目,将科研训练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和适应社会的需求,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独立能力,让学生能够拓展思维模式、增加知识广度,进而更好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
2.创新学校及教师管理方法
学校应该不定期的举行科研研讨活动,使科研训练不再枯燥乏味,增加学生的参与热情,在研讨过程中,还可以使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吸取别人的长处、提升自己的缺点。对于教师而言,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意识、自主思考及解决问题以及使学生能够挖掘自身的潜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进而使学生找到正确的科研项目研究方向,进而更好的实现其研究价值。
3.提高学生科研训练的积极性
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的创新教育方法及方式,使学生能够积极踊跃的进行科研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及研究兴趣,使科研训练不再枯燥乏味、缺乏生机,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科学训练所带来的积极效果,为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与科研素质发展与进步提供有力保证。
总结
大学生科研训练课程的实施对于大学生更好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作用显而易见,而科学有效的教育制度管理是保证大学生高效、科学进行科研训练的有力措施,正确对学生进行引导及梳理,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是我国科研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郝渊晓, 周美莉, 赵彦,等. 大学生科研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之思考[J].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8(6):626-628.
[2]李慧, 张静武. 注重大学生的科研训练,培养创新能力[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2(2):111-113.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训练过程培养 管理体系建设 探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018-02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变化,高素质、高能力以及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人才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也是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在我国大部分的高校教育当中,大学生科研训练课程已经日益完善,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进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对学生的科研素质形成与培养起着关键性作用。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也是国家“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校科研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够进行自主创业、项目管理以及实践创新的有力保证,也是我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具有科研素养的高水平人才的有效措施。我国高校更应该创新教育模式,优化管理制度,使学生能够在科研训练培养过程中提高管理意识、创新管理方法、解放固有思维以及优化科研成果。本文就现阶段大学生在科研训练过程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优化高校的管理制度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科研训练过程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大学生科研训练目的性不明确
在我国高校大学生科研训练过程中有些学生的目的性出现偏差,将学校奖学金以及研究生保送机会作为首要目的,忽视了科研训练的主旨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进而无法形成科学严谨的科研态度及有效的措施方法,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发生。
2.科研选题缺乏研究价值
由于科研领域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了解不够彻底,缺乏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将老师的照搬不误运用到科研训练中,加之缺少创新精神与意识,导致所选科研项目缺乏针对性以及研究价值,也就无法创造出有深度、有创新的研究成果,对高校完善及改进科研训练管理制度以及教育模式产生阻碍。
3.科研训练积极性缺失
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中,有的学生缺乏科研训练的积极性,将科研训练过于表面化与形式化。缺少科研训练专业知识以及科研素养,只注重申请过程,忽视了数据处理、文学探讨、对过去经验的总结以及应对方法的创新与探讨,对于学校管理制度的维护与更新产生了很大阻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会受到影响。
二、大学生创新科研训练过程培养和管理模式的优化措施
1.提高科研训练模式多样化
高校训练项目的单一性是限制學生科研训练取得良好成就的主要因素,因此,学校应该改变固有思维制度,积极引进企业性的科研项目,将科研训练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和适应社会的需求,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独立能力,让学生能够拓展思维模式、增加知识广度,进而更好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
2.创新学校及教师管理方法
学校应该不定期的举行科研研讨活动,使科研训练不再枯燥乏味,增加学生的参与热情,在研讨过程中,还可以使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吸取别人的长处、提升自己的缺点。对于教师而言,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意识、自主思考及解决问题以及使学生能够挖掘自身的潜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进而使学生找到正确的科研项目研究方向,进而更好的实现其研究价值。
3.提高学生科研训练的积极性
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的创新教育方法及方式,使学生能够积极踊跃的进行科研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及研究兴趣,使科研训练不再枯燥乏味、缺乏生机,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科学训练所带来的积极效果,为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与科研素质发展与进步提供有力保证。
总结
大学生科研训练课程的实施对于大学生更好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作用显而易见,而科学有效的教育制度管理是保证大学生高效、科学进行科研训练的有力措施,正确对学生进行引导及梳理,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是我国科研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郝渊晓, 周美莉, 赵彦,等. 大学生科研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之思考[J].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8(6):626-628.
[2]李慧, 张静武. 注重大学生的科研训练,培养创新能力[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2(2):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