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本阅读教学,已成为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的主题,但文本阅读教学到底引向何处呢?本文就是在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从多元解讀、个性解读、本真解读等三个角度进行引领。在这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引领下,让学生“去体味、体验内中情味或情感,去寻绎文本语言背后的特殊的意味、意蕴,最终得到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形成一定的语言文字素养。
关键词:文本阅读;多元解读;个性解读;本真解读
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引领作用起到导向与推进作用,是学生阅读的动力之源。阅读角度不同,学生对同一文本的体验也就各异。为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解读文本,才能读出新意,读出不一样的体验。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有利条件,要关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多样性、心理的独特性。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的引领中,应努力从以下三个方面的解读角度去下功夫:
一、多元解读角度下的多维透视
由于读者所接受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社会阅历、认知态度、审美情趣都各不相同,对文学作品的认知、解读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方面、多角度解读,甚至要引导他们进行深度挖掘。
我校林榕老师在公开课《我有一个梦想》的课堂上,学生们探讨一个问题: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梦想”都包含那些内容?同学们探讨后得到和教科书基本一致的答案。但林榕老师却没有因此而结束了这次探讨,而是启发道:马丁·路德金提醒黑人同胞注意斗争的方式和策略,反对“以暴易暴”,提出“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这似乎也隐含了一个“梦想”,不知同学们怎样理解?学生们经过一番思索后,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这是不是指我们(黑人)要以强大的忍耐力,停止一切暴力,以博大的胸襟去拥抱他人,容忍他人的伤害与不公,以宽容的心来对抗仇恨,化解一切仇恨和争斗,由此来追求和平和自由呢?”在这样的引领下,学生不仅加深并拓宽了对文本主题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悟到忍耐与宽容不仅是一种胸襟,也是以柔克刚的人生武器。可见,林老师的这种引领是非常有效的。
又如,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通过多元解读角度,学生们也有了不同寻常的发现。同学们通过分析被中国传统宗法伦理道德严重束缚,已经没有旺盛生命力,没有奋斗意志的“老实人”成年闰土和一个只有物质欲望,没有道德操守,且极端的自私自利的“豆腐西施”杨二嫂,发现了当时中国的真实现状。鲁迅对这样一个“祖国”感到极度的失望。由此表现了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祖国”现实命运的切实关心,对祖国前途的痛苦思考,更体现了鲁迅先生深重的民族忧患意识。也有同学这样认为《故乡》这篇小说,通过“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我”对眼前故乡的失望和对过去故乡的依恋。而也有同学认为结合鲁迅先生创作心态,根据“闰土”这一人物的真实性,《故乡》主题应是通过“我”和闰土关系变化的叙述,描写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表达了对平等亲密人际关系的期待。在以上的解读中,有切合时代的政治认识,也有由文本衍生的作者形象分析,还有完全来源于学生个人体验的主题理解,有些虽显肤浅,但却言而有理。这样的解读不仅不会削弱作品的魅力,反而使作品更显丰富,异彩纷呈。
二、个性解读角度下独特体验
文本的价值是由读者和作者共同创造出来的,与文本对话是自我言语生命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传统解读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新的审视,进行个性解读,激发学生的独特体验。
柳永的《雨霖铃》是名家名篇,对它的解读往往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看法,学生较难挖掘出独到的有新意的体验。但如果教师引领得当,还是有新发现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名句,让学生来鉴赏此句,他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柳,留也,“柳”与“留”谐音,表达了词人离别友人后,目睹寓意离别的柳树,勾起无限的感伤与思念。很多教师到此就不再往下挖掘了。我在授课中却不限于此,稍加引领道:这种理解很好,杨柳在清晓的寒风中吹拂,面对此情此景,展开你的想象,你还能挖掘出新的感悟吗?此时学生会调动他的生活体验和想象。果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柳枝在晓风中摇曳,这种摇曳之态让作者产生了漂浮不定的羁旅之愁,再加上此时恰为深秋季节,柳叶枯黄、凋落,尽显萧瑟衰败之态,不更增添了词人离别友人后的伤感之情吗?我对同学的回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因为这才是学生的真正体验,是由学生的生活感悟产生的独特体验。
三、本真解读角度下的表象突破
文本的解读是独特的,也是多元的。但不管向哪个方向解读,解读到何种程度,都应遵循“真实”二字。任何文章都是特定社会条件下的特定产物,都是作者彼时彼地彼境彼情的“唯一”产物,要想读懂这个“唯一”,除了要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环境,还要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创作动机和价值观。这样才不会误读、曲解,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不管哪个哈姆雷特都必须是文本内容的真实反映。因此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引领学生还原文本本真,读出作者创作的真实意图和根本目的。
在解读《荷塘月色》时,大多数人在理解主题时都给它烙上强烈的时代烙印,说文中表现的淡淡的哀伤是作者面对当时中国现状与中国革命的彷徨与迷惑,是对自己前进路途无法认清的失意与挣扎。当然这也是一种解读,但未必是正确的解读。我看过许多朱自清的文章,也看过许多评论朱自清的作品,他在1926年3月18日的女师大风潮及3.18惨案发生后,也写了一篇文章抒发自己的感受,因为他是在回家的途中无意中经历这次惨案的,差点在枪弹中遭难。但在文中全没有鲁迅的锋芒毕露,也没明确的表现出他的政治倾向,他只是在文中不断地表达出恐惧后的心有余悸。从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并非一个热衷于政治的人,从对他的评论文中也可看出这一点。因此,我认为,《荷塘夜色》不排除政治因素,但更有可能只是一篇抒发个人情感的散文。
当然我这里所说的“真实”并非排斥文学鉴赏的想象、夸张。我们知道,文学阅读离开了想象,就会味同嚼蜡。艺术是高于生活,但它也是来源于生活,没有真实的生活基础,艺术鉴赏就会成为无本之源的空中楼阁,就会背离艺术的实质,成为伪艺术。放于课堂,就会成为没有了厚重的思想与情感,只剩华丽形式的伪课堂。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化县第六中学)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12-13.
[2]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6-7.
关键词:文本阅读;多元解读;个性解读;本真解读
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引领作用起到导向与推进作用,是学生阅读的动力之源。阅读角度不同,学生对同一文本的体验也就各异。为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解读文本,才能读出新意,读出不一样的体验。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有利条件,要关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多样性、心理的独特性。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的引领中,应努力从以下三个方面的解读角度去下功夫:
一、多元解读角度下的多维透视
由于读者所接受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社会阅历、认知态度、审美情趣都各不相同,对文学作品的认知、解读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方面、多角度解读,甚至要引导他们进行深度挖掘。
我校林榕老师在公开课《我有一个梦想》的课堂上,学生们探讨一个问题: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梦想”都包含那些内容?同学们探讨后得到和教科书基本一致的答案。但林榕老师却没有因此而结束了这次探讨,而是启发道:马丁·路德金提醒黑人同胞注意斗争的方式和策略,反对“以暴易暴”,提出“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这似乎也隐含了一个“梦想”,不知同学们怎样理解?学生们经过一番思索后,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这是不是指我们(黑人)要以强大的忍耐力,停止一切暴力,以博大的胸襟去拥抱他人,容忍他人的伤害与不公,以宽容的心来对抗仇恨,化解一切仇恨和争斗,由此来追求和平和自由呢?”在这样的引领下,学生不仅加深并拓宽了对文本主题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悟到忍耐与宽容不仅是一种胸襟,也是以柔克刚的人生武器。可见,林老师的这种引领是非常有效的。
又如,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通过多元解读角度,学生们也有了不同寻常的发现。同学们通过分析被中国传统宗法伦理道德严重束缚,已经没有旺盛生命力,没有奋斗意志的“老实人”成年闰土和一个只有物质欲望,没有道德操守,且极端的自私自利的“豆腐西施”杨二嫂,发现了当时中国的真实现状。鲁迅对这样一个“祖国”感到极度的失望。由此表现了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祖国”现实命运的切实关心,对祖国前途的痛苦思考,更体现了鲁迅先生深重的民族忧患意识。也有同学这样认为《故乡》这篇小说,通过“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我”对眼前故乡的失望和对过去故乡的依恋。而也有同学认为结合鲁迅先生创作心态,根据“闰土”这一人物的真实性,《故乡》主题应是通过“我”和闰土关系变化的叙述,描写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表达了对平等亲密人际关系的期待。在以上的解读中,有切合时代的政治认识,也有由文本衍生的作者形象分析,还有完全来源于学生个人体验的主题理解,有些虽显肤浅,但却言而有理。这样的解读不仅不会削弱作品的魅力,反而使作品更显丰富,异彩纷呈。
二、个性解读角度下独特体验
文本的价值是由读者和作者共同创造出来的,与文本对话是自我言语生命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传统解读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新的审视,进行个性解读,激发学生的独特体验。
柳永的《雨霖铃》是名家名篇,对它的解读往往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看法,学生较难挖掘出独到的有新意的体验。但如果教师引领得当,还是有新发现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名句,让学生来鉴赏此句,他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柳,留也,“柳”与“留”谐音,表达了词人离别友人后,目睹寓意离别的柳树,勾起无限的感伤与思念。很多教师到此就不再往下挖掘了。我在授课中却不限于此,稍加引领道:这种理解很好,杨柳在清晓的寒风中吹拂,面对此情此景,展开你的想象,你还能挖掘出新的感悟吗?此时学生会调动他的生活体验和想象。果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柳枝在晓风中摇曳,这种摇曳之态让作者产生了漂浮不定的羁旅之愁,再加上此时恰为深秋季节,柳叶枯黄、凋落,尽显萧瑟衰败之态,不更增添了词人离别友人后的伤感之情吗?我对同学的回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因为这才是学生的真正体验,是由学生的生活感悟产生的独特体验。
三、本真解读角度下的表象突破
文本的解读是独特的,也是多元的。但不管向哪个方向解读,解读到何种程度,都应遵循“真实”二字。任何文章都是特定社会条件下的特定产物,都是作者彼时彼地彼境彼情的“唯一”产物,要想读懂这个“唯一”,除了要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环境,还要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创作动机和价值观。这样才不会误读、曲解,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不管哪个哈姆雷特都必须是文本内容的真实反映。因此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引领学生还原文本本真,读出作者创作的真实意图和根本目的。
在解读《荷塘月色》时,大多数人在理解主题时都给它烙上强烈的时代烙印,说文中表现的淡淡的哀伤是作者面对当时中国现状与中国革命的彷徨与迷惑,是对自己前进路途无法认清的失意与挣扎。当然这也是一种解读,但未必是正确的解读。我看过许多朱自清的文章,也看过许多评论朱自清的作品,他在1926年3月18日的女师大风潮及3.18惨案发生后,也写了一篇文章抒发自己的感受,因为他是在回家的途中无意中经历这次惨案的,差点在枪弹中遭难。但在文中全没有鲁迅的锋芒毕露,也没明确的表现出他的政治倾向,他只是在文中不断地表达出恐惧后的心有余悸。从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并非一个热衷于政治的人,从对他的评论文中也可看出这一点。因此,我认为,《荷塘夜色》不排除政治因素,但更有可能只是一篇抒发个人情感的散文。
当然我这里所说的“真实”并非排斥文学鉴赏的想象、夸张。我们知道,文学阅读离开了想象,就会味同嚼蜡。艺术是高于生活,但它也是来源于生活,没有真实的生活基础,艺术鉴赏就会成为无本之源的空中楼阁,就会背离艺术的实质,成为伪艺术。放于课堂,就会成为没有了厚重的思想与情感,只剩华丽形式的伪课堂。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化县第六中学)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12-13.
[2]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