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作文教学,它是最能综合反映学生能力的.我从事小学语文以来,就一直在努力寻找一条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拓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文途径。随着多媒体和教育的联姻,教育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为学生打开了又一个崭新的世界,为老师找到了一条方便快捷的道路。丰富的教學资源让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充分享受课堂“冲浪”的快乐。我经过几年的多媒体教学的尝试,深切感受到多媒体犹如一缕春风,一扫作文课堂的枯燥无味,给作文带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生机与活力。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老师都知道,作文最让师生头痛,不但学生难写,而且教师难教,往往费力不讨好。学生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写不具体,写不生动。这是因为学生生活阅历太少,思想太单纯的缘故。学生没亲身经历过,又怎么会想得到呢,当然就写不出来了。老师要求写呀,怎么办呢?于是空话、假话、套话连篇,更谈不上生动具体了。学生也深恶痛绝作文。可我们教师也不可能每次都把学生带到作文现场去呀。这时,我们不防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灵活性,指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如指导写一个运动场面时,我放映了28届奥运会上学生最崇拜的英雄 -刘翔的田径实况,学生在亲自感受到奥运会的比赛的激烈后,看到了刘翔的顽强拼搏情景,再加上激昂奋进的音乐,学生热血沸腾,一个个抢着举手发言,一句句精彩生动的语言现场生成,由学生脱口而出,学生写作兴趣高涨,下笔如有千言,不再感觉作文困难。同样的,我们可以把许多静止的图画变成生动的活的画面,如《热闹的菜市场》《超市》《迷人的夕阳》《家乡的特产——榨菜》等作文,让学生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资源,让他们不再惧怕写作,不再为无内容可写而烦恼。下次作文他们又在期待能看到什么精彩的内容了。
二、启发思维、写法点拨
“巧妇难以无米之炊”,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获取第一手材料。而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为丰富学生的表象,开拓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提供了物质基础。 例如,在教学写景作文〈游览一处美丽的风光〉时,我让学生去观赏我们涪陵的滨江景观长廊,学生自个儿去了,或和家长一起去看了,可交上来的作文怎么也不生动。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走马观花,或是不知按什么样的顺序写,或是抓不住事物的特点。于是教师就去现场拍摄了一些镜头,然后作成课件,让画面重新放映一次,教师随着镜头作一些写作上的指导,于是学生兴趣大增,茅塞顿开,写作思路一下畅通,优美词句如泉水源源不断,下笔就如有千言了。再如播放燃放爆竹,听到震耳欲聋的“劈啪”声,学生想到了除夕之夜那热闹的场景,亲人婚礼的喜庆场面,服务行业开张典礼,高速公路胜利通车…… 这样在作文教学时,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又为他们提供了作文的素材。多媒体有极丰富的表现力,通过各种事物形象,情景过程的再现,有效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空间。
三、修改作文、事半功倍
凡教过语文的老师都知道作文最难改,笔者曾花大量时间去改作文,往往在下了班还要把作文本带回家,因为没改完,没办法呀,一个小时只能改10来本。但是,结果呢,不用说,语文老师都知道——学生只看分数,(评语也看,但他看不懂,评语是给学校领导看的,要检查呗)错的字学生下次还错,什么叫写生动点,具体点,学生不懂。教师给学生在作文本上改写的优美词句,他下次照忘,因为没进他大脑加工和消化。哎,真是悲哀!有了多媒体,我把学生的“骨头作文”投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全部来当医生,为这篇作文“动手术”——美容和增肥。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好词佳句此起彼伏,这时,老师再给一些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写作顺序和一指点,写作技巧一示范,一篇文采辞藻俱佳的作文展现同学们的眼前。“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修改前后的对比,学生豁然开朗。他这时才明白,老师口中常说的“生动、具体、形象”原来是这个意思。我也能修改出来的。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加于适当的引导,循着范文的路子,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在构篇技巧上不断尝试,反复练习,促使小学生从模仿范文逐步发展到有自己的写作风格,并学会用自己的风格安排材料作文。
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好词佳句,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给你表扬和鼓励,这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又增加了。
像这样改作文,省时省劲,事半功倍。这样做远比教师用小黑板抄写一篇典型的习作,然后再由教师一人讲评,质量要高得多、速度快得多、容量大得多。
除此以外,运用多媒体还可以让学生欣赏到大量名家名作,拓宽学生的阅读量。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恰当地运用好多媒体,学生的习作质量一定会得到提高。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老师都知道,作文最让师生头痛,不但学生难写,而且教师难教,往往费力不讨好。学生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写不具体,写不生动。这是因为学生生活阅历太少,思想太单纯的缘故。学生没亲身经历过,又怎么会想得到呢,当然就写不出来了。老师要求写呀,怎么办呢?于是空话、假话、套话连篇,更谈不上生动具体了。学生也深恶痛绝作文。可我们教师也不可能每次都把学生带到作文现场去呀。这时,我们不防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灵活性,指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如指导写一个运动场面时,我放映了28届奥运会上学生最崇拜的英雄 -刘翔的田径实况,学生在亲自感受到奥运会的比赛的激烈后,看到了刘翔的顽强拼搏情景,再加上激昂奋进的音乐,学生热血沸腾,一个个抢着举手发言,一句句精彩生动的语言现场生成,由学生脱口而出,学生写作兴趣高涨,下笔如有千言,不再感觉作文困难。同样的,我们可以把许多静止的图画变成生动的活的画面,如《热闹的菜市场》《超市》《迷人的夕阳》《家乡的特产——榨菜》等作文,让学生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资源,让他们不再惧怕写作,不再为无内容可写而烦恼。下次作文他们又在期待能看到什么精彩的内容了。
二、启发思维、写法点拨
“巧妇难以无米之炊”,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获取第一手材料。而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为丰富学生的表象,开拓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提供了物质基础。 例如,在教学写景作文〈游览一处美丽的风光〉时,我让学生去观赏我们涪陵的滨江景观长廊,学生自个儿去了,或和家长一起去看了,可交上来的作文怎么也不生动。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走马观花,或是不知按什么样的顺序写,或是抓不住事物的特点。于是教师就去现场拍摄了一些镜头,然后作成课件,让画面重新放映一次,教师随着镜头作一些写作上的指导,于是学生兴趣大增,茅塞顿开,写作思路一下畅通,优美词句如泉水源源不断,下笔就如有千言了。再如播放燃放爆竹,听到震耳欲聋的“劈啪”声,学生想到了除夕之夜那热闹的场景,亲人婚礼的喜庆场面,服务行业开张典礼,高速公路胜利通车…… 这样在作文教学时,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又为他们提供了作文的素材。多媒体有极丰富的表现力,通过各种事物形象,情景过程的再现,有效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空间。
三、修改作文、事半功倍
凡教过语文的老师都知道作文最难改,笔者曾花大量时间去改作文,往往在下了班还要把作文本带回家,因为没改完,没办法呀,一个小时只能改10来本。但是,结果呢,不用说,语文老师都知道——学生只看分数,(评语也看,但他看不懂,评语是给学校领导看的,要检查呗)错的字学生下次还错,什么叫写生动点,具体点,学生不懂。教师给学生在作文本上改写的优美词句,他下次照忘,因为没进他大脑加工和消化。哎,真是悲哀!有了多媒体,我把学生的“骨头作文”投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全部来当医生,为这篇作文“动手术”——美容和增肥。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好词佳句此起彼伏,这时,老师再给一些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写作顺序和一指点,写作技巧一示范,一篇文采辞藻俱佳的作文展现同学们的眼前。“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修改前后的对比,学生豁然开朗。他这时才明白,老师口中常说的“生动、具体、形象”原来是这个意思。我也能修改出来的。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加于适当的引导,循着范文的路子,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在构篇技巧上不断尝试,反复练习,促使小学生从模仿范文逐步发展到有自己的写作风格,并学会用自己的风格安排材料作文。
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好词佳句,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给你表扬和鼓励,这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又增加了。
像这样改作文,省时省劲,事半功倍。这样做远比教师用小黑板抄写一篇典型的习作,然后再由教师一人讲评,质量要高得多、速度快得多、容量大得多。
除此以外,运用多媒体还可以让学生欣赏到大量名家名作,拓宽学生的阅读量。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恰当地运用好多媒体,学生的习作质量一定会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