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没有生活就没有幼儿的生存和发展。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本文结合幼儿教学实践,生活教育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有效运用。
多年的教学让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一直处于一个不停活动的状态。他们很少像大人那样常常会在闲暇的时候发呆。他们喜欢和小伙伴们追逐嬉戏;喜欢玩弄手头边一切可以拿到的是小玩意儿;喜欢不停地问这个问那个。哪怕是你以为他静静地坐着的时候,你也可以发现他的眼睛在骨碌碌地转溜,或许是在偷偷观察你在做什么,或许是在瞧地上的两只蚂蚁在打架,或许是在看窗外划落的那一片秋叶。总之,各种行动仿佛是充满了他们的全部生活。
近年来,随着《纲要》落实与推进,注重生活、回归生活更成为幼儿教育改革的热点,生活教育思想成为一种重要的指导思想。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1)教育要使孩子学习生活——强调选择生活;(2)教育要利用生活——强调体验生活:(3)教育为了生活——强调回归生活。这是《纲要》的基本理念,也体现了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特点——教育生活化,幼儿园课程只有源自幼儿的生活才可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选择生活,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多元
杜威曾经说过:“学习应成为儿童真正生活的地方,并从中获得他所感到高兴和有意义的生活经验,教育应该是生活的本身,而不是生活的准备。”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年龄小,知识经验缺乏,幼儿必须通过自己的操作、尝试和体验,积累经验,建构新知。源于幼儿经验生活的幼儿园课程,孩子们更为感兴趣,他们往往会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发现、去尝试,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就以我班为例,有一次金鸡湖有彩船表演,我组织家长带孩子一起去看表演,事后我又以这次彩船表演为主题,结合苏州话方言的教学编写了儿歌,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啥个彩船过来哉》的语言课。他们既有了看彩船表演的亲身经历,又通过上课了解了各种彩船的特点,同时还进一步地传承了吴语这门古老的方言。对孩子来说,这是一次绝好的体验,他们看到了学到了。我把生活和教育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
当然,更多的时候我并不会把想要教给孩子们的东西直接以很正式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上,我往往会在一言一行中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二、体验生活,幼儿园课程实施途径的多样
(一)体验式饮食活动
陈鹤琴先生提出:将“儿童的一饮一食,一草一木的接触,灿烂的玩具用品“等纳入课程内容。让幼儿在饮食活动中真切、生动地体验生活的多滋多味。小班活动《甜甜蜜蜜分享会》,结合中秋节开展的美食分享活动,既满足了幼儿对美食的欲望,又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分享月餅等美食,了解中秋节的风俗等。
(二)渗透式节日活动
多姿多彩的节日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节日环境、节日饰品、节日习俗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利用节日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感知生活、享受生活,这是回归生活的有效途径之一。
以我班为例,在课程开展中我们结合不同的节日、不同的角度展开活动。一是以时间顺序为节日主题:包括春节、元宵节、“三八”妇女节、清明节、端午节、儿童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圣诞节、元旦等;二是幼儿园自创节日活动:新洲文化节、新洲童话节等。
(三)互动式主题活动
互动式主题活动是以主题为线索,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而开展的。我班注重预设与生成活动相结合,生成与预设活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丰富了幼儿的主题活动。如中班童话剧主题《龟兔赛跑》中生成了语言活动《新龟兔赛跑》、美术活动《小小棋盘设计师》、艺术活动《龟兔队歌》。
(四)互助式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是家园合作的重要途径,通过亲子对话促进亲子情感,家长对活动的理解、支持激发幼儿的兴趣,家长的积极参与、引导会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例:大班美术活动《亲子对话》,家长把每天想对孩子说的话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以邮寄的方式寄到幼儿园,孩子收到以后也用绘画的方式回信,这样一来一回,孩子与家长有了更多沟通生活的机会,促进彼此感情。
三、回归生活,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个性
在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评价中,学会走进孩子的内心,倾听并与之对话,获得对童心的真正解读,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告诉孩子:“你应该怎么做”,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地位,心平气和地倾听孩子:“你为什么这么做,你是怎么想的?”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关注幼儿、选择生活、体验生活、回归生活,让幼儿园课程植根生活的土壤。幼儿的心灵,如果种植在生活的土壤之中,它们就会非常自然地生长起来。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础,提炼教育内容,挖掘教育力量,整合各方面教育资源,通过幼儿的亲身体验,锻炼能力,养成习惯,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苏州新洲幼儿园 江苏】
多年的教学让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一直处于一个不停活动的状态。他们很少像大人那样常常会在闲暇的时候发呆。他们喜欢和小伙伴们追逐嬉戏;喜欢玩弄手头边一切可以拿到的是小玩意儿;喜欢不停地问这个问那个。哪怕是你以为他静静地坐着的时候,你也可以发现他的眼睛在骨碌碌地转溜,或许是在偷偷观察你在做什么,或许是在瞧地上的两只蚂蚁在打架,或许是在看窗外划落的那一片秋叶。总之,各种行动仿佛是充满了他们的全部生活。
近年来,随着《纲要》落实与推进,注重生活、回归生活更成为幼儿教育改革的热点,生活教育思想成为一种重要的指导思想。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1)教育要使孩子学习生活——强调选择生活;(2)教育要利用生活——强调体验生活:(3)教育为了生活——强调回归生活。这是《纲要》的基本理念,也体现了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特点——教育生活化,幼儿园课程只有源自幼儿的生活才可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选择生活,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多元
杜威曾经说过:“学习应成为儿童真正生活的地方,并从中获得他所感到高兴和有意义的生活经验,教育应该是生活的本身,而不是生活的准备。”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年龄小,知识经验缺乏,幼儿必须通过自己的操作、尝试和体验,积累经验,建构新知。源于幼儿经验生活的幼儿园课程,孩子们更为感兴趣,他们往往会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发现、去尝试,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就以我班为例,有一次金鸡湖有彩船表演,我组织家长带孩子一起去看表演,事后我又以这次彩船表演为主题,结合苏州话方言的教学编写了儿歌,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啥个彩船过来哉》的语言课。他们既有了看彩船表演的亲身经历,又通过上课了解了各种彩船的特点,同时还进一步地传承了吴语这门古老的方言。对孩子来说,这是一次绝好的体验,他们看到了学到了。我把生活和教育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
当然,更多的时候我并不会把想要教给孩子们的东西直接以很正式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上,我往往会在一言一行中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二、体验生活,幼儿园课程实施途径的多样
(一)体验式饮食活动
陈鹤琴先生提出:将“儿童的一饮一食,一草一木的接触,灿烂的玩具用品“等纳入课程内容。让幼儿在饮食活动中真切、生动地体验生活的多滋多味。小班活动《甜甜蜜蜜分享会》,结合中秋节开展的美食分享活动,既满足了幼儿对美食的欲望,又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分享月餅等美食,了解中秋节的风俗等。
(二)渗透式节日活动
多姿多彩的节日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节日环境、节日饰品、节日习俗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利用节日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感知生活、享受生活,这是回归生活的有效途径之一。
以我班为例,在课程开展中我们结合不同的节日、不同的角度展开活动。一是以时间顺序为节日主题:包括春节、元宵节、“三八”妇女节、清明节、端午节、儿童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圣诞节、元旦等;二是幼儿园自创节日活动:新洲文化节、新洲童话节等。
(三)互动式主题活动
互动式主题活动是以主题为线索,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而开展的。我班注重预设与生成活动相结合,生成与预设活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丰富了幼儿的主题活动。如中班童话剧主题《龟兔赛跑》中生成了语言活动《新龟兔赛跑》、美术活动《小小棋盘设计师》、艺术活动《龟兔队歌》。
(四)互助式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是家园合作的重要途径,通过亲子对话促进亲子情感,家长对活动的理解、支持激发幼儿的兴趣,家长的积极参与、引导会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例:大班美术活动《亲子对话》,家长把每天想对孩子说的话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以邮寄的方式寄到幼儿园,孩子收到以后也用绘画的方式回信,这样一来一回,孩子与家长有了更多沟通生活的机会,促进彼此感情。
三、回归生活,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个性
在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评价中,学会走进孩子的内心,倾听并与之对话,获得对童心的真正解读,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告诉孩子:“你应该怎么做”,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地位,心平气和地倾听孩子:“你为什么这么做,你是怎么想的?”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关注幼儿、选择生活、体验生活、回归生活,让幼儿园课程植根生活的土壤。幼儿的心灵,如果种植在生活的土壤之中,它们就会非常自然地生长起来。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础,提炼教育内容,挖掘教育力量,整合各方面教育资源,通过幼儿的亲身体验,锻炼能力,养成习惯,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苏州新洲幼儿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