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撤销之诉的起诉期限起算研析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第三人撤销之诉指向的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结果,是事后纠错性质的特殊救济程序。法院对程序的启动进行实质性审查,诉讼门槛低于再审程序但高于普通民事诉讼。从制度目的出发,在现行司法实务背景下第三人撤销之诉的起诉期限的起算以当事人成为适格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先决裁判存在错误以及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受到损害为三大必要条件是最合理的制度安排。起算点依三要件同时满足的时间点而确定。
  关键词:第三人撤销之诉;特殊救济程序;程序适用;起诉期限
  一、第三人撤销之诉程序性质的界定
  所谓第三人撤销之诉,是指案外第三人申请撤销他人之间已经生效但存在错误并对自己的合法权益产生不利影响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的救济制度。[1]首先,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特殊之处在于诉讼所指向的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结果,其对经由已决裁判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提出挑战和质疑。所以依学界主流观点第三人撤销之诉依然应当归划至特殊救济程序的范围内。[2]实质上第三人撤销之诉可以被理解为是限定给第三人的特殊再审,是传统再审主体范围有条件地扩张至案外第三人。[3]其次,对比保障案外第三人权利的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这两个事前程序保障制度,同为保障第三人正当权益的第三人撤销之诉显然是一种事后纠错救济保障。所谓的“事前”与“事后”的划分标准是裁判是否生效。在案件受理之后,裁判作出并生效之前的程序阶段即为“事前”,案外第三人参与诉讼对自己的权利进行积极的维护是事前救济,也是一般救济程序的常态。事后救济的纠错性会对已经发生效力的裁判提出挑战,造成经由该裁判所确定的法律关系再次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下,影响不可谓不大,所以事后救济程序应当也必须是作为特殊和例外的制度存在的,程序的启动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从而可以衡平双方权益。所以,第三人撤销之诉从本质上来说是事后纠错性质的特殊救济程序。
  二、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程序启动门槛
  正如上文所言,第三人撤销之诉是特殊司法救济程序的一种,关涉着先诉的当事人对先决裁判的信赖利益、司法裁判的权威性和已决权利义务关系的稳定性问题,所以在程序适用应当有比普通民事诉讼更严格的要求。在立案登记制下,法院对普通民事诉讼的启动只进行形式审查,不涉及实体权利义务争议。而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启动条件与实体权利义务内容紧密联系,程序的顺利启动需要法院实质审查,需要当事人提供证据对事由存在的较大可能性进行证明。第三人撤销之诉在诸多方面与再审有相似之处,[4]但是鉴于第三人撤销之诉中的第三人尚未在先诉之中行使过自己的程序权利,权益未得到充分的代表,缺乏法定正当程序的保障,[5]所以在司法政策考量过程中对维护先诉裁判的稳定性的权重上要低于再审,程序启动门槛也相应地低于再审,差别主要体现在诉讼门槛结构上:再审之诉需要经过再审事由程序,是一种“二阶”设置,第一阶段是对再审事由的审查,具有再审事由的,进入本案再审阶段。而第三人撤销之诉与一般民事诉讼相同依然是“一阶结构”,没有事由审查。(三者之间的比较见下图)
  三、司法实务背景下对第三人撤销之诉起诉期限起算的三大前提的界定
  (1)“当事人适格”
  因为第三人撤销之诉启动会影响已决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稳定性,法院往往会采取谨慎和严格的态度。就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原告适格,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了两个选择性的主体要件和三个必备要件:(1)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2)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3)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4)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5)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作出该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中,(1)和(2)是选择性要件,(3)、(4)、(5)是必备要件。当事人要成功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必须证明自己符合(1)、(3)、(4)、(5)或者(2)、(3)、(4)、(5)两个组合之一。当事人要成功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必须证明自己是对前诉所涉的实体内容有独立请求权或与诉讼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即主体适格。显然,当事人适格是第三人撤销之诉最基本和最初步的适用条件和受理要求。[6]主体资格被满足,这个程序方有被适用的意义,起诉才有被受理的可能。那么相应的,第三人撤销之诉的起诉期限的起算也必然应当以此为前提条件之一。因为如若当事人尚未成为适格的原告或没有证据证明其为适格的原告,法院出于谨慎和严格的态度并不会受理当事人的起诉,第三人撤销之诉就不可能被适用和启动,起诉期限的起算就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毫无依据与意义。同时对当事人而言也有失公允。毕竟若起诉期限的起算不以原告适格为前提的话,会造成“起诉期限已经开始计算,但其之起诉并不会被法院受理”的不合理的局面,难以实现权利保护。
  (2)“有证据证明生效裁判存在错误,损害其权益”
  从利益衡平及制度目的出发,程序的适用和起诉期限的起算将“当事人有证据”作为前提条件之一是实现对原告合法权益提供救济、衡平原被告双方权益最合理的制度安排。從被告角度来说,“有证据证明”是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受理条件之一,这就意味着当事人要求启动此程序并非基于单纯的臆测,而是有可据以判断的客观依据出现。这是保护先诉的当事人对先决裁判的信赖利益、尊重司法裁判的权威和维护已决权利义务关系的稳定的必然要求。
  从原告角度来看,在现行实务操作中法院对程序的启动采取谨慎严格的态度,会实质性审查当事人是否有证据证明先决裁判有误的可能性较大。[7]在此司法环境下,若当事人仅仅是主观认为生效裁判有错误并损害其权益但尚无证据来证明,法院并不会受理。那么在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六个月起诉期限为不可变期间的情况下,[8]若在当事人尚无证据可证明生效裁判存在错误的情况下就开始起算期限,对当事人之要求未免过于苛刻。因为这将使当事人陷入一个救济无门的困境:其没有证据时的起诉不会被受理,但待其取得证据时很可能已超过六个月起诉期限。这样的安排过于抬高起诉门槛,第三人顺利获得司法救济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此时的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将如空中楼阁,制度目的将难以实现。所以从制度目的出发,合理的制度安排是在当事人尚未取得证据证明生效判决有较大可能存在错误并侵害其权益的情况下,即使其知道该判决生效,也不宜起算起诉期限。   (3)“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
  “生效裁判存在错误”是“权益受到生效裁判的损害”应有之义。因为当合法权益受到裁判的侵害,意味着这个生效裁判的不当性;只有当裁判存在错误且错误影响到当事人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才可能被生效裁判所损害。所以“知道或应知自己的合法权益被生效裁判所损害”可以被解剖为两方面内容:“知道或应知裁判的存在”和“知道或应知裁判有错误,损害到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是对第三款条文文义的当然解读和逻辑的必然结果。所以仅仅是知道或应知生效判决的存在,不宜开始计算起算期限。而“知道或应当知道裁判存在错误损害到自己权益”转化到司法实务中来,也自然而然地对当事人取得相关证据提出了隐性要求。只有当当事人已经取得或应当可以取得相关证据来证明裁判有误且损害到自身权益之时,方能在司法上认定为其满足“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起算条件方才满足。
  四、结语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设立是因为在司法实践中常常出现有人恶意利用诉讼来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为了避免受生效裁判不利影响的第三人因为司法终局性裁判而陷入救助无门的绝望境地,立法特别设立此制度为其提供特殊的程序救济。第三人撤销之诉六个月的起诉期限的起算,应当以当事人成为适格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先决裁判存在错误以及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受到损害为必要条件。若有一个不满足,第三人撤销之诉的起诉期限就不宜起算。
  参考文献
  [1]参见张卫平:《中国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制度构成与适用》,载《中外法学》2013年第1期。
  [2]参见王福华:《第三人撤销之诉适用研究》,载《清华法学》2013年第4期。
  [3]参见许尚豪:《程序审查与实体审查:第三人撤销之诉的二阶程序结构研究》,载《政治与法律》2015年12期。
  [4]如都涉及先诉裁判的稳定性,以诉讼法上的请求权为诉讼标的等等。
  [5]参见刘东:《回归法律文本:第三人撤销之诉原告适格再解释》,载《中外法学》2017年第5期。
  [6]当事人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或者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7]参见张卫平:《中国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制度构成与适用》,载《中外法学》2013年第1期。
  [8]依照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127条规定,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六个月的起诉期限为不变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的规定。
  作者简介:
  刘华燕,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诉讼法学专业,班级:1607,学号:161060266。
  (作者單位: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最高院2016年在全国基层、中院选择108家法院成为家事改革试点法院,要求转变家事案件审判方式和理念,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当前随着家事案件的逐年增加,给我国司法带来很大的压力,也带来社会的不稳。马锡五审判方式作为革命时期陕甘宁边区使用的审判方式在当代并无过时,基于家事案件的特殊性,马锡五审判方式中的调解模式仍然对家事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在理念方面要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发挥法官职权主义能动司
期刊
摘 要: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工作,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保障企业经济活动安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强化施工合同的管理,以此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维护企业法规权益。本文就建筑工程的合同管理及法律纠纷的防范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合同風险  建筑工程合同是明确承包双方责任、权利、义务、经济内容的协议,是规范建筑工程施工中双方最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ASP.NET的特点,提出了采用MVC+HTML技术搭建基于ASP平台的在线考试系统,实现了业务逻辑和数据表示分离的模式,同时针对asp中的mvc设计模式做出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MVC;WEB;ASP  引 言  传统的网站一般是采用静态网页技术制作的静态网页网站,但是为了越来越大以及繁杂的需求。目前,绝大部分网站为了更好的实现用户与网站的互动性,一部分已经实现静态网站动态化,
期刊
摘 要:法国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Clude Debussy,1862-1918)是上世纪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在他的一生中,创作了较多的作品,每一首曲子都给听众创造了具有东方特色的意境之美,詩情、画意、幻想,因为他的作品同时具有西方元素与东方元素,曲子风格变换莫测,因此他也被称为印象主义乐派的创始人。  关键词:德彪西;东方元素;《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一、德彪西作品东方色彩形成的原因  德彪
期刊
摘 要:中东地区基督教的发展历经了重重镇压和限制,终获平等。中东基督教徒对中东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发展与和平做出重大贡献,但在与其他宗教共处之时也引起了一定的冲突与矛盾。  关键词:中东;基督教;历史与现状  1 中东与基督教  中东自古以来是东西方交通枢纽,位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它包括部分西亚和非洲埃及,一般说来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
期刊
摘 要: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利益联结机制建设、抵御市场风险、资金筹措等方面面临现实困难。要通过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发展优势产业、创新农村金融等途径破解以上难题,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水平。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联结农户与农户、农户与市场、农户与政府的重要桥梁,它的产生与发展对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小农户与大市场”、“小农户与大政府”的突出矛盾,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扩大农
期刊
摘 要:有效的仲裁协议是仲裁机构解决当事人双方纠纷的前提,因此,哪个机关能够认定仲裁协议的效力成了仲裁中的重要问题。我国当前规定不实际审理仲裁案件的仲裁委员会有权先行认定仲裁协议的效力不符合仲裁的管辖权/管辖权理论,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笔者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可行的建议,以期改变我国当前仲裁协议效力认定的不完善之处。  关键词:仲裁协议;仲裁庭;认定权归属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仲裁法》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强,通过非法移民遣返、劝返及异地追诉等引渡的替代措施追逃不便引渡的外逃贪腐官员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将以“杨秀珠案”为例,借鉴美国、加拿大的相关实践,结合我国引渡制度的现状,从我国引渡面临的死刑、酷刑问题等自身缺陷以及证据的可采性等方面对我国适用引渡替代措施的合理性与现实性进行分析,以便加快我国对外逃贪腐官员的缉捕和刑事追诉进程。  关键词:引渡;引渡替代措施;反腐败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的新形势下,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下沙公司党委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八大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上级党组织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系列重大部署,结合公司党员队伍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创新性开展“党员体检”的党建品牌建设,严格党内组织生活,树立党员先锋形象,有效促进党员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为推动公司的健康可持续
期刊
摘 要: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这种信心是更基础、更广泛和更深厚的自信。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文化自信在这一思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就需要积极通过对文化的理论创新、继承发展和体制改革来坚定人们对自身文化的信心,最终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