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中国“足球之乡”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ei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梅州,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在这块土地上,先后走出了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叶剑英元帅,著名实业家张弼士、曾宪梓,爱国诗人黄遵宪……这里还是先后出任泰国总理的他信、英拉兄妹的祖籍地。在当代中国,令世人瞩目的是梅州足球运动。这里是中国足球运动的源头,是中国“足球之乡”;这里拼出了世界球王李惠堂,是培育中国足球运动人才的摇篮。
  中国近代足球运动的缘起
  近代足球运动最早于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由德国基督教巴色教会传教士边得志、毕安(法籍)两人在梅州地区五华元坑传教期间传入中国。两位教士依托教会创办的元坑中学,是东江、梅江地区第一所中学。最早的时候,他们在该书院中的大操场两端用木料搭成球门,教学生踢足球,这是近代足球运动第一次在中国内地出现,元坑也成为中国内地足球运动的发源地。
  元坑中学(当时称中书馆),与中国传统书院、私塾不同,按照西方的教育模式,实行班级制,学科是人文、自然、体育并举,课程开设文学、科学、哲学、神学、体育、音乐六科。在体育科目中,设置单双杠及体操、球类等项目,并有篮球场、足球场设施。由于最早将足球运动引入中学教育之中,元坑中书馆声名鹊起,当时负笈前来求学者,不但有五华县学子,还有东、梅两江各县和东莞、惠阳、寶安等地的学生。
  元坑中学先后培育出了魏锦新、江爱其、魏灵圣、李伟容、李华瑞、李其美、李兴横、李法春等中国内地第一批足球运动员。这里也成了足球运动在梅州传播的滥觞之地。从1873年近代足球落户五华元坑,到32年后的1905年诞生了五华籍的“世界球王”李惠堂,这里也当之无愧成为中国现代足球的“正脉”所在。
  1914年,梅县乐育中学迎来新一任校长——巴色教会瑞士籍牧师万保全。万保全原是瑞士国家足球队队员,身高超过一米八,相貌堂堂,身材健硕,又会踢球,深受学生欢迎。他亲自示范教学生踢足球,并起草了《梅县中学足球联合会临时简章》,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现代足球比赛规则文字记录。足球运动迅速在遍布梅州城乡的中小学校传播开来,从学校到工厂,从城市到农村,到处都有人踢足球。没有橡皮球的孩子,把未成熟的柚子当球踢。没有球场,就在禾坪上角逐。足球成为梅州人民群众最为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
  1917年,万保全发起组织了由乐育中学、梅州中学、东山中学、广益中学等4所学校参加的梅县历史上第一届中学生运动会。万保全为了让足球运动走向规范化,组织成立了梅县中学足球联合会,并起草制订了《梅县中学足球联合会临时简章》,这份《简章》现存在乐育中学的资料室里,共有九章十八条。这对梅县初期的足球运动起到极大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1927年冬,梅州张作晋、侯景超、林立起、郑希贤、古百泉、林钦荣、林杰起、古康三、杨友森、刘环伟等10多个店员、工人组建“强民足球队”。1934年秋,改称“强民体育会”。1932年,强民足球队访问汕头,以3∶2击败英国舰队足球队,这是梅县足球队首次与外籍球队比赛,并获得胜利的纪录。
  拼出了世界球王李惠堂
  一支球队的综合素质固然重要,但决不可没有球星,因为球星是队伍中的灵魂与核心。在双方激烈的竞技中,球星一记智慧的射门或传球,哪怕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在全队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甚至与此战生死攸关。民国期间,中国足球长期称霸亚洲,受到世界足坛的关注,关键在于这支队伍中有一批技艺超群的广东籍球星。其中梅州的李惠堂就是球星中的灵魂人物。
  李惠堂是梅州五华人,少年时代酷爱足球运动。在香港读书时苦练球艺。由于身材高大、体力好、奔跑快速,在球场上犹如鹤立鸡群。他技术全面,传球敏捷神妙。由于控球出色,盘球过人轻而易举。一旦强行突破到位,即以头球摆渡或起脚力射直破对方大门。
  1923年5月,李惠堂初入国家队(南华队)代表中国参加在日本大阪举行的远东运动会。在这次运动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几乎全军覆没,只有足球队力克群雄为国争光。首先是中国队以3∶0轻取菲律宾。在与日本队激烈的角逐中,面对日本人动作粗野、踢法蛮横和不可一世的霸气,李惠堂憋着一股气,暗暗较劲。开场十分钟,前场接到队友一记妙传,身材高大的李惠堂以力拔山河的气势冲天一跳,将个头矮小的日本球员压在肩下,瞬间,怒摆狮头,那球飞速旋转着直破球门。1∶0,中国队首开纪录。日本队顿时阵脚大乱,中国队员信心倍增。在比赛中越战越勇,李惠堂抓住时机,以精湛的盘球技术连越日本数道防线又连中两元。中国队最终以5∶1挫败日本队荣获冠军。他的对手,甚至连他的同事都没料到:此战,一颗璀璨的足球之星已经冉冉升起。
  随后中国队应邀访问澳洲,共比赛24场,攻入63个球,其中李惠堂个人射入31球,从此赢得“善射将军”的美誉。香港报刊以特大标题称他为“球王”“球怪”。
  李惠堂的足球生涯始终贯穿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是他一生进取的强大动力。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联络队友发誓:虽不能像战士一样在战场上为保卫国家冲锋陷阵,但在球场上一定打得日本一败涂地。”
  1934年10月,第十届远东运动会上中日两队狭路相逢,这是双方争夺冠军之战。当时日本侵略者已经占领我国大片领土,还妄图把伪满洲国塞进远东运动会。形势严峻,谁都明白,冠军之争的意义远远超过体育比赛本身。赛前,李惠堂义愤填膺地对全体队员说:今天的球赛,如果我们输了,就要输去中华民族的光彩!只有取胜,而无失败!”当赛场打成3∶3平局时,临近终场,中国队终于获得一个罚点球的机会。李惠堂沉着坚定,但见一脚飞起,皮球早已应声入网,中国队终于战胜日本队,全体中国人出了一口恶气。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李惠堂在瑞典洋行任职并兼任后备消防区长,协助战时动员。不久香港被日军占领,李惠堂因洋行业务羁身未能及时撤退。作为足球名人,他早被日本人盯上。驻香港日军头目亲自出马要李惠堂踢球比赛,为日军装潢门面,李惠堂以腿伤复发为由一口回绝。1942年春,汪精卫伪政府“邀请”李惠堂出任“中国足球队领队”,参加“满洲国”10周年纪念运动会,先是函电敦促,继而由日军出面,派专机“迎接”。压力之下,李惠堂大义凛然,不为所动。他对夫人说:“我李惠堂一个堂堂中国人,岂能当亡国奴?要我卖国求荣,做伤天害理的事,更办不到!”为了避免汉奸爪牙的迫害,李惠堂暗中做了充分准备,决心离开香港。3月底的一天,在爱国侨商梅文鼎(曾任新四军副官,后任香港《文汇报》董事长)的帮助下,李惠堂一家通过澳门新濠运公司的走私艇逃离虎口,辗转月余,回到了老家梅州五华锡坑。   “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这是上世纪30年代上海时髦的流行语。在旧中国,一位体坛人物能够和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相提并论,确实不凡。他分别于1923、1925、1930、1934年参加了第六、七、九、十届远东运动会足球赛,4次都为中国队夺得冠军。在第七届远东运动会后被评为“亚洲球王”而名扬海内外。
  1936年8月,结束德国奥运比赛后,李惠堂随中国球队应邀转战欧洲各国,得到了整个欧洲足坛的尊重。球队先后访问德国、法国、瑞士、奥地利、荷兰及英国。要知道,这国家的足球队都是世界最强悍的队伍。访欧期间,中国队进行了9场足球赛。在法国比赛时,与著名的巴黎红星队2∶2战平。赛后,红星队领队以年薪8000英镑、折合中国大洋6.4万块的高薪,恳请李惠堂留在法国踢球,李惠堂婉言谢绝。他说:“我要保持业余球员身份,继续为中国队效力。”
  李惠堂球技之功集中体现在他的临门一脚:稳、准、狠。如果从他18岁参加南华队正式比赛算起,直至42岁挂靴为止,共射进多少球?“据国际足坛有心人粗略计算,大约将近2000个,远远超过巴西球王贝利的1288个”。这一战绩,别说国内无人企及,即使数遍国际足坛球星,也罕有其人。在激烈的拼抢中,只要被他抓住机会,无论在任何角度起脚,或近或远或偏斜,都能一举破门。举足之时便有雷霆万钧之力,那球恰如飞弹而出,直冲要害。令人称奇的是他的绝招“卧射”,这一功夫简直达到出奇制胜的境界。他进球十有六七都是卧射的。李惠堂自述道,卧射可以避免对方的破坏或撞伤,而且可使脚部伸长几寸,使鞭长莫及的球可以卧射奏效,同时可以使本来万分紧张的对方门将分散注意力,误以为对方摔倒而放松警惕。
  1966年,李惠堂当选亚洲足球协会和世界足球协会的副会长。1976年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李惠堂与来自巴西的贝利、英国的马修斯、西班牙的斯蒂法诺、匈牙利的普斯卡士一道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
  李惠堂虽然学习生涯短暂,学历很浅,但他一生求知欲很强。他学习刻苦,博闻强记,文化素养很高。擅长书法,自成一格;填词赋诗,别有特色。为了提高中国足球水平,从1928年起,他辛勤著述,认真钻研世界足球理论,总结中国的足球经验教训,先后出版了《球圊菜根集》《足球经》《足球规则诠释》《足球读本》《足球登龙术》《杂果盘》等足球理论专著,此外还著有诗集《鲁卫吟草》一部。李惠堂的足球论著,连同他的射门纪录、领军战绩、爱国事迹,都是对祖国足球事业的卓越贡献。
  挂靴后的李惠堂专程赴英国受训一个月,考取英国足球总会教练文凭,同时作为海外会员加入伦敦总会。返港后,创立华人裁判会,从此结束港澳地区国际足球赛无华人担任裁判的历史。
  李惠堂逝世后,为了缅怀他的足球业绩,推进我国足球运动发展,党和国家于1990年9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仪式,专门创立“李惠堂球王奖”,勉励青少年以李惠堂为榜样,为做强足球事业而奋斗。
  当之无愧的中国足球运动之乡
  梅州保持足球运动经久不衰的动力是它雄厚的群众基础。它在历史上能够产生世界级的中国球王,不只是李惠堂个体,而且是梅州全民足球运动的结晶。它的妙处就在于“足球之乡”的全民钟爱足球。在当代,梅州经常参加足球比賽和活动的人口占到梅州全市550万人口的40%,足球人口位居国内各城市的前列。建立健全市、县、镇、村足球协会及业余足球俱乐部,打造“四大品牌杯赛”及“四大联赛”体系,形成强大的群众足球力量,每年群众自发举办足球比赛超过5000场。2019年春节期间,全市各乡镇、村举办足球赛事多达800场次。踢足球、看足球、议足球已成为群众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
其他文献
【“三代读汪”的缘分】  这20年间,去高邮的次数不算多,一共才五次。每次回去,心情都大不同,收获也大不同。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去高邮肯定不是因为旅游景点的吸引,毕竟扬州、苏州、南京这些重点旅游城市都离得不远,到高邮也还没有火车。“古有秦少游,今有汪曾祺”本是高邮的两张名片,而汪曾祺在当下的阅读热度,正方兴未艾。恰好他又是我定义的“城市传记作者”。不知有多少“汪迷”、汪曾祺研究者心心念念,想亲身
目的研究散寒宣肺汤对风寒袭肺型急性咳嗽患者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300例风寒袭肺型急性咳嗽患者,采用抽签形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陶渊明的诗以自然淳朴的风格和崭新的内容开创了我国古代的田园诗歌领域。他的田园诗歌通过描述幽静美好的田园自然风光和朴实自然的田园生活,展现了自己在诗歌领域的艺术造
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在皖赣交界处的浮梁县境内,多了一个以国家新年号“景德”命名的新城镇。因为这里是皇家瓷窑所在地,源源不断地产出“光致茂美、天下咸称”的优质瓷器。  此后,“景德镇”之名便与这里出产的瓷器一起,沿着昌江顺流而下,经鄱阳湖通江达海,走向世界。松木作柴  景德镇瓷器之优质,首先有赖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物产优势。  景德镇周边漫山遍野都是茂密的马尾松林。陶瓷需经过1100℃以上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