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源同志:
你好!读了你的来信后,我觉得你确实是一位敢说真话的干部,你的处境让我深感同情,非常乐意与你一起探讨目前正在全市兴起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这个热门话题。
在探讨这个话题之前,我要借这个机会,首先向包括你在内的奋力破解百万大移民这一世界级难题的库区干部表示崇高的敬意。重庆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曾对库区作过一次民意调查,97.87%的库区居民对十多年来政府组织的库区移民开发工作的评价是“成功”和“还可以”。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包括你在内的库区干部用智慧与勇气、心血和汗水换来的,应该说,广大库区干部做出了无愧于时代的历史性贡献。然而,库区的成绩与经验是历史的,应永载史册;库区的矛盾和问题是现实的,当客观面对。当前,面对库区产业空虚与移民就业难这一攻坚难题,库区部分干部流露出一种明显的“峡谷意识”,缺乏超一流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劲头,这是摆在难题前面的难题,是设在障碍前面的障碍。所以面对这些前置的“难题”与“障碍”,你一度彷徨、苦闷,感到走不出心理的“大山”,是可以理解的。据我了解,眼下不少库区的干部都有与你一样的感受,这就更加折射出库区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的多元性和多面性,折射出库区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分析当前库区面临的种种困难与问题,我认为一方面是显性的问题,比如产业空虚和移民就业难等问题,另一方面是隐性的问题,比如人的思想观念中存在的“峡谷意识”问题等。从某种意义上讲,二者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前者是结果,后者是原因。
从来信中看得出,令你最困惑、最苦恼的问题就是人们思想观念中的“峡谷意识”。这一问题是影响库区当前与长远发展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目前,“峡谷意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思想僵化,缺乏创新精神。由于长期深居群山连绵、沟壑纵横的三峡库区,部分干部群众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干工作、谋发展不敢于和不善于出新策、使新招、辟新路,没有大胆探索的闯劲。
二是目光短浅,缺乏宏观思维。处理问题站得不高,看得不远,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抓发展跳不出行政区划的羁绊,只囿于鼻子底下那块小天地,缺乏在更大范围、更广空间配置资源的眼界和能力。
三是安于现状,缺乏创业大志。面对移民任务的基本完成,面对艰难的发展环境,不少库区干部思想开始松懈,激情开始减退,畏难情绪滋长,不愿再吃苦,不愿再流汗,工作只满足于“守摊子”。
四是等待依赖,缺乏自强意识。部分库区干部内心深处有这样一种意识:库区移民是国家行为,库区的困难就得国家想办法解决,库区的发展就得国家倾力支持。部分移民群众“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宁吃低保不要低薪,宁愿苦熬不愿苦干”,总希望国家把自己的生活“包”起来,子子孙孙依赖国家照顾。
那么如何才能冲破“峡谷意识”呢?结合库区干部的现状,我想给有着和你一样困惑的干部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库区之所以发展相对落后,除了移民任务重、产业投入少等客观因素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思想观念不如人家解放,思想意识不如人家先进。思想解放思路宽,观念转变办法多。以万州引入如意紧密纺项目为例,万州不产棉花,也没有紧密纺销售市场,更没有紧密纺生产方面的技术人才,可这个投资数十亿元的100万锭紧密纺项目为啥能够落户万州?其关键就在于万州区在引进这个项目时放开了眼界,创新了思路。库区虽然没有原料和市场,但可以通过便捷的水陆交通,从全国各地集聚原料;库区虽然没有大的市场,但可以到全国、甚至全世界去寻找、抢占市场;库区虽然缺乏技术人才,但可以用库区的特殊政策和创业前景去吸引人才。正因为创新了思路,万州才敢于充分利用对口支援的政策,利用全国、全世界都关注库区的政治优势,引进了如意项目。所以,库区广大干部要自觉克服保守、封闭意识,牢固树立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开拓意识和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意识。
其次,要牢记使命,勇担责任。作为库区的每一位干部,大家身后都有成百上千双眼睛盯着我们。在移民工作中,涌现出了张兰权、冯春阳、冉绍之等优秀移民干部,他们“宁可苦自己,绝不误移民”,“移民想啥我想啥,移民缺啥我帮啥”的工作作风感染了一方群众。移民任务虽然基本完成了,但更艰巨的任务还有待我们去破解,“产业空虚”和“移民就业难”就是当前的两大“拦路虎”。所以,库区干部还必须继续保持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要有一种坐不住的感觉,要有一种大干一场的冲动,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干劲,最大限度地把我们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热情充分激发出来。
其三,要珍惜机遇,用好政策。邓小平同志曾经告诫大家:“什么错误都可以犯,丧失机遇的错误不能犯。”随着市委二届九次全会的召开,可以说库区已经迎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作为库区干部,应该抓紧研究、吃透政策精神,找出哪些政策是适用于本地的,哪些是可以争取后得到的,哪些是可以通过灵活运用而产生效益的,然后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争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四,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库区当前的矛盾和问题,异常复杂而严峻,不下真决心、不花真功夫、不出真力气,是绝对解决不了问题的。为吸引更多的企业到忠县投资,让更多的移民实现就业、安稳致富,忠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曾多次带队外出招商,这其中还发生了许多类似“书记为投资者端茶送水”的故事。目前,“天地药业”、“云河集团”、“神溪船业”等一批靠诚心引进的企业,已发展成为忠县县域经济的“小巨人”,2005年,这批企业共为忠县提供了4.73万个就业岗位。忠县这种“忍辱负重”的招商精神确实值得库区乃至全市的干部学习。库区各级干部,不仅要当“指挥员”,更要当“战斗员”,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事事见实效。
冲出“峡谷”天地宽。当前库区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正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大好时机。我相信,只要你珍惜自己的人生机遇,不瞻前顾后、怕这怕那,自觉树立并践行“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始终保持锲而不舍的韧劲、攻坚克难的拼劲和大胆探索的闯劲,积极投身于库区建设这一光耀青史的伟大事业之中,就一定能为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库区,作出应有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重庆市委研究室移民处胡永鸣
2006年7月25日
你好!读了你的来信后,我觉得你确实是一位敢说真话的干部,你的处境让我深感同情,非常乐意与你一起探讨目前正在全市兴起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这个热门话题。
在探讨这个话题之前,我要借这个机会,首先向包括你在内的奋力破解百万大移民这一世界级难题的库区干部表示崇高的敬意。重庆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曾对库区作过一次民意调查,97.87%的库区居民对十多年来政府组织的库区移民开发工作的评价是“成功”和“还可以”。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包括你在内的库区干部用智慧与勇气、心血和汗水换来的,应该说,广大库区干部做出了无愧于时代的历史性贡献。然而,库区的成绩与经验是历史的,应永载史册;库区的矛盾和问题是现实的,当客观面对。当前,面对库区产业空虚与移民就业难这一攻坚难题,库区部分干部流露出一种明显的“峡谷意识”,缺乏超一流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劲头,这是摆在难题前面的难题,是设在障碍前面的障碍。所以面对这些前置的“难题”与“障碍”,你一度彷徨、苦闷,感到走不出心理的“大山”,是可以理解的。据我了解,眼下不少库区的干部都有与你一样的感受,这就更加折射出库区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的多元性和多面性,折射出库区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分析当前库区面临的种种困难与问题,我认为一方面是显性的问题,比如产业空虚和移民就业难等问题,另一方面是隐性的问题,比如人的思想观念中存在的“峡谷意识”问题等。从某种意义上讲,二者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前者是结果,后者是原因。
从来信中看得出,令你最困惑、最苦恼的问题就是人们思想观念中的“峡谷意识”。这一问题是影响库区当前与长远发展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目前,“峡谷意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思想僵化,缺乏创新精神。由于长期深居群山连绵、沟壑纵横的三峡库区,部分干部群众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干工作、谋发展不敢于和不善于出新策、使新招、辟新路,没有大胆探索的闯劲。
二是目光短浅,缺乏宏观思维。处理问题站得不高,看得不远,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抓发展跳不出行政区划的羁绊,只囿于鼻子底下那块小天地,缺乏在更大范围、更广空间配置资源的眼界和能力。
三是安于现状,缺乏创业大志。面对移民任务的基本完成,面对艰难的发展环境,不少库区干部思想开始松懈,激情开始减退,畏难情绪滋长,不愿再吃苦,不愿再流汗,工作只满足于“守摊子”。
四是等待依赖,缺乏自强意识。部分库区干部内心深处有这样一种意识:库区移民是国家行为,库区的困难就得国家想办法解决,库区的发展就得国家倾力支持。部分移民群众“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宁吃低保不要低薪,宁愿苦熬不愿苦干”,总希望国家把自己的生活“包”起来,子子孙孙依赖国家照顾。
那么如何才能冲破“峡谷意识”呢?结合库区干部的现状,我想给有着和你一样困惑的干部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库区之所以发展相对落后,除了移民任务重、产业投入少等客观因素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思想观念不如人家解放,思想意识不如人家先进。思想解放思路宽,观念转变办法多。以万州引入如意紧密纺项目为例,万州不产棉花,也没有紧密纺销售市场,更没有紧密纺生产方面的技术人才,可这个投资数十亿元的100万锭紧密纺项目为啥能够落户万州?其关键就在于万州区在引进这个项目时放开了眼界,创新了思路。库区虽然没有原料和市场,但可以通过便捷的水陆交通,从全国各地集聚原料;库区虽然没有大的市场,但可以到全国、甚至全世界去寻找、抢占市场;库区虽然缺乏技术人才,但可以用库区的特殊政策和创业前景去吸引人才。正因为创新了思路,万州才敢于充分利用对口支援的政策,利用全国、全世界都关注库区的政治优势,引进了如意项目。所以,库区广大干部要自觉克服保守、封闭意识,牢固树立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开拓意识和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意识。
其次,要牢记使命,勇担责任。作为库区的每一位干部,大家身后都有成百上千双眼睛盯着我们。在移民工作中,涌现出了张兰权、冯春阳、冉绍之等优秀移民干部,他们“宁可苦自己,绝不误移民”,“移民想啥我想啥,移民缺啥我帮啥”的工作作风感染了一方群众。移民任务虽然基本完成了,但更艰巨的任务还有待我们去破解,“产业空虚”和“移民就业难”就是当前的两大“拦路虎”。所以,库区干部还必须继续保持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要有一种坐不住的感觉,要有一种大干一场的冲动,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干劲,最大限度地把我们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热情充分激发出来。
其三,要珍惜机遇,用好政策。邓小平同志曾经告诫大家:“什么错误都可以犯,丧失机遇的错误不能犯。”随着市委二届九次全会的召开,可以说库区已经迎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作为库区干部,应该抓紧研究、吃透政策精神,找出哪些政策是适用于本地的,哪些是可以争取后得到的,哪些是可以通过灵活运用而产生效益的,然后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争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四,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库区当前的矛盾和问题,异常复杂而严峻,不下真决心、不花真功夫、不出真力气,是绝对解决不了问题的。为吸引更多的企业到忠县投资,让更多的移民实现就业、安稳致富,忠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曾多次带队外出招商,这其中还发生了许多类似“书记为投资者端茶送水”的故事。目前,“天地药业”、“云河集团”、“神溪船业”等一批靠诚心引进的企业,已发展成为忠县县域经济的“小巨人”,2005年,这批企业共为忠县提供了4.73万个就业岗位。忠县这种“忍辱负重”的招商精神确实值得库区乃至全市的干部学习。库区各级干部,不仅要当“指挥员”,更要当“战斗员”,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事事见实效。
冲出“峡谷”天地宽。当前库区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正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大好时机。我相信,只要你珍惜自己的人生机遇,不瞻前顾后、怕这怕那,自觉树立并践行“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始终保持锲而不舍的韧劲、攻坚克难的拼劲和大胆探索的闯劲,积极投身于库区建设这一光耀青史的伟大事业之中,就一定能为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库区,作出应有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重庆市委研究室移民处胡永鸣
2006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