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是在日本政府第一时间反应、民间社会积极跟进、国际社会密切配合和援助之下,此番日本抗震救灾才得以保住基本面,刷新日本国民形象,进而全力对抗核危机。
3月11日下午袭击日本东北部的里氏9级巨震是摧毁性的,它不仅从地质学意义上彻底改变了日本列岛甚至地球(使地球自转时间减少了1.6微妙,本州岛东移2.4米),而且给日本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生命财产损失和天文数字的经济损失。余震不断,海啸未已,核泄漏等次生灾害逐步呈现、升级,日本在付出逾万人的生命和数十万人无家可归的惨痛代价后,仍未走出灾难——这是无可改变的残酷事实。
但另一方面,几乎与灾难降临同时,全社会的抗震救灾便被有效动员、组织起来,经过极短的反应时间之后,一些受到破坏和影响的机能迅速恢复,灾区以外的社会资源开始源源不断地投入灾区,把地震、海啸的直接损失控制到了最低;社会秩序也基本得到维持,没有发生聚众暴乱、趁火打劫的情形,囤积居奇、恃强凌弱的现象也很少见。这对于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此后能集中精力对付核泄漏危机可谓是坚强的后盾,众声喧哗的核事故也不能掩盖日本有关方面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的上佳表现。
政府的快速反应
作为整个抗震救灾工作的中枢,日本政府反应及时,震后仅3分钟即通过J-ALERT预警系统向震区37个市街村传达了地震以及海啸的警报,此后全力调配救灾资源,稳定人心。
地震发生时,首相营直人正率全体阁僚在参议院“决算委员会”审议2010年度财政决算(日本财政年度3月底截止,4月起为新财政年度),并讨论2011年度财政预算。剧烈的摇晃使会议中断,旋即变成内阁的“地震紧急对策本部”成立大会和抗震救灾誓师大会。震后一刻钟内,内阁接到东京电力公司关于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紧急事态的报告,政府即刻下令启动预定的关闭程序。震后1小时,菅直人举行震后首次记者会,呼吁国民保持理性、通过电视等媒体收集震情信息,冷静应对。24小时内,营直人乘直升机视察了东北部重灾区。
日本实行地方自治,未经地方行政长官(县知事)请求,自卫队不可擅入地方辖区。而在震后第一时间,3个重点灾区(宫城、岩手、福岛三县)的行政长官已经向防卫省发出了派兵救灾的请求。而防卫省已先于内阁设立了省内的“灾害对策部”,并与灾区之间紧急履行了派兵的法律程序。震后仅15分钟,航空自卫队便派遣直升机和战斗机飞赴灾区调查灾情。震后仅40分钟,包括海陆空8000余名自卫队员、300架飞机、40艘舰艇已完成集结,从不同的基地驰援灾区,12日凌晨便到达灾区,全面投入抗震救灾。此时,防卫省方面又与美驻军紧急协调,包括美军的支援在内,12日上午,自卫队的派遣规模已扩大至2万人,其中包括专门应对福岛核电站事故的自卫队防化部队。当晚,自卫队派遣人数增至5万,翌日更增至10万。就是说,自卫队半数的兵力投入了灾区,是战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兵员调遣。
日本东北地区多山,地形复杂,加上海啸的袭击致沿海道路损毁严重,民间和海外的救援限于组织、装备等技术性原因,不可能很快到位,此刻,在政府快速决策之下,训练有素、高科技“装备到牙齿”的自卫队在灾区施展“人海战术”施救,无疑保障了救援的黄金时间。
到位的公共服务
地震当日,包括首都圈在内,大半个日本交通瘫痪,通讯切断,但除了重灾区,各地的电视、广播、互联网和以Twitter为代表的3G媒体尚可维持运作。以国家电视台NHK为首的电视媒体,中断所有节目,全频道转播灾情,向国民传达旨在逃生和救灾的各种信息。原本西装革履的男女主持人,在最初的摇晃之后,马上戴上安全帽,一丝不乱地接茬主持、解说。重灾区宫城县地方广播电台25岁的女播音员远藤未希,坚守岗位,直到被巨浪卷走,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海啸正在袭来,请立即撤离”。尽管NHK平实的画面并未对救灾工作进行更多的特写,但电视媒体人的恪尽职守,客观上起到了安抚、镇定民众情绪的作用。
鉴于不谙日语的在日外国人为数众多的情况,NHK等电视台在震后马上开通了多语种救援服务,轮番以英、中、韩文播放,后又增加了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服务。与此同时,消防厅等政府机构及时开通官方Twitter,随时播发灾情。震后第五天,笔者偶然看到一位显然是日本新闻工作者的ID所发的日语Twitter,大意说在东京秋叶原的某个咖啡厅,正开会讨论有无可能接受来自福岛的避难者的问题,请在千代田的人士相互转告。透过这则不足百字的信息,可以看到有无数的人在为救灾而奔波、忙碌。如此多渠道、全方位、及时、透明的信息传播,保证了灾区救援工作的高效、顺利,同时也避免了社会的混乱。结果,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无论灾区,还是灾区以外的地方,抗震救灾和国民的生活都在有序地推进。
因为地震发生于周五的下午,普通人多在上班,而震后轨道交通瘫痪,东京等城市人满为患,数百万人沿着人行道默默走回家,仿佛场面宏大的无声电影。政府则要求包括机关省厅在内,让出礼堂等用于市民避难。众多公共机构、大学也纷纷效仿。地震当天,仅东京迪斯尼乐园中便有数万人过夜。不要说公共机构,就连一些私营的便利连锁超市(如711、FamilyMart)等,也都免费提供餐饮。三得利公司的自动贩售机,本为投币式,但震后马上宣布只要按下按钮,无需投币,便可得到饮料。著名韩裔IT创业家孙正义的“软银”公司则宣布,从3月11日起的一周内,凡日本国内通话,无论时间长短,一律免费。此外,在差点被海啸侵袭的宫城县仙台市,经历抢购后的大型超市把有限的货品摆到门口,所有物品都没有涨价,不过民众限量购买。而福岛县提前关闭的加油站,也都把最后的库存留给救援车辆使用。
核事故凸显“大企业病”
对于普通国民最为关心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安危问题,政府从事故未萌之时起,就不断披露自己所掌握的核紧急状态等信息,从无需疏散,到出现疏散的必要,直到疏散范围一点点扩大,从3公里到10公里、20公里,直到30公里,国民配合疏散,基本未出现混乱。但随着1到4号机组因冷却装置失灵引起高温下的锆-水反应,造成氢气爆炸和厂房起火,社会上陆续有诸如反应堆安全壳破裂、堆芯熔化、乏燃料池无水存留等传言出来,而政府方面却未能及时更新信息,致使民众当中出现不安。特别是当有现场作业人员受到大剂量辐射,作为业主单位的东京电力公司准备撤离750名“非核心”工作人员,只留50名技术专家应对危机时,民众的不安情绪升级,舆论的矛头指向政府和东电。关于这方面的详情,在进一步的信息公开之前,尚难做出价值判断。但政府所披露的信息,无疑是源自东电。而东电方面,到底有无藏匿信息、欺骗政府和民众的行为,最终是要有一个说法的。
日文中有一个词“大企业病”,意指大企业,尤其是那种官办色彩浓厚的垄断性大企业的种种官僚、低效、责权范围不甚明晰、出了问题无人负责的弊病。东电公司作为日本第一大电力公司,历来以财大气粗、作风官僚著称,过去也曾几度曝出过修改、伪造核电站运行记录的问题,2002年那次还曾导致董事长、社长等5人辞职,核电站停转检修。此番核泄漏事故如最终证明东电确系“罪魁祸首”的话,那么它要面对的,将不仅是舆论的谴责,还有法律的审判。兹事体大,也许会成为日本核电发展战略再检讨的契机也未可知。
而作为抗震救灾的最高责任者——菅直人在震前由于一笔不规范的政治献金受到舆论追究,甚至被要求辞职,但他拒绝了。这位草根运动出身的政治家,震后不常上电视露面,口才也一般,但在核事故通报晚点问题上的大光其火,却为他挽回不少人气。譬如他指责东电第一手信息不及时、不到位——“电视上都已经报道了爆炸,现场竟然在一小时之后才报告”,其后又指派政府人员进驻东电,联合办公,并要求东电不得从现场撤离工作人员:“全撇下来的话,你们公司百分之百倒闭!”而面相敦厚的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数日不眠,一次次主持记者发布会,通报核电站受损的最新消息,也给国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以说,正是在日本政府第一时间反应、民间社会积极跟进、国际社会密切配合和援助之下,此番日本抗震救灾才得以保住基本面,刷新日本国民形象,进而全力对抗核危机。
3月11日下午袭击日本东北部的里氏9级巨震是摧毁性的,它不仅从地质学意义上彻底改变了日本列岛甚至地球(使地球自转时间减少了1.6微妙,本州岛东移2.4米),而且给日本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生命财产损失和天文数字的经济损失。余震不断,海啸未已,核泄漏等次生灾害逐步呈现、升级,日本在付出逾万人的生命和数十万人无家可归的惨痛代价后,仍未走出灾难——这是无可改变的残酷事实。
但另一方面,几乎与灾难降临同时,全社会的抗震救灾便被有效动员、组织起来,经过极短的反应时间之后,一些受到破坏和影响的机能迅速恢复,灾区以外的社会资源开始源源不断地投入灾区,把地震、海啸的直接损失控制到了最低;社会秩序也基本得到维持,没有发生聚众暴乱、趁火打劫的情形,囤积居奇、恃强凌弱的现象也很少见。这对于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此后能集中精力对付核泄漏危机可谓是坚强的后盾,众声喧哗的核事故也不能掩盖日本有关方面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的上佳表现。
政府的快速反应
作为整个抗震救灾工作的中枢,日本政府反应及时,震后仅3分钟即通过J-ALERT预警系统向震区37个市街村传达了地震以及海啸的警报,此后全力调配救灾资源,稳定人心。
地震发生时,首相营直人正率全体阁僚在参议院“决算委员会”审议2010年度财政决算(日本财政年度3月底截止,4月起为新财政年度),并讨论2011年度财政预算。剧烈的摇晃使会议中断,旋即变成内阁的“地震紧急对策本部”成立大会和抗震救灾誓师大会。震后一刻钟内,内阁接到东京电力公司关于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紧急事态的报告,政府即刻下令启动预定的关闭程序。震后1小时,菅直人举行震后首次记者会,呼吁国民保持理性、通过电视等媒体收集震情信息,冷静应对。24小时内,营直人乘直升机视察了东北部重灾区。
日本实行地方自治,未经地方行政长官(县知事)请求,自卫队不可擅入地方辖区。而在震后第一时间,3个重点灾区(宫城、岩手、福岛三县)的行政长官已经向防卫省发出了派兵救灾的请求。而防卫省已先于内阁设立了省内的“灾害对策部”,并与灾区之间紧急履行了派兵的法律程序。震后仅15分钟,航空自卫队便派遣直升机和战斗机飞赴灾区调查灾情。震后仅40分钟,包括海陆空8000余名自卫队员、300架飞机、40艘舰艇已完成集结,从不同的基地驰援灾区,12日凌晨便到达灾区,全面投入抗震救灾。此时,防卫省方面又与美驻军紧急协调,包括美军的支援在内,12日上午,自卫队的派遣规模已扩大至2万人,其中包括专门应对福岛核电站事故的自卫队防化部队。当晚,自卫队派遣人数增至5万,翌日更增至10万。就是说,自卫队半数的兵力投入了灾区,是战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兵员调遣。
日本东北地区多山,地形复杂,加上海啸的袭击致沿海道路损毁严重,民间和海外的救援限于组织、装备等技术性原因,不可能很快到位,此刻,在政府快速决策之下,训练有素、高科技“装备到牙齿”的自卫队在灾区施展“人海战术”施救,无疑保障了救援的黄金时间。
到位的公共服务
地震当日,包括首都圈在内,大半个日本交通瘫痪,通讯切断,但除了重灾区,各地的电视、广播、互联网和以Twitter为代表的3G媒体尚可维持运作。以国家电视台NHK为首的电视媒体,中断所有节目,全频道转播灾情,向国民传达旨在逃生和救灾的各种信息。原本西装革履的男女主持人,在最初的摇晃之后,马上戴上安全帽,一丝不乱地接茬主持、解说。重灾区宫城县地方广播电台25岁的女播音员远藤未希,坚守岗位,直到被巨浪卷走,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海啸正在袭来,请立即撤离”。尽管NHK平实的画面并未对救灾工作进行更多的特写,但电视媒体人的恪尽职守,客观上起到了安抚、镇定民众情绪的作用。
鉴于不谙日语的在日外国人为数众多的情况,NHK等电视台在震后马上开通了多语种救援服务,轮番以英、中、韩文播放,后又增加了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服务。与此同时,消防厅等政府机构及时开通官方Twitter,随时播发灾情。震后第五天,笔者偶然看到一位显然是日本新闻工作者的ID所发的日语Twitter,大意说在东京秋叶原的某个咖啡厅,正开会讨论有无可能接受来自福岛的避难者的问题,请在千代田的人士相互转告。透过这则不足百字的信息,可以看到有无数的人在为救灾而奔波、忙碌。如此多渠道、全方位、及时、透明的信息传播,保证了灾区救援工作的高效、顺利,同时也避免了社会的混乱。结果,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无论灾区,还是灾区以外的地方,抗震救灾和国民的生活都在有序地推进。
因为地震发生于周五的下午,普通人多在上班,而震后轨道交通瘫痪,东京等城市人满为患,数百万人沿着人行道默默走回家,仿佛场面宏大的无声电影。政府则要求包括机关省厅在内,让出礼堂等用于市民避难。众多公共机构、大学也纷纷效仿。地震当天,仅东京迪斯尼乐园中便有数万人过夜。不要说公共机构,就连一些私营的便利连锁超市(如711、FamilyMart)等,也都免费提供餐饮。三得利公司的自动贩售机,本为投币式,但震后马上宣布只要按下按钮,无需投币,便可得到饮料。著名韩裔IT创业家孙正义的“软银”公司则宣布,从3月11日起的一周内,凡日本国内通话,无论时间长短,一律免费。此外,在差点被海啸侵袭的宫城县仙台市,经历抢购后的大型超市把有限的货品摆到门口,所有物品都没有涨价,不过民众限量购买。而福岛县提前关闭的加油站,也都把最后的库存留给救援车辆使用。
核事故凸显“大企业病”
对于普通国民最为关心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安危问题,政府从事故未萌之时起,就不断披露自己所掌握的核紧急状态等信息,从无需疏散,到出现疏散的必要,直到疏散范围一点点扩大,从3公里到10公里、20公里,直到30公里,国民配合疏散,基本未出现混乱。但随着1到4号机组因冷却装置失灵引起高温下的锆-水反应,造成氢气爆炸和厂房起火,社会上陆续有诸如反应堆安全壳破裂、堆芯熔化、乏燃料池无水存留等传言出来,而政府方面却未能及时更新信息,致使民众当中出现不安。特别是当有现场作业人员受到大剂量辐射,作为业主单位的东京电力公司准备撤离750名“非核心”工作人员,只留50名技术专家应对危机时,民众的不安情绪升级,舆论的矛头指向政府和东电。关于这方面的详情,在进一步的信息公开之前,尚难做出价值判断。但政府所披露的信息,无疑是源自东电。而东电方面,到底有无藏匿信息、欺骗政府和民众的行为,最终是要有一个说法的。
日文中有一个词“大企业病”,意指大企业,尤其是那种官办色彩浓厚的垄断性大企业的种种官僚、低效、责权范围不甚明晰、出了问题无人负责的弊病。东电公司作为日本第一大电力公司,历来以财大气粗、作风官僚著称,过去也曾几度曝出过修改、伪造核电站运行记录的问题,2002年那次还曾导致董事长、社长等5人辞职,核电站停转检修。此番核泄漏事故如最终证明东电确系“罪魁祸首”的话,那么它要面对的,将不仅是舆论的谴责,还有法律的审判。兹事体大,也许会成为日本核电发展战略再检讨的契机也未可知。
而作为抗震救灾的最高责任者——菅直人在震前由于一笔不规范的政治献金受到舆论追究,甚至被要求辞职,但他拒绝了。这位草根运动出身的政治家,震后不常上电视露面,口才也一般,但在核事故通报晚点问题上的大光其火,却为他挽回不少人气。譬如他指责东电第一手信息不及时、不到位——“电视上都已经报道了爆炸,现场竟然在一小时之后才报告”,其后又指派政府人员进驻东电,联合办公,并要求东电不得从现场撤离工作人员:“全撇下来的话,你们公司百分之百倒闭!”而面相敦厚的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数日不眠,一次次主持记者发布会,通报核电站受损的最新消息,也给国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以说,正是在日本政府第一时间反应、民间社会积极跟进、国际社会密切配合和援助之下,此番日本抗震救灾才得以保住基本面,刷新日本国民形象,进而全力对抗核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