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致神经系统损害7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3488929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FRS)致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方法

选取真菌性鼻窦炎患者7例,对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影像学、病理学等回顾性分析。患者实验室检查均使用腰穿脑脊液检查(CSF);影像学使用CT检查或MRI检查。

结果

7例患者的既往史中,均无鼻窦炎记录;其中5例免疫力功能低下,2例无特殊病史。患者入院后,均在神经科确诊神经系统被损害;在镜下,检测出曲霉菌4例、毛霉菌2例、隐球菌1例;影像学检查中,患者均有鼻窦病变,4例出现颅底骨质破坏;应用外科手术干预和内科药物干预进行治疗,6例患者好转,1例患者死亡。

结论

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患有糖尿病、肿瘤等的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其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率高,并常损害神经系统,是导致患者死亡重要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甲硝唑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口服美沙拉嗪,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甲硝唑保留灌肠法,4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DAI疾病活动指数评分以及外周血中红细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报告1例原发于心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与预后特征。结果患者,女,64岁,主要表现为活动后胸闷、气紧,心脏彩超提示右房内占位,心电图提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行右心房肿物摘除术病理检查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采用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长春瑞滨、吡柔比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生素对ICU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110例ICU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噻肟钠和苯唑青霉素钠治疗,观察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头孢噻肟钠、苯唑青霉素钠治疗,共治疗7 d,同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TNF-α、IL-6、环加氧酶-2和超氧岐化酶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RP和TNF-α
目的观察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丁苯酞治疗后,对血清CRP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评介。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将120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抑制血小板、改善脑代谢及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治疗2周后,将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RP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有所下降,而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