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信、成功、步步高升的背后,是恐慌、挣扎、步步走向绝境。
伦敦金融城里一颗夺目的金星,却原来是一颗彗星,烧毁了自己,灼伤了众人。
一年前的9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位衣冠楚楚的年轻人走进了伦敦金融城里的St Mary Moorfields 教堂。他要面对“主”坦白一个秘密。
这个秘密,深埋在教堂拐角的一家银行的电脑系统里。
英伦三岛第一骗
当天(2011年9月14日)14:20分,那家银行收到了一封电邮。电邮的第一行写道:
“你好,威尔。我以极为沉重和失望的心情写这封电邮。”
收件人“威尔”,是威廉·斯托尔德(William Steward),瑞士第一大银行UBS伦敦分行的总会计师。
发件人是32岁的科库·阿多伯利(Kweku Adoboli),UBS的伦敦股票交易员。
这封电邮,犹如一颗“重磅炸弹”,震动了全球金融市场,也险些炸沉UBS:
从2008年至2011年案发,阿多伯利拿着UBS的钱未经授权在股市上押宝博弈,短短3年的时间里,输掉了14亿英镑!创下了英国金融诈骗的纪录。
今年11月21日,阿多伯利以诈骗罪被判处7年徒刑,从交易所走进了牢房。
赌输14亿英镑是个什么概念?还记得尼克·里森吗(Nick Leeson)?他的非法交易在1995年导致巴林银行倒闭,震惊世界。他的“故事”被好莱坞拍成电影。里森赌输了8亿多英镑,获刑4年。
阿多伯利除了让UBS直接损失14亿英镑,还把UBS的股票价值“抹去”了27亿英镑。他的疯狂押宝曾一度让UBS 面临75亿英镑的债务风险。如果在那一刻暴露,UBS必死无疑,也会引发世界金融市场的大地震。
阿多伯利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大金融诈骗案的主角,让所有认识、了解他的人震惊,更不是他本人走进金融城时预料得到的。
金童进入金融城
阿多伯利1980年出生在加纳的一个大户之家。父亲是联合国官员,幼年的阿多伯利随着父亲的任职到过世界许多国家。上中学时他被父母送到英国约克郡的一家私立寄宿学校,Ackworth。这家年费近3万英镑的学校的老校长狄更森(Martin Dickinson)一提起阿多伯利,仍是赞不绝口:“他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学生。学习好,体育好,有天然的领导才能,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尊敬。”
整个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嘛。的确,阿多伯利是学校的学生代表(Head Boy)。
2003年诺丁汉大学毕业后,阿多伯利进入UBS,起初在“后台”做市场分析,短短两年后就被提升到“前台”做交易员。
2006年,阿多伯利调入到被视为精英的ETF交易组。ETF(exchange traded funds) 即“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也称“交易所交易基金”。它是把不同的股票组合成一个基金进行买卖交易。
进入ETF,阿多伯利如鱼得水。在金融市场动荡、别人血本无归的时候,阿多伯利则左右逢源,买什么什么赚,卖什么什么赚,似乎有点石成金的魔力。
UBS银行整体业绩不佳,阿多伯利则连创“佳绩”。到2008年,他被提拔为ETF交易组副经理,随后成为经理。阿多伯利成为伦敦金融城里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阿多伯利的年薪从3万多英镑涨到36万英镑,5年内涨了10倍。
交易场上赌一把
一切都是假象。自信、成功、步步高升的背后,是恐慌、挣扎、步步走向绝境。
两年多的“后台”操作,让阿多伯利看到了交易系统的漏洞和掩盖欺骗行为的障眼法。
阿多伯利瞒天过海的欺骗手段主要有两个,一是篡改交易完成日期,给自己留出捞回损失的回旋时间,二是编造虚假的“对冲”(hedge)交易。
所谓“对冲”,即规模相当、方向相反的避险交易,如果用赌场的话说就是“两面下赌”。阿多伯利把交易所当作了赌场,却孤注一掷只赌一面。如果赌对了,因为没有反向的避险投资,可以获大利, 如果赌错了,等于没有上保险,全盘皆输。
阿多伯利赌股市上扬时,股市却一路狂泻;转而赌股市下跌,股市却起死回生。赌注越下越大、损失越来越大,终于纸包不住火。2008年11月阿多伯利第一次冒险未经授权交易, 3年后,信奉天主教的阿多伯利走进教堂,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归根结底一个“贪”
直到被带下法庭那一刻,阿多伯利始终不承认自己是个骗子。他在法庭上说,公司文化鼓励冒大险,赚大钱。他在这样的压力下,一心想为公司创造奇迹,他把公司当作了自己的家。
如果他赌对了,公司赚大钱,个人获奖金,双赢。但是,他忘了,证券交易所不是赌场。阿多伯利锒铛入狱,留下他视为“家人”的UBS员工面临万人大裁员。
检控方的总结一针见血:在所有的金融行话、技术术语背后,是一个人人明白的简单概念,欺骗。欺骗的背后也只有一个简单的理由,贪婪。
(编辑/唐馨)
伦敦金融城里一颗夺目的金星,却原来是一颗彗星,烧毁了自己,灼伤了众人。
一年前的9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位衣冠楚楚的年轻人走进了伦敦金融城里的St Mary Moorfields 教堂。他要面对“主”坦白一个秘密。
这个秘密,深埋在教堂拐角的一家银行的电脑系统里。
英伦三岛第一骗
当天(2011年9月14日)14:20分,那家银行收到了一封电邮。电邮的第一行写道:
“你好,威尔。我以极为沉重和失望的心情写这封电邮。”
收件人“威尔”,是威廉·斯托尔德(William Steward),瑞士第一大银行UBS伦敦分行的总会计师。
发件人是32岁的科库·阿多伯利(Kweku Adoboli),UBS的伦敦股票交易员。
这封电邮,犹如一颗“重磅炸弹”,震动了全球金融市场,也险些炸沉UBS:
从2008年至2011年案发,阿多伯利拿着UBS的钱未经授权在股市上押宝博弈,短短3年的时间里,输掉了14亿英镑!创下了英国金融诈骗的纪录。
今年11月21日,阿多伯利以诈骗罪被判处7年徒刑,从交易所走进了牢房。
赌输14亿英镑是个什么概念?还记得尼克·里森吗(Nick Leeson)?他的非法交易在1995年导致巴林银行倒闭,震惊世界。他的“故事”被好莱坞拍成电影。里森赌输了8亿多英镑,获刑4年。
阿多伯利除了让UBS直接损失14亿英镑,还把UBS的股票价值“抹去”了27亿英镑。他的疯狂押宝曾一度让UBS 面临75亿英镑的债务风险。如果在那一刻暴露,UBS必死无疑,也会引发世界金融市场的大地震。
阿多伯利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大金融诈骗案的主角,让所有认识、了解他的人震惊,更不是他本人走进金融城时预料得到的。
金童进入金融城
阿多伯利1980年出生在加纳的一个大户之家。父亲是联合国官员,幼年的阿多伯利随着父亲的任职到过世界许多国家。上中学时他被父母送到英国约克郡的一家私立寄宿学校,Ackworth。这家年费近3万英镑的学校的老校长狄更森(Martin Dickinson)一提起阿多伯利,仍是赞不绝口:“他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学生。学习好,体育好,有天然的领导才能,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尊敬。”
整个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嘛。的确,阿多伯利是学校的学生代表(Head Boy)。
2003年诺丁汉大学毕业后,阿多伯利进入UBS,起初在“后台”做市场分析,短短两年后就被提升到“前台”做交易员。
2006年,阿多伯利调入到被视为精英的ETF交易组。ETF(exchange traded funds) 即“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也称“交易所交易基金”。它是把不同的股票组合成一个基金进行买卖交易。
进入ETF,阿多伯利如鱼得水。在金融市场动荡、别人血本无归的时候,阿多伯利则左右逢源,买什么什么赚,卖什么什么赚,似乎有点石成金的魔力。
UBS银行整体业绩不佳,阿多伯利则连创“佳绩”。到2008年,他被提拔为ETF交易组副经理,随后成为经理。阿多伯利成为伦敦金融城里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阿多伯利的年薪从3万多英镑涨到36万英镑,5年内涨了10倍。
交易场上赌一把
一切都是假象。自信、成功、步步高升的背后,是恐慌、挣扎、步步走向绝境。
两年多的“后台”操作,让阿多伯利看到了交易系统的漏洞和掩盖欺骗行为的障眼法。
阿多伯利瞒天过海的欺骗手段主要有两个,一是篡改交易完成日期,给自己留出捞回损失的回旋时间,二是编造虚假的“对冲”(hedge)交易。
所谓“对冲”,即规模相当、方向相反的避险交易,如果用赌场的话说就是“两面下赌”。阿多伯利把交易所当作了赌场,却孤注一掷只赌一面。如果赌对了,因为没有反向的避险投资,可以获大利, 如果赌错了,等于没有上保险,全盘皆输。
阿多伯利赌股市上扬时,股市却一路狂泻;转而赌股市下跌,股市却起死回生。赌注越下越大、损失越来越大,终于纸包不住火。2008年11月阿多伯利第一次冒险未经授权交易, 3年后,信奉天主教的阿多伯利走进教堂,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归根结底一个“贪”
直到被带下法庭那一刻,阿多伯利始终不承认自己是个骗子。他在法庭上说,公司文化鼓励冒大险,赚大钱。他在这样的压力下,一心想为公司创造奇迹,他把公司当作了自己的家。
如果他赌对了,公司赚大钱,个人获奖金,双赢。但是,他忘了,证券交易所不是赌场。阿多伯利锒铛入狱,留下他视为“家人”的UBS员工面临万人大裁员。
检控方的总结一针见血:在所有的金融行话、技术术语背后,是一个人人明白的简单概念,欺骗。欺骗的背后也只有一个简单的理由,贪婪。
(编辑/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