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体育课堂再现光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d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社会需要稳定和谐的因素,大的趋势上需要和谐,小的方面到体育课,同样需要和谐因素。目前学生存在的现状是多数喜欢体育,爱玩,但是不喜欢体育课,究其原因,应该是体育课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够规范,多数呈现“自由式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不符合学生的年龄,教师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更有甚者,有时体育课教师都不会出现,完全是学生自己的自由活动,多数不爱动的学生,便觉得无事情可做,体育课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毫无意义。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课上建构和谐的课堂,缓解师生之间的不和谐因素,创设和谐融洽的氛围,使学生能主动地融入体育课堂中,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强化学生身体素质,而不是出现多数学生不愿上体育课的现象。
  关键词:和谐;平等;趣味性;丰富性
  在社会推崇和谐理念的情形下,也要求在体育课上推崇和谐课堂。那么什么是和谐的体育课堂呢?通俗的理解可以是师生的关系融洽、民主、平等,学生愿意配合教師的活动,师生能共同参与活动,学生能从教师的教学中学到相关的体育知识,以达到放松身心、锻炼身体的目的。体育课上要达成目标,首当其冲的责任在于体育教师本身,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在课堂中做好引领者,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以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同时以达到体育教学的时效性。
  一、 归纳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
  (一) 教师所授内容和学生的兴趣不和谐
  各个学校安排体育课的初衷应该加强学生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有个健康的体魄,同时缓解下文化课的学习压力。基于这种目的,必须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足够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说体育课是让学生放松的一种课,但是现在的学生相对来说。都是比较懒惰的,几乎是不爱运动的,如果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只是一味地强调让学生动起来,恐怕难度系数有些大。所以,要想上好体育课,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配合老师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关键。而现实的情况是:体育课所教授的内容无非就是跑步、跳远、投掷、篮球等项目,课堂教学中教师缺乏一定量的技术指导,学生不能更好地掌握技术要领,只是遵从教师的要求,盲目地练习;由于场地和器材的短缺,学生不能同时进行练习,要分期分批地练习,大大影响了学生练习的欲望;受体育中考的影响,学生心理压力超大,教师不能及时应对,帮其缓解压力;课堂中,教师的授课方式单一,告知学生本节课讲授内容,按要求排好队形,让学生自由练习。综合以上原因,势必会造成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甚至可能会产生厌倦的心理,造成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不默契,这样会影响体育课堂的和谐性,就会使课堂教学效果大大下滑。换句话说,这样的体育教学,非但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既定的目标,可能还会对学生的心理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让他们对体育课有了抵触情绪,有了恐惧心理,今后想要上好体育课会有一定的难度。
  (二) 教师和学生地位不平等
  体育课程标准倡导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常态的课堂中教师仍然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中所谓的自主练习也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开课课前给了学生提示,然后按教师的引导去练习。可是课堂中的教学中又有多少教师能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呢!教师只是把学生当作技能知识接收器和存储器,要求学生必须严格按照教师的安排去练习。一旦出现突发情形,体育教师如果处理不好还容易出现师生间冲突等不和谐现象。
  二、 大力构建和谐的体育课堂
  (一) 加强授课的趣味性
  授课时要时刻注意体育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学生之所以喜欢体育,是因为体育课相比其他文化课而言有趣味性和娱乐性。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尽量挖掘授课内容的趣味性,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一些相对枯燥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把实心球投准练习比喻成解放军打靶,把障碍跑练习比喻成红军长征,或将整节课的学习内容编成故事情景,故事内容环环相扣相连(比如消防员救火、鸡毛信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是很好的例子),耐力跑则可以采取追逐跑、让距跑,自行设定路线完成规定距离等来吸引学生参与体育学习。
  (二) 教学方式的丰富性
  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整合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新鲜感,不再觉得体育教学的内容枯燥乏味。比如投掷与快速跑的搭配,仰卧起坐与障碍跑、技巧项目与篮球运球的搭配等。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适当的分散,去感受新鲜的事物,而不是注意力总是集中在一个训练项目上,时间久了,就会产生疲劳的感觉,也就会出现厌烦、乏味的情绪。课堂上适当的结合相关项目的训练,是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方式也有少许的变化,学生不断地接受新事物,一节课下来总会觉得有新意,他们就不会产生倦怠的情绪。
  总之,要想建构和谐的体育教学课堂,体育教师的责任重大。首先要明确体育课的本身特点,它是融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课程,其次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学生建立一种类似“朋友”的亲近关系,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最后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让体育课堂教学再现光彩!
  参考文献:
  [1]舒志刚.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探讨[J].新课程·中旬,2014(11):61.
  [2]邵景钰,汪冉.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分析[J].才智,2014(13):66.
  [3]刘军.巧用体验式教学提高课堂效率[J].中国学校体育,2015(6).
  [4]常超.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培养路径研究[J].学校体育学,2016(6).
  [5]金利波,杨青,马学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种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8):42-44.
  [6]徐广柏.多媒体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6):112.
  作者简介:郑春蓉,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尤溪一中文公分校。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在CD40+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膜稳定的CD40L突变体(CD40L-M)对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  方法: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D40L、p-p65、p65、IκBα、p53、p21、
摘 要: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是以游戏为主的。因此,我们在户外活动中应充分挖掘幼儿园现有的户外空间和场地、草坪、各种运动器械的游戏环境,把幼儿带到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充分发挥其游戏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  关键词:情境式;户外活动;军事体育  陈鹤琴先生提出:“儿童是以游戏为生活的,我们应当给幼儿充分的机会,使他们得到完美的游戏生活。”所以我们应充分挖掘幼儿园现有的户外空间和设施,包括场地、草坪、各
摘 要:小学的体育教学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通过不断培养学生们的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帮助学生们树立终身的体育锻炼的正确观念。游戏化的教学是指在通过体育教学中穿插游戏以增加学生们对体育的兴趣,帮助小学体育老师改进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一、 引言  体育游戏是指游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上的分支,是在一定的规范约束下以锻炼身体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并以增强身
摘 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素质方面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成长问题,备受社会大众的关注。而当前小学体育课程,则是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养的关键教育途径。但是,很多学校都会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导致很多学校的体育课程形同虚设。为此,必须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加强对小学体育课的重视,并鼓励教师创造更多新的教学模式。此次论文主要探讨的是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模式以及进一步的探索。  关键
摘 要:结合艺术类学生的特点,主要研究通过有趣、有用、有效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感到好奇、有趣、有用,从而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关键词:导入新课;激发兴趣;艺术类学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要想提高地理课
酵素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试验张玉红,程学刚,王焱(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佳木斯154007)酵素是一种生物菌剂,它是由细菌、放线菌和酵母菌等组成。酵素菌剂中含有大量的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的目标发生了变化。教学不但要传输知识,更要加强思想教育,注重素质的培养。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完善中学课程的内容与结构,也能对中学生的品格塑造起到正面作用。本文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对一部分中学生来说,历史是相对枯燥的学科。历史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偏重于人物和事件
目的:1.研究磁共振Flair高信号血管征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塞患者中的诊断价值。2.探讨磁共振Flair高信号血管征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塞患者中的发生率、级别与分布等与颅
本试验建立了用内标法检测植物体内苯甲酰化多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以流速为1ml/min、流动相为乙腈(52%v/v)、通过5-μMC18反相柱在检测峰为254nm的条件下,腐胺、亚精胺、精胺均能完全溶解。由于增加了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随血管生成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新生血管形成已成为EMs一个新的病因学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管生成在EMs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经血倒流种植学说中也包括血管形成理论。各种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在EMs的表达和作用研究的广泛开展,为临床应用血管生成抑制剂提供了理论基础。20(R)-人参皂甙Rg3(ginseno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