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冬的时候,去看《金陵十三钗》,深夜十二点依然人头涌涌。
雾气里的南京是人间地狱,美国韩国来的特技组制造的战争是这样的逼真,故事是严歌苓最爱的那个故事,她反反复复写了两部电影,一部小说,实际上就是十三个“羊脂球”的故事,为了救一批教会学校女学生,首先是男人们死了,十数人的国军德械教导队失去了出城的机会,佟大为饰演的李教官甚至孤军作战,而此时受雇远道至此收敛神父遗体的美国人约翰·米勒误打误撞成了教堂的冒版神父,后来女人也要死了,为了要救十三个处女学生,十二名妓女不惜深夜扮妆,毅然送死去当了她们的替身……
电影最让人受不了的情节仍然是两个妓女去寻找她们的失物被日军轮奸的瞬间,我们电影院里有男人在惨不忍睹的瞬间爆了一句粗“我操”,而看完电影后我的女伴怯怯在电梯里说:“我以后再也不买日货了”,这使我更理解了韩红在微博上为什么会说那些看似失去理智的话,“我发誓从现在起不再用你们的产品……”除了这些,觉悟不高的普通的人民群众还能想到啥?这就是一部商业片的最后归宿,那就是万众一心地明白一个最俗不过的“普通道理”。这没有错,但提到冲刺奥斯卡,再提到空前绝后,那就有点过了。
和《金陵十三钗》投资六个亿,要收回十六亿的豪言相比,票房显然不尽如人意,不尽如人意并非是故事没讲好(这次老谋子的故事讲得很好,是《活着》以来最好的一次),也不是惯常的“没有跟上火热的时代步伐,展示了中国蒙昧落后的一面”,而是,它除了是一部商业大片之外,并无其他;它除了商业野心之外,并无其他;它既不能让知识分子高兴,也不能让人民群众高兴;它除了激发强烈的民族主义自豪感,它还有什么;它除了暴露了一个擅长农业题材的中国老男人已经江郎才尽的局面,它还有什么。
据张艺谋团队的人说,跟张艺谋干活,相当于接受某种程度的劳动教养,“张艺谋异常刻苦,其极限运动基本上不属于人类表现。比如,他经常每天只吃一顿饭,从下午两点一直工作到夜间两点,分秒不休……当万籁俱寂,我基本上靠说胡话熬时辰,他依然二目炯炯、孜孜不倦地重复着那句可怕的惯用语:‘还能怎样?还有什么招儿?’”说这话的人当然是夸,但我看到这一段却只觉得害怕。
中国有很多这样的成功者,他们成名多年,创作者远离土地多年,远离人群多年,凭优秀的技术和圆熟的手艺在弄一部电影,毫不接地气。可以想象的是,当一个国家最优秀的导演,远离人群,在名利圈、印象圈、女孩圈中打转,遇上电影,只能靠压榨众人的脑力在凭空而设的头脑风暴里去为一部电影当助力的时候,那会是一些什么样的电影呢?
《金陵十三钗》的宣传里屡次提到那一些彩色镜子:“教堂墙壁上五彩斑斓的玻璃是专门定做烧制的,造价非常昂贵,本来也试过几种材料,比如在玻璃上画颜色、贴彩膜、换成类似塑料材质,但事实证明,都达不到导演要的透光度和五彩斑斓的效果。最后,为了达到拍摄效果,只能为整个教堂定做烧制彩玻璃。”当道具师一再提到如何因为张导要枪眼逼真而重哭一次的时候,我只在想,这部电影,张艺谋除了他的彩色玻璃,还有些什么?
雾气里的南京是人间地狱,美国韩国来的特技组制造的战争是这样的逼真,故事是严歌苓最爱的那个故事,她反反复复写了两部电影,一部小说,实际上就是十三个“羊脂球”的故事,为了救一批教会学校女学生,首先是男人们死了,十数人的国军德械教导队失去了出城的机会,佟大为饰演的李教官甚至孤军作战,而此时受雇远道至此收敛神父遗体的美国人约翰·米勒误打误撞成了教堂的冒版神父,后来女人也要死了,为了要救十三个处女学生,十二名妓女不惜深夜扮妆,毅然送死去当了她们的替身……
电影最让人受不了的情节仍然是两个妓女去寻找她们的失物被日军轮奸的瞬间,我们电影院里有男人在惨不忍睹的瞬间爆了一句粗“我操”,而看完电影后我的女伴怯怯在电梯里说:“我以后再也不买日货了”,这使我更理解了韩红在微博上为什么会说那些看似失去理智的话,“我发誓从现在起不再用你们的产品……”除了这些,觉悟不高的普通的人民群众还能想到啥?这就是一部商业片的最后归宿,那就是万众一心地明白一个最俗不过的“普通道理”。这没有错,但提到冲刺奥斯卡,再提到空前绝后,那就有点过了。
和《金陵十三钗》投资六个亿,要收回十六亿的豪言相比,票房显然不尽如人意,不尽如人意并非是故事没讲好(这次老谋子的故事讲得很好,是《活着》以来最好的一次),也不是惯常的“没有跟上火热的时代步伐,展示了中国蒙昧落后的一面”,而是,它除了是一部商业大片之外,并无其他;它除了商业野心之外,并无其他;它既不能让知识分子高兴,也不能让人民群众高兴;它除了激发强烈的民族主义自豪感,它还有什么;它除了暴露了一个擅长农业题材的中国老男人已经江郎才尽的局面,它还有什么。
据张艺谋团队的人说,跟张艺谋干活,相当于接受某种程度的劳动教养,“张艺谋异常刻苦,其极限运动基本上不属于人类表现。比如,他经常每天只吃一顿饭,从下午两点一直工作到夜间两点,分秒不休……当万籁俱寂,我基本上靠说胡话熬时辰,他依然二目炯炯、孜孜不倦地重复着那句可怕的惯用语:‘还能怎样?还有什么招儿?’”说这话的人当然是夸,但我看到这一段却只觉得害怕。
中国有很多这样的成功者,他们成名多年,创作者远离土地多年,远离人群多年,凭优秀的技术和圆熟的手艺在弄一部电影,毫不接地气。可以想象的是,当一个国家最优秀的导演,远离人群,在名利圈、印象圈、女孩圈中打转,遇上电影,只能靠压榨众人的脑力在凭空而设的头脑风暴里去为一部电影当助力的时候,那会是一些什么样的电影呢?
《金陵十三钗》的宣传里屡次提到那一些彩色镜子:“教堂墙壁上五彩斑斓的玻璃是专门定做烧制的,造价非常昂贵,本来也试过几种材料,比如在玻璃上画颜色、贴彩膜、换成类似塑料材质,但事实证明,都达不到导演要的透光度和五彩斑斓的效果。最后,为了达到拍摄效果,只能为整个教堂定做烧制彩玻璃。”当道具师一再提到如何因为张导要枪眼逼真而重哭一次的时候,我只在想,这部电影,张艺谋除了他的彩色玻璃,还有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