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习作教学从内容到形式,与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既关注长期阅读积累,又重视模仿性的迁移训练;既有专项习作训练,也有随课文安排的小练笔。如何实现学生从写话到习作的平稳过渡,本文做了一点小小研究。本文从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习作教学编排特点出发,从整体把握习作要求,到了解编者意图,具体进行三年级上册习作教学的开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试图探讨一种适合当前学生实际的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习作教学的实施策略,为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提供助力。
关键词: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习作 激发表达欲望
一、缘起
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以下简称“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对习作部分从框架体例到具体内容,从题目设计到呈现方式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如何开展好三年级的习作教学,实现学生从写话到习作的平稳过渡?
二、实践
从三年级的习作教学的编排特点来看,教师在教学时应把握特点,了解意图,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愿望,架起一座习作的桥梁,让学生从写话平稳过渡到习作。为此我提出了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习作教学实施策略,下面以三上单元习作为例来谈。
(一)激发兴趣,快乐表达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动力。就习作来讲,只有让学生满怀兴趣去写,他们写出的习作才可能是真实的、阳光的。
1、游戏激趣
如在教学“猜猜他是谁”时可以以游戏激发兴趣。
(1)玩一玩,猜一猜
选取不同的角度描写学生熟悉的人物,突出这些人物的特点并让学生猜一猜写的是谁,让全体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消除对习作的畏惧感。
(2)说一说,猜一猜
打开习作思路后,在学生已有自主准备的基础上,可以请几位学生说说自己选择写的同学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并让全班同学猜一猜是谁。这时的“猜一猜”层次不一,有的学生说的容易猜出来,有的却猜不出来。此时,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改进表达,思考怎样才能把人物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好,可以加点什么,改动哪些词句,让其他同学能更准确地猜出来。
(3)读一读,猜一猜
在全班完成习作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再次进行“猜一猜”的游戏,把自己的习作大声读出来,让组员猜一猜自己写的是谁,如果猜不出来,就找一找自己写的内容有什么问题,然后改进。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变换“猜一猜”的形式,让学生持续对习作产生兴趣。
2、图片激趣
在教学“这儿真美”时,可以以图激趣,用拍摄的美景来导入主题。
(1)放一放,赏一赏
课始,老师播放大量的美景图让同学们来欣赏,让他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身边景色的美丽,同时也在美景的熏陶下自然而然进入作文课,避免枯燥乏味。
(2)忆一忆,说一说
然后,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去过哪些地方,看到过哪些美景?能跟大家说一说吗?”此时的说,因为有了前面这一步的铺垫,学生已经处于迫不及待想要和大家分享的状态,说出的内容都是有感而发,形形色色。这样开心愉悦地表达,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写积累了很多素材。
(3)选一选,写一写
这时,学生的表达欲望完完全全已经被激发出来了,这时教师反而要来个“刹车”,把学生写的欲望去调动出来。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的景色,我觉得光说已经不能表达清楚了,一定要写才能把这么美的景色表达出来,让它永远留在大家心中。赶快选一处美景,动笔写下来吧!”
这样的激趣,学生的习作自然而然不会生硬,人人都是身边美景的宣传者。
还有很多的激趣法来,如在教学“续写故事”时可以以情激趣,通过故事的讲述将学生带入情境,唤醒他们心中的友情、善良……当然,教师还可以采用以变激趣、以美激趣、以赛激趣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写作的乐趣,让学生快乐表达。
(二)联系生活,自主表达
虽然说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但教师要依托习作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留心他们的样子、言行;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美景,不辜负大自然的馈赠;引导学生用日记来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1、发现美景
如上面那个课例,教学《这儿真美》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景,可以是家门口的池塘,可以是家旁边的小竹林,可以是村子里的小公园,可以是上学路上的野花丛,还可以是乡村的田野,家乡的果园,小村的花园,将观察到的生活美景写下来,在这基础上的写,学生肯定人人都有内容可写,因为生活已经赋予他们写作的素材了。
2、捕捉快乐
又如教学《那次玩得真高興》时,可以在课前播放一些学生课间玩耍和外出游玩时快乐的照片,把学生带入美好的回忆之中,触发学生记录美好瞬间的想法。
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生活的方式写生活,使作文真正成为由内而外的、灵动的东西,使学生自主表达。
(三)降低难度,自信表达
三年级上册教材的习作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它不仅体现在每个单元的篇章页上,还体现在每次习作的提示中。教师要从以下三点出发,降低难度,让学生自信表达。
1、明晰要求
三年级上册教材对习作要素的表述非常明了,“试着、尝试、学写”是其中的高频词。这不仅明确了单元习作教学的重点,也表明了教学要求并不是要学生学会、会用,而是尝试运用;在表达上并不要求学生写具体、写生动、写形象,只要求学生把话说明白,把句子写通顺即可。
2、明确目标
教师要读明白习作提示材料,明确教学目标,实现一课一得。三年级上册教材的习作提示材料包含四个部分,先是讲“为什么写”,接着讲“写什么”,再具体指导“怎么写”,最后提出了“怎么评”的要求,明确指出本次习作主要教什么和重点训练什么,为教学提供了明晰的思路。在教学时,教师不能离开习作提示中的要求和教学重点为去创造或者引入新的内容,异化教学目标。如,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是“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一写同学,让大家猜一猜”,体会习作的乐趣。如果教师要求学生把同学的特点写生动、写具体,那就是拔高了要求。 3、准确把握
教师要读透习作提示材料,准确把握习作起步阶段的教学要求,如,关于“写得怎么样”的问题,在习作提示材料中,没有出现过“写具体、写形象、写生动”的要求,只提要“写通顺、写清楚”,那教师就不能要求学生的习作做到内容具体,语言生动,以免学生在起步阶段对习作产生畏难情绪。再如,关于“写成什么样子”的问题,教材中没有明确的表述,但在习作材料的提示语和习作范例中暗示了三年级上册习作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写好段落,“可以是几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教师如果要求学生一定要写得有头有尾,就大大超出了三年级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水平。又如本册教材中“写日记”,“我有一个想法”中给出的例子都十分简短,对于这样的要求学生稍作努力就可以达成。
在作文起步阶段,应让学生不拘形式、自由自在地表达,教师不要提出过多的要求,不要拔高要求,使学生产生惧怕心理和畏难情绪。
(四)重视交流,爱上表达
习作是练习书面表达的过程,也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教材始终把习作练习与交流分享融合在一起。
1、多样交流
如习作“猜猜他是谁”融写、读、猜、评于一体,能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学时可以采用多形式的交流:写好之后,“把全班同学的习作贴在墙报,大家一起来猜一猜”。学生贴的时候,可以分小组贴,也可以按写的内容分类贴,猜的时候,可以找
(接384页)
(转385页)
找谁与自己写的是同一个人,并比较习作的异同。也可以读一读别人的习作,看谁写的是自己,评一评他有没有把自己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出来。这样的活动轻松愉悦,学生通过与同学交流,发现了自己的点滴进步,增强了习作的信心。
2、阶梯交流
又如《写日记》,教学时教师可以有这样的阶梯式的交流:
(1)第一步交流——写日记有什么好处?
先和同学交流一下,写日记有什么好处?有的同学会说:“写日记可以帮助我记下快乐的事情。”有的同学会说:“伤心的时候,把事情用日记记下来,可以让自己不再难过。”还有的同学:“写日记就是把自己容易忘记的事记下来,以后可以来翻翻日记,回忆过去。”……这样的交流下来,勾起了学生写日记的欲望,学生自然而然就喜欢写日记。
(2)第二步交流——日记里可以写什么?
紧接着刚才一步,继续交流,其实大部分同学都明白日记里可以写自己亲身经历的快乐的事、伤心的事、难忘的事,还有自己看到的美景、事情等等。这样交流下来,原本觉得无话可写的同学也肯定有内容可写了。
(3)第三步交流——日记的格式是怎样的?
这一步的交流其实就是在让学生明晰日记的格式,如果有写错的格式去改正,如果没有写错,通过交流,可以更清楚日记的格式。
这样的交流活动毫无负担,学生通过与同学交流,逐渐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爱上表达,也实现了《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的习作目标。
(五)学会修改,促进表达
本册教材有梯度地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修改的能力,并最终让他们养成自己修改的习惯。在引导学生修改时,教师要贯穿鼓励为主的原则,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修改:
1、范例引路
先选几篇基本达成习作要求的学生习作作为讲评范本,引导其他学生发现这几篇习作写得好的地方,如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再对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议。
2、问题汇总
把所有同学习作中出现的问题收集起来,从习作要求的维度进行归类梳理,聚焦学生在达成“习作要素”时出现的问题。如教学《那次玩得真高兴》时,问题汇总起来(有没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写的内容有没有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能不能让同学看明白你写的内容),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修改。在修改时,要将学生的自改和互改结合起来。
教师可以通过板书、朗读、实物投影、张贴等形式在课堂上呈现学生的习作,引导学生从习作要求出发去修改;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评价重点,明确“习作内容有没有写出当时快乐的心情”等,必要时还可以引入课文中的典型段落,请学生进行比较讲评,明确可修改之处。
3、同伴互助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伴的力量是强大的,同伴可以引领我们前行。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修改时千万不要忽视同伴的力量,所以可以鼓励学生按刚才读给同伴听的时候听到的同伴的建议去修改。
当然引导学生修改的方式还有很多,教师始终要有培养学生最终学会自我修改的能力的强烈意识,并最终培养学生养成自我修改的习惯。
三、结语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习作教学,需要教师在深刻领会教材编排特点和编写意图的基础上,通过种种途径,激发起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为三年級学生架起一座习作的桥梁,让学生轻松、快乐、平稳地从写话过渡到习作,并为后续的习作打好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001.7
2、《小学语文》 郭戈 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18.7-8
关键词: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习作 激发表达欲望
一、缘起
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以下简称“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对习作部分从框架体例到具体内容,从题目设计到呈现方式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如何开展好三年级的习作教学,实现学生从写话到习作的平稳过渡?
二、实践
从三年级的习作教学的编排特点来看,教师在教学时应把握特点,了解意图,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愿望,架起一座习作的桥梁,让学生从写话平稳过渡到习作。为此我提出了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习作教学实施策略,下面以三上单元习作为例来谈。
(一)激发兴趣,快乐表达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动力。就习作来讲,只有让学生满怀兴趣去写,他们写出的习作才可能是真实的、阳光的。
1、游戏激趣
如在教学“猜猜他是谁”时可以以游戏激发兴趣。
(1)玩一玩,猜一猜
选取不同的角度描写学生熟悉的人物,突出这些人物的特点并让学生猜一猜写的是谁,让全体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消除对习作的畏惧感。
(2)说一说,猜一猜
打开习作思路后,在学生已有自主准备的基础上,可以请几位学生说说自己选择写的同学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并让全班同学猜一猜是谁。这时的“猜一猜”层次不一,有的学生说的容易猜出来,有的却猜不出来。此时,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改进表达,思考怎样才能把人物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好,可以加点什么,改动哪些词句,让其他同学能更准确地猜出来。
(3)读一读,猜一猜
在全班完成习作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再次进行“猜一猜”的游戏,把自己的习作大声读出来,让组员猜一猜自己写的是谁,如果猜不出来,就找一找自己写的内容有什么问题,然后改进。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变换“猜一猜”的形式,让学生持续对习作产生兴趣。
2、图片激趣
在教学“这儿真美”时,可以以图激趣,用拍摄的美景来导入主题。
(1)放一放,赏一赏
课始,老师播放大量的美景图让同学们来欣赏,让他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身边景色的美丽,同时也在美景的熏陶下自然而然进入作文课,避免枯燥乏味。
(2)忆一忆,说一说
然后,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去过哪些地方,看到过哪些美景?能跟大家说一说吗?”此时的说,因为有了前面这一步的铺垫,学生已经处于迫不及待想要和大家分享的状态,说出的内容都是有感而发,形形色色。这样开心愉悦地表达,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写积累了很多素材。
(3)选一选,写一写
这时,学生的表达欲望完完全全已经被激发出来了,这时教师反而要来个“刹车”,把学生写的欲望去调动出来。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的景色,我觉得光说已经不能表达清楚了,一定要写才能把这么美的景色表达出来,让它永远留在大家心中。赶快选一处美景,动笔写下来吧!”
这样的激趣,学生的习作自然而然不会生硬,人人都是身边美景的宣传者。
还有很多的激趣法来,如在教学“续写故事”时可以以情激趣,通过故事的讲述将学生带入情境,唤醒他们心中的友情、善良……当然,教师还可以采用以变激趣、以美激趣、以赛激趣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写作的乐趣,让学生快乐表达。
(二)联系生活,自主表达
虽然说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但教师要依托习作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留心他们的样子、言行;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美景,不辜负大自然的馈赠;引导学生用日记来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1、发现美景
如上面那个课例,教学《这儿真美》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景,可以是家门口的池塘,可以是家旁边的小竹林,可以是村子里的小公园,可以是上学路上的野花丛,还可以是乡村的田野,家乡的果园,小村的花园,将观察到的生活美景写下来,在这基础上的写,学生肯定人人都有内容可写,因为生活已经赋予他们写作的素材了。
2、捕捉快乐
又如教学《那次玩得真高興》时,可以在课前播放一些学生课间玩耍和外出游玩时快乐的照片,把学生带入美好的回忆之中,触发学生记录美好瞬间的想法。
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生活的方式写生活,使作文真正成为由内而外的、灵动的东西,使学生自主表达。
(三)降低难度,自信表达
三年级上册教材的习作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它不仅体现在每个单元的篇章页上,还体现在每次习作的提示中。教师要从以下三点出发,降低难度,让学生自信表达。
1、明晰要求
三年级上册教材对习作要素的表述非常明了,“试着、尝试、学写”是其中的高频词。这不仅明确了单元习作教学的重点,也表明了教学要求并不是要学生学会、会用,而是尝试运用;在表达上并不要求学生写具体、写生动、写形象,只要求学生把话说明白,把句子写通顺即可。
2、明确目标
教师要读明白习作提示材料,明确教学目标,实现一课一得。三年级上册教材的习作提示材料包含四个部分,先是讲“为什么写”,接着讲“写什么”,再具体指导“怎么写”,最后提出了“怎么评”的要求,明确指出本次习作主要教什么和重点训练什么,为教学提供了明晰的思路。在教学时,教师不能离开习作提示中的要求和教学重点为去创造或者引入新的内容,异化教学目标。如,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是“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一写同学,让大家猜一猜”,体会习作的乐趣。如果教师要求学生把同学的特点写生动、写具体,那就是拔高了要求。 3、准确把握
教师要读透习作提示材料,准确把握习作起步阶段的教学要求,如,关于“写得怎么样”的问题,在习作提示材料中,没有出现过“写具体、写形象、写生动”的要求,只提要“写通顺、写清楚”,那教师就不能要求学生的习作做到内容具体,语言生动,以免学生在起步阶段对习作产生畏难情绪。再如,关于“写成什么样子”的问题,教材中没有明确的表述,但在习作材料的提示语和习作范例中暗示了三年级上册习作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写好段落,“可以是几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教师如果要求学生一定要写得有头有尾,就大大超出了三年级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水平。又如本册教材中“写日记”,“我有一个想法”中给出的例子都十分简短,对于这样的要求学生稍作努力就可以达成。
在作文起步阶段,应让学生不拘形式、自由自在地表达,教师不要提出过多的要求,不要拔高要求,使学生产生惧怕心理和畏难情绪。
(四)重视交流,爱上表达
习作是练习书面表达的过程,也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教材始终把习作练习与交流分享融合在一起。
1、多样交流
如习作“猜猜他是谁”融写、读、猜、评于一体,能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学时可以采用多形式的交流:写好之后,“把全班同学的习作贴在墙报,大家一起来猜一猜”。学生贴的时候,可以分小组贴,也可以按写的内容分类贴,猜的时候,可以找
(接384页)
(转385页)
找谁与自己写的是同一个人,并比较习作的异同。也可以读一读别人的习作,看谁写的是自己,评一评他有没有把自己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出来。这样的活动轻松愉悦,学生通过与同学交流,发现了自己的点滴进步,增强了习作的信心。
2、阶梯交流
又如《写日记》,教学时教师可以有这样的阶梯式的交流:
(1)第一步交流——写日记有什么好处?
先和同学交流一下,写日记有什么好处?有的同学会说:“写日记可以帮助我记下快乐的事情。”有的同学会说:“伤心的时候,把事情用日记记下来,可以让自己不再难过。”还有的同学:“写日记就是把自己容易忘记的事记下来,以后可以来翻翻日记,回忆过去。”……这样的交流下来,勾起了学生写日记的欲望,学生自然而然就喜欢写日记。
(2)第二步交流——日记里可以写什么?
紧接着刚才一步,继续交流,其实大部分同学都明白日记里可以写自己亲身经历的快乐的事、伤心的事、难忘的事,还有自己看到的美景、事情等等。这样交流下来,原本觉得无话可写的同学也肯定有内容可写了。
(3)第三步交流——日记的格式是怎样的?
这一步的交流其实就是在让学生明晰日记的格式,如果有写错的格式去改正,如果没有写错,通过交流,可以更清楚日记的格式。
这样的交流活动毫无负担,学生通过与同学交流,逐渐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爱上表达,也实现了《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的习作目标。
(五)学会修改,促进表达
本册教材有梯度地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修改的能力,并最终让他们养成自己修改的习惯。在引导学生修改时,教师要贯穿鼓励为主的原则,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修改:
1、范例引路
先选几篇基本达成习作要求的学生习作作为讲评范本,引导其他学生发现这几篇习作写得好的地方,如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再对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议。
2、问题汇总
把所有同学习作中出现的问题收集起来,从习作要求的维度进行归类梳理,聚焦学生在达成“习作要素”时出现的问题。如教学《那次玩得真高兴》时,问题汇总起来(有没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写的内容有没有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能不能让同学看明白你写的内容),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修改。在修改时,要将学生的自改和互改结合起来。
教师可以通过板书、朗读、实物投影、张贴等形式在课堂上呈现学生的习作,引导学生从习作要求出发去修改;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评价重点,明确“习作内容有没有写出当时快乐的心情”等,必要时还可以引入课文中的典型段落,请学生进行比较讲评,明确可修改之处。
3、同伴互助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伴的力量是强大的,同伴可以引领我们前行。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修改时千万不要忽视同伴的力量,所以可以鼓励学生按刚才读给同伴听的时候听到的同伴的建议去修改。
当然引导学生修改的方式还有很多,教师始终要有培养学生最终学会自我修改的能力的强烈意识,并最终培养学生养成自我修改的习惯。
三、结语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习作教学,需要教师在深刻领会教材编排特点和编写意图的基础上,通过种种途径,激发起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为三年級学生架起一座习作的桥梁,让学生轻松、快乐、平稳地从写话过渡到习作,并为后续的习作打好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001.7
2、《小学语文》 郭戈 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