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面临一种比较尴尬的状况。不少学生对德育课不感兴趣,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德育课的教学改革力度不够。教师往往依托教材,机械教条地灌输德育知识,学生常常感觉德育课比较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积极尝试德育课的教学改革。正如《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中提出的那样,我们要加强和改进德育课教学,德育课教学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突出育人特色,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在德育课堂上,要注重“学”与“思”的结合,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德育课堂要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形成想学、乐学、要学的良好心态。
一、中职德育课堂创设学习情境的基本方法
1.以动画创设学习情境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对于初中学生虽然年龄大了几岁,但他们的认知能力、认知水平仍然比较有限。因此,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特定的声像兼备的动画,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积极活跃德育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例如,德育课中讲授“特别行政区”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事先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放映。当屏幕上出现了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和我国宝岛台湾省的画面时,不少同学神情严肃,他们已经意识到山水相连却不能统一、骨肉同胞咫尺相隔却不能团圆的现实。于是,学生很快就会产生一种肩负国家统一与民族富强重任的使命感。随着镜头的不断转换,屏幕上出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等对处理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讲话的画面,学生个个喜形于色,开始热烈讨论。特别是 播放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怀抱的画面时,大家都喜笑颜开并热烈欢呼起来。在学生情绪高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顺势在屏幕上列出“一国两制”的涵义、内容及实施“一国两制”的意义,将教学过程很自然地过渡到教学主题上。由于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教师在讲授“一国两制”的涵义、内容、意义这一部分内容时,就比较轻松了。而且,由于学生高度关注、全身心投入,因此他们对所学的新知识接受得快、理解得快,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2.以疑问创设学习情境
古人曾经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希腊鲁塔克认为:“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德育课堂上,教师尝试以疑问创设学习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主动寻找答案。因为,学生只有发现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探索、有讨论,也才会有发现、有创造。
比如,在讲授“价值规律”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两个疑问:A厂生产的同一型号、配置都完全一样的笔记本电脑,为什么有时赚钱多、有时赚钱少?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中,生产同一种水果,为什么有人赚钱、有人赔钱?设置疑问的学习情境,目的是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好奇与悬念,并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他们主动积极地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同样,在讲授“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时,让学生先思考我国古代成语故事“守株待兔”中包含的道理,然后再引入哲学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问题,最后归纳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必然规律办事。再如,讲授“认识的辩证过程”内容时,笔者设置的疑问是引用一篇浅易的文言文《两小儿辩日》,让大家讨论这篇文言文说明了什么,然后让学生深刻地意识到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3.以活动创设学习情境
在德育课堂上,教师可以以活动创设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学得更主动、更投入。教师创设的活动式学习情境,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积极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认知水平。
比如,讲授“树立积极合理的消费观”后,在学生中组织了一次辩论活动。首先,可以要求学生在本校学生中进行生活消费行为的调查,用所学知识对各种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他们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消费观点。正方的观点是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坚持正确的消费观;反方的观点是时代不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不能抱着过穷日子的观念不放,要好好享受生活。双方同学都进行了精心而又充分的准备,辩论时双方互不相让,辩论相当精彩。最后,反方同学因为“炮弹”不足,立论站不住脚而败阵。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让大家认识到树立正确消费观的重要性。同时,由于每位学生都为辩论活动进行了认真的准备,他们拓宽了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强了自己的辩论能力。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们要多角度地设计和丰富德育课堂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掌握德育知识,提高思辨能力。
二、中职德育课堂创设学习情境的基本策略
1.密切联系课堂教学的实际
在创设德育课学习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全面把握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大小、知识的深浅程度,充分考虑学习情境在课堂上展现和组织的难易程度。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必须能够有机地融入到德育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课堂教学内容,而不能超越德育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
2.密切联系学生素质的实际
在创设德育课学习情境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教师要从学生的视角,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创设学习情境。创设的学习情境要符合学生认知事物的深度和广度。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还是有限的,任何脱离学生实际创设的学习情境,往往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必须先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学生的接受,才能充分發挥其价值,学习情境和教学内容应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
3.密切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在德育课堂上创设学习情境,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有与时俱进的意识和准备。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学生们也希望老师能在课堂上讨论和探析各种社会热点问题,如果我们把“旧闻”当“新闻”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显然会没有兴趣。教师在创设学习情境时,要密切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把握时代脉搏,主动地创设学习情境,挖掘德育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职业教育中心校)
一、中职德育课堂创设学习情境的基本方法
1.以动画创设学习情境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对于初中学生虽然年龄大了几岁,但他们的认知能力、认知水平仍然比较有限。因此,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特定的声像兼备的动画,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积极活跃德育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例如,德育课中讲授“特别行政区”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事先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放映。当屏幕上出现了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和我国宝岛台湾省的画面时,不少同学神情严肃,他们已经意识到山水相连却不能统一、骨肉同胞咫尺相隔却不能团圆的现实。于是,学生很快就会产生一种肩负国家统一与民族富强重任的使命感。随着镜头的不断转换,屏幕上出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等对处理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讲话的画面,学生个个喜形于色,开始热烈讨论。特别是 播放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怀抱的画面时,大家都喜笑颜开并热烈欢呼起来。在学生情绪高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顺势在屏幕上列出“一国两制”的涵义、内容及实施“一国两制”的意义,将教学过程很自然地过渡到教学主题上。由于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教师在讲授“一国两制”的涵义、内容、意义这一部分内容时,就比较轻松了。而且,由于学生高度关注、全身心投入,因此他们对所学的新知识接受得快、理解得快,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2.以疑问创设学习情境
古人曾经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希腊鲁塔克认为:“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德育课堂上,教师尝试以疑问创设学习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主动寻找答案。因为,学生只有发现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探索、有讨论,也才会有发现、有创造。
比如,在讲授“价值规律”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两个疑问:A厂生产的同一型号、配置都完全一样的笔记本电脑,为什么有时赚钱多、有时赚钱少?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中,生产同一种水果,为什么有人赚钱、有人赔钱?设置疑问的学习情境,目的是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好奇与悬念,并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他们主动积极地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同样,在讲授“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时,让学生先思考我国古代成语故事“守株待兔”中包含的道理,然后再引入哲学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问题,最后归纳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必然规律办事。再如,讲授“认识的辩证过程”内容时,笔者设置的疑问是引用一篇浅易的文言文《两小儿辩日》,让大家讨论这篇文言文说明了什么,然后让学生深刻地意识到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3.以活动创设学习情境
在德育课堂上,教师可以以活动创设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学得更主动、更投入。教师创设的活动式学习情境,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积极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认知水平。
比如,讲授“树立积极合理的消费观”后,在学生中组织了一次辩论活动。首先,可以要求学生在本校学生中进行生活消费行为的调查,用所学知识对各种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他们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消费观点。正方的观点是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坚持正确的消费观;反方的观点是时代不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不能抱着过穷日子的观念不放,要好好享受生活。双方同学都进行了精心而又充分的准备,辩论时双方互不相让,辩论相当精彩。最后,反方同学因为“炮弹”不足,立论站不住脚而败阵。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让大家认识到树立正确消费观的重要性。同时,由于每位学生都为辩论活动进行了认真的准备,他们拓宽了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强了自己的辩论能力。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们要多角度地设计和丰富德育课堂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掌握德育知识,提高思辨能力。
二、中职德育课堂创设学习情境的基本策略
1.密切联系课堂教学的实际
在创设德育课学习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全面把握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大小、知识的深浅程度,充分考虑学习情境在课堂上展现和组织的难易程度。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必须能够有机地融入到德育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课堂教学内容,而不能超越德育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
2.密切联系学生素质的实际
在创设德育课学习情境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教师要从学生的视角,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创设学习情境。创设的学习情境要符合学生认知事物的深度和广度。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还是有限的,任何脱离学生实际创设的学习情境,往往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必须先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学生的接受,才能充分發挥其价值,学习情境和教学内容应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
3.密切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在德育课堂上创设学习情境,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有与时俱进的意识和准备。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学生们也希望老师能在课堂上讨论和探析各种社会热点问题,如果我们把“旧闻”当“新闻”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显然会没有兴趣。教师在创设学习情境时,要密切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把握时代脉搏,主动地创设学习情境,挖掘德育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职业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