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致眼部灼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来源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1r2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紫外线消毒的不安全因素及相关防范措施,出现后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本院自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紫外线消毒致眼部灼伤的患者5例,进行回顾性的调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实施防范措施后未发生紫外线灼伤事件;结论:加强对紫外线消毒的严格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紫外线;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众所周知,结核病是以空气为主要介质的呼吸道传染病,然而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结核病的主要方法,是遏制结核病传播的重要手段;紫外线消毒是对结核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即空气进行消毒的主要消毒方法。紫外线消毒是利用紫外线电波,破坏结核菌菌体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使结核菌菌体蛋白光解变性,促使微生物的DNA失去转化能力,降低结核菌菌体内氧化酶的活性,使氧化能力丧失,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具有极强杀菌作用的臭氧。紫外线消毒做为一种经济、方便、有效、无毒负残留毒的空气消毒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及公共场所[1]。但使用时如果防护不当,可引起紫外线紫外线眼部灼伤和皮肤灼伤,患者疼痛较剧,难以忍受,痛苦不堪。本院自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由于防护不当,导致紫外线紫外线眼部灼伤和皮肤灼伤,以眼部灼伤为著,紫外线消毒致眼部灼伤的患者5例,现将此5例患者,由紫外线消毒防护不当致眼部灼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制定出相对应的防范措施,取得比较满意效果。现将此5例病例紫外线致眼部灼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例灼伤病例,均发生在耐多药结核病区内,3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2例患者家属,2例男性,3例女性,平均年龄43岁;由于不了解紫外线的不安全因素,此5例接触紫外线消毒1小时即出现眼部刺痛,1.5小时即出现眼部红肿,疼痛加剧,直至有皮肤破溃感,患者难以忍受。2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经眼科医生诊断为紫外线眼炎,给予红霉素眼药膏涂眼后,效果欠佳,于次日晨起疼痛加剧,难以忍受,并伴有头痛、情绪烦躁,患者痛苦不堪,给予新鲜人体乳汁滴眼2次后,患者情绪渐转稳定,滴眼5次后,患者疼痛即可忍受,4小时(一个上午时间)滴眼数次后患者红肿消退,疼痛感明显减轻。经全程跟踪随访,5例灼伤病例,均无不良反应遗留。
  2 方法
  2.1 例新鲜乳汁滴眼后,约4小时疼痛症状明显减轻,20小时灼伤症状痊愈。
  2.2 例消毒纯牛奶滴眼后,约10小时疼痛症状明显减轻,20小时灼伤症状痊愈。
  2.3 例用红霉素眼药膏涂眼后,约20小时疼痛症状明显减轻,48小时灼伤症状痊愈[2]。
  3 原因分析
  3.1 患者或家属及个别医护人员对紫外线消毒相关安全知识的缺乏,对病房紫外线消毒相关安全知识不了解,甚至对紫外线产生的危害性更是一无所知,更有甚者,个别患者会把紫外线灯误认为彩灯,充满好奇,3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2例患者家属均为此原因所致;紫外线消毒灯开关和日常照明开关安装在同一处,紫外线开关及紫外线消毒车又无明显标示,平时安全检查未及时发现,致使患者或家属误认为紫外线开关为日常照明灯开关进行使用,所致眼部灼伤[2]。
  3.2 护理人员在进行紫外线消毒前,未尽到告知患者紫外线消毒相关安全知识义务,新入院患者入院时及病房消毒前,护理人员未告知患者及家属紫外线消毒相关安全知识,以其危害性为重点告知项目;患者外出时消毒或危重患者更换家属后,危重患者家属更换时未进行交接,而医护人员又未及时交代新来的家属,新来的家属不了解紫外线消毒及紫外线的危害,正在消毒的病室门上,未张贴紫外线消毒告知的明显警识牌,从而致眼部灼伤,给患者或家属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3.3 护理人员巡视病房不够及时,尤其中午班、夜班,护理人员较少,巡视病房的次数相对减少,未能及时发现、阻止患者或家属进入正在消毒的病室中,患者长时间的接触紫外线消毒而灼伤眼睛[2]。
  4 防范措施
  4.1 病房紫外线消毒灯开关与日常照明开关分开安装或用紫外线消毒车消毒,或在紫外线消毒灯开关处张贴明显紫外线标识。
  4.2 患者新入院时,在“患者住院告知书”中,增加病房紫外线消毒的相关知识,并口头告知患者或家属紫外线消毒的不安全因素及危害性,有患者或家属及护士共同签名。
  4.3 耐多药结核病区,病房紫外线消毒前医护人员安排患者及家属在走廊或(MDR病区)外的小院内活动,消毒开始时在病室门上悬挂警示牌,如“病房消毒,严禁入内”,并再次告知患者或家属紫外线消毒的危害性。
  4.4 如危重患者不能下床活动、外出进行紫外线消毒,给患者加盖床单(衣物)遮盖暴露的皮肤及颜面部,并告知家属之间需做好紫外线消毒正在进行时的交接,危重患者不可用有臭氧的紫外线灯,因紫外线产生的臭氧对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而加重患者的病情。
  4.5 值中班、夜班的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阻止患者或家属进入正在消毒的病房或私自打开紫外线消毒开关。
  4.6 加强紫外线消毒车的管理,消毒结束后的消毒车放于患者或家属接触不到的位置。
  4.7 如不慎发生眼部或皮肤灼伤,及时使用新鲜的人体乳汁(如无法找到,可用消毒纯牛奶代替,但效果不及新鲜乳汁好)滴眼,约30分钟,待乳汁吸收后接着滴第二次,连续滴眼数次,直至灼伤症状消失。
  (下转至第66页)
  5 结论
  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和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紫外线消毒的危害性宣传,保证患者及家属的人身安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绳宇.护理学基础[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郭兰英, 何艳.中外医学研究,2011,8,9(24).
其他文献
多发性骨髓瘤(MM)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如何合理地治疗MM是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的关键.靶位治疗是针对骨髓微环境中MM细胞生长和生存的治疗,新的靶位治疗药物(沙利度胺、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砷剂等)联合传统的方法治疗MM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是当前治疗MM最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心脏损害的监控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2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心脏检查及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2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出现心脏损害者78例(35.0%),老年患者心脏损害47例,提示急性重症胰腺炎及老年患者心脏损害发生率高.结论 急性胰腺炎心脏损害出现率高,且与病情和预后有关,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应常规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心脏彩色多普勒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心脏受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