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全球畅销单抗TOP10市场合计636.56亿美元,2015年全球单抗总体销售额是980亿美元,今年冲破1000亿美元大关轻而易举。抗体药物在全球生物药制品中的比例由2010年的10.6%上升到目前的60%以上,成为生物制药行业中的重要子行业。
从全球生物角度来看,全球制药巨头纷纷在生物医药下重注布局。2011年,赛诺菲以201亿美元收购健赞;2012年,GSK以30亿美元购买基因组科学公司;2014年,辉瑞以170亿美元拿下赫升瑞;而更早罗氏收购基因泰克、默克收购雪兰诺等都已经做好了布局。根据2015年数据显示,全球处方药前10强中,已经有8个产品是生物药;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学信息集团大学和生命科学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胡大龙在会上表示,预测5年以后,生物药市场仍会非常火爆。
国内市场更是火热异常,政策支持力度颇大,发展生物制药已经被写入了“十三五”发展重点领域。2016年3月15日,CFDA公开的受理抗体药物品种共有280个(除去拒绝及重复品种)。国产品种148个,其中国内已经上市11个抗体类药物。
显而易见,无论是全球还是国内,生物制药已经是保证整个医药行业持续发展的主打领域。而从全球生物药研发进度来看,中国药企并未落后太多,颇有放眼全球,一争天下的机会。那么该怎么争?市场该怎么打?政策该怎么支持?当前的痛与快乐又分别是什么?
正当其时
“中国改革开放,正是全球生物药发展的起始,中国企业恰好遇上,才有当前竞争的机会。”三生制药董事长娄竞在会上说,从血液制品、转移因子、白细胞干扰素,到后来有技术门槛的EPO、TPO等产品,虽然国内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但这些阶段都与全球同步。
目前国内企业的研发全部集中在单抗类的产品和新技术、新治疗方法上。而现在国家对生物药研究的支持空前,2006年将生物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2012年国务院又将其列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并出台一系列鼓励企业创新的扶持政策。
随着新靶点的发现及功能的明确,中国生物药品不断丰富,呈现多元化趋势。剂型的增加、适应证的拓展、品种的多元化,给予临床更多的治疗选择。娄竞认为,在创新和新技术层面,未来在以下几个方面会有突破,而这将是中国药企与全球企业对决的机会领域。
首先是肿瘤免疫治疗中的PD-1/ PD-L1,目前已经有多家跨国企业开发。该类产品由于其广谱的肿瘤特异疗效,正在广受研发重视。除了已上市的3个药物外,全球范围内还有70个同靶点药物处于研发阶段。国内方面,上海君实、江苏恒瑞、百济神州等均有布局。另外,如CD47抗体等也吸引众多药物公司开发。
其次是生物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的突破。该领域近几年最引人瞩目的靶点当属白介素-17,在全球范围内,共有21个白介素-17抗体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而在国内,2016年7月6日,恒瑞医药自主开发的白介素-17拮抗剂“SHR-1314注射液”获得临床批件。
第三,生物药用于血脂异常。在该领域,目前只有一个PCSK9,该靶点毫无疑问是当今降脂领域的热门靶点。该领域的代表药物是赛诺菲的Airocumab和安进的Evolocumab,目标适应证均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他汀类不耐药的高胆固醇血症”,目前两者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当中。市场方面预测,这两个单抗在2020年销售额均将突破20亿美元。国内也已经有几十家企业在进行PCSK9抗体的研发,其中进展最快的上海君实,此外上海合众、复旦张江和信达生物企业也相继开发了该靶点的相关药物,均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
此外,目前在哮喘、传染病、偏头疼等领域,生物药物也表现亮眼。这些都可能是未来国内企业追逐的靶点。比如哮喘领域,GSK的Mepolizumab于2015年11月4日获FDA批准,用于“12岁及以上严重哮喘患者的添加维持治疗”,该药也是全球第一个获批的IL-5,预计2020年销售额在10亿美元左右。
监管等待
众所周知,生物药的生产向来与研发同等困难。国家为了支撑生物药产业的发力发展,以试点的形式已经在各地展开了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但这涉及到的监管要求会更高。
对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注册司生物制品处调研员白鹤表示:转移场地、扩大规模、工艺的变更、原辅料的变更,会直接对生物制品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点与化学药品的区别比较大,这也是化药叫做仿制药,而生物药叫做生物类似药的原因。
因此,上市许可人制度试点只将其中的部分纳入,并非全部生物药的试点。比如,疫苗这类高风险的产品排在第二梯队,CFDA想通过试点情况,再进行下一步的统筹考量。抗体在国际上比较适合做MAH,投入成本高,对于中国来说,有利于产业整合,利于大规模的产品上市。
目前CFDA也正在进行一系列的管理法修订。据白鹤透露,目前有一个版本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出来,该版并非是打补丁完成,而是重新架构。随着该工作的推进,白鹤表示,“我们希望在政策法规上、架构上、流程上、二级文件的技术支持上、各部门的衔接上均进行调整,推动产业方面的发展”。
在生物药发展的监管法规方面,由于该领域发展较晚,所以“争取给生物药行业在政策和法规上打好基础”。MAH试点方面,CFDA就把法规上原来的障碍排除,现在施行后,下一步还会进一步研究落地的政策和程序,比如说怎么操作和技术文件等。
当然,白鹤也表示,生物制品的监管对CFDA的挑战也很大。“生物制品叫前无古人,因为生物制品是创新性的,包括细胞免疫、抗体免疫治疗等,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日本,都是在探索中进步。目前,CFDA已与FDA、加拿大药监局等进行多次沟通,从技术管理到行政交接等都在不断的完善方面,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非常紧密。白鹤表示,中国药监部门与WHO的会议更多,每年都不下十次的沟通。因为“我们不希望落后,尽快的与企业对接,让中国患者受惠”。 中国医药的国际竞争力不高,而落后的不仅仅是研发水平,还有市场的较量。康弘药业副总裁殷劲群展示的一组数据显示,在过去多年,很多中国的新药上市5年以后,年销售额仅仅为0.5亿~1.5亿元。
赢市场
2014年,康弘药业创新药朗沐上市,而该产品的竞争产品诺适得已经上市多年。康弘产品必须直面诺适得营销团队的竞争,但在今年7月,尚在专利期的诺适得在中国降幅达2600元/支,这意味着价格战的开始。很多行业人士表示,这在中国医药产品的营销上尚属第一次。
殷劲群表示,任何企业的任何产品,在市场竞争中,首先竞争的并非是市场能力而是产品力,对于药品来说便是疗效。朗沐的研发团队和产业化团队均曾供职于全球领先的制药企业。所以要想打市场,首先在产品本身上能与外企产品一较高下。
好产品,要想销售好,必须配备与之匹配的销售团队。康弘对于朗沐的营销便是如此,在康弘的销售团队中99%的人员来自外企,并且有不少人员参与过创新药在中国上市的过程。其实,在朗沐上市之前,国内也有几个生物药上市,比如说曾经被称为是“基因研究和生物高技术领域性的里程碑”上市的深圳赛百诺的今又生,拿到批件后才仓促组建营销团队,且均是内部技术人员,上市3年营销都毫无起色,之后多次进行营销改革也未有更大突破。
过去多年本土企业研发的一些1类新药,比如华鼎生物的血卟啉注射液、上海三维生物的安柯瑞等虽然顶着各类光环上市,但营销均不见起色,甚至在市场上籍籍无名,销售额过亿元都很困难。究其原因,这些企业大多以研发见长,对新药进入市场没有一套完整的打法。直到凯美纳上市,才扭转了中国原研新药上市之后销售无法迅速打开局面的现状。对此,贝达药业曾告诉E药经理人,“其实在凯美纳进行临床试验时,就已经考虑如何将学术与市场结合”。
朗沐之所以能够迅速打开市场,便是因其有一套比较完整的销售打法。从2014年上市起便连续三年参加美国眼科学会年会,并均做大会主题发言,向全球业界传达最新研究成果。殷劲群在会上表示,虽然朗沐还未在全球展开销售,但是康弘将朗沐这个产品传达到了全球70%的眼科专家那里,只要是这些专家参加全球高端国际会议,必然会被朗沐的声音所覆盖。在具体的推广上,殷劲群在会上表示,“市场怎么定位、怎么区别于全球最大的产品,怎么样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作出相得益彰的选择,怎么通过慈善捐赠做品牌形象推广,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营销策略。”
其实无论是与谁竞争,创新药首先具备产品力,能在疗效上与之抗衡,其次要有一支能够与其相匹配的队伍,而经验十分重要;第三在市场策略上要有一套体现产品力的推广之道。
跟风之危
当前虽然本土企业发展生物医药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但行业中也有不少人士对当前所有企业均跟风做生物药的现状表示担忧。在中国医药企业家年会上,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郭云沛指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植物药企业、化药企业、中药企业等均身涉其中,就以建造生产线为例,三生国建目前年产能为7万升、信达生物1.2万升、齐鲁药业近2万升,而一家与信达生物一墙之隔做生物药上游的企业,意图向产业链下游延伸,也选择自建1.5万升的生产线,而非选择代工。
此前有不少企业都在声称要建造亚洲最大的生物药生产基地,郭云沛认为,如果继续下去,在生物药生产这一环节未来必然会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
除了产能之外,生物药的跟风仿制现象也很严重。就以在生物药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单抗而言,2012年之前,中国只有中信国建、百泰生物等企业有单抗药物上市,进入临床试验的项目在10个之内,但到了2015年,国内单抗行业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单抗临床项目申报数量已经上百,其大多数盯着处在全球处方药TOP10的抗体进行仿制,而申报企业数则由不足10家上升到了60多家。
另外,目前进军生物医药的企业,大多注重上游产品开发,但和下游研究接轨不足。还有一个让郭云沛担忧的是中国生物制药成果转化率较低。
毋容置疑,生物医药前景向好是所有企业知道的事情,在该领域的重磅炸弹级产品频出,引来本土企业纷纷进入。现阶段较量的是研发能力和产业化能力,谁能够抢先上市,谁便有夺得先机的可能,但是如果同一产品生产厂家过多,难免会打价格战。现在很多企业之所以选择自建生产基地而非代工,其主要的一个考量便是在以生物类似物为主打的未来中国生物药市场中,委托生产势必会增加成本,不利于市场竞争,但目前看来每家进入该领域的企业均有此想法,很可能造成投入浪费。或许会像此前的化药仿制药市场那般,经过几轮价格战之后,方会看到真实的情况。
从全球生物角度来看,全球制药巨头纷纷在生物医药下重注布局。2011年,赛诺菲以201亿美元收购健赞;2012年,GSK以30亿美元购买基因组科学公司;2014年,辉瑞以170亿美元拿下赫升瑞;而更早罗氏收购基因泰克、默克收购雪兰诺等都已经做好了布局。根据2015年数据显示,全球处方药前10强中,已经有8个产品是生物药;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学信息集团大学和生命科学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胡大龙在会上表示,预测5年以后,生物药市场仍会非常火爆。
国内市场更是火热异常,政策支持力度颇大,发展生物制药已经被写入了“十三五”发展重点领域。2016年3月15日,CFDA公开的受理抗体药物品种共有280个(除去拒绝及重复品种)。国产品种148个,其中国内已经上市11个抗体类药物。
显而易见,无论是全球还是国内,生物制药已经是保证整个医药行业持续发展的主打领域。而从全球生物药研发进度来看,中国药企并未落后太多,颇有放眼全球,一争天下的机会。那么该怎么争?市场该怎么打?政策该怎么支持?当前的痛与快乐又分别是什么?
正当其时
“中国改革开放,正是全球生物药发展的起始,中国企业恰好遇上,才有当前竞争的机会。”三生制药董事长娄竞在会上说,从血液制品、转移因子、白细胞干扰素,到后来有技术门槛的EPO、TPO等产品,虽然国内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但这些阶段都与全球同步。
目前国内企业的研发全部集中在单抗类的产品和新技术、新治疗方法上。而现在国家对生物药研究的支持空前,2006年将生物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2012年国务院又将其列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并出台一系列鼓励企业创新的扶持政策。
随着新靶点的发现及功能的明确,中国生物药品不断丰富,呈现多元化趋势。剂型的增加、适应证的拓展、品种的多元化,给予临床更多的治疗选择。娄竞认为,在创新和新技术层面,未来在以下几个方面会有突破,而这将是中国药企与全球企业对决的机会领域。
首先是肿瘤免疫治疗中的PD-1/ PD-L1,目前已经有多家跨国企业开发。该类产品由于其广谱的肿瘤特异疗效,正在广受研发重视。除了已上市的3个药物外,全球范围内还有70个同靶点药物处于研发阶段。国内方面,上海君实、江苏恒瑞、百济神州等均有布局。另外,如CD47抗体等也吸引众多药物公司开发。
其次是生物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的突破。该领域近几年最引人瞩目的靶点当属白介素-17,在全球范围内,共有21个白介素-17抗体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而在国内,2016年7月6日,恒瑞医药自主开发的白介素-17拮抗剂“SHR-1314注射液”获得临床批件。
第三,生物药用于血脂异常。在该领域,目前只有一个PCSK9,该靶点毫无疑问是当今降脂领域的热门靶点。该领域的代表药物是赛诺菲的Airocumab和安进的Evolocumab,目标适应证均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他汀类不耐药的高胆固醇血症”,目前两者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当中。市场方面预测,这两个单抗在2020年销售额均将突破20亿美元。国内也已经有几十家企业在进行PCSK9抗体的研发,其中进展最快的上海君实,此外上海合众、复旦张江和信达生物企业也相继开发了该靶点的相关药物,均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
此外,目前在哮喘、传染病、偏头疼等领域,生物药物也表现亮眼。这些都可能是未来国内企业追逐的靶点。比如哮喘领域,GSK的Mepolizumab于2015年11月4日获FDA批准,用于“12岁及以上严重哮喘患者的添加维持治疗”,该药也是全球第一个获批的IL-5,预计2020年销售额在10亿美元左右。
监管等待
众所周知,生物药的生产向来与研发同等困难。国家为了支撑生物药产业的发力发展,以试点的形式已经在各地展开了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但这涉及到的监管要求会更高。
对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注册司生物制品处调研员白鹤表示:转移场地、扩大规模、工艺的变更、原辅料的变更,会直接对生物制品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点与化学药品的区别比较大,这也是化药叫做仿制药,而生物药叫做生物类似药的原因。
因此,上市许可人制度试点只将其中的部分纳入,并非全部生物药的试点。比如,疫苗这类高风险的产品排在第二梯队,CFDA想通过试点情况,再进行下一步的统筹考量。抗体在国际上比较适合做MAH,投入成本高,对于中国来说,有利于产业整合,利于大规模的产品上市。
目前CFDA也正在进行一系列的管理法修订。据白鹤透露,目前有一个版本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出来,该版并非是打补丁完成,而是重新架构。随着该工作的推进,白鹤表示,“我们希望在政策法规上、架构上、流程上、二级文件的技术支持上、各部门的衔接上均进行调整,推动产业方面的发展”。
在生物药发展的监管法规方面,由于该领域发展较晚,所以“争取给生物药行业在政策和法规上打好基础”。MAH试点方面,CFDA就把法规上原来的障碍排除,现在施行后,下一步还会进一步研究落地的政策和程序,比如说怎么操作和技术文件等。
当然,白鹤也表示,生物制品的监管对CFDA的挑战也很大。“生物制品叫前无古人,因为生物制品是创新性的,包括细胞免疫、抗体免疫治疗等,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日本,都是在探索中进步。目前,CFDA已与FDA、加拿大药监局等进行多次沟通,从技术管理到行政交接等都在不断的完善方面,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非常紧密。白鹤表示,中国药监部门与WHO的会议更多,每年都不下十次的沟通。因为“我们不希望落后,尽快的与企业对接,让中国患者受惠”。 中国医药的国际竞争力不高,而落后的不仅仅是研发水平,还有市场的较量。康弘药业副总裁殷劲群展示的一组数据显示,在过去多年,很多中国的新药上市5年以后,年销售额仅仅为0.5亿~1.5亿元。
赢市场
2014年,康弘药业创新药朗沐上市,而该产品的竞争产品诺适得已经上市多年。康弘产品必须直面诺适得营销团队的竞争,但在今年7月,尚在专利期的诺适得在中国降幅达2600元/支,这意味着价格战的开始。很多行业人士表示,这在中国医药产品的营销上尚属第一次。
殷劲群表示,任何企业的任何产品,在市场竞争中,首先竞争的并非是市场能力而是产品力,对于药品来说便是疗效。朗沐的研发团队和产业化团队均曾供职于全球领先的制药企业。所以要想打市场,首先在产品本身上能与外企产品一较高下。
好产品,要想销售好,必须配备与之匹配的销售团队。康弘对于朗沐的营销便是如此,在康弘的销售团队中99%的人员来自外企,并且有不少人员参与过创新药在中国上市的过程。其实,在朗沐上市之前,国内也有几个生物药上市,比如说曾经被称为是“基因研究和生物高技术领域性的里程碑”上市的深圳赛百诺的今又生,拿到批件后才仓促组建营销团队,且均是内部技术人员,上市3年营销都毫无起色,之后多次进行营销改革也未有更大突破。
过去多年本土企业研发的一些1类新药,比如华鼎生物的血卟啉注射液、上海三维生物的安柯瑞等虽然顶着各类光环上市,但营销均不见起色,甚至在市场上籍籍无名,销售额过亿元都很困难。究其原因,这些企业大多以研发见长,对新药进入市场没有一套完整的打法。直到凯美纳上市,才扭转了中国原研新药上市之后销售无法迅速打开局面的现状。对此,贝达药业曾告诉E药经理人,“其实在凯美纳进行临床试验时,就已经考虑如何将学术与市场结合”。
朗沐之所以能够迅速打开市场,便是因其有一套比较完整的销售打法。从2014年上市起便连续三年参加美国眼科学会年会,并均做大会主题发言,向全球业界传达最新研究成果。殷劲群在会上表示,虽然朗沐还未在全球展开销售,但是康弘将朗沐这个产品传达到了全球70%的眼科专家那里,只要是这些专家参加全球高端国际会议,必然会被朗沐的声音所覆盖。在具体的推广上,殷劲群在会上表示,“市场怎么定位、怎么区别于全球最大的产品,怎么样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作出相得益彰的选择,怎么通过慈善捐赠做品牌形象推广,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营销策略。”
其实无论是与谁竞争,创新药首先具备产品力,能在疗效上与之抗衡,其次要有一支能够与其相匹配的队伍,而经验十分重要;第三在市场策略上要有一套体现产品力的推广之道。
跟风之危
当前虽然本土企业发展生物医药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但行业中也有不少人士对当前所有企业均跟风做生物药的现状表示担忧。在中国医药企业家年会上,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郭云沛指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植物药企业、化药企业、中药企业等均身涉其中,就以建造生产线为例,三生国建目前年产能为7万升、信达生物1.2万升、齐鲁药业近2万升,而一家与信达生物一墙之隔做生物药上游的企业,意图向产业链下游延伸,也选择自建1.5万升的生产线,而非选择代工。
此前有不少企业都在声称要建造亚洲最大的生物药生产基地,郭云沛认为,如果继续下去,在生物药生产这一环节未来必然会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
除了产能之外,生物药的跟风仿制现象也很严重。就以在生物药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单抗而言,2012年之前,中国只有中信国建、百泰生物等企业有单抗药物上市,进入临床试验的项目在10个之内,但到了2015年,国内单抗行业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单抗临床项目申报数量已经上百,其大多数盯着处在全球处方药TOP10的抗体进行仿制,而申报企业数则由不足10家上升到了60多家。
另外,目前进军生物医药的企业,大多注重上游产品开发,但和下游研究接轨不足。还有一个让郭云沛担忧的是中国生物制药成果转化率较低。
毋容置疑,生物医药前景向好是所有企业知道的事情,在该领域的重磅炸弹级产品频出,引来本土企业纷纷进入。现阶段较量的是研发能力和产业化能力,谁能够抢先上市,谁便有夺得先机的可能,但是如果同一产品生产厂家过多,难免会打价格战。现在很多企业之所以选择自建生产基地而非代工,其主要的一个考量便是在以生物类似物为主打的未来中国生物药市场中,委托生产势必会增加成本,不利于市场竞争,但目前看来每家进入该领域的企业均有此想法,很可能造成投入浪费。或许会像此前的化药仿制药市场那般,经过几轮价格战之后,方会看到真实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