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跳楼自杀,“喝药”抢走了多少学生的青春

来源 :女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vxq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8月6日凌晨,广东省增城市荔城中学高二学生杨伯辉纵身从宿舍楼6樓跳下,结束了年仅18岁的生命……通过采访死者的家属、老师、同学,记者发现杨伯辉之死竟起因于他经常服用“止咳露”而上瘾,药瘾发作导致情绪抑郁、失落、迷茫,最终他选择结束生命来摆脱这些枷锁。在当地,还有不少学生像杨伯辉一样靠服用“止咳露”寻求刺激或是缓解压力,而学校、老师和家长却浑然不觉。
  
  为提高学习成绩而喝药
  
  杨伯辉身高1.79米,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长得帅气。这样一位阳光少年的离去,令他的父母迄今无法接受。杨伯辉的父亲告诉记者:儿子从小就很听话,小学6年成绩一直很好,上了初中后,不知什么原因成绩开始下滑,他到现在也弄不明白儿子为什么要喝止咳露。杨伯辉的9位室友给出了一个结论:他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才喝“止咳露”的。
  杨伯辉升入初中后,老师布置的作业越来越多,每天晚上要做到11点才能睡觉,如果完不成作业,老师就会让家长到学校。杨伯辉喜欢打篮球,往往打到很晚才回家,为此他好几次耽误了做作业,害得父亲被老师“教育”了好几回。杨伯辉不想让父亲继续受到老师的指责,又不愿和心爱的篮球告别,他只好牺牲晚上睡眠的时间赶作业,常常熬到夜里一两点才熄灯。由于睡眠不足,第二天无法集中精力听课,杨伯辉甚是苦恼。
  初一上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有一天,杨伯辉打完篮球后和几个同学坐在草地上聊天,他向几位学友述说了自己的苦恼,他的话很快引起了同感。杨伯辉这才知道,原来别人也有这些“公共苦恼”。正在同学们唉声叹气时,一位高年级的学友神神秘秘地说:“有一种药,喝了它可以提神,不瞌睡,能让你忘记烦恼。”杨伯辉来了兴趣,忙问是什么药。“现在不能告诉你,明天你一喝就知道了。”高年级的学友说完指了指另外两名同学,“他们都喝过。”被指的两名同学点点头,脸上有一种怪怪的表情。听说真有治瞌睡的药,同学们都变得兴奋起来,渴望尽快一睹药的真容。
  第二天,高年级学友带来两瓶药水,说:“这就是治咳药,喝了它,你上课就会有精神。”杨伯辉接过瓶子一看,上面写着“联邦止咳露”,他一脸不屑地把瓶子还给对方。这种药他以前咳嗽时喝过,没有什么奇效。
  “喝得少不管用,这瓶药120毫升,如果按说明书喝,一次只能喝10毫升,现在你把它全喝了,保证有效。”学友说着把一整瓶药水倒进嘴里。不一会儿,他两眼放光,变得异常亢奋。杨伯辉将信将疑,便把另一瓶喝了。大约六七分钟后,绷紧的神经开始放松,浑身舒畅,人似乎要飘起来,杨伯辉兴奋得连连点头,这东西确实不赖。
  然而,晚上睡觉前杨伯辉翻江倒海般呕吐起来,那种感觉跟醉酒差不多,但比醉酒难受。杨伯辉虽然猜测到呕吐与喝“止咳露”有关,但他压根儿不会想到“止咳露,会致人成瘾,甚至会要人的命。13岁的杨伯辉从来没听大人说起过“止咳露”的危害,也没在电视节目或书本上看到过喝它有什么不好。
  刚开始,杨伯辉一天顶多喝一瓶,也没有上瘾,后来加大剂量和一次单元测试有关。那次,杨伯辉的英语成绩在班上垫了底,父亲杨永洁非常生气,狠狠地骂了他一顿。
  杨永洁夫妻在镇上开了一家大排档,他们平时较忙,没有时间管儿子,于是便给儿子请了一个英语家教。家教的到来不仅没有提高杨伯辉的成绩,反而刺激了他的对立情绪,杨伯辉觉得父母只关心自己的成绩,没完没了地给他补课,一点不管他是否快乐。为了排解烦恼,发泄对父母和老师的不满,他偷偷从家里拿出钱去买了好几瓶“止咳露”,然后和同学比谁喝得多……渐渐地,杨伯辉深陷其中而不可自拔。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何日辉医生告诉记者:“止咳露”含有麻黄碱和磷酸可待因等药物成分,超剂量服用会使人处于兴奋状态,产生幻觉和妄想,连续服用两到三个月就会产生药物依赖,药瘾会像影子一样追随着你,服药人会出现诸如精神抑郁、手脚发抖、牙根溃烂、大小便困难等诸多症状。
  那么,在杨伯辉长达5年的喝药时间里,为什么家长和老师都没有发现他的异常?杨伯辉的同学有那么多人喝药,为什么没有一个家长知遭他们的秘密,其他同学为什么要替这些喝药的同学保守秘密呢?
  
  
  究竟有多少人在喝药
  
  杨伯辉与室友潘凯越最为交好,大家认为杨伯辉喝药的事他应该知道。潘凯越承认了这一点,他说:“当时以为喝‘止咳露’又不是吸毒,虽然对身体不好,但不会要人命。再说,我和伯辉相处得特别好,不好意思背着他去告密。早知道‘止咳露’的危害这么大,就是再被伯辉骂,再被同学们瞧不起,我也要救他啊,可是晚了……”
  潘凯越说,杨伯辉从一开始喝“止咳露”,就是寝室里是公开的秘密。只不过大家以为他有慢性支气管炎之类的毛病。“止咳露”好多人咳嗽时都喝过,谁也没拿它当回事。后来,杨伯辉喝得越来越凶,喝过药后变得神经兮兮,不喝药就焉巴巴的。大家问他是不是让药害的,杨伯辉说不喝就吃不好睡不着,连课也不能上了。直到这时,大家才意识到杨伯辉让药害苦了,于是大家劝他不要再喝。杨伯辉信誓旦旦地表示:以后不喝了。可过了一段时间,大家发现杨伯辉还在偷偷喝,不仅在寝室里喝,有时在教室里也喝。由于“止咳露”是常规药,他就是当着同学和老师面喝。也不会引起别人在意。
  杨伯辉的两位任课老师,矢口否认发现杨伯辉喝药的蛛丝马迹。他们说,学生们喝药一般不会当着老师的面,再说就是偶尔看见有人喝药,老师也不会朝别的方面想。
  但是,杨伯辉一位十分要好的同学告诉记者:高一时,有一天中午老师巡查寝室卫生,从杨伯辉的被子下面发现了5瓶“止咳露”,每瓶120毫升。老师问杨辉弄这么多药干什么,杨伯辉十分紧张,半天答不上话,脸憋得通红。老师觉得可能有问题,用探询的眼光扫视寝室里其他同学。大家一个个低着头,没人答话。杨伯辉总算想出一个理由,结结巴巴地说:“我这几天晚上咳嗽得厉害,怕影响他们睡觉,多开了几瓶药。”老师没发现什么问题就走了,就这样,杨伯辉错失了一次被挽救的机会。
  该同学还说:我们也想告诉老师,但又怕杨伯辉受处分。而且,每个年级都有喝药的人,他们互称“邦友”。谁把这件事说出去,还怎么在学校里混?
  荔城中学有多少学生喝药,杨伯辉的一位任课老师认定:“到目前为止,除了杨伯辉没有发现其他人喝药。我没有发现,别的老师也没有发现。”
  记者找到荔城中学一位姓钟的副校长,钟副校长十分痛心地说:“如果真有那么多学生喝药,我们一定彻底排查,并给这些学生做心里辅导。发生这样的事,我们和家长一样难受,无论如何,决不能让悲剧重演!”
  为了证实“每个年级都有人喝药”不是瞎说,那位同学将记者领到别的班同学跟前核实,没等记者开口,同学们报出了一大串喝药同学的名字。杨伯辉所在班级的班长姚远胜说起此事颇为义愤:“我们隔壁寝室就有两个喝药的人,杨伯辉跳楼前曾去 过他们寝室,估计就是去喝‘止咳露’。”
  据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成瘾医学科的卓福镇主任介绍:一年内,他们就收治了200多名“止咳露”成瘾患者,其中超过80%都是初高中的学生,其中服药最长的“药龄”达到五六年之久。
  
  追寻“止咳露”的来源
  
  杨伯辉生前的一位“邦友”把记者带到学校附近的一个村里,采访一位叫林文章的学生,他是荔城中学“邦友”中比较资深的一个人。
  林文章说,他早就知道喝“止咳露”对身体不好,可戒不掉,有时恨不得把自己杀了,也想过像杨伯辉那样跳楼。记者问他知不知道荔城中学有多少人喝“止咳露”时,林文章摇摇头,说:“确切的数字我不清楚,经常和我在一起交流喝药体会的有五六个人,其他还有不少人也喝,但不像我们这样上瘾,所以交流得少。”
  “别的学校有人喝药吗?”
  “有,你上网查一查,网上卖这种药的人多了去了;‘邦友’也很多,广东的、福建的、浙江的,铺天盖地。”
  “你是上网买这种药,还是去药店买?”
  “以前去药店买,现在学校附近的便利店就能买到”。
  “他们不问你要处方吗?”
  “要那玩意儿干吗?只要有钱赚,他们才不管什么处方不处方呢!这种药以前十几块钱就能买到,现在要20元,便利店更贵,30块钱。货紧的时候,30块钱都不一定能买到。”
  在离荔城中学不远的一家药店,记者轻易地就买到了一盒美沙芬片、一瓶磷酸可待因溶液。店员说,“联邦止咳露”这两天缺货,过两天再来买。从始至终,店员没有要求记者出示医生开出的处方。这3种药都是处方药,按规定必须凭医生处方才能买到。
  记者问店员:“这些药是从哪儿进的,如果要的多你能不能弄到?我是做药品生意的,给你回扣。”店员笑了出来:“一看你就不是做药品生意的,净说外行话。你如果要货,干吗从我们这么小的店拿,你不会上医药公司吗?这又不是什么紧俏药,一般大的医药公司都有。”
  事实上,“联邦止咳露”并不像店员所说的属非紧俏药,而属于国家严格管理的处方药。记者在增城市大小药房暗访时发现,很多药店根本不向顾客索要处方。即使索要处方,只要顾客随便编个理由并声明购买量不大时,对方一般也不会坚持。
  
  一次失败的拯救行动
  
  据潘凯越讲,寝室的9名室友曾制定过一个拯救杨伯辉的计划。那是高二上半学期,有一次上晚自习,杨伯辉一个人留在寝室里蒙着被子大哭。一名同学回寝室取资料,以为他病了,掀开被子一看,被子里散落着三四瓶“止咳露”,有两瓶已经空了。同学生气地把两瓶没喝的“止咳露”扔进垃圾桶,杨伯辉歇斯底里地跪在同学面前:“我完了,救救我吧。”
  晚自习结束后,大家坐在一起商议,最后决定:1、由潘凯越替杨伯辉保管每个月100元的零花钱,让他不能随便去买药;2、严密监视杨伯辉,看见他吃药就抢过来扔掉;3、必要时向杨伯辉的父母告密。
  对室友的决定,杨伯辉举双手拥护,他真心希望戒掉药瘾。然而杨伯辉低估了“止咳露”的魔力,没有它的日子,杨伯辉觉得生活一下子变得空空荡荡毫无意义。他瞒着室友向班上其他的同学借钱,到月末再逼潘凯越还钱。第一项计划就这样宣告失败。
  杨伯辉也知道自己对不住室友,所以大家把他没喝完的‘止咳露”藏起来,甚至几个人按住他从他身上把药搜走时,他都不反抗。但时间一长,杨伯辉经不住药瘾的折磨,开始往隔壁寝室跑,隔壁住着两位“邦友”。渐渐地,杨伯辉与本寝室的人越来越疏远。第二项计划也失败了。
  只剩下最后一个办法了:报告杨伯辉的父母,其实,在同学们有这个想法前,杨伯辉曾想过自己把喝药的事告诉父母,让父母监督他。有一次,他在自己的卧室里喝药,被父亲发现。父亲问他是不是病了,他慌慌张张地用身子把几个空药瓶子遮住,语无伦次地说:“是病了,咳嗽。”父亲见他举止异样,推开他,发现了那几个空瓶子。遗憾的是,几个空瓶子虽然让杨伯辉的父亲有些纳闷,但并没有引起他足够的警觉,他每天忙生意,这类事情顾不上。
  2007年5月,班长姚远胜和潘凯越决定陪杨伯辉向父母“自首”,让家长带他去医院治疗,杨伯辉点头同意。3个人来到杨家门口时,杨伯辉突然失去了勇气,他无奈地摇了摇头说:“我还没有准备好,等我准备好了,咱们再来。”姚远胜和潜凯越叹了口气,随杨伯辉回到了学校。
  从那以后,杨伯辉喝药越来越猛。以前一天喝一瓶,现在有时候一天喝3瓶。有一次,杨伯辉将30粒美沙芬片一次倒进自己嘴里,吓得潘凯越对他大吼:“你不要命了!”一边吼一边去抢他的药,但为时已晚。那一次药吃得太多,杨伯辉撒不出尿来了。他蹲在厕所里,下腹又胀又疼,脸憋得通红,两个小时过去还是尿不出来。杨伯辉揪着自己的头发大哭,潘凯越听到哭声后去看他。也不知该怎么办。那个晚上,杨伯辉一直蹲在厕所里哭,潘凯越的心被杨伯辉的哭声揪得紧紧的,他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2007年8月5日深夜,有晚睡习惯的姚远胜发现下铺的杨伯辉看了一下手机,然后他突然下床拉开寝室门出去了。姚远胜觉得有点不对劲,慌忙跟在后面。跟到4楼时,楼道太黑,姚远胜怕万一出事一个人应付不过来,他返回寝室叫醒了另外两名室友,让他们一道去看看。
  走到5楼时,姚远胜看到一条黑影从6楼的阳台上跃下,然后是“砰”的一声巨响。3个人一下呆住了,时间仿佛在瞬间凝固。3个室友的心里如万箭穿心般疼痛,他们知道,杨伯辉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编 辑 魏 光
其他文献
“少奶奶”是乳腺癌患者的美丽代名词,她们是一个庞大的群体——10年来,中国主要城市乳腺癌的发病率增长37%,死亡率增长40%,且发病年龄呈逐渐年轻化的趋势,乳腺癌已成为头号“红颜杀手”。本期,让我们走近这些不幸罹患乳腺癌的女性们,关注她们患病后情感世界的变化。    女孩网络日记引发的关注    2006年11月,一篇题为《一个乳房,你还爱不爱?》的帖子出现在各大网站上,作者名为网友丫丫,她写到:
期刊
她是穿越世界探险之最——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唯一的中国女性;她是打通南亚服饰贸易的首位中国女性。在交织着冲突、骚乱、尘埃、拥挤的异国土地上,她用智慧和才华赢得了尊敬。  她把自己设计的服饰卖给都市里追求生活品质的人,而她的足迹踏遍了西部贫穷的村落,帮助那些不幸失去父母的孩子。  她叫胡冰,一个拥有无数个孩子的“妈妈”,一个时尚美丽的年轻女子。    她追求肆意激烈的生活方式    1996年夏天,2
期刊
很多的时候我们都喜欢回头,生活却没有给我们充分去寻找过去的理由。很多不经意的瞬间,真爱在平淡中和我们擦肩而过,也许,世界上很多人都不明白什么叫幸福。  比如,对英达与宋丹丹的聚散。一直以来为英达和梁欢的结合所气结——因为太喜欢宋丹丹了,他们曾经是演艺界一对令人羡慕的模范夫妻,而宋丹丹为英达又付出了太多的感情,直到那天看了宋丹丹写的书,才知道是她先发生了外遇,尽管她讲了又讲她的理由:当时我太孤单了、
期刊
抹胸是夏天最流行的内衣,随着露肩T恤和透视装大行其道,抹胸逐渐成了女人衣橱里必不可少的小件珍品。  抹胸也叫裹胸,说白了就是一块围在胸上的布,短的刚好围满文胸,长的可以盖到肚脐,有海绵支撑的和无吊带Bra相仿。  在中国早就盛行抹胸,唐朝时,上至贵妃杨玉环,下至贫女村妇,都喜欢穿抹胸。在唐朝留传下来的壁画、绘画作品中,女性胸前大都露着一块横着的布,或丝绸或粗布,那就是抹胸。明朝《京本通俗小说·西山
期刊
2008年春节前夕,当国内的人们燃放炮竹、喜贴对联、欢庆佳节之际,在遥远的非洲中部,30余名华侨正在经历一场灾难:乍得共和国反政府武装乘坐大约250辆卡车,穿越沙漠奔袭首都恩贾梅纳,在总统府附近与政府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一时间,街上流弹飞舞,尸横遍野,到处是燃烧的汽车和散落的弹壳。一些当地黑人趁乱上街打劫,30名滞留在交战区的华人无法突破枪炮的封锁安全撤离,形势十分危急。  中国旅非的女商人连雪花
期刊
50集电视剧《金婚》在全国各地热播,剧中饰演庄嫂的李菁菁,用自己多年磨炼而成的精湛演技,将一个泼辣、热情、豪爽而又不乏心计的东北女人演绎得非常到位。提及这部戏,李菁菁感慨万千:“我最大的收获不是名利,而是这部戏让我得到了幸福的婚姻。”    “庄嫂”戏外求爱遇难题    李菁菁的父母是北京知青,1970年9月14日她出生在内蒙古科尔沁大草原,一年后随父母迁居山西大同。她自小活泼好动,说话特“冲”,
期刊
很多女人23岁就服老,忘记了妖娆,真是活该她的职业生涯走到了尽头;倘若在33岁的时候,还有盈腰一握能穿得上莲蓬裙不显造作,老板多看她一眼,机会就未了。  别误会,这里说的女职员与男老板之间没有私情。  一个民营地产老板曾这样吩咐女下属:“这世间,有能力的人太多了,虽是公事公办,也请让我养眼些!”这“养眼”的方方面面,包括语气、仪态、行事方式,也包括紧跟潮流引人遐想的背影和侧影。  《花样年华》里,
期刊
身为明星的赵本山像普通人一样面对着再婚家庭不可避免的矛盾与冲突,他与前妻生有一个女儿,再婚后又有了一双儿女。他曾有过苦恼,有过困惑,尤其是大女儿对他的成见让他心存不安。马丽娟,用她的宽容和贤惠,不仅解除了丈夫与大女儿之间的隔阂,还与他的前妻成为好朋友,整个家庭其乐融融。    一    1992年再婚的赵本山,一直得不到与前妻葛淑珍所生女儿小芳的谅解。  1997年大年初一,马丽娟在沈阳生下了一对
期刊
对一个家庭说,厨房不光是做饭的地方,更是家人团聚的地方。2008年的春节即将到来,我们盼望着这样的场景:一家人围在热气腾腾的厨房里,忙着准备各种好吃的饭菜,平时难得一聚的家人有说有笑,享受天伦快乐……其实吃什么并不重要,大家喜欢的是这种感觉和氛围。这是中国人的生活,是中国人的“厨房乐趣”——承载着浓浓的亲情。    恋爱篇  自述人:小鱼儿 34岁  我单身多年,平时一碗方便面就打发了肚子,曾经为
期刊
我喜欢喝可口可乐,天天要用可乐来解渴。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在喝完可乐饮料之后会把瓶罐扔掉。但是,在我的眼里,这些瓶罐却是“椟比珠贵”的宝贝。  中国的可口可乐瓶罐收藏少有人知,而在可口可乐的故乡——美国,可口可乐瓶罐早就是一种收藏人数众多的收藏品了。我是在2000年时开始涉足可口可乐瓶罐收藏,这既是对一种产品的收藏,又是一种对文化的收藏(美国的两大文化分别是可口可乐文化和好莱坞文化)。可口可乐瓶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