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惠聚”报道的特点及社会传播效果分析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fafaff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决定,在全疆各级机关抽调20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深入基层期间,干部们肩负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去极端化”、做好群众工作的使命。在这过程中,涌现出不少优秀的“访惠聚”新闻报道,通过分析“访惠聚”活动中的好新闻报道特点,总结出了做好此类报道的要点,也为媒体做好今后类似报道打好基础。在“访惠聚”活动开展的同时,媒体通过全面、深入、细致地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传播效果,不但宣传了党的政策,也传播了新疆团结稳定、幸福安康的形象。
  关键词:访惠聚 新闻报道 传播效果
  2019年是“访惠聚”活动开展的第五年,这五年里,自治区各大媒体对“访惠聚”活动都进行了多层次的深入报道,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和反响。电视、报纸、广播、新闻网站等媒体分别利用各自的传播特点,通过画面、文字和声音等多种传播形式将“访惠聚”报道中的好故事全面地展现了出来。
  要想做好“访惠聚”活动的新闻报道,就必须了解“访惠聚”活动有关报道的特色,并且通过分析其所产生的社会传播效果,来加强对此类活动的报道经验。在向百姓传播信息、宣传政策的同时,完成政府的宣传任务,努力将二者互相结合、做到最好。
  一、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
  传播学者李普曼认为,如今社会传播高度发达,媒介作为传播的主要渠道会有选择地为受众提示“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大众传媒提供的信息和“象征性现实”会对受众理解现实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发展和存在下去,就需要社会所有成员对社会存在一种“共识”,也就是对社会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大体一致或相近的认识。而大众传媒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为社会成员营造这种“共识”的作用,这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格伯纳等人称之为“培养理论”。在“访惠聚”宣传报道中,大众传媒就为社会成员营造了这种共识。
  二、“访惠聚”报道的特点
  1.把握主题 讲有特色的故事
  “访惠聚”活动是近年来自治区工作的重点之一,自然也是各大媒體宣传报道的重点。为此,各媒体纷纷开设了专栏专题对“访惠聚”活动进行报道。
  在故事的选择上,“访惠聚”报道中讲述的故事充分体现了的活动主题。通过对各驻村工作队在驻村过程中对百姓提供的帮助进行报道,从细微之处体现了如何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落到实处的。
  从一些获奖的优秀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出,获奖作品的主要优势在于有一个好的故事题材。这就要求记者要有一双慧眼,能够发现好故事,挖掘新亮点。例如新疆电视台获得2015年“访惠聚”活动好新闻一等奖的作品《阿孜来米吉村的一场婚礼》,讲述了新疆人民出版总社驻村工作队在和田县阿孜来米吉村驻村时,为即将娶亲的村民买合不拉办了一场热闹的麦西来甫婚礼的故事。阿孜来米吉村已经很久没办过这么热闹的婚礼了,村民们已经不知道怎么跳麦西来甫,也没人会弹奏维吾尔族的传统乐器,但是在工作队的努力下,消除了大家思想上的顾虑,带动全村人欢快地跳起了舞,办起了一场热闹的婚礼。村民们都很高兴,表示以后结婚也都要这样办。
  好新闻就是要讲“好故事”,要“讲好”故事。因此记者一定要紧扣报道主题,培养对故事的敏感性,要有能够发现“好故事”的能力。在报道过程中,把握正确的价值导向,向社会和受众传递正能量的同时,也要注重新闻事实,用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故事去影响受众。
  2.通过变化凸显成效
  在“访惠聚”活动的新闻报道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各种变化来体现“访惠聚”活动的成效。
  《新疆日报》获得2015年“访惠聚”活动好新闻的二等奖作品《库西吐尔村的故事》中,通过报道库车县库西吐尔村从上到下、大大小小的各种变化,反映了工作队在驻村过程中给村子居住环境、生活条件带来的改变,以及给孩子、大人们的思想和精神上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自治区教育厅第二批驻村工作队到来之后,库西吐尔村终于通了自来水,村民们不用再吃苦涩的井水,村民热依汗古丽激动得落了泪,为工作队写了一首诗《感谢啊,工作队》;工作队还开办了双语培训夜校,不光是孩子,也吸引了大人来学汉语,修好了宽敞的柏油马路,改善了村里的交通条件,村民们激动地都不敢用力踩。这种种变化的对比,让受众看到了村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也看到了“访惠聚”工作队实实在在的努力。
  同样获得2015年“访惠聚”活动好新闻一等奖的《新疆经济报》的作品《安迪尔的朝气》,讲述了自治区科协“访惠聚”工作队驻民丰县安迪尔乡的故事。在工作队的带领下,让安迪尔乡这个四面被沙漠环绕的乡镇由表及里发生了变化,变得富有生机和朝气。村里盖起了富民安居房,建起了蔬菜大棚、红枣烘干房,一步步开始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也不忘举办各种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通过描写种种变化的产生,展现了“访惠聚”活动工作队的工作成效。
  3.挖掘事件核心 讲有意义的故事
  在获得2015年“访惠聚”活动好新闻的报道中,所有的故事都有特别的意义,除了给村民们带来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上的改善,更注重突出报道村民们精神风貌、以及思想上的改变。
  最具代表性的报道是新疆人民广播电台获得一等奖的好新闻作品《为了让纳格拉鼓再次响起》。2015年3月,新疆艺术学院住村工作队赴喀什地区岳普湖县阿其克乡亚博依村住村,纳格拉鼓是维吾尔族人民古老的打击乐器,但由于受宗教极端思想影响,亚博依村这个曾被称为“鼓声响起的地方”,如今却听不到鼓乐声了。在工作队队长塔来提·吐尔地与组员们的努力下,他们不断用现代文化来影响和教育村民,最终打破了宗教极端思想对村民们的束缚,让亚博依村的鼓声又响了起来。
  报道中提到,当鼓声响起时,80岁的民间艺人买买提依明·吾守尔老人哭红了眼睛,曾受到宗教极端势力奚落甚至谩骂的他又通过纳格拉鼓重新找回了自信和欢乐。这则报道看似报道一支鼓乐队,实际上揭示了“敲响纳格拉鼓”所蕴含的重大现实意义,纳格拉鼓不仅敲碎了长久以来压制村民的宗教极端思想,同时也敲响了开启村民们幸福生活的新乐章。   这则报道的主题鲜明,立意重大,为各驻村工作队在之后的驻村工作活动开展提供了教材,同时纳格拉鼓的鼓声也把村民们的心凝聚在了一起,让村民们重新体会到了敲鼓的乐趣,激发了村民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挤压了极端宗教思想的传播空间。
  三、“访惠聚”报道的社会传播效果
  1.加强宣传 赢得民心
  2014年3月起,自治区启动了“访惠聚”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全疆机关党员干部驻村,深入基层,以了解民情为出发点,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重心,将深入民心真正的落到实处。
  “访惠聚”活动的新闻报道中,讲述了党员干部们“进家入户”为村民排忧解难的故事。在报道中,通过细节展现了党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帮助,把中国共产党心系百姓,将群众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群众路线精髓,用生动鲜活的故事表现了出来。通过报道把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理念面对面地灌输给了人民群众,同时也向广大受众做了宣传。
  2.体现新疆的发展和变化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平解放70周年,回顾发展与变化,自治区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和飞跃。经济发展上,现代化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公共基础设施上,交通行业发展迅速,公路、铁路、航空事业构成了强大的交通网络;文化建设上,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开始越来越被重视和保护,“十二木卡姆”、“麦西来甫”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也都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访惠聚”活动的报道中,讲述了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新疆各地百姓们的生活也在一点一滴地发生着改变。真真切切反映了新疆人民的自豪感与幸福感,同时也让全国各地没有来过新疆的人们通过新闻报道看到了今日新疆和谐稳定、繁荣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
  3.传播安定团结的新疆形象
  通过各大媒体对于“访惠聚”活动的宣传报道,把工作队在驻村过程中对于民生建设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上取得的成绩公开、透明的呈现给广大受众,让群众百姓了解工作队的工作内容。
  “访惠聚”活动报道注重体现工作队和村民之间的深厚感情,正是这种有感情的生动报道才显得更鲜活真实。从报道中不但可以看到百姓生活的改变、与驻村工作队的和谐相处,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新疆各地州各族百姓生活安定、团结的景象,逐渐改变外界对新疆固有的刻板印象。把新疆稳定、安全、和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亲相爱的形象传播出去。
   四、结语
  “访惠聚”活动主要以围绕群众工作展开,只有真正的了解民情、惠及民生、聚集民心,在第一时间解决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访惠聚”活动才算取得成效,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访惠聚”活动作为一段时间以来自治区工作的重点之一,各大媒体对这项工作的报道和宣传也为“访惠聚”活动的顺利开展作出了贡献,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媒体作为信息传播者的同时,也要为政府承担一定的宣传责任,在“访惠聚”活动报道中,媒体把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宣传给了广大受众;把驻村工作队为百姓分忧解难、改善生活水平和精神风貌的感人事迹传播给了广大受众;同时也把新疆和谐稳定、团结安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水平蒸蒸日上的美好景象传播给了全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
  参考文献:
  [1]吴诗涵.在新闻报道中讲好故事.[J].军事记者.2011,5:57-58.
  [2]潘颖.讲好故事如何选择讲什么.[J]青年记者.2015,4:45-46.
  [3]丹尼尔·C·哈林.保罗·曼奇尼.比较媒介体制:媒介与政治的三种模式[M].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12.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沃尔特·李普曼.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6]刘琦.《人民日报》在“走转改”活动中的新闻报道研究[D].辽宁:渤海大學,2014.
其他文献
摘要: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党团育人体系,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鉴于此,要积极面对当前的紧迫形势,积极应对新媒体时代发展等客观问题,以此来推动高校党团建设发展,进而培养综合人才。  关键词:新媒体;核心价值观;高校;党团建设  新时期背景下,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互联网上出现了许多新事物给中国各大高校党团建设工作带去了新的挑战,核心价值观是引导建设社会主义重要指导思想,基于此,本文将针对
期刊
摘要: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针对室内装修的美观性、实用性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室内环境已经不单单只是一个居住的场所,同时也是现代人们环节精神压力、获取归属感和满足感的精神需求,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也应运而生。本文主要针对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创新设计的原则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装饰创新策略。  关键词: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装饰创新  引言:  近些年,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逐渐升高,而为了能够满
期刊
在当时封建清王朝被推翻,民国刚成立的社会时势大变迁环境下,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学习是要有三个条件,家学、师承、学校。对于陆俨少来说这三个条件都具备了。首先是家学,陆俨少的父亲小时读书很聪明,本来理应考科举走仕途,后来却弃文经商。但其文学修养胜过一般读书人,并且能写一手小楷。陆自传中虽没详细描述他父亲如何教他认字读书,然陆俨少的传统文化熏陶比一般百姓家小孩好多了。相反,李可染却是一个白丁。据李可染介绍:
期刊
摘要:在菲兹杰拉德短短四十六年的生命历程中,他创作了很多内容深刻的作品,下面我们就谈一下他最富盛名的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本书被作者自认为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好的小说。  上世纪20年代,被本书作者菲茨杰拉德称为“爵士时代”。这个时候,一战的创伤仍未恢复,经济大萧条尚未到来,大发战争财的美国经济繁荣。谁知道明天和战争哪个先来?还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受伤的心灵撞上享乐主义,一拍即合。《了不起的盖茨比》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经济基础的提高,人们对上层建筑中精神层面的需求也不断提升,不管是在室内空间设计还是服装设计或是其他设计方面,人们对设计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这就要求当代设计在各个领域都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在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设计融入到了各个领域在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艺术设计更是在为人们的生活添彩加色,通过艺术设计来改变人们固有的观念形成新的价值
期刊
16世纪后半期,文艺复兴的浪潮渐渐地消退,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艺术大师相继逝世。看起来一片繁华的艺术盛世凋零到毫无生机。就在这时艺术界发生了混乱且相当复杂的现象,但此时既复杂又混乱的艺术界一个新的艺术形式样式主义正在逐渐流行起来。首先,样式主义并没有得到官方及教会的认可,因此,存在的时间不久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进入17世纪,出现了三个代表性的艺术流派分别为意大利学院派艺术、巴洛克艺術和
期刊
作品集
期刊
摘要: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微信这种社交媒体在中国的广泛运用,以通过移动互联网为工具而形成的创新创业模式 - 微商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覆盖在每个人的朋友圈,这些经营者每年能够创造几百亿的经济效益,解决了数以万计就业问题,为客户带来便利性和灵活性,冲击着传统渠道的运营模式,但由于微商的经营门槛低、良莠不齐,广告过于频繁,也使得人们避而远之,本文以事实为佐证,对中国微商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
期刊
几重秃岭几枯丫,  一沟一壑透烟霞。  白桦树下锁眉黛,  碎步轻移叹影斜。  今生怨,彼岸花,  胭脂懒拭恨年华。  红楼望断秋江水,  薄霧纷纷遮海涯。  诉衷情—秋分有感  金桂飘香满银屏,  依栏水烟横。  红烛影,晚霞轻。  孤雁空中鸣,  江水映幽径,  叹浮萍。  红楼望断半山亭,  诉衷情。  鹧鸪天——夜游成佳  序:蒲江朋友发来夜游成佳的几张照片,看后有感,特填此词志之:  依
期刊
摘要:民国是一个奇谲的年代,留下了许许多多光华夺目的名字。徐志摩的名字虽不说如雷贯耳也算在民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志摩的诗》很是钟爱,所以非常欣赏徐志摩这个人。但是却真的读不懂徐志摩这个人的感情生活,也看不透陆小曼,不明白林徽因。更不理解他的发妻张幼仪。  关键词:徐志摩 情感生活 一生所爱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里,总共有三个女人:第一夫人张幼仪。这是一个典型的父母包办之下的婚姻。可它是徐志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