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16年12月27开始,一直到2017年4月,成都人气最旺的场馆,可能不是景区或城市综合体,而是成都博物馆。到2017年2月11日元宵节,为期四个月的敦煌展过去一半,已经有55万人进馆参观,这在中国的城市博物馆历史上,可谓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这是两个博物馆交往的故事:闻名世界的敦煌博物院,把展览搬到了刚启用不久的成都博物馆新馆。对成都市民来说,这是一种新的观展体验,而对这个城市来说,一座新的文化地标诞生了,这里不只是建筑,也不只是收藏历史,而是一个市民可以深度参与的文化空间。
1
成都举办敦煌展之前,在上海和杭州,都举办过敦煌展,也受到关注,如今,这个展览来到刚开放不久的成都博物馆,更是受到市民期待,因为这里在不久前刚刚举办了乾隆文物大展,成都人的热情让人印象深刻。除了看敦煌展本身外,到市中心来看成都博物馆新馆,本身就是一种家门口的“观光”。
敦煌展本身就是一个奇观。莫高窟的壁画和佛像,必须保存在洞窟中,根本没办法挪动。对那些想一睹莫高窟风采的人来说,看敦煌展是一个好办法。事实上,敦煌展甚至比敦煌莫高窟的真身还好看,因为在洞窟内的观展,有更多的限制,一次参观也看不了多少。
当然,敦煌展上展出的,都是复制品。不过敦煌壁画复制品同原作一样,也是艺术珍品。一代又一代的专家学者坚守大漠,在敦煌保护、修复壁画,这种复制品创作长达几十年,耗时耗力。它从用材、形体、工艺、风格,要求同原作、真品保持高度一致。因此,复制品不仅为收藏家所看重,也可作博物馆的陈列品,以保护真品免遭破坏,或补救真品之遗缺。
而随着岁月流逝,这些老一辈艺术家中的许多人都已经去世,他们临摹过的壁画大多已经漫漶不清了,即便今日在敦煌也很难再见到这些壁画的真实原貌。所以说,这些临摹品早就已是“准文物”了。
成都画家杨麟翼就是其中一位,他在1981年和自己的老师杜显清一起去敦煌临摹时,只有40岁,如今也已经是75岁的老人了。他们临摹的《千手千眼观音图》,这一次也参加了在成都的展览。当年,他们应敦煌艺术研究院的邀请去临摹,临摹的优秀作品将被送往日本展览。杨麟翼和老师一起在敦煌一待就是7个月,其中他最为得意的《千手千眼观音图》临摹耗时长达3个月。那段经历是杨麟翼一生中最艰苦的绘画经历。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石窟中进行临摹。那时没有摄影摄像器材,只能靠画家的眼力、经验来进行临摹,对画家而言是一大挑战。在世界博物馆历史上,莫高窟毫无疑问是一个典型。十九世纪末,道士王圆箓来到莫高窟。此时莫高窟十分荒凉,崖间上的通道多数已经毁于战火,一些洞口已经崩塌,底层的洞窟已为黄沙掩盖,这里只有一些粗通汉语的藏传佛教宁玛派喇嘛居住。王道士在莫高窟定居后,香火渐盛,他把信徒们施舍的钱财节省下来,开始按照自己对道教的理解来重修和改造莫高窟。他所做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清除底层洞窟中的积沙。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5月26日,王道士所雇的人在清除第16窟甬道的积沙时,偶然发现了藏经洞。
这是现代人“发现敦煌”的开始,这个时候,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国家博物馆,而中国距离最后一个王朝的覆灭,还剩下10年时间。内外交困的晚清政府腐败无能,没有眼光也没有能力来保存这批珍贵的文物,藏经洞文物被发现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以不正当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了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國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到莫高窟,又以500两银两向王道士购得了570段敦煌文献。
此后的半个世纪,莫高窟成为西方文物贩子经常光顾的地方,直到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常书鸿任所长,中国才算启动了对敦煌国家级的保护工程。
2
莫高窟与四川有着非同一般的缘分,这和出生于四川的国画大师张大千有关。1941年,张大千在画家范振绪陪同下抵达敦煌。他在此描摹壁画时,发现部分壁画有内外两层,便揭去外层以观赏内层,这种做法后来引发了极大争议,至今依然争论不休。
张大千两次赴敦煌莫高窟,在那里逗留的时间加起来约一年多。他剥损的壁画总共约有30余处。莫高窟第130窟是敦煌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一,窟内26米高的佛像是敦煌第二大佛,该窟历时29年才筑成,平均一年掘进一米。而被剥损的壁画位于该窟进门甬道,张大千首先剥去第一层的西夏壁画,然后又剥去第二层的晚唐壁画,如今人们只能看到最下面的盛唐壁画,而盛唐壁画因前人覆盖时为了增加泥土粘合力,已被剥得面目全非。甬道的墙上,清晰地留下了他层层剥画的断面。
1944年“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先后在成都、重庆展出,展品44幅。在所有的临摹者中,张大千是成就最高的,他后来的创作风格也受到当时临摹的影响。张大千之于敦煌的功与过,对四川艺术家都有启发作用。敦煌研究院老院长段文杰正是看了张大千敦煌壁画展,深受感染后才踏上了奔赴敦煌的旅途。与他一同在敦煌扎根的四川人还有史苇湘、欧阳琳夫妇及孙儒僩、李其琼夫妇。他们横跨数千里,远离家乡,为的就是要拯救正在消失的壁画,川人对敦煌贡献良多,也算是一种补偿。
3
这次展览的全名是叫“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敦煌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而成都平原则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这次展览,放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受到各方重视。对成都博物馆这座新启用的城市博物馆来说,这已经不是它第一次举办大型展览了,不久前,在这里举办的“乾隆文物大展”,就大受欢迎。
在成都,博物馆文化相当发达,除了四川省博物院、金沙博物馆,还有武侯祠和杜甫草堂这样的景区博物馆,而从成都出发到三星堆博物馆,也只要几十分钟时间。但是,成都仍然需要一座自己标志性的“城市博物馆”,这个城市拥有4000年历史,也是中国少数能保持这么长文化连续性的城市,它必须有一座配得上这座城市荣耀的博物馆。 1958年,成都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成立了“成都市地志博物馆筹备委员会”,这是成都博物馆的起点,由著名作家、成都市副市长李劼人任筹委会主任,担负全市文物的征集、调查、发掘和保管工作。到1962年10月,他们共收集保管各类文物藏品、资料上万件。这些文物暂时存放到成都市中心的大慈寺内,1984年,成都决定恢复“成都博物馆”,仍然是在大慈寺。随着文物越来越多,这个城市迫切需要建立新的博物馆。
新馆地点选在天府广场西侧,与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美术馆、四川科技馆、锦城艺术宫等建筑毗邻,是一座闪烁着金属光芒、由无数三角形拼接而成的“金镶玉”现代建筑,也成为了成都的新地标。新馆外表采用了“合金铜加玻璃”的方案,有点“金玉良缘”的味道,很有文化底蕴和趣味。整栋建筑呈金铜色,这让人想起金沙遗址、三星堆出土的很多文物与其颜色相似,这也表示,新博物馆是一座连接成都的过去和未来的地标性建筑。
成都博物院院长王毅全程参与了成都博物馆新馆的设计、规划和建设,他曾向媒体介绍说,“市中心是寸土寸金的黄金地带,成都把这块地方留给了博物馆,足见这座城市对文化的重视。”
一个新崛起的博物馆,需要一场大型展览来迎接观众,也需要大展来考验自我。敦煌展应时而生,这是历年来敦煌外展规模最大的一次,而成都博物馆也组织、请调了配套200多件丝绸之路展品,绝大部分都是各地镇馆之宝的級别,来自70多家文博单位。
4
在博物馆众多的成都,成博新馆和以往博物馆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公共性。即使是敦煌展这样高级别的展览,也是免费观展,这意味着观展将成为普通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敦煌展开幕没几天,就迎来了元旦小长假。这三天,成博迎来了近六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再现了博物馆刚开启时“乾隆文物大展”的火爆场面,观众几乎从早到晚排起长龙。为了保证舒适的观展环境,成博不得不采取限流措施,每日限流2万人次。来自甘肃敦煌、麦积山和新疆的讲解员睹此盛况,感慨万千。
作为一个城市博物馆,成博还担负着公共教育的职责。春节后开学,有几个小学把开学第一课活动放到了成博。孩子们看过动画片《九色鹿》,而在成博,他们看到了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故事》,那正是九色鹿故事的缘起。作为成都的儿童,对“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这样的名词耳熟能详,但是在观看展览的过程中,他们获得了不一样的、更立体的知识。这些从小就能经常来看展览的孩子,收获的将是一个更丰富的世界。
这是两个博物馆交往的故事:闻名世界的敦煌博物院,把展览搬到了刚启用不久的成都博物馆新馆。对成都市民来说,这是一种新的观展体验,而对这个城市来说,一座新的文化地标诞生了,这里不只是建筑,也不只是收藏历史,而是一个市民可以深度参与的文化空间。
1
成都举办敦煌展之前,在上海和杭州,都举办过敦煌展,也受到关注,如今,这个展览来到刚开放不久的成都博物馆,更是受到市民期待,因为这里在不久前刚刚举办了乾隆文物大展,成都人的热情让人印象深刻。除了看敦煌展本身外,到市中心来看成都博物馆新馆,本身就是一种家门口的“观光”。
敦煌展本身就是一个奇观。莫高窟的壁画和佛像,必须保存在洞窟中,根本没办法挪动。对那些想一睹莫高窟风采的人来说,看敦煌展是一个好办法。事实上,敦煌展甚至比敦煌莫高窟的真身还好看,因为在洞窟内的观展,有更多的限制,一次参观也看不了多少。
当然,敦煌展上展出的,都是复制品。不过敦煌壁画复制品同原作一样,也是艺术珍品。一代又一代的专家学者坚守大漠,在敦煌保护、修复壁画,这种复制品创作长达几十年,耗时耗力。它从用材、形体、工艺、风格,要求同原作、真品保持高度一致。因此,复制品不仅为收藏家所看重,也可作博物馆的陈列品,以保护真品免遭破坏,或补救真品之遗缺。
而随着岁月流逝,这些老一辈艺术家中的许多人都已经去世,他们临摹过的壁画大多已经漫漶不清了,即便今日在敦煌也很难再见到这些壁画的真实原貌。所以说,这些临摹品早就已是“准文物”了。
成都画家杨麟翼就是其中一位,他在1981年和自己的老师杜显清一起去敦煌临摹时,只有40岁,如今也已经是75岁的老人了。他们临摹的《千手千眼观音图》,这一次也参加了在成都的展览。当年,他们应敦煌艺术研究院的邀请去临摹,临摹的优秀作品将被送往日本展览。杨麟翼和老师一起在敦煌一待就是7个月,其中他最为得意的《千手千眼观音图》临摹耗时长达3个月。那段经历是杨麟翼一生中最艰苦的绘画经历。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石窟中进行临摹。那时没有摄影摄像器材,只能靠画家的眼力、经验来进行临摹,对画家而言是一大挑战。在世界博物馆历史上,莫高窟毫无疑问是一个典型。十九世纪末,道士王圆箓来到莫高窟。此时莫高窟十分荒凉,崖间上的通道多数已经毁于战火,一些洞口已经崩塌,底层的洞窟已为黄沙掩盖,这里只有一些粗通汉语的藏传佛教宁玛派喇嘛居住。王道士在莫高窟定居后,香火渐盛,他把信徒们施舍的钱财节省下来,开始按照自己对道教的理解来重修和改造莫高窟。他所做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清除底层洞窟中的积沙。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5月26日,王道士所雇的人在清除第16窟甬道的积沙时,偶然发现了藏经洞。
这是现代人“发现敦煌”的开始,这个时候,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国家博物馆,而中国距离最后一个王朝的覆灭,还剩下10年时间。内外交困的晚清政府腐败无能,没有眼光也没有能力来保存这批珍贵的文物,藏经洞文物被发现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以不正当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了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國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到莫高窟,又以500两银两向王道士购得了570段敦煌文献。
此后的半个世纪,莫高窟成为西方文物贩子经常光顾的地方,直到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常书鸿任所长,中国才算启动了对敦煌国家级的保护工程。
2
莫高窟与四川有着非同一般的缘分,这和出生于四川的国画大师张大千有关。1941年,张大千在画家范振绪陪同下抵达敦煌。他在此描摹壁画时,发现部分壁画有内外两层,便揭去外层以观赏内层,这种做法后来引发了极大争议,至今依然争论不休。
张大千两次赴敦煌莫高窟,在那里逗留的时间加起来约一年多。他剥损的壁画总共约有30余处。莫高窟第130窟是敦煌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一,窟内26米高的佛像是敦煌第二大佛,该窟历时29年才筑成,平均一年掘进一米。而被剥损的壁画位于该窟进门甬道,张大千首先剥去第一层的西夏壁画,然后又剥去第二层的晚唐壁画,如今人们只能看到最下面的盛唐壁画,而盛唐壁画因前人覆盖时为了增加泥土粘合力,已被剥得面目全非。甬道的墙上,清晰地留下了他层层剥画的断面。
1944年“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先后在成都、重庆展出,展品44幅。在所有的临摹者中,张大千是成就最高的,他后来的创作风格也受到当时临摹的影响。张大千之于敦煌的功与过,对四川艺术家都有启发作用。敦煌研究院老院长段文杰正是看了张大千敦煌壁画展,深受感染后才踏上了奔赴敦煌的旅途。与他一同在敦煌扎根的四川人还有史苇湘、欧阳琳夫妇及孙儒僩、李其琼夫妇。他们横跨数千里,远离家乡,为的就是要拯救正在消失的壁画,川人对敦煌贡献良多,也算是一种补偿。
3
这次展览的全名是叫“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敦煌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而成都平原则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这次展览,放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受到各方重视。对成都博物馆这座新启用的城市博物馆来说,这已经不是它第一次举办大型展览了,不久前,在这里举办的“乾隆文物大展”,就大受欢迎。
在成都,博物馆文化相当发达,除了四川省博物院、金沙博物馆,还有武侯祠和杜甫草堂这样的景区博物馆,而从成都出发到三星堆博物馆,也只要几十分钟时间。但是,成都仍然需要一座自己标志性的“城市博物馆”,这个城市拥有4000年历史,也是中国少数能保持这么长文化连续性的城市,它必须有一座配得上这座城市荣耀的博物馆。 1958年,成都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成立了“成都市地志博物馆筹备委员会”,这是成都博物馆的起点,由著名作家、成都市副市长李劼人任筹委会主任,担负全市文物的征集、调查、发掘和保管工作。到1962年10月,他们共收集保管各类文物藏品、资料上万件。这些文物暂时存放到成都市中心的大慈寺内,1984年,成都决定恢复“成都博物馆”,仍然是在大慈寺。随着文物越来越多,这个城市迫切需要建立新的博物馆。
新馆地点选在天府广场西侧,与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美术馆、四川科技馆、锦城艺术宫等建筑毗邻,是一座闪烁着金属光芒、由无数三角形拼接而成的“金镶玉”现代建筑,也成为了成都的新地标。新馆外表采用了“合金铜加玻璃”的方案,有点“金玉良缘”的味道,很有文化底蕴和趣味。整栋建筑呈金铜色,这让人想起金沙遗址、三星堆出土的很多文物与其颜色相似,这也表示,新博物馆是一座连接成都的过去和未来的地标性建筑。
成都博物院院长王毅全程参与了成都博物馆新馆的设计、规划和建设,他曾向媒体介绍说,“市中心是寸土寸金的黄金地带,成都把这块地方留给了博物馆,足见这座城市对文化的重视。”
一个新崛起的博物馆,需要一场大型展览来迎接观众,也需要大展来考验自我。敦煌展应时而生,这是历年来敦煌外展规模最大的一次,而成都博物馆也组织、请调了配套200多件丝绸之路展品,绝大部分都是各地镇馆之宝的級别,来自70多家文博单位。
4
在博物馆众多的成都,成博新馆和以往博物馆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公共性。即使是敦煌展这样高级别的展览,也是免费观展,这意味着观展将成为普通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敦煌展开幕没几天,就迎来了元旦小长假。这三天,成博迎来了近六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再现了博物馆刚开启时“乾隆文物大展”的火爆场面,观众几乎从早到晚排起长龙。为了保证舒适的观展环境,成博不得不采取限流措施,每日限流2万人次。来自甘肃敦煌、麦积山和新疆的讲解员睹此盛况,感慨万千。
作为一个城市博物馆,成博还担负着公共教育的职责。春节后开学,有几个小学把开学第一课活动放到了成博。孩子们看过动画片《九色鹿》,而在成博,他们看到了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故事》,那正是九色鹿故事的缘起。作为成都的儿童,对“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这样的名词耳熟能详,但是在观看展览的过程中,他们获得了不一样的、更立体的知识。这些从小就能经常来看展览的孩子,收获的将是一个更丰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