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名片打造初探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onizu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园文化名片的打造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文章基于高校的四大职能和根本任务,指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名片打造必须遵循“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原则,同时基于个案探究艺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名片打造的途径。
  关键词:校园文化;名片打造;原则;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校园文化名片打造的意义


  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精髓所在,体现在物质建设、精神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中,通过对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全面培养,引领、感召和塑造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素质,把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审美追求等带到社会,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育人功能。
  文化名片,是指代表某城市、某地域的整体文化形象、主体文化形象、领域文化形象或特色文化形象、标志文化形象,具有明显的区别特征。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优质成果,校园文化名片是被广大师生追捧、被社会广泛认可的一种示范性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具有特别的文化意味和识别意义,有利于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新时期下,“内涵式发展”是高校发展的终极目标。打造校园文化名片,是继承弘扬大学精神、优化传统文化传承、深化校园文化积淀、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提升校园文化品质、促进育人功能发挥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

二、高校校园文化名片打造的原则


  新时期,高校的四大功能定义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体功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是高校所要面对、思索与完成的基本命题,而“立德树人”则是确保这个培养体系良性循环的思想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中央对新时期贯彻教育根本任务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
  全员育人,是针对教职工的岗位职责而言;全过程育人,是针对纵向的培养换环节而言;全方位育人,是针对横向的培养领域而言。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离不开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全体师生,师生以共同的价值追求打造校园文化建设共同体,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必须以生为本、以人为本,强化文化育人载体建设。比如行为文化载体建设,应该发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发挥专业特长抓好校园文体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德育法治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等,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打造凝聚力强的校园文化名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高校校园文化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文化育人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打造校园文化名片要始终坚持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为目标,以生为本、以人为本,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提升整个校园文化的品位,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促进校园文化对区域、对社会形成辐射效应。

三、艺术高职院校打造校园文化名片的途径探索


  1.基于“四能四会”的人才培养名片
  “四能四会(能说会道、能唱会跳、能编会导、能拍会照)”是重艺的人才培养目标,目的是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具有舞台表演力、艺术原创力、文化实践力的高素质技能型文化艺术人才。为确保“四能四会”人才培养效果,学院实行选修与必修相结合、推行项目与模块相适应教学改革,开展学生与学徒、观摩与实训、考试与考核的人才培养优化方案,学生4个学期内须修完一定学分的“四能四会”课程,并可选择获取相适应的技能证书。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锻造学生实践能力,2017年还开展了“四能四会月”系列活动,各系根据特色选择活动,如文化管理系的校园读书月、朗诵大赛、播音主持大赛,艺术表演系的舞台剧表演,艺术教育系的弹唱、舞蹈、教玩具自制,基础教育部的演讲比赛、国学经典艺术演绎,艺术设计系的摄影展、造型艺术展。通过课程改革和活动开展,“四能四会”的人才培养理念深深植入各类课程培养体系,学生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被社会广泛认可。
  根据新时期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重艺把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作为的新的价值取向。2016年以来定期举行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课程、就业指导课程实现全覆盖,实现了课程、講座、竞赛、训练和成果展示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基于自主创作的校园文化活动名片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重艺一贯坚持的传统,且积极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载体与机制,着力打造“一院一品”“一系一品”。院校层面,面向社会自创“群星初夏”文艺演出,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每年观众人数1000余人。“群星初夏”全部由师生自我策划、自我编创,既展示了学院教学教育能力,体现了师生全方位的能力与素质,也提升了学院整体形象和知名度,同时把艺术氛围带给大众,也是艺术院校服务社会的责任。学生层面,目前全院共有32社团,各社团开展活动实现常态化。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综艺晚会“重艺青春制造”已成功举办6次,成为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响当当的品牌。
  3.基于“友善”核心理念的校园文化环境名片
  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价值准则,“友善”被确定为重艺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与“厚德博艺”的校训中“德”的核心要素一致。学院下发了“友善文化”校园建设实施方案,着力打造友善“三风”和友善校园,从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管理文化三个方面创友善校园、育友善之人。
  4.基于文化惠民的社会服务名片
  重艺以“渝州大舞台”城乡文化互动工程为载体,承担送演出进基层活动10年,演出上百场,观众达到数万人。虽然演出的地域偏远,但重艺师生紧扣时代主旋律,满足人们对文化艺术生活的需求,争取每年编排新节目,演好新故事,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承担起高校社会服务的责任。
  职业性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高校的显著特征,而艺术性是艺术高职院校区别于一般高职院校特有的气质,因此艺术高职院校在打造校园文化名片的过程中须保持定力,找到适合艺术高职院校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凸显院校特有的气质。

参考文献:


  [1]侯旻翡,谭 钊.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培育的实践与思考——基于艺术类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特色品牌培育的个案分析[J].延边党校学报,2013(2).
  [2]叶蔚兰.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问题与破解[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8).
  [3]张音宇.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创新发展[J].职教论坛,2017(17).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第三次技术革命而来的电子信息技术时代的迅猛发展,21世纪人类已逐步进入一个全新时代——新媒体时代。新时代带来了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教育工作者也应有新的思考、新的方法。文章从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出发,探究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我国思政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并尝试提出思政教育改革的策略,以期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提供理论成果和经验借鉴。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思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网络调研、课堂访谈等多种途径,结合作者自身教学经验,介绍了女子实用保健学公修课的开设情况及效果,针对学生的选课情况及教学反馈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高校公选课康复类程的开设及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教结合;师范高校;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12-22  女子实用保健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郑州师范学院结合学校教学培养目标
期刊
摘 要:离散数学是数学、计算机、信息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针对二类应用型本科学习的专业发展需求设置相应教学内容,主要对离散数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等做出部分改革。教师主导课堂,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根据专业需要对症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多样化,应用型本科主要强调的是应用,讲解离散数学时不要一味地讲解理论,必须联系专业特点突出其实用性、实践性、可操作性等。  关键词:离散数学;分
期刊
摘 要:文章以个性定制工艺蜡烛为例,对应用化工类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大潮中如何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合理选择运行模式和营销手段等要素进行分析,为应用化工类学生和其他技术类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化工;创新创业;个性定制;工艺蜡烛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12-22  一、发挥优势,确定技术路线  从传统的意义上来说,使用蜡烛的原因来自宗教、文化、生活需求等原因
期刊
摘 要:在母系氏族的妇女在采集或原始农业中起着主导作用,他们占据了社会的主导地位而成为婚姻的主体。在母系社会,继承制度、结婚后居住的形式、家庭资源的分配和家庭权利的掌握都更强调母系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上百年来,母系或母系氏族制度在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界是最有争议的话题,也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文章重点结合前人研究,探讨一下母系社会的起源。  关键词:妇女婚姻;母系氏族;母权制  中图分类号:K
期刊
摘 要: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衍生了在线教学环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有建设性地对传统教学环节进行改革探索。高职院校应结合实际校情、学情,通过整合网络教学、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优势资源构建以在线微课教学、项目实践教学、课堂研讨教学为中心的一体化教学环节;同时反思三位一体教学环节设计的不足,以此提升这门课程教学实效,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和行为呈现出新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高校应通过丰富教育途径和引导方式,加强对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引导,为统一战线持续健康发展积蓄青年人才。  关键词: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一、新时代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思想特点的新变化  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在实践上重
期刊
摘 要:幼儿混龄教育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幼儿教育方式,一般都是一些3~6岁年龄不等的幼儿共同组合在一个班级,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以达到更好的发展效果。科学证明,各个年龄不同的学生所构成的班级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他们之间可以优势互补,营造出更加有利于学习的轻松氛围。由此借鉴到职高生的学习教育,通过日常活动和大型活动促进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许多教育任务能更加轻松地完成,也
期刊
摘 要:体育锻炼对于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俱乐部是高校体育锻炼社会组织中的一种,得到了大学生们的青睐。文章通过文献法、问卷法、统计法等调查方法,对浙江省内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体育俱乐部现状的调查。调查结果认为,浙江省内高校大学生对所在学校体育俱乐部有着较高的满意度,这也说明其学校体育俱乐部在运行规范上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文章也对高校体育俱乐部提出了丰富项目、重视社会资源
期刊
摘 要:从严治党、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互联网+”等内外部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如何增强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满意度是一个难点问题。文章在深入分析高校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的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以实证调研的方式对天津市6所典型高校基层党建服务现状探析。调研结果表明:高校基层党组织能够围绕“立德树人”有效开展服务工作,但是在服务理念和创新工作方式方面还有待提升。最后,文章以调研结果为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