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原上走失的人,最终大抵都会向西,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走得快的会变成马,更快的会变成风。
老刘,一个蓝色的人,从小到老都是四十岁的模样。以前喜欢钓鱼、养花、吃过桥米线、收集扑克牌、看震惊体新闻,总之都是些安详合理的爱好。那件事发生后,除了发呆就只会拿眼睛到处看人,一种切片观察并记录数据的神态,很让人心烦。还有就是他不定期地走街串巷,张贴寻人启事:
“我叫刘有树,男,身高1.74米,于2017年9月3日夜间走失在一起凉风中。走失时身穿深蓝色卡其布上衣,黑色长裤,脚穿黑色拖鞋,右手拢着一只蛐蛐。如有知情者请尽快联系我,必有重谢。”下面是老刘的手机号码和一张黑白影印的生活照。照片里的老刘站在20平方米的客厅中央,扶着一盆开花的吊兰冲镜头微笑,脑门上的抬头纹活像旋转90度的横断山脉。
医生说是突发性灵魂质壁分离,可能和老刘讲的凉风有关。气象记录显示那天有三到四级的风,具体没有透露,可能是π级的。这种强度的风,又发生在秋季傍晚,对老刘这个年纪的人是最危险的。不知不觉中,里面开始踉跄,重心四处乱窜,磨损的引力链纷纷断裂,噼里啪啦一阵细响。那种油炸花生米的声音,灵魂中与日常生活同步的部分被惯性甩脱,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核,于是一切无法挽回。
当然,医生没有用“无法挽回”这个词,至少没有说出来,只是给开了复合维生素B和一套四本《看图识字》,嘱咐不要多想,照样生活,日子还长着呢。
老刘却坚持自己没病,只是走失了,物理意义上的走失。那一个老刘或许正在农贸市场吃米线,因为没带钱被老板揪住;或者在小公园里绕着配电箱打转,引起对讲机和露天卡拉OK的轮番盘问;抑或在无名立交桥下围观一场无限接力的棋局,被120迈呼啸赶来的矿泉水瓶击中头部……诸如此类可能发生的麻烦,就像幻肢疼痛,让这一个老刘坐立不安。可是除了张贴寻找自己的启事,他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他曾经试探着表示出登报的想法,私房钱立即被没收了。
被二舅爷看见怎么办?被深圳三套房的老姑看见怎么办?被自驾上西藏的老丈人看见怎么办?被居委会大妈看见怎么办?怎么跟人解释?怎么证明?怎么拒絕?怎么处理成箱成箱保质期只有60天的纯牛奶和鸡蛋?怎么让一万个素不相识的人撤回朋友圈……
许许多多的诘问堆积成堤坝,老刘冲不开缺口,一夜之间变成一个人形的堰塞湖。整个人熵值骤减,透明度降低。在阳光很好的时候,能透过他看到对面的住宅楼,褪色窗口排成的矩阵,附注似的空调外挂机,甚至坐标(X6,Y10)格子里的氢气球。楼顶喜鹊打架,叫声穿过老刘时几乎没有耗损,只是染上一层老刘的微蓝。老刘不动也不说话,静待手机铃声响起。
医生说这样不行,得流动起来。他自己不动,家属要搅着他。不流动肯定是不行的。
于是给报了老年健身操课,养了条狗,天天“遛”老刘,周末儿子有空,还押他去运河边钓鱼。老手们都能看出来,老刘只是摆出一副钓鱼的样子,钓起一些鱼的形状,其实钩上连饵都没有。儿子不懂钓鱼,还以为老刘好多了。
只有一次,老刘试着自行流动起来。他小心翼翼地说起那场走失,说起自己走失前抓住的蛐蛐。一只强壮又漂亮的大蛐蛐,费了他不少劲,本来打算当鱼饵用,拿到路灯下一看,又有点舍不得。把蛐蛐轻轻拢在手里,蛐蛐就在手心飞速弹射,像一粒强劲的子弹,几乎把他击穿。就在这时,凉风起,走失发生了。
走失是宇宙中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每天发生在成千上万的人身上,和掉头发、剪指甲、扁桃体发炎一样自然。剩下的人,理论上仍然是完整的,完全可以照样生活。从学会不假思索地挤牙膏开始,到自然而然地问出“吃了吗”,逐步恢复与世界的无缝连接。这些道理老刘是懂的,他其实已经不太在意另一个老刘的遭遇,反正能猜到大致是向西去了。平原上走失的人,最终大抵都会向西,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走得快的会变成马,更快的会变成风。
老刘更想弄清楚的是,那只大蛐蛐去了哪里。另一个老刘到底拿它做饵没有?还是放还给了秋天?还是仍然握在手心,任由它将自己一次又一次击穿?
儿子没法回答,运河也没有回答。许多年以后,当老刘变成相片,儿子变成老刘,如果他也在凉风中半融,潮湿的轮廓线上长出问号形状的蘑菇,或许能感受到老刘此刻的困境。现在显然是不能的。那就先这样吧,也只能这样。
视网膜的坏点,耳朵里的潮汐,火烧云蓝色预警,军用飞机轰鸣,鸡蛋散黄,白马非马。很多事情只能这样。
后来老刘总算是流动起来了,至少让大家相信他流动起来了。这里面有一个小小的花招,就是既然大家都说不流动是不行的,只要表现出还行的样子,就证明是流动了。即使不再背着手穿过花鸟鱼虫市场,不再一口气吃掉两碗米线,不再周期性地讲起几个老笑话,只要偶尔参与一下生活,让人相信你在流动,他们就会自动为一切寻找合理性。
应该是改道了,会在背地里这样说。黄河还会改道呢,何况人。发现没法阻止老刘贴启事,也渐渐可以接受了。既然生过病,当然不能指望一点后遗症都没有。
总的来说,人生在世最终就是一堆后遗症的集合体,夹杂着少量未竟之愿和不解之谜。活到老刘这个年纪,大部分人已经知道自己墓碑上会写些什么。而经历过那件事的老刘,却对世界不再有把握。日子还长着,变化仍然可能发生。
说不定就在第3042张启事贴出去之后,一匹蓝色的马从上游闻讯赶来,拍拍老刘的肩膀说:“嗨,刘有树,原来你在这里。”
老刘,一个蓝色的人,从小到老都是四十岁的模样。以前喜欢钓鱼、养花、吃过桥米线、收集扑克牌、看震惊体新闻,总之都是些安详合理的爱好。那件事发生后,除了发呆就只会拿眼睛到处看人,一种切片观察并记录数据的神态,很让人心烦。还有就是他不定期地走街串巷,张贴寻人启事:
“我叫刘有树,男,身高1.74米,于2017年9月3日夜间走失在一起凉风中。走失时身穿深蓝色卡其布上衣,黑色长裤,脚穿黑色拖鞋,右手拢着一只蛐蛐。如有知情者请尽快联系我,必有重谢。”下面是老刘的手机号码和一张黑白影印的生活照。照片里的老刘站在20平方米的客厅中央,扶着一盆开花的吊兰冲镜头微笑,脑门上的抬头纹活像旋转90度的横断山脉。
医生说是突发性灵魂质壁分离,可能和老刘讲的凉风有关。气象记录显示那天有三到四级的风,具体没有透露,可能是π级的。这种强度的风,又发生在秋季傍晚,对老刘这个年纪的人是最危险的。不知不觉中,里面开始踉跄,重心四处乱窜,磨损的引力链纷纷断裂,噼里啪啦一阵细响。那种油炸花生米的声音,灵魂中与日常生活同步的部分被惯性甩脱,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核,于是一切无法挽回。
当然,医生没有用“无法挽回”这个词,至少没有说出来,只是给开了复合维生素B和一套四本《看图识字》,嘱咐不要多想,照样生活,日子还长着呢。
老刘却坚持自己没病,只是走失了,物理意义上的走失。那一个老刘或许正在农贸市场吃米线,因为没带钱被老板揪住;或者在小公园里绕着配电箱打转,引起对讲机和露天卡拉OK的轮番盘问;抑或在无名立交桥下围观一场无限接力的棋局,被120迈呼啸赶来的矿泉水瓶击中头部……诸如此类可能发生的麻烦,就像幻肢疼痛,让这一个老刘坐立不安。可是除了张贴寻找自己的启事,他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他曾经试探着表示出登报的想法,私房钱立即被没收了。
被二舅爷看见怎么办?被深圳三套房的老姑看见怎么办?被自驾上西藏的老丈人看见怎么办?被居委会大妈看见怎么办?怎么跟人解释?怎么证明?怎么拒絕?怎么处理成箱成箱保质期只有60天的纯牛奶和鸡蛋?怎么让一万个素不相识的人撤回朋友圈……
许许多多的诘问堆积成堤坝,老刘冲不开缺口,一夜之间变成一个人形的堰塞湖。整个人熵值骤减,透明度降低。在阳光很好的时候,能透过他看到对面的住宅楼,褪色窗口排成的矩阵,附注似的空调外挂机,甚至坐标(X6,Y10)格子里的氢气球。楼顶喜鹊打架,叫声穿过老刘时几乎没有耗损,只是染上一层老刘的微蓝。老刘不动也不说话,静待手机铃声响起。
医生说这样不行,得流动起来。他自己不动,家属要搅着他。不流动肯定是不行的。
于是给报了老年健身操课,养了条狗,天天“遛”老刘,周末儿子有空,还押他去运河边钓鱼。老手们都能看出来,老刘只是摆出一副钓鱼的样子,钓起一些鱼的形状,其实钩上连饵都没有。儿子不懂钓鱼,还以为老刘好多了。
只有一次,老刘试着自行流动起来。他小心翼翼地说起那场走失,说起自己走失前抓住的蛐蛐。一只强壮又漂亮的大蛐蛐,费了他不少劲,本来打算当鱼饵用,拿到路灯下一看,又有点舍不得。把蛐蛐轻轻拢在手里,蛐蛐就在手心飞速弹射,像一粒强劲的子弹,几乎把他击穿。就在这时,凉风起,走失发生了。
走失是宇宙中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每天发生在成千上万的人身上,和掉头发、剪指甲、扁桃体发炎一样自然。剩下的人,理论上仍然是完整的,完全可以照样生活。从学会不假思索地挤牙膏开始,到自然而然地问出“吃了吗”,逐步恢复与世界的无缝连接。这些道理老刘是懂的,他其实已经不太在意另一个老刘的遭遇,反正能猜到大致是向西去了。平原上走失的人,最终大抵都会向西,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走得快的会变成马,更快的会变成风。
老刘更想弄清楚的是,那只大蛐蛐去了哪里。另一个老刘到底拿它做饵没有?还是放还给了秋天?还是仍然握在手心,任由它将自己一次又一次击穿?
儿子没法回答,运河也没有回答。许多年以后,当老刘变成相片,儿子变成老刘,如果他也在凉风中半融,潮湿的轮廓线上长出问号形状的蘑菇,或许能感受到老刘此刻的困境。现在显然是不能的。那就先这样吧,也只能这样。
视网膜的坏点,耳朵里的潮汐,火烧云蓝色预警,军用飞机轰鸣,鸡蛋散黄,白马非马。很多事情只能这样。
后来老刘总算是流动起来了,至少让大家相信他流动起来了。这里面有一个小小的花招,就是既然大家都说不流动是不行的,只要表现出还行的样子,就证明是流动了。即使不再背着手穿过花鸟鱼虫市场,不再一口气吃掉两碗米线,不再周期性地讲起几个老笑话,只要偶尔参与一下生活,让人相信你在流动,他们就会自动为一切寻找合理性。
应该是改道了,会在背地里这样说。黄河还会改道呢,何况人。发现没法阻止老刘贴启事,也渐渐可以接受了。既然生过病,当然不能指望一点后遗症都没有。
总的来说,人生在世最终就是一堆后遗症的集合体,夹杂着少量未竟之愿和不解之谜。活到老刘这个年纪,大部分人已经知道自己墓碑上会写些什么。而经历过那件事的老刘,却对世界不再有把握。日子还长着,变化仍然可能发生。
说不定就在第3042张启事贴出去之后,一匹蓝色的马从上游闻讯赶来,拍拍老刘的肩膀说:“嗨,刘有树,原来你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