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始于50年代的传统管理会计局限性日渐显现,高职管理会计课程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手段落后和产教融合薄弱等问题,而管理会计的创新观念正深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高职管理会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产教融合也应与时俱进,运用案例法创新管理會计教学内容值得尝试。
【关键词】 高职;管理会计;案例法;教学改革
一、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直接动因
(一)高职培养目标的转变
党的十八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而管理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中一门实用型较强的课程,立足于让学生掌握应用型知识。
(二)企业经营管理的诉求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已成为自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企业要想在生产经营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从自身经营管理出发,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收集、分类、汇总、分析经济数据,借以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决策,以保证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适应市场的瞬息变化和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
(三)倚重数学模型的应用
注重定量分析,缺少定性分析。事实上,企业有关生产经营的各方面要获取准确的量化资料决非易事,因而定性分析不可或缺。如企业的业绩评价,财务计量在传统业绩评价上占主导地位,然而,当竞争环境越来需要经济管理人员进行决策时,像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产品开发、产品生命周期、市场营销、资源配置、竞争优势、顾客的满意度等内外部非财务计量指标已被更多用于衡量企业业绩。
二、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陈旧
管理会计课程最大的特点应是注重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并且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更新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理论和方法。
(二)教学方法单调
目前,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教师仍以面授法为中心,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很少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体系结构、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不能把学生拥有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利用起来,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手段落后
管理会计要运用大量高等数学方面的知识,如线性代数、线性规划、数理统计和运筹学等,借助黑板来完成演算过程比较烦琐。
(四)产教融合薄弱
管理会计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尽管很多高职院校也很注重实践教学,也开展一些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并努力做好平时作业和单元测验,但在管理会计实践教学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三、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依据职业发展要求,做好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顶层设计
按照职业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确定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本位开发高职管理会计校本课程、架构课程体系,把双证书获取作为毕业基本要求。以面向市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半工半读、订单培养、顶岗实习作为课程开发基本途径。开展定性和定量研究,了解行业和职业要求,详细分析职务角色和功能。按照“学校对接地方产业、专业对接行业企业、教师对接企业岗位”的路径科学合理系统设计课程内容。在确定专业培养方向即就业岗位(群)的基础上,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明确岗位的业务范围、工作任务和素质要求。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解,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标准,将岗位任务融入学习领域,明确一般职业能力和核心职业能力,并围绕核心能力的加强培养。
2.教学内容充分体现高职学生特点
管理会计作为决策会计,适量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但从教材的实际内容看,大量的计量假设、计量模型充盈教材,案例设计也仅仅是为了熟悉计算方法而设计,计算过程中均忽略实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完全是理想条件下的计算,或者是死套公式就能计算出数据结果,出现严重的理论脱离实际现象。这不仅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且也使培养出的会计人才无法解决实务问题。
3.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企业实际
围绕学生应具备的职业基础能力、专项能力和发展能力,设置通识素质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形成学生职业发展知识体系,同时将认知实习、课程实训、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综合(技能)实践、社会实践贯穿于课程体系,形成由专业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构成的相对完善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高职管理会计要针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进行应用范围的拓展,特别是增加管理会计在第三产业中拓展应用的理论及实务介绍,使管理会计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更新,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4.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结合
以岗位职业能力为经度,以岗位和工作任务要求为纬度,根据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遴选教学内容。通过对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实证分析和系统化分析,结合国家、行业和企业的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教学内容,按照岗位能力中必须的技能点设置管理会计课程,整合该课堂教学内容,实现最佳资源配置。
5.教学方法与工作情景结合
教师在学中教,学生在学中做。教学相长,相互促进。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遴选贴近或符合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的管理会计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充分运用任务驱动、角色扮演、小组拓展、竞赛激励等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沟通合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动手能力。基于“既能即时上岗,又能快速转岗”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以典型设计案例、生产工艺、管理方案等为教学载体和教学案例,构建管理会计教学项目。以企业实际项目设计为背景,科学设置实训项目,将理论课与实训课组合成基于“情境—项目—任务”的教学模式,并依据职业情境对“知识点”重新排列、组合,由此产生全新的知识——工作过程知识。借鉴MBA教程以案例教学为出发使学生在学中做,教师在教中做,活学活用。凸显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融教学做合一。 7.管理会计教学借助于财务软件
利用沙盘模拟实验室,让学生亲身体验商场上管理会计人员(CFO)如何为CEO提供决策支持,如何規划企业未来,如何筹集运用资金。利用ERP实训室,让学生利用软件上自动生成的信息,结合管理会计的方法为企业的预测、决策、控制、规划和业绩评价服务。
8.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教学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管理会计课程中的一些晦涩难懂的案例以及难以表达的模型利用电子课件可节约课堂时间。同时按模块制作成风格多样、内容丰富、影像音一体化,动态展示实践内容的电子课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9.厘定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三门课程内容
教材内容上应把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课程相重复的内容进行调整、删除。在重点、难点的设计上处理好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三者之关系。三门课程各有侧重、各有千秋。此外,加强不同授课教师之间的沟通,以免出现教学内容的重复或遗漏。
10.案例教学法
根据行业、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活动,以真实案例为教学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分析问题,教师以点评的方式传授知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形成结论。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清晰的专业理念、娴熟的专业技能和敏锐的职业判断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训练学生的管理会计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对企业供应、生产、销售、收入、成本、利润等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管理会计课堂教学与企业现场教学相融合。依托校外实训基地,由双师型教师和实训基地的指导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定期带领学生深入企业行业一线,了解企业实际的供、产、销、存等一系列经营活动,体验企业文化,耳闻目睹财务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在校外实践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要不断总结和积累实践环境提供的资源(数据),通过加工完善,为校内实践教学的项目情景及场境设计创造条件,学生要写出实践体会(报告),更好地加深对管理会计课程的理解和顿悟。
参考文献:
[1]王忠,周剑杰,胡静波.管理会计学教学案例[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11.
[2]朱海芳.管理会计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3]冯巧根.21世纪管理会计发展展望[J] .外国经济管理,2001,(2).
[4]余绪缨.管理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郭晓玲.对财务管理 、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学科内容交叉问题的探讨.财会月刊(综合),2005;3
[6]Eugene F.Brigham,Michael C.Ehrhardt 著 .狄瑞鹏,胡谨颖,侯宇译.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7]Don R.Hansen,Maryanne M.Mowen著.陈良华译.管理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本文系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院级教改课题研究成果(201309)
【关键词】 高职;管理会计;案例法;教学改革
一、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直接动因
(一)高职培养目标的转变
党的十八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而管理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中一门实用型较强的课程,立足于让学生掌握应用型知识。
(二)企业经营管理的诉求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已成为自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企业要想在生产经营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从自身经营管理出发,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收集、分类、汇总、分析经济数据,借以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决策,以保证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适应市场的瞬息变化和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
(三)倚重数学模型的应用
注重定量分析,缺少定性分析。事实上,企业有关生产经营的各方面要获取准确的量化资料决非易事,因而定性分析不可或缺。如企业的业绩评价,财务计量在传统业绩评价上占主导地位,然而,当竞争环境越来需要经济管理人员进行决策时,像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产品开发、产品生命周期、市场营销、资源配置、竞争优势、顾客的满意度等内外部非财务计量指标已被更多用于衡量企业业绩。
二、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陈旧
管理会计课程最大的特点应是注重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并且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更新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理论和方法。
(二)教学方法单调
目前,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教师仍以面授法为中心,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很少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体系结构、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不能把学生拥有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利用起来,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手段落后
管理会计要运用大量高等数学方面的知识,如线性代数、线性规划、数理统计和运筹学等,借助黑板来完成演算过程比较烦琐。
(四)产教融合薄弱
管理会计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尽管很多高职院校也很注重实践教学,也开展一些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并努力做好平时作业和单元测验,但在管理会计实践教学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三、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依据职业发展要求,做好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顶层设计
按照职业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确定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本位开发高职管理会计校本课程、架构课程体系,把双证书获取作为毕业基本要求。以面向市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半工半读、订单培养、顶岗实习作为课程开发基本途径。开展定性和定量研究,了解行业和职业要求,详细分析职务角色和功能。按照“学校对接地方产业、专业对接行业企业、教师对接企业岗位”的路径科学合理系统设计课程内容。在确定专业培养方向即就业岗位(群)的基础上,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明确岗位的业务范围、工作任务和素质要求。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解,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标准,将岗位任务融入学习领域,明确一般职业能力和核心职业能力,并围绕核心能力的加强培养。
2.教学内容充分体现高职学生特点
管理会计作为决策会计,适量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但从教材的实际内容看,大量的计量假设、计量模型充盈教材,案例设计也仅仅是为了熟悉计算方法而设计,计算过程中均忽略实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完全是理想条件下的计算,或者是死套公式就能计算出数据结果,出现严重的理论脱离实际现象。这不仅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且也使培养出的会计人才无法解决实务问题。
3.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企业实际
围绕学生应具备的职业基础能力、专项能力和发展能力,设置通识素质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形成学生职业发展知识体系,同时将认知实习、课程实训、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综合(技能)实践、社会实践贯穿于课程体系,形成由专业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构成的相对完善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高职管理会计要针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进行应用范围的拓展,特别是增加管理会计在第三产业中拓展应用的理论及实务介绍,使管理会计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更新,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4.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结合
以岗位职业能力为经度,以岗位和工作任务要求为纬度,根据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遴选教学内容。通过对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实证分析和系统化分析,结合国家、行业和企业的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教学内容,按照岗位能力中必须的技能点设置管理会计课程,整合该课堂教学内容,实现最佳资源配置。
5.教学方法与工作情景结合
教师在学中教,学生在学中做。教学相长,相互促进。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遴选贴近或符合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的管理会计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充分运用任务驱动、角色扮演、小组拓展、竞赛激励等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沟通合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动手能力。基于“既能即时上岗,又能快速转岗”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以典型设计案例、生产工艺、管理方案等为教学载体和教学案例,构建管理会计教学项目。以企业实际项目设计为背景,科学设置实训项目,将理论课与实训课组合成基于“情境—项目—任务”的教学模式,并依据职业情境对“知识点”重新排列、组合,由此产生全新的知识——工作过程知识。借鉴MBA教程以案例教学为出发使学生在学中做,教师在教中做,活学活用。凸显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融教学做合一。 7.管理会计教学借助于财务软件
利用沙盘模拟实验室,让学生亲身体验商场上管理会计人员(CFO)如何为CEO提供决策支持,如何規划企业未来,如何筹集运用资金。利用ERP实训室,让学生利用软件上自动生成的信息,结合管理会计的方法为企业的预测、决策、控制、规划和业绩评价服务。
8.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教学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管理会计课程中的一些晦涩难懂的案例以及难以表达的模型利用电子课件可节约课堂时间。同时按模块制作成风格多样、内容丰富、影像音一体化,动态展示实践内容的电子课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9.厘定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三门课程内容
教材内容上应把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课程相重复的内容进行调整、删除。在重点、难点的设计上处理好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三者之关系。三门课程各有侧重、各有千秋。此外,加强不同授课教师之间的沟通,以免出现教学内容的重复或遗漏。
10.案例教学法
根据行业、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活动,以真实案例为教学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分析问题,教师以点评的方式传授知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形成结论。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清晰的专业理念、娴熟的专业技能和敏锐的职业判断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训练学生的管理会计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对企业供应、生产、销售、收入、成本、利润等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管理会计课堂教学与企业现场教学相融合。依托校外实训基地,由双师型教师和实训基地的指导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定期带领学生深入企业行业一线,了解企业实际的供、产、销、存等一系列经营活动,体验企业文化,耳闻目睹财务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在校外实践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要不断总结和积累实践环境提供的资源(数据),通过加工完善,为校内实践教学的项目情景及场境设计创造条件,学生要写出实践体会(报告),更好地加深对管理会计课程的理解和顿悟。
参考文献:
[1]王忠,周剑杰,胡静波.管理会计学教学案例[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11.
[2]朱海芳.管理会计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3]冯巧根.21世纪管理会计发展展望[J] .外国经济管理,2001,(2).
[4]余绪缨.管理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郭晓玲.对财务管理 、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学科内容交叉问题的探讨.财会月刊(综合),2005;3
[6]Eugene F.Brigham,Michael C.Ehrhardt 著 .狄瑞鹏,胡谨颖,侯宇译.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7]Don R.Hansen,Maryanne M.Mowen著.陈良华译.管理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本文系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院级教改课题研究成果(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