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雄回忆录》(节选)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c88148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庐山军事会议
  1934年10月初,我奉蒋介石密令上庐山参加秘密军事会议。江西的10月,庐山已开始下雪。开会的地方叫牯岭,这是一个墟场,坐落在1000多米高的庐山顶上。这次秘密军事会议就在离墟场不远的一座礼堂里召开,整个牯岭都置于严密的警戒之中。此刻在这里召开的是策划第五次“围剿”苏区的绝密军事会议。200多与会者都是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山东五省的省主席。部队司令、军师长、高级参谋。我跟他们大都是老相识了。会议由蒋介石亲自主持,杨永泰负责布置会议的具体事项。江西省主席、行营第一厅厅长熊式辉也负责会议的布置工作。
  会议打算开一个星期,但才开始两天,因其计划规模之巨大,各项布置之细微,阴谋之毒辣,已使我暗自吃惊。第五次围剿计划名曰“铁捅围剿”,是由法西斯德国顾问提出来的。计划由国民党150万大军,对以瑞金、于都、会昌、兴国为目标的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在指定的某一日同时从四面八方突然合拢包围。包围半径距瑞金150公里。这个包围是有严密的部署的,地图上划分了很多编了号码的格子,哪个部队或单位在何时何地必须到达地图上某个格子所规定的位置,并按规定马上布上铁丝网,预留缺口,装以鹿砦、拒马,构筑火力网及碉堡,并分段建立粮秣、弹药仓库、医院、绑带所,以及有线电话网、中继站等等,这些都有极为周密的布置。
  一俟包围圈完成,各部队便依照命令每日向瑞金中心推进7—8华里,每推进1华里(0.5公里)布上一重铁丝网,每5公里筑一道碾堡线,碉堡的设置使得他们的火力构成极为严密的交叉封锁网。计划每月向纵深推进25公里,6个月便能进逼到红都瑞金,而红都四周届时将竖起300重铁丝网,80重碉堡线,以及难以计数的障碍物,这是何等惊人!为防止红军突围,计划又规定每重铁丝网之间的防守要绝对保证,不但设有大量的碉堡,布置地雷阵,而且将如发现突然情况时立即调拨部队的大量美国军用卡车,运行线路都布置得详详细细,无一遗漏,为实施其计划,已有1000辆美国军用十轮卡车运到南昌,并随即分配到各部待命。
  作为“铁桶围剿”的前奏,在包围圈尚未完成之前,派出12个师的兵力与红军纠缠,迷惑红军,争取包围部署的时间,一俟包围圈形成,这12个师随即撤离,同时立即断绝这里一切除军事需要以外的交通,以封闭苏区的消息,断绝红军的一切物资来源。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的最阴险毒辣、规模巨大而又布置周密的军事计划!与以前的四次“围剿”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若此计划得以实施,则红军的处境不堪设想:我想起了前两个月的一件事。我在德安看到大量铁丝网运到,友邻部队及我部的装备部有了很大改善,数十数百的美国大型军用新卡车也开来了,我怀疑将会有一次大的行动,于是,我向一个曾在我部下任连长,现已是南昌行营少将军械处长的李英豪打听虚实。他用诡秘而又肯定的口气对我说:“这次围剿不同以往,有颜色给红军看的,定然会致红军于死地!”随后我便将李英豪这番话,以及我对局势的动向看法与刘哑佛和卢志英说了,我说:“红军四次反围剿都胜利了,但这次围剿来势凶猛,红军还是易地为宜吧?”卢志英同志淡然一笑,说道:“我们红军离不开江西的,江西的民众是水,红军是鱼,鱼是离不开水的,我们不管怎样,都要在江西坚持下去。”我想,若是他们知道这其中的巨大阴谋,恐怕是不会有笑容的了。
  后来,这个巨大的阴谋果然被我不幸而言中了!会议开了一个星期,最后由蒋介石致“闭幕词”,他兴致勃勃地说:“现在剿共大业已握胜券,望各方负责人积极执行会议的决策,”“毕其功于一役!”在场的200多反共军事头子个个气势汹汹,磨拳擦掌,纷纷赌咒发誓要在这次“铁桶围剿”中剿绝共产党。
  这次会议的文件有高高的一大叠,足有一二公斤重,其中除了包围图表、计划书、指示文件等等外,还有蒋介石的语录及指示汇编成的小册子。每份文件上都打上了蓝色的“极秘密”字样,并按名单编号存挡。
  散会后,我将这些文件装到一个大公文包里,然后便匆匆下山。
  交给共产党中央
  当我踏进司令部的时候,已是掌灯时分。我也顾不上吃饭,马上吩咐左右将刘哑佛、卢志英、项与年即刻唤到我办公室。待他们到后,我便将从庐山带回来的所有文件从公文包中取出,让他们细看。他们飞快地看着,脸色随之而变。花了约一个小时功夫,当他们大致看完后,他们三人交换了眼色,刘亚佛开口问我:“大哥,你说怎么办?”我说还有怎么办的,这么危急,你们马上拿去交给党中央!天大的事情,由我承担就是了!”他们听罢,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代表党感谢你。”
  随后,他们便由项与年同志将此全部绝密文件带到南昌我司令部后方办事处。在那里将文件的主要部分用薄纱纸密写抄录,然后由地下党同志藏在鞋底,化装成老百姓千方百计地送上瑞金。同时,他们又发电报给党中央,将庐山会议制定的“铁桶围剿”计划这一绝密情报向党中央汇报了。幸而他们干得都很漂亮,蒋介石在围剿计划泄露后也没有向下追查,否则查到我身上,要我拿出那些文件来,我将必死无疑了。
  自项与年同志去南昌约两个星期,也就是1934年10月下旬,中央红军赶在蒋介石“铁桶围剿”包围态势完成之前,撤出革命根据地,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最后胜利到达陕北抗日根据地。
其他文献
巍巍黄美山、张姑岭,滔滔麻坑河、大坪水。  那是红军长征战斗过的地方—广东乐昌五山。红军长征从东往西、从东往西北、从北往西北分四路穿越五山全境。那里的山山水水,洒满了红军长征的汗水鲜血,留下了红军长征的光辉足迹,铭记着红军长征的英雄业绩。  日前,本刊记者和乐昌市委宣传部和老促会同志一起,前往五山镇,探访红军历史遗址,深入了解五山人民弘扬长征精神,奋发有为,建设富裕、魅力、和谐、幸福新五山的事迹。
期刊
“伟大的国家伟大的党,革命的旗帜高高飘扬……”7月23日上午,在广东省老干活动中心二楼大厅里,一群容光焕发的老战士高唱的《伟大的国家伟大的党》,铿锵激昂,拉开了广州老游击战士联谊会粤桂湘边分会纪念粤桂湘边纵队成立67周年座谈会的序幕。广东省原副省长、粤桂湘边分会会长匡吉,广东省军区原副政委杨刚和珠江纵队、粤桂湘边纵队的老战士以及革命后代代表130多人参加了活动。  座谈会上,匡吉回顾了粤桂湘边纵队
期刊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北上长征,中央苏区的中共中央分局书记项英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率部突围来到赣粤边北山、梅山、油山之间的广阔山区,领导红军游击队,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动地的革命战歌。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苏区坚持斗争的红军,遭到敌人残酷围剿,大部损失。为了保存部队实力,1935年3月,项英、陈毅率部突围来到赣粤边的油山。4月上旬,又从
期刊
连州市北部的黄洞山、天光山和西山,属五岭山脉的南部分支,气势磅礴,纵横数百里,由西至东横跨湖南江华、蓝山、临武和宜章数县,海拔约千米。这里世代居住着勇敢倔强的瑶族同胞。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前后,先后有几支红军部队经过或在这里开辟游击根据地,留下了红色的足迹。  80年过去了,红军长征经过连州瑶区,以及红军在瑶区创建红色根据地,尽管时间不长,但红军顽强不息的长征精神却在连州人民中代代相传,一直激
期刊
在广西凌云县彩架村看到了弄福公路,令人震撼……  从遥远的地平线起飞  穿过陡坡  穿过峡谷  穿过云  穿过雾  穿过揽月的高度  多像怀素的狂草  神来之笔  挥挥洒洒  在巨大的天宇  悬挂  一幅绝世草书  这是凌云人民的杰作  用钎  用锤  用凿  用镐  用汗水  用心血  用智慧  用豪情壮志  用艰苦奋斗  用手上  板结的老茧  铺筑的  通往幸福的  天路  (作者为广东省老
期刊
2016年8月10日,由中国茶叶学会主办的第四届“国饮杯”全国茶叶(第一阶段)评比中,广西八桂凌云茶业有限公司送评的“八桂凌云牌缘韵红茶”、“八桂凌云牌红螺红茶”分别荣获红茶类特等奖,“八桂凌云牌神韵绿茶”、“凌贡牌红螺红茶”、“凌贡牌缘韵红茶”分别荣获绿茶类和红茶类一等奖。  广西八桂凌云茶业有限公司注重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发展,以品质打造品牌,以茶农致富为己任”的发展理念,以广西优异茶树品
期刊
连州天光山下的小村庄,是记者采访的目的地,红军长征曾经过这里。下了车,走过一条石桥,在一列小楼房中,有几间泥砖屋,这就是当年红军留宿整顿的地方。80年过去,原主人早已逝去,他的外孙女李阿莲介绍着外祖父曾讲过的故事。  “红军来了几次,都是晚上来的,每次都有几十人,住一两个晚上就走。”年近五十的李阿莲指着屋内的一个磨子说:“这是当年为红军磨谷子的磨子,一直没有挪。红军和游击队每回过来吃住借粮,都写了
期刊
瑶安瑶族乡地处连州市北部,下辖10个村委会,62个村民小组。红军长征期间,红六军团及红一、红九军团的左右翼部队经过瑶安向西挺进。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实施,瑶安这块红色土地也悄然“蜕变”。  “瑶安山多田少,村民们以林业为主,种植杉树和毛竹。现在我们主要是发展乡村旅游和林下经济,不断地提高村民的收入。”瑶安瑶族乡党委书记成雄辉对记者说,基于地理位置和生态资源瑶安立足优越的生态环境,以打造宜居宜游的
期刊
在百名起义纪念馆,陈列着一根邓小平同志用过的马鞭……  一根灰黄色的马鞭  闪耀着油亮的光泽  像一位慈祥的老人  静静地 安睡在纪念馆的一隅  饱经沧桑的老者呵  曾经冲锋陷阵的老者  现在 在做着甜美的梦  抑或翻开了历史的记忆  他听见战马的嘶鸣  看见了马背上那威武的身躯  那得得的马蹄声  炸响百色城头的惊天霹雳  他看见红七军的猎猎战旗  在黑夜里是引领冲锋的火炬  马蹄过处 红花绽放
期刊
从五山镇府出发,吉普车爬了近40分钟蜿蜒陡峭的山路,记者抵达了小山村委会。省台办驻村干部蒋耘刚刚从贫困户家中回来。这位晒得黝黑的处级干部带着歉意解释:“贫困户陈贱忠的女儿今年刚考上大学,过几天就要去外地上学,他家经济非常困难,我去走访了解情况,准备对他女儿进行助学。”  陈贱忠是小山村的相对贫困户,他老婆患有癌症,儿子患有强直脊椎炎,本人身体也不好,今年7月初获帮扶领了两头扶贫猪苗,蒋耘经常去他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