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08)-5-0054-02
【摘 要】目的 探讨小儿球形十二指肠症的诊断,发病机制和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上消化道造影观察十二指肠扩张和蠕动情况;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后临床表现。结论 临床疗效:胃空肠吻合+球形十二指肠管状成型术>单纯胃空肠吻合术>胃空肠吻合术+幽门离断术。
【关键词】巨十二指肠症 胃空肠吻合术 蠕动
小儿先天性球形十二指肠症又称“巨十二指肠症”,属于消化道球形畸形的一种,临床发病及其罕见,容易造成误诊误治。且手术治疗无定式,很难达到根治。自1990年以来,本院共收治此症5例,现将其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文5例中,男3例,女2例,年仅4~12岁,平均(7±2)岁。就诊时主诉呕吐,上腹部饱胀,呕吐量大,带有胆汁,有时小儿采用膝胸卧位或催吐方法减轻症状。内科治疗(包括应用胃动力药)无效,且症状逐渐加重。5例病儿全部是经过上消化道造影确诊的。造影显示十二指肠扩张明显,2例十二指肠极度扩张,呈球形改变,大量钡剂瘀滞在十二指肠内,透视下观察十二指肠无明显的蠕动和逆蠕动,5例病人均按十二指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十二指肠极度扩张,容积约300~2000毫升,在扩张远端无狭窄,隔膜及外部压迫,整个十二指肠呈静止状态,观察不到明显的蠕动和逆蠕动。2例采用十二指肠梭性切除成形+胃空肠吻合术;2例采用单纯胃空肠吻合术;1例采用幽门离断+十二指肠旷置+胃空肠吻合术。病变部位全层活检,病理显示,肠壁平滑肌明显变薄,肌纤维变性萎缩,肌间和粘膜下神经细胞数目明显减少。
近期疗效:5例病人住院期间无严重术后并发症,仍存在不同程度腹胀,但较术前有减轻。仍有呕吐,但量及次数较术前减少。
远期疗效:全部病例皆得到3—5年随访。行幽门离断+胃空肠吻合术者,术后呕吐减轻,但腹胀减轻不明显,且有进一步加重趋势。只行胃空肠吻合术者,术后2例腹胀、呕吐消失,另2例仍有呕吐、腹胀,但较术前明显减轻。全部病例行上消化道造影复查,钡剂大部分从胃空肠吻合处进入小肠,进入十二指肠的钡剂仍下行空难,后经幽门返流入胃再经胃空肠吻合处下行。
2 讨论
2.1 发病机制及诊断要点 一般来说,局部消化道的扩张梗阻应在其远端能观察到明确的机械梗阻因素,常见原因有:十二指肠环形胰腺、隔膜、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肠旋转不良等1,且梗阻以上扩张肠段,应有机械梗阻的临床表现。但此症术中探查不到明确的梗阻因素,且扩张的十二指肠处于被动扩张无张力状态,观察不到强劲的蠕动和逆蠕动[2-3]。消化道内容物的下行主要靠肠壁肌肉的蠕动,而十二指肠段因某种因素导致的肌无力状态使消化道内容在此瘀滞,被动扩张。
2.2 手术方式选择 本症诊断很难确定,且没有固定的手术方式,本文采用3种方式治疗本症。单纯胃十二指肠吻合术能使胃内容直接进入小肠,且十二指肠滞留物可经幽门反流入胃,能减轻十二指肠腹胀,本术式操作相对简单,疗效尚可。可在基层医院采用。幽门离断+十二指肠旷置+胃空肠吻合术,只能解决食物下行入小肠,但十二指肠内仍产生大量的胆汁、胰液滞留,下行困难,又不能经幽门反流入胃,疗效差,不宜采用;十二指肠成形+胃空肠吻合术,从理论上讲要优于以上两种方式,但十二指肠管状成形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且病人不能耐受,术中应根据病情决断,宜在大型医院采用。
参考文献
[1] 夏穗生.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见:外科学.裘法祖主编.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54.
[2] 张书峰,王玉梅,张小安.小儿球形消化道球形畸形的外科治疗.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35(10):封三.
[3] 张书峰.外科治疗小儿先天性巨十二指肠症.河南外科学杂志,2004:8(3):10-11.
【摘 要】目的 探讨小儿球形十二指肠症的诊断,发病机制和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上消化道造影观察十二指肠扩张和蠕动情况;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后临床表现。结论 临床疗效:胃空肠吻合+球形十二指肠管状成型术>单纯胃空肠吻合术>胃空肠吻合术+幽门离断术。
【关键词】巨十二指肠症 胃空肠吻合术 蠕动
小儿先天性球形十二指肠症又称“巨十二指肠症”,属于消化道球形畸形的一种,临床发病及其罕见,容易造成误诊误治。且手术治疗无定式,很难达到根治。自1990年以来,本院共收治此症5例,现将其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文5例中,男3例,女2例,年仅4~12岁,平均(7±2)岁。就诊时主诉呕吐,上腹部饱胀,呕吐量大,带有胆汁,有时小儿采用膝胸卧位或催吐方法减轻症状。内科治疗(包括应用胃动力药)无效,且症状逐渐加重。5例病儿全部是经过上消化道造影确诊的。造影显示十二指肠扩张明显,2例十二指肠极度扩张,呈球形改变,大量钡剂瘀滞在十二指肠内,透视下观察十二指肠无明显的蠕动和逆蠕动,5例病人均按十二指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十二指肠极度扩张,容积约300~2000毫升,在扩张远端无狭窄,隔膜及外部压迫,整个十二指肠呈静止状态,观察不到明显的蠕动和逆蠕动。2例采用十二指肠梭性切除成形+胃空肠吻合术;2例采用单纯胃空肠吻合术;1例采用幽门离断+十二指肠旷置+胃空肠吻合术。病变部位全层活检,病理显示,肠壁平滑肌明显变薄,肌纤维变性萎缩,肌间和粘膜下神经细胞数目明显减少。
近期疗效:5例病人住院期间无严重术后并发症,仍存在不同程度腹胀,但较术前有减轻。仍有呕吐,但量及次数较术前减少。
远期疗效:全部病例皆得到3—5年随访。行幽门离断+胃空肠吻合术者,术后呕吐减轻,但腹胀减轻不明显,且有进一步加重趋势。只行胃空肠吻合术者,术后2例腹胀、呕吐消失,另2例仍有呕吐、腹胀,但较术前明显减轻。全部病例行上消化道造影复查,钡剂大部分从胃空肠吻合处进入小肠,进入十二指肠的钡剂仍下行空难,后经幽门返流入胃再经胃空肠吻合处下行。
2 讨论
2.1 发病机制及诊断要点 一般来说,局部消化道的扩张梗阻应在其远端能观察到明确的机械梗阻因素,常见原因有:十二指肠环形胰腺、隔膜、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肠旋转不良等1,且梗阻以上扩张肠段,应有机械梗阻的临床表现。但此症术中探查不到明确的梗阻因素,且扩张的十二指肠处于被动扩张无张力状态,观察不到强劲的蠕动和逆蠕动[2-3]。消化道内容物的下行主要靠肠壁肌肉的蠕动,而十二指肠段因某种因素导致的肌无力状态使消化道内容在此瘀滞,被动扩张。
2.2 手术方式选择 本症诊断很难确定,且没有固定的手术方式,本文采用3种方式治疗本症。单纯胃十二指肠吻合术能使胃内容直接进入小肠,且十二指肠滞留物可经幽门反流入胃,能减轻十二指肠腹胀,本术式操作相对简单,疗效尚可。可在基层医院采用。幽门离断+十二指肠旷置+胃空肠吻合术,只能解决食物下行入小肠,但十二指肠内仍产生大量的胆汁、胰液滞留,下行困难,又不能经幽门反流入胃,疗效差,不宜采用;十二指肠成形+胃空肠吻合术,从理论上讲要优于以上两种方式,但十二指肠管状成形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且病人不能耐受,术中应根据病情决断,宜在大型医院采用。
参考文献
[1] 夏穗生.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见:外科学.裘法祖主编.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54.
[2] 张书峰,王玉梅,张小安.小儿球形消化道球形畸形的外科治疗.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35(10):封三.
[3] 张书峰.外科治疗小儿先天性巨十二指肠症.河南外科学杂志,2004:8(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