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幸福的源泉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glij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已如拨快的时钟一般加速进行着,随之而来的还有更多的烦恼和忧愁。而青少年的生活更是如此,学习压力的加大让学生们苦不堪言。苦闷的答问需要一把钥匙,痛苦需要解脱的方式。
  而佛系的一夜爆红使它成为了青少年们解脱烦恼的最好帮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佛系改变了青少年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从紧張与小心变得放松自在。紧绷的羽翼展开了,我想这不是一件好事吗?
  还有的人不认为佛系是件好事,他们认为佛系是放下一切的消极态度,这会让青少年们丧失奋斗的力量。对于这样的观点,我只能用古代大文豪的例子来反驳了。
  想当年苏轼步入官场,意气风发,欲用尽胸中才华为百姓造福,却屡屡碰壁,多次被降职的他可谓是心灰意冷。他刚到黄州时,面对新鲜而美丽的事物,却提不起兴致。你说,如果没有了佛系的苏轼,他还会奋发图强,还会写出震撼古今的《赤壁赋》吗?
  幸于黄州是一个山清水秀、物丰食美的好地方。苏轼在这儿度过了他最失望、最痛苦的时期,佛系的苏轼又开朗了,他下地种田、沾杯饮酒、挥笔成诗,又将自己的志气找了回来,即使他不发再在官场展宏图、施壮志了,但他在中晚年的快乐生活中,留下的是一张又一张精美的文学珍宝啊!
  佛系是一种乐观的态度,它并不是消极的随意心理,更不是麻木的心理疾病。它是将悲痛转化为快乐的精神良药;它是将消极转化为积极的积极心态,它是幸福的源泉。
  每天多一点佛系;脸上就多一点微笑;行为就多一点友善。你想,行走在马路上,到处都能听到如悦耳音乐般的“你好”,到哪儿都能看到灿烂的笑容。在学校,同学间的来来往往总是阳光美好、朝气蓬勃的,老师与同学像分别许久的朋友,坐在一起谈天说地。这样的社会不美好不幸福吗?这样的佛系,不是人们所要的幸福的源泉吗?
  令人充满向往的幻想就在眼前,我们不应该错过它,而应该接受它。佛系是苦闷大门的钥匙,打开这扇门,你能看到的是美好的幸福,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淌着,直到永远,永远。
其他文献
静谧的午后,我躺在阳台的吊椅上,翻看着妈妈的旧相册。大大小小的黑白和彩色照片,都是岁月留下的珍贵礼物。镜头记录下的一个个生动瞬间,让我浮想联翩。这相册弥漫的浓郁生活气息包围着我,我对妈妈的认识更深了一层。   美丽的青春。首先映入眼帘的照片中,一个美丽的姑娘亭亭玉立,站在市一中的大门口。黑白照片的边缘已经微微泛黄,但掩饰不了妈妈活力四射的青春芬芳。一张略带青涩的脸庞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身浅蓝色
美国有一个作曲家乔治·格什温。他从来没有写过交响曲,而当时美国最著名的斯坎德爵士乐团的著名指挥家,却对他十分赏识,邀请他为交响乐团写一部交响曲。但是,固执的格什温声称自己对交响乐一窍不通,不肯从命。这位指挥家竟然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说20天后,音乐厅将上演格什温的交响乐《蓝色狂想曲》。格什温看到广告,大惊失色,质问指挥家为何令他出丑,指挥家微笑着说,反正,全城人都知道了,你看着办吧。格什溫没办
【考场原作】  方寸之地虽小,足以承载一个人的理想与追求。绝大多数的人,若身处方寸之地,定会倍感压抑,叫苦不迭,可是总有一些人能在方寸之地沉淀思绪,催生思想,进而营造出锦绣华章。(开门见山,点明题旨。但略显直白,缺少了含蓄的韵味。可以选一个“由头”。)  每次读刘禹锡的《陋室铭》,总能感到文中“陋室”这片方寸之地的魅力所在。其实“陋室”的魅力并不在于这所房子本身的简陋,而在于陋室主人对待人生和理想
《论语》有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坦荡之人不为事扰,面无惧色依度而行;戚戚之人踱于事,瞻于事,枯槁于事,变坏于事。   人活一世, 草木一秋。   做人,不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不要做下面这几种人。   01   你可以精,但不能阴   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印象深刻:   当时的纪晓岚是朝中侍郎,而和珅是礼部尚书。   有一次和珅宴请大
01   这世上有一种人,没有什么坏心眼,可每次一说话、一办事就特别容易招人烦。   在最近热播剧《以家人之名》中,邻居钱婆婆就是这样一个惹人厌的“好人”。因为种种原因,养子被迫离开了养父去英国投奔亲生父亲。孩子从小养到大,他的离开肯定让养父一家的心里都不好过。偏偏在这时,这个钱婆婆就开始瞎操心了。   先是一见面就问:“有没有联系啊?”   一听还在常常联系,口气中还带着些许的不屑:“现
秋千是我童年记忆里为数不多的最纯最美的回忆。   还只有四五岁吧,我常坐在门口看着地上那些永远忙碌的蚂蚁发呆时,总会这么想,要是我家也有一个秋千就好了。   隔壁家的星儿带我和村里的几个小伙伴体验过她家的秋千,那天她得意洋洋地说:“怎么样,很棒,对吧?”秋千用两根粗长的麻绳系住编织袋的两端,吊在两棵粗壮的杨树树杈上,由于两棵杨树的高度不一,所以绳子的长短不同,高大的杨树的枝叶撑起巨大的伞荫,看
对于童工问题必须在更高的视野中,从根源处入手求解  近日,江苏“常熟童工”的视频引发强烈关注。对此,舆论场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声音认为雇佣童工绝对不能被文明社会所容忍,这完全是老板无良与监管缺位的结果,必须把这些孩子解救出来,送回父母身边;另一种声音则认为,不能简单站在道德高地谴责,把他们撵回家生活更苦,“送回去肯定还要出来”“出来打工起码有肉吃”。  前者批评后者是盲目妥协,后者指责前者
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王诗龄课程表”,近日再次成为社交网络上的热门话题。据媒体报道,在主持人李湘女儿王诗龄的课程表上,从周一到周日,钢琴、大提琴、油画、书法、瑜伽、国际象棋甚至织毛衣,各种学习安排挤满了她的课余时间。对此,网友们不吝赞誉,还不忘一个劲地给其他家长和孩子打励志鸡血:“看吧,比你聪明、条件比你好的人,还比你拼命十倍!”  到底该如何看待王诗龄的课程表?这张课程表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不
首位女性获奖者  石内都1947年3月27日出生。1975年开始自学摄影。 1977年,她随母亲的姓氏以石内都这个名字举办了第一个个展《绝唱·横须贺故事》。她以自己在青春期之后就开始憎恨的横须贺这个地方为起点,开启了自己的摄影生涯。横须贺作为驻日美军基地,一直是摄影关注的对象,东松照明、森山大道等人都曾经拍摄过。然而,对于石内都而言,横须贺是一个有著不可磨灭的个人记忆的场所。在她看来,照片就是个人
初次和这本书见面是在同事的书桌上,我顺手闲翻了一阵。坦白地说,当时工作忙碌的我并没有留下太多深刻的印象,感觉这本书的内容很琐碎,没有对它诸多高深理论,是用叙事的风格写成的。再者,我与钟杰老师这样的全国知名班主任素昧平生,一直觉得这样的名人离我很遥远。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再次捧起了这本书,这次我决定利用闲暇的假期静下心来阅读这本书。  唯有静下心来阅读,才能好好地与书本对话,才能真正从内心深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