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8年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在北京市全面实施。实施过程中,教师遇到了很多困惑。那么,如何走出新学科面临的发展困境?怎样才能真正落实好新课程理念呢?本文就以中学通用技术学科的发展策略为内容,浅析我们所进行的一些探索和成果。
关键词通用技术;发展;策略
通用技术学科不是高考科目,在教学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如一些学校在逐渐删减通用技术学科课时,实验耗材经费不到位,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优质师资不愿流入,教师队伍不稳定等,可谓“前途堪忧”。
面对诸多问题,我们尝试将学科课程与科技教育结合,以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和开发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搞好学科规划,根据学科特点探索学科发展策略
一、搞好学科规划
2008年,我们认真分析了通用技术学科的现状和趋势,找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主要问题,制订了我校《通用技术学科三年发展规划暨行动规划》,《规划》分学科整体发展目标、学科课程体系规划、教学质量与管理目标、师资发展规划、科研管理规划、实验室管理规划和科技竞赛规划七大部分。作为指导该学科今后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明确了我校通用技术学科未来三年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突破点,按照我们既定的目标,合理规划,循序渐进,不断发展。
二、根据学科特点探索学科发展策略
有了《规划》,我们还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和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策略。通用技术学科在当前有两大特点。一是学科动手实践性强,课程内容广泛,可迁移性强;二是师资队伍薄弱、缺乏教学和管理经验,教学资源匮乏。针对这两个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制定了如下策略。
以学科课程带动科技活动。利用课程内容广泛、可迁移性强的特点,将科技教育课程化,不拘泥于必修课,通过选修课、研究性学习和社团活动小组等多种方式,最大可能激发学生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不断引导和挖掘在科技方面有潜质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以课题研究提升育人能力。将问题和困惑升华为课题研究,通过教师的互助、学习和探索,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丰富课程内涵,挖掘和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一份贡献。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的最主要因素,把握住了这两点,以此为策略稳步实施,突破难点。当然,作为新的学科,教师一定要注意心态,不要着急,不要气馁,冷静认真地分析问题的根源,相信只要我们努力了,就一定能有收获。
整合科技教育资源,以学科课程带动科技活动
一、提出本策略的背景和原因
科技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是一项重要内容,但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冲击,个别学校的科技教育只停留在了对极少数科技特长生的教育上,三年投入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为的就是几个科技生得些全市甚至全国的奖项来装点门面,这与科技教育的初衷相违背。科技教育虽然经费充裕,但始终没有固定的载体,无法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科技教育带来的收益,这一直是基层科技教师的遗憾。以动手实践和创意设计为特征、以综合性为特点的通用技术课程,为科技教育课程化找到了良好的载体,为更多学生享受科技教育提供了可能。
二、本策略的实施
我们通过整合科技教育资源,通过在必修课程中渗透,在选修课程中挖掘,在社团活动中选拔,在研学课中深入的方式进行科技教育课程化的具体实施,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学科课程体系。
我们通过整合打通壁垒,将天文台、高科技实验室、生物情景教室、理科数字化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等科技教育资源与通用技术课程实现共享。充裕的科技教育经费也解决了通用技术学生实验耗材资金的短缺问题。
高二通用技术必修课是每个学生必须学习的模块,我们在课程中结合教材中“发现问题”、“方案的构思方法”等章节的内容,渗透讲解一些学生获奖的案例,如“明天小小发明家”、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际青少年科技与工程大奖赛等。通过这些案例的讲授,拉近了学生与科技大赛的距离,消除了陌生感和畏惧感,让学生觉得,创意设计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发明创造,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这一措施实现了科技教育全员覆盖,为选拔有特长有兴趣的学生做了有效的铺垫。
我们在全员覆盖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实施通用技术选修模块,对有兴趣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选拔和辅导。《电子控制技术》和《简易机器人》是许多高中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学生通过应用物理知识进行结构组装和电子线路的识别焊接,应用信息技术知识进行程序设计调试,完成了一个会按照既定路线行进的简易机器人的制作,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和学科整合,甚至对学生未来职业和理想的选择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学生社团活动更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利用中午和下午放学后,为这些经过选拔的学生提供更深入更个性化的指导。他们不仅在这里能得到思维和技能锻炼,还能提高社团管理能力,性格变得更加开朗,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他们向师哥师姐学习做人的道理,又把这种精神身体力行的传递给学弟学妹。每当看到学生外出参加科技大赛时,他们互帮互助的情景,作为教师我感到由衷的高兴,觉得孩子们忽然间长大了。
以课题研究为主轴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和开发能力
一、提出本策略的背景和原因
当前,通用技术教师都是学校临时指派过来承担教学任务的,来自物理、化学、数学、劳技、信息技术等学科,有的还是实验员或电教室的老师,教师学科背景和教学经历不同,师资队伍相对不够稳定,普遍年龄比较年轻,教师人数少,互助机会少。以朝阳区为例,教师的学科背景较为复杂,35名教师来自6个学科,一半老师在35岁以下,仅有15%的老师有中学高级职称。如图1、2、3所示。
这样的师资队伍又面临着新的学科,如何有效开展教学,是一个巨大的困难。除此之外,还面临实验室管理、资金投入、课程开发、整合教育资源等多项工作。如果处理不好,学生不爱上,其他学科老师侧目,更难以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和认可,任课老师非常辛苦,又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逐渐失去信心,学科的未来发展堪忧。经过一年的探索,我们找到了一条更好的方法,就是将问题和困惑升华为科研课题,通过对科研课题进行研究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
二、本策略的实施
我们以学校“十一五”重点课题《提高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综合性和深刻性的校本研究》(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的研究工作为主轴,为老师们搭建了互助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整体提升组内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能力和研究开发能力。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以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为纲,以通用技术教材为主线,侧重以技术实践实验活动为载体,渗透和整合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知识,以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实践,重构通用技术校本课程体系,提升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思维深度和广度,促使学生将多学科知识和能力综合的应用到更高层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技术素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反过来又促进和提高学生对物理、化学、生物等中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学习效果。”
课题研究的整体要求是,以科研课题为主轴,着力学习新课程及学科整合、有效教学等相关理论,加强教学创新的实践,提高教师对课程资源的二次开发能力;以教学开发为主线,梳理整合资源,重构通用技术学科校本课程体系实施方案,为设计教学活动、建设学科资源库和学科网页作充足准备;以提高教学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为落脚点,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撰写出学科渗透整合的《课程案例》,编写出通用技术学科《校本补充教材》和《实验活动项目汇编》,形成一批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教学成长案例、教学反思材料和研究性学习成果。
主要成果展示
付出总会有收获,随着我们不断深入实施通用技术学科发展策略,在教和学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
2009年,我校学生获得朝阳区青少年机床“动手做”大赛的一等奖,获得北京市青少年机床“动手做”大赛的优胜奖。机器人小组获得北京市和全国青少年机器人VEX比赛的第一名。赵冬杰同学参加了2009年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的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了工程学一等奖。王满强同学参加国际青少年科技与工程大奖赛(INTEL ISEF)获得二等奖。
我们的课题研究获得田树林校长和多学科老师的大力支持,并得到区教研中心的认可。教师的育人能力显著提高,多位老师获得学校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老师们经常在一起讨论交流,教学设计在区里频频获奖。因地制宜不断开发出新的学生实验活动项目,学生变得爱上通用技术课了。
“有为才能有位”,随着我们对学科发展策略的不断探索和踏踏實实的具体实践,很多老师逐渐改变了对这个学科的看法,经常与我们讨论学科间的整合与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诸多话题,学生也更加喜爱通用技术课程了。随着通用技术顺利度过起步阶段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这门学科的大发展时期很快就要到来。我们坚信,通用技术学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关键词通用技术;发展;策略
通用技术学科不是高考科目,在教学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如一些学校在逐渐删减通用技术学科课时,实验耗材经费不到位,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优质师资不愿流入,教师队伍不稳定等,可谓“前途堪忧”。
面对诸多问题,我们尝试将学科课程与科技教育结合,以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和开发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搞好学科规划,根据学科特点探索学科发展策略
一、搞好学科规划
2008年,我们认真分析了通用技术学科的现状和趋势,找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主要问题,制订了我校《通用技术学科三年发展规划暨行动规划》,《规划》分学科整体发展目标、学科课程体系规划、教学质量与管理目标、师资发展规划、科研管理规划、实验室管理规划和科技竞赛规划七大部分。作为指导该学科今后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明确了我校通用技术学科未来三年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突破点,按照我们既定的目标,合理规划,循序渐进,不断发展。
二、根据学科特点探索学科发展策略
有了《规划》,我们还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和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策略。通用技术学科在当前有两大特点。一是学科动手实践性强,课程内容广泛,可迁移性强;二是师资队伍薄弱、缺乏教学和管理经验,教学资源匮乏。针对这两个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制定了如下策略。
以学科课程带动科技活动。利用课程内容广泛、可迁移性强的特点,将科技教育课程化,不拘泥于必修课,通过选修课、研究性学习和社团活动小组等多种方式,最大可能激发学生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不断引导和挖掘在科技方面有潜质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以课题研究提升育人能力。将问题和困惑升华为课题研究,通过教师的互助、学习和探索,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丰富课程内涵,挖掘和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一份贡献。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的最主要因素,把握住了这两点,以此为策略稳步实施,突破难点。当然,作为新的学科,教师一定要注意心态,不要着急,不要气馁,冷静认真地分析问题的根源,相信只要我们努力了,就一定能有收获。
整合科技教育资源,以学科课程带动科技活动
一、提出本策略的背景和原因
科技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是一项重要内容,但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冲击,个别学校的科技教育只停留在了对极少数科技特长生的教育上,三年投入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为的就是几个科技生得些全市甚至全国的奖项来装点门面,这与科技教育的初衷相违背。科技教育虽然经费充裕,但始终没有固定的载体,无法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科技教育带来的收益,这一直是基层科技教师的遗憾。以动手实践和创意设计为特征、以综合性为特点的通用技术课程,为科技教育课程化找到了良好的载体,为更多学生享受科技教育提供了可能。
二、本策略的实施
我们通过整合科技教育资源,通过在必修课程中渗透,在选修课程中挖掘,在社团活动中选拔,在研学课中深入的方式进行科技教育课程化的具体实施,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学科课程体系。
我们通过整合打通壁垒,将天文台、高科技实验室、生物情景教室、理科数字化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等科技教育资源与通用技术课程实现共享。充裕的科技教育经费也解决了通用技术学生实验耗材资金的短缺问题。
高二通用技术必修课是每个学生必须学习的模块,我们在课程中结合教材中“发现问题”、“方案的构思方法”等章节的内容,渗透讲解一些学生获奖的案例,如“明天小小发明家”、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际青少年科技与工程大奖赛等。通过这些案例的讲授,拉近了学生与科技大赛的距离,消除了陌生感和畏惧感,让学生觉得,创意设计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发明创造,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这一措施实现了科技教育全员覆盖,为选拔有特长有兴趣的学生做了有效的铺垫。
我们在全员覆盖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实施通用技术选修模块,对有兴趣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选拔和辅导。《电子控制技术》和《简易机器人》是许多高中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学生通过应用物理知识进行结构组装和电子线路的识别焊接,应用信息技术知识进行程序设计调试,完成了一个会按照既定路线行进的简易机器人的制作,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和学科整合,甚至对学生未来职业和理想的选择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学生社团活动更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利用中午和下午放学后,为这些经过选拔的学生提供更深入更个性化的指导。他们不仅在这里能得到思维和技能锻炼,还能提高社团管理能力,性格变得更加开朗,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他们向师哥师姐学习做人的道理,又把这种精神身体力行的传递给学弟学妹。每当看到学生外出参加科技大赛时,他们互帮互助的情景,作为教师我感到由衷的高兴,觉得孩子们忽然间长大了。
以课题研究为主轴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和开发能力
一、提出本策略的背景和原因
当前,通用技术教师都是学校临时指派过来承担教学任务的,来自物理、化学、数学、劳技、信息技术等学科,有的还是实验员或电教室的老师,教师学科背景和教学经历不同,师资队伍相对不够稳定,普遍年龄比较年轻,教师人数少,互助机会少。以朝阳区为例,教师的学科背景较为复杂,35名教师来自6个学科,一半老师在35岁以下,仅有15%的老师有中学高级职称。如图1、2、3所示。
这样的师资队伍又面临着新的学科,如何有效开展教学,是一个巨大的困难。除此之外,还面临实验室管理、资金投入、课程开发、整合教育资源等多项工作。如果处理不好,学生不爱上,其他学科老师侧目,更难以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和认可,任课老师非常辛苦,又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逐渐失去信心,学科的未来发展堪忧。经过一年的探索,我们找到了一条更好的方法,就是将问题和困惑升华为科研课题,通过对科研课题进行研究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
二、本策略的实施
我们以学校“十一五”重点课题《提高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综合性和深刻性的校本研究》(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的研究工作为主轴,为老师们搭建了互助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整体提升组内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能力和研究开发能力。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以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为纲,以通用技术教材为主线,侧重以技术实践实验活动为载体,渗透和整合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知识,以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实践,重构通用技术校本课程体系,提升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思维深度和广度,促使学生将多学科知识和能力综合的应用到更高层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技术素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反过来又促进和提高学生对物理、化学、生物等中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学习效果。”
课题研究的整体要求是,以科研课题为主轴,着力学习新课程及学科整合、有效教学等相关理论,加强教学创新的实践,提高教师对课程资源的二次开发能力;以教学开发为主线,梳理整合资源,重构通用技术学科校本课程体系实施方案,为设计教学活动、建设学科资源库和学科网页作充足准备;以提高教学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为落脚点,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撰写出学科渗透整合的《课程案例》,编写出通用技术学科《校本补充教材》和《实验活动项目汇编》,形成一批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教学成长案例、教学反思材料和研究性学习成果。
主要成果展示
付出总会有收获,随着我们不断深入实施通用技术学科发展策略,在教和学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
2009年,我校学生获得朝阳区青少年机床“动手做”大赛的一等奖,获得北京市青少年机床“动手做”大赛的优胜奖。机器人小组获得北京市和全国青少年机器人VEX比赛的第一名。赵冬杰同学参加了2009年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的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了工程学一等奖。王满强同学参加国际青少年科技与工程大奖赛(INTEL ISEF)获得二等奖。
我们的课题研究获得田树林校长和多学科老师的大力支持,并得到区教研中心的认可。教师的育人能力显著提高,多位老师获得学校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老师们经常在一起讨论交流,教学设计在区里频频获奖。因地制宜不断开发出新的学生实验活动项目,学生变得爱上通用技术课了。
“有为才能有位”,随着我们对学科发展策略的不断探索和踏踏實实的具体实践,很多老师逐渐改变了对这个学科的看法,经常与我们讨论学科间的整合与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诸多话题,学生也更加喜爱通用技术课程了。随着通用技术顺利度过起步阶段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这门学科的大发展时期很快就要到来。我们坚信,通用技术学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八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