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照亮现实

来源 :故事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点整,莫小玲准时醒来,拉开窗帘照进一室阳光。她伸了个懒腰,看见天空蔚蓝悠远,脸上漾起笑,这是北京难得的好天气。
  “叮——”,微信响起提示音,是弟弟发来的信息:姐,在老家翻到一张画,应该是你小时候的作品,现在能卖多少钱,哈哈。莫小玲点开下面的照片,是一张铅笔画,大概是岁月已久,颜色有些许黯淡。
  看着熟悉又稚嫩的画作,莫小玲想起往昔的际遇,她人生的转折和所有故事的开始就是那副铅笔画。
  回忆倒带到20年前,她的15岁。

1


  晨光熹微,清水镇笼罩在浅淡的金色下,花草树木都是刚睡醒的样子,青碧可爱。当公鸡的第一声啼叫划破黎明,莫小玲麻利地起身穿衣,热了点剩饭吃,刷好碗筷又洗干净手,才背起书包,准备上学。
  通往清水初中的路,莫小玲非常熟悉,每天她都會沿着这条崎岖的山路,朝着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出发,风雨无阻。莫小玲虽然成绩不是最好的,但她乖巧懂事,一直担任班长。听说,今天会有城里来的大学生到清水初中支教,她比以往来得更早些,将黑板擦干净,又一一摆好座椅。
  中午时,校长领着一个陌生男子来到班里,男子穿着白色T恤和牛仔裤,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像大哥哥一样亲切。校长介绍道:“各位同学,这是沈老师,这段时间由他来教大家学习。”
  在大家的掌声中,沈老师迈上讲台:“大家好,我叫沈柏初,非常开心能和大家一起学习。”他嗓音清亮,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沈柏初”3个字。同学们都激动地鼓掌,莫小玲也不例外,对于从未走出过清水镇的人来说,与大城市有关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好奇。
  清水初中条件简陋,是几年前镇里将几处民房改造而成的。莫小玲珍惜上学的每一天,一般情况,学生上完初中,要么去镇上打工,要么回家务农,这些年,没有人考上过市里的高中。

2


  下课后,有胆大的孩子围着沈老师,好奇地问:“沈老师,你是从哪个大城市来的啊?”沈老师笑得开怀,十分亲和,反问道:“不如你们猜猜看,猜对了,有奖励哦。”
  大家七嘴八舌猜来猜去,只是同学们认识有限,迟迟没有猜到。莫小玲摇着手指,小声询问:“是北京吗?”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莫小玲身上,沈老师眼睛亮了亮:“这个小姑娘猜对了。”他转身拿起自己的书包,从书包里摸出一个铁盒子,递给莫小玲:“这是给你的奖励。”莫小玲小心翼翼接过盒子,打开一看,是一套彩色铅笔,整整24色,是大家从未见过的,立刻惹来大家惊羡的目光。
  沈老师拍了拍鼓鼓的背包,脸上带着爽朗的笑:“沈老师给你们带来很多小礼物,就看你们能不能拿到了。”
  就这样,沈老师成了莫小玲班上的老师。他虽然年轻,但非常称职,教学认真,知识渊博,又非常愿意与孩子亲近,风趣幽默,大家都很信服他。最让大家开心的是,沈老师经常会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有高耸入云的大楼,有能上云霄的飞机,还有数不清的智能家电……还有那个神奇的背包,总是有新奇的小玩意儿,惹得他们一天比一天期待上沈老师的课。

3


  “莫小玲,沈老师喊你去办公室。”课间休息,同学带话让她去办公室一趟。莫小玲有些紧张,被老师叫到办公室一般不是好事,她细细回忆,也没想起哪里做错了。
  很快,她到了办公室门口,沈老师正认真看着什么,莫小玲吸了口气才怯怯开口:“沈老师好。”沈老师抬头看见莫小玲,伸手召她过去:“来来,快进来。”看着沈老师热情的样子,她才松了口气。
  走近了,莫小玲才发现沈老师手里拿着一幅彩色铅笔画。她的脸瞬间红了,十分难为情。上次,沈老师送了她一盒画笔,她便琢磨着画幅画送给沈老师,聊表谢意。这几天,她画了很多张画,今天早上挑了张最满意的作品夹在作业本里,送给了沈老师。只是没想到,沈老师会因为这个特意找她,她心中十分没有信心,老师是从大城市里来的,什么没有见过啊,她这样的拙作大概……莫小玲觉得很难为情。
  “小玲,你以前接触过画画吗?”沈老师笑着问她。
  莫小玲揪着衣角,摇了摇头,小声说:“我这是第一次画画,照着身边的景色画的。”
  “是这样啊!第一次画画就能画得这样好,真是了不起。”沈老师神色一亮,询问道,“你愿意跟着我学画画吗?”
  “啊?”莫小玲睁大了眼,实在没想到事情会发生这样的转变。原来,沈老师的专业其实是绘画,他看到莫小玲的画,惊叹她对色彩的敏锐,对细节把控的天赋,想将她带入绘画的世界。15岁的莫小玲,胸腔涌现出莫名的欢欣,与穿一件新衣服吃一顿好饭菜完全不一样的满足感,仿佛下一秒就能长出翅膀,飞向广袤蔚蓝的天际。
  此后,每天下午放学,沈老师都会指导莫小玲画画。虽然条件有限,他们找不到那么多绘画的工具,但沈老师想出一个办法,将每一个画具变成纸上的图案,带着莫小玲一一认知。莫小玲如同一块干瘪的海绵,疯狂又惬意地吸收消化每一滴水的滋润。

4


  作为支教老师,沈老师3个月后就要离开,每个孩子都很伤感,他们都深深喜欢上这个亲切有趣的大哥哥。莫小玲更是难过极了,偷偷哭了好几次。最后一次绘画课结束,她终于鼓起勇气问:“沈老师,我以后……可以去北京找你吗?”
  沈老师停下削铅笔的手,笑了笑没有说话,扯过一张纸写起字。半晌后,他递给莫小玲字条:沈柏初,北京市朝阳区中央美术学院;电话:1767154XXXX。莫小玲有些愣怔,沈老师解释说:“这是我的地址和电话。如果你以后来了北京,可以随时来找我。”   莫小玲的手指轻轻摩挲纸上的铅笔字,心里有种不真切感。毕竟,她从未出过清水镇呢,外面的世界对于小玲来说只是一个美好的念想,隔着重峦叠嶂的大山和深长的河流,有朝一日,她真的能踏足北京吗?
  沈老师看着莫小玲愣神,似乎明白她的想法,语气坚定地说:“还记得老师给你们说过的那些神奇的东西么?北京都有。你还小,只要努力不放弃,未来有无限可能!那些东西你一定能亲眼看见,亲身体验的。”又补充了一句:“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
  看着沈老师鼓励的眼神,莫小玲的心中仿佛埋下了一颗种子,充盈又有力量。她郑重地点头,也许,只要她一步步迈出去,就能实现呢!



  莫小玲攥紧了手中的字条,犹疑了许久,小心翼翼问:“那如果,我去北京没有找到你怎么办?”
  “那你就努力站在最高最耀眼的地方,让我看到你,我会去找你的。”
  这是沈老师对莫小玲说过的最后一句话,当时谁也没有想过这句话的意义,却不想此后竟影响她的一生。

5


  “叮叮叮”,电话铃声打断了莫小玲的沉思。她接起电话,是助理提醒她不要耽误去六安的飞机,她要去参加六安一中的校庆。六安一中,是她的母校,她是清水镇第一个考上六安一中的人。收拾简单的行李,赶去机场,看路上的风景迅速后退,莫小玲想起她的人生竟是那么幸运。
  沈老师走了,但莫小玲没有停止努力,她比从前更认真学习,用沈老师送她的画笔练习绘画。比起曾经清晰到似乎可以看穿的一生,她打定主意要去尝试另一条道路,考上六安一中,这是她计划中的第一步!
  莫小玲变成班里最拼命学习的孩子,天道酬勤,莫小玲拿到了梦寐以求的通知书。但那个本应该开心的暑假,因为父亲的重病蒙上阴霾,为了给父亲看病,家里再没有多余的学费让小玲继续学业。
  莫小玲难过沮丧,当她将要屈从命运的无情时,学校再次给她带来希望。清水初中收到政府的大笔教学投入,学校经过商讨,决定将其中的部分资金划为优秀学生的奖学金,本已决定外出打工的莫小玲再次拿起珍视的书本。看着操场上那面迎风飞扬的五星红旗,莫小玲庄重地敬礼。
  清晨,9月的山风依然有些凉意,莫小玲向身后的大山与亲人挥一挥手,她终于在人生长长的旅途中行至下一个地方。
  16岁的莫小玲背着行囊,独自坐车来到六安市,她的眼睛里忽然涌现出太多工业化的东西,激动与惶恐,兴奋与不安,激烈地碰撞。最终,当她站在六安一中这所百年名校的门口时,内心的情绪都化为自豪与期待,那个6年前遥不可及的梦,似乎再踮踮脚尖就能拥在怀里。
  高中时,莫小玲曾给沈老师打过一个电话,当接通的那一刻,莫小玲的心跳到嗓子眼:“沈老师……你还记得我么,清水镇的莫小玲。”沈老师的笑声传来,依然有温暖人心的力量:“哦,小玲啊,你现在应该是上高中了吧。”
  两人聊了很久,沈老师很热心,鼓励她:“你在绘画上还是很有天赋的,如果你还对画画有热爱,可以考虑艺术生的道路,北京有很多不错的大学。”
  学画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仅要费精力,还要有足够的金钱支撑。莫小玲思量了整晚,决定再难也要走下去。她要去北京,不仅是为了见沈老师,她想去北京念大学。为此,莫小玲省吃俭用,勤工俭学,买便宜的画笔和纸张,自学画画。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莫小玲参加绘画比赛并获得一等奖,引起了学校资深的美术老师张老师的注意,她主动找到莫小玲,想收她做学生。上帝的苹果再次砸到她头上,莫小玲只能用加倍的努力回报所有的厚爱。
  记得高考前夕,莫小玲前所未有的紧张,张老师握住她的手:“不要紧张,你一定会成为我的甚至一中的骄傲。”

6


  莫小玲到了机场,手机弹出一封邮件,是她资助的学生写给她的,这个孩子每个月都会给她写信。趁着空隙,莫小玲回复她:“保持好的状态,一直坚持努力吧,总有一天你也会变成很有力量的人,到时候把这份爱心继续传递下去。”这句话,曾是一个好心人對莫小玲说的。
  高中结束,小玲顺利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和沈老师同一个大学。当莫小玲忍不住激动地在广阔的天地间呐喊:“北京,我终于来了!”另一个噩耗也在等着她: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家中实在无力支付,甚至她要为日渐长大的弟妹付出。面对家庭的责任和近在咫尺的梦想,莫小玲哭红了双眼,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选择了便是一生。
  当看到破旧的屋子,操劳的父母,小玲擦干了眼泪放弃了上学的机会。她珍藏好那张录取通知书,收拾好行李和小姐妹去打工。靠着朋友介绍,莫小玲进了一个工厂,成了流水线上再普通不过的工人,谁也不知道她的手曾画出动人的画,写过满分的试卷。
  当张老师找到她时,她羞愧地直躲避,到底还是辜负了老师的期望。张老师将她额上的汗擦干,温柔地说:“学校收到一笔好心人的捐款,有意资助优秀的学生读书,我已经帮你争取到名额。走吧,你应该去北京。”
  莫小玲惊喜到泪流满面,心中被这份陌生的善意填满,她终于去了北京。临走前,她写信感谢那位好心人,资助者给她回过信,让她不要过分在意这份帮助,好好努力,以后成为优秀的人,去帮助更多的人。

7


  六安一中校庆,莫小玲再次见到了张老师,回忆起以前求学的种种。主持人说到:请六安一中知名校友、新锐画家莫小玲发表演说。她款款走向台前。
  如今,她已有了自己的光芒,熠熠生辉,从容大方,有了全新的人生。提问环节,有人问:请问你是如何立志成为画家的?莫小玲微微一笑,想起自己到北京后的故事。
  莫小玲来到北京,立刻给沈老师打电话,却再未拨通过,一串数字变成空号,两人唯一的线也断了。她沮丧难过,却不甘心,她多想站在沈老师面前,告诉他:“沈老师,我真的来北京了,没有辜负你的信任。”
  不甘心是因为还没到放弃的时候!莫小玲蓦然想起临别时两人的对话:
  “那如果,我去北京没有找到你怎么办?”
  “那你就努力站在最高最耀眼的地方,让我看到你,我会去找你的。”
  她自然知道成为著名画家的艰难,但心中鼓起一口气:既然追随无法达成目的,那就变成耀眼的星,让他来找她吧。虽然不知道沈老师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但只要攀升到最高的高度,就能让他看见。
  目标够清晰,意志才够坚定。莫小玲终于成功了,当她拿到沈老师的联系方式时,飞奔到一家美术培训班,沈老师正在教一个少女画画。一瞬间,她似乎回到15岁,沈老师认真的模样丝毫未变。
  莫小玲默默地离开了,她想要的答案就是这个了。沈老师将梦放进她的心田,却是她的一路坚韧,才成就了今天的自己。她不再需要去向任何人证明什么了。从前,莫小玲只求不辜负别人的期望,以后,她要不辜负自己。


8


  “请问莫老师,您目前最想感谢的人是谁呢?”
  莫小玲思量半晌,脑子里闪过很多人,最终,她笑了笑回答:“感谢这个时代吧,梦想可以照亮现实。”
  她遇见过的善人,变成她的灯塔,而那些年所谓的幸运则是社会和国家对她的另一种成全。如今,莫小玲有能力下一场雨,她愿意去滋润更多内心有梦,滋润对人生心怀期待和努力的人。
  在时代的变迁中,在岁月的长河里,每个人都是渺小的,唯独每份善意,每个善举,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暖暖烛火,在传递中永不熄灭。
其他文献
你错过了翻山越岭  错过了暮野飞驰的地铁  错过了日光下  手心的暧昧  你错过了春雾与猫  错过了桃花上上签  错过了南方小镇,十里无忧的云  无疾而终的酒语  還错过了我  ——  人世间最后一丝甜蜜  错过了,就成了落魄的哑巴  就失去万柔的怀抱
期刊
第一章   1  夕阳透过玻璃窗,在昏暗的教室里投下了第一缕余晖。  挂钟的时针已经指向数字5,安天宇对着空旷的教室叹了一口气。  今年的招新计划又失败了。  “砰!”教室门突然被人推开。一个扎着丸子头的少女风风火火地跑进来:“等,等一下!”  她抓起一张空白的报名表,刷刷写了几个字,然后塞给安天宇:“填好了。”  “舒沫沫?”安天宇念出纸上潦草的签名,不太确定地问,“你要报名?”  “对啊!”舒
期刊
如果下雪了,我就去找你  我要提上一壶酒  也没有太多的故事要讲  只想喝口酒壮壮胆  这样才敢直直凝视  你那有雪花栖息的眼睛  那是世间最酣甜的梦境  找你的路途有一点遥远  我要先翻过一座山  我路过森林的时候  松鼠鼓着腮帮从树洞里张望  我走在泥泞崎岖小路上的时候  一不小心就摔了个跟头  我担忧的事还是如约而至  我惦记了一天的白衣袖  变得污迹点点还带着皱  如果下雪了,我就去找你 
期刊
一、只吃青菜不吃肉  大林性格憨厚腼腆,一见女孩子就脸红,所有追女孩的浪漫方式他一样不会,所以一直单着。东子是他好友,两人住同一间员工宿舍,他很替大林着急,反复教他追女孩的方法技巧。大林开始认真学习,一段时间后,自认为已掌握要领。可遗憾的是,只要一和女孩见面,他就脸红心跳说不出话,更别提什么技巧了。东子每次都气得一顿臭骂,称以后再也不给他介绍对象了。  东子当然说的是气话。这不,这天他在街上巧遇自
期刊
清朝末年,枳镇上有两家医馆,据说坐诊郎中在方圆几十里都非常出名。  镇东的郎中叫尹德,此人唯利是图,一旦病人上门,他就如蚊子见了血,恨不得一下子掏光人家的家底。盡管他医术不错,平日里来找他求医问药的却寥寥无几。镇西的郎中徐道厚,为人厚道,药价公平合理,童叟无欺。但凡有病人找上门,有钱没钱先治病。遇上个老弱病残没有能力支付药费的,便免费治疗,口碑极好。所以,远近的病人,都奔他而来。尹德对这个同行耿耿
期刊
林之泉是济慈大药房的少东家,在帮助老父亲打理生意之余,爱的是舞枪弄棒,交的是三教九流,性格豪放不拘小节,遇着那些乞丐穷人,毫不犹豫大度接济,丝毫不吝惜钱财。可有一回即使连老东家也看不下去了。  那天林之泉走在大街上,忽然发现前面吵吵嚷嚷的,上前一看,原来是一家包子铺抓住了一个小偷。不!是老偷,那贼估计都有60多岁了。他这么大年纪了竟然偷人家包子吃,结果被眼尖的伙计一把抓住了。那老小偷也怪,随你怎么
期刊
01  高三那年,我从学校搬回了家,恰逢父母工作升迁,她独自一人从乡下上来照顾我。  起初,我并不乐意,可惜耐不过父母工作繁忙的日常,只好接受要与她朝夕相待的现实。  我并不喜欢她,也并不是很耐心地与她相处。自小她就爱唠叨我,说很多无关紧要的话题,又或者三句不离,母亲要是能再生一个男孩,那该有多好。  打小的印象加上长久以来她所带给我的“不良情绪”,我开始有意无意地反抗她的照顾。她给我做早餐,放一
期刊
一  你有没有遇见过这样一个人,惊艳了时光,温暖了青春,让你一度以为岁月可期,余生可安,可原来所有的温柔都只是假象,如镜中花,似水中月。他轻易地走进你心中的城,只手搅弄风云,然后一骑绝尘而去,独留你一个人的断壁残垣。  林嘉鱼和赵溪语两人自小青梅竹马一块儿长大,是除了父母以外最熟悉彼此的人。长久的朝夕相处,无数次的迁就包容,赵溪语想不出自己有什么理由不喜欢林嘉鱼。  赵溪语喜欢吃鱼,尤其是清蒸的,
期刊
乍暖还寒时候,故乡的一场清风吹来了你的消息。虽然隔着时光的河水渐渐混沌模糊,我还是清晰地将记忆中的你精准打捞。  儿时胖胖的你总是被小同学取笑,虽无心,于当时的你而言,却是满满的伤害。你哭着鼻子沉默地不肯告诉老师,担心被坐在前边扎着羊角辫儿的女孩认为不够坚强不够勇敢。  孩提时代就像古老房屋上的小小烟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像炊烟,温柔地飘散在故乡的土地上空。抬头寻找,早已被风吹散,消失得无影无踪。 
期刊
一  长到18岁,第一次踏入网吧。这家店与听说的各种乱糟糟不同,没有想象中的烟雾缭绕,除了老板收钱说话,就是玩游戏的人低声笑骂和鼠标键盘的滴滴答答。但环境再好,它还是一家网吧,未成年人不能进来的地方。  正是周末,坐在电脑前的人不少穿着校服。我环视一周,终于在窗帘半遮半掩的隐蔽角落捕捉到稚气未脱的熟悉身影。少年十指翻飞,屏幕上的游戏人物招式百出,我敢说,他任何一次考试都没这么专注过。我走至他身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