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繁峙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地理位置独特,健康养殖已成为繁峙县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由于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项目的实施,苜蓿种植面积与日剧增,为了提高牧草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我们经过试验示范,成功推广了根瘤菌拌种法,极大地提高了苜蓿产量和产值,为全县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根瘤菌拌种的有效作用
根瘤菌是一种有益微生物,通常存在于土壤中,豆科牧草出生第一片叶子时,根部会分泌出一种化合物,把根瘤菌从土壤中吸引并聚集到根部周围,而后通过根毛尖端进入根内生长繁殖。此时,因根部受到刺激,根细胞就发生不正常的加速分裂而形成根瘤。根瘤菌在瘤内利用豆科草光合作用制造的碳水化合物供作养料,同时又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制造氮化物以供给植物生长的需要。由此看来,第一次种植豆科牧草(包括豆科作物)的土壤,尤其肥力薄瘠的土壤,为了有利于作物的生长,播種时对其种子实施根瘤菌拌种十分重要。
二、根瘤菌拌种的技术要点
1.干瘤拌种法 在苜蓿开花盛期(正是牧草与根瘤菌共生互利关系发展到高峰时期)选生长发育健壮的植株,将其根部轻轻挖起,去土洗净,切去上部分的茎叶,将根部置于避风、阴暗、凉爽处自行阴干。播种时,取出干根,粉碎后进行拌种,用量约是每668平方米种子量用5株干根的粉碎物。
2.鲜瘤拌种法 先取果园肥土250克,适量草木灰(如遇黏土时再加少许细沙)混匀后,消毒(蒸)30~60分钟,晾干备用。再选30个根瘤破碎,加入适量冷开水,制成菌液,然后与上述混合土拌匀,即成菌剂。播种时,每668平方米种子量拌和20克菌剂。
3.直接拌种法 取种过同类豆科牧草田内的湿土与种子直接混合拌种。每667平方米种子量需用湿土25~50公斤。
三、经济效益分析
我们分别在全县6个乡镇推广此项技术,平均亩产达到5284.3公斤,较对照田增产296.5公斤,增产率达到5.94%,仅此全县1.56万亩苜蓿增加产量46万公斤,增加产值近100万元。
一、根瘤菌拌种的有效作用
根瘤菌是一种有益微生物,通常存在于土壤中,豆科牧草出生第一片叶子时,根部会分泌出一种化合物,把根瘤菌从土壤中吸引并聚集到根部周围,而后通过根毛尖端进入根内生长繁殖。此时,因根部受到刺激,根细胞就发生不正常的加速分裂而形成根瘤。根瘤菌在瘤内利用豆科草光合作用制造的碳水化合物供作养料,同时又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制造氮化物以供给植物生长的需要。由此看来,第一次种植豆科牧草(包括豆科作物)的土壤,尤其肥力薄瘠的土壤,为了有利于作物的生长,播種时对其种子实施根瘤菌拌种十分重要。
二、根瘤菌拌种的技术要点
1.干瘤拌种法 在苜蓿开花盛期(正是牧草与根瘤菌共生互利关系发展到高峰时期)选生长发育健壮的植株,将其根部轻轻挖起,去土洗净,切去上部分的茎叶,将根部置于避风、阴暗、凉爽处自行阴干。播种时,取出干根,粉碎后进行拌种,用量约是每668平方米种子量用5株干根的粉碎物。
2.鲜瘤拌种法 先取果园肥土250克,适量草木灰(如遇黏土时再加少许细沙)混匀后,消毒(蒸)30~60分钟,晾干备用。再选30个根瘤破碎,加入适量冷开水,制成菌液,然后与上述混合土拌匀,即成菌剂。播种时,每668平方米种子量拌和20克菌剂。
3.直接拌种法 取种过同类豆科牧草田内的湿土与种子直接混合拌种。每667平方米种子量需用湿土25~50公斤。
三、经济效益分析
我们分别在全县6个乡镇推广此项技术,平均亩产达到5284.3公斤,较对照田增产296.5公斤,增产率达到5.94%,仅此全县1.56万亩苜蓿增加产量46万公斤,增加产值近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