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课堂;全面发展;关注;有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4—0080—01
通过对新课程理念学习的不断深入,我对语文课堂有效评价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是要从我们语文教师自身,提高对有效课堂评价意义的认识,重视课堂中的每一个评价环节,重视改变自己长期以来的传统的单一性评价的思维习惯。例如,我们习惯性地都是在被提问的学生回答问题后,再问全班学生:“某某同学回答的对不对呀,好不好?”学生也会习惯性地不假思索地回应:“对”!“好”!如果教师此时接着问:“对吗?好吗?”学生马上又会依据教师的语气、神色不假思索地回应:“不对!”或“不好!”
这样流于形式的评价既不能开启学生深入思考的大门,也对学生深入学习毫无激励性,同时,还瞬间扼杀了学生想表达不同意见,说出真实感受的念头。事实上,课堂中,教师可能自以为无意的一句评价,往往会左右此后学生的听课情绪和思维的方式路径。如果说,我们教师能亲切和蔼又态度中肯地这么说:“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有些出入,换一个角度想想,或许会有新的发现。”然后对全班学生提醒说:“大家也来想想看,这个问题若从某某角度思考,不是很简单吗?”
这种激励性评价既能引导被提问学生,使他有了进一步思考的信心,又鼓励了群体,促使课堂问题尽快解决,师生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使课堂形成一种民主、平等的气氛,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创新精神。
二是教师要走下讲台,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自我评价,教师参与其中评价。记得有一年我上《沁园春·雪》公开课,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展示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当时,有一个被班级公认为朗读水平最高的学生声音洪亮有力而充满自信地朗读了一遍,我评价说:“难怪大家一致推选你来读!你的语调、语速把握得都很棒,吐字也很清晰,音色也不错。不过,我个人认为,‘惜秦皇汉武’中‘惜’字若读得再低缓一点,拖长一点,可能意味会更好。要不,大家都试试!”这下,全班都活跃起来了,兴奋地琢磨着,自由地朗读起来。随后,我又请出一名朗读很投入的学生站起来给全班展示一下,他的朗读水平的确和前面那名同学有差距,我若一味去肯定他,大家一定感觉老师说假话,是有意鼓励他而已,可此时千万不能再否定他。我似乎读到了全班同学期待我做出评价的眼神,我灵机一动,把这个问题抛给了那位先朗读了的学生。我问他:“你以为你俩谁朗读得更好?”这下,全班学生包括在场听课的老师们的热情都被调动起来了,大家微笑着期待这名学生的评价。这名学生原本还难为情,在这样被热情关注的氛围中,他鼓足勇气说:“我认为我朗读的比他好。他的语速太快了……不过某某某句读得也不错。”教室里充满赞许与钦佩的笑声。接着,我又问后来朗读的学生:“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这个问题让在场的听众热情更高了,这个原本羞怯腼腆的学生毫不示弱地说:“不完全同意!他刚才朗读声音洪亮,但是,我朗读得也不错,只是刚才紧张受影响了,如果再练练,我一定会超过他!”在场听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这个评价环节中,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得以激发,而且增进了同学间真诚的友谊,懂得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中竞争,与此同时,师生关系也更融洽了。
三是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力求做到真实、准确、简明、规范,给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这一点,我不再举例赘述。
四是教师要重视把学生的每一次回答作为语言范例,引导学生做出准确评价并纠正其错误或不足。比如:学生回答“表达了……”、“表现了……”、“揭示了……”、“揭露了……”等等,教师往往只重视了学生回答时的关键词,而忽略了学生表述时,语言的准确性与完整性。此时,教师就有必要引导学生纠正或补充其表达的错误或漏洞,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准确详细的评价,让其明白做得好的地方在哪里,做得不好或不足的地方又在哪里,没有做到位的原因是什么等。
五是在评价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同学回答时的思维方法和路径。比如:一学生回答“首先……其次……再次……”,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其回答时分了几个层次,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是否合理等问题。
在此要注明的一点是,不论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评价,对待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都要注意到评价的态度和方式,万不可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编辑:刘於诚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4—0080—01
通过对新课程理念学习的不断深入,我对语文课堂有效评价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是要从我们语文教师自身,提高对有效课堂评价意义的认识,重视课堂中的每一个评价环节,重视改变自己长期以来的传统的单一性评价的思维习惯。例如,我们习惯性地都是在被提问的学生回答问题后,再问全班学生:“某某同学回答的对不对呀,好不好?”学生也会习惯性地不假思索地回应:“对”!“好”!如果教师此时接着问:“对吗?好吗?”学生马上又会依据教师的语气、神色不假思索地回应:“不对!”或“不好!”
这样流于形式的评价既不能开启学生深入思考的大门,也对学生深入学习毫无激励性,同时,还瞬间扼杀了学生想表达不同意见,说出真实感受的念头。事实上,课堂中,教师可能自以为无意的一句评价,往往会左右此后学生的听课情绪和思维的方式路径。如果说,我们教师能亲切和蔼又态度中肯地这么说:“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有些出入,换一个角度想想,或许会有新的发现。”然后对全班学生提醒说:“大家也来想想看,这个问题若从某某角度思考,不是很简单吗?”
这种激励性评价既能引导被提问学生,使他有了进一步思考的信心,又鼓励了群体,促使课堂问题尽快解决,师生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使课堂形成一种民主、平等的气氛,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创新精神。
二是教师要走下讲台,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自我评价,教师参与其中评价。记得有一年我上《沁园春·雪》公开课,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展示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当时,有一个被班级公认为朗读水平最高的学生声音洪亮有力而充满自信地朗读了一遍,我评价说:“难怪大家一致推选你来读!你的语调、语速把握得都很棒,吐字也很清晰,音色也不错。不过,我个人认为,‘惜秦皇汉武’中‘惜’字若读得再低缓一点,拖长一点,可能意味会更好。要不,大家都试试!”这下,全班都活跃起来了,兴奋地琢磨着,自由地朗读起来。随后,我又请出一名朗读很投入的学生站起来给全班展示一下,他的朗读水平的确和前面那名同学有差距,我若一味去肯定他,大家一定感觉老师说假话,是有意鼓励他而已,可此时千万不能再否定他。我似乎读到了全班同学期待我做出评价的眼神,我灵机一动,把这个问题抛给了那位先朗读了的学生。我问他:“你以为你俩谁朗读得更好?”这下,全班学生包括在场听课的老师们的热情都被调动起来了,大家微笑着期待这名学生的评价。这名学生原本还难为情,在这样被热情关注的氛围中,他鼓足勇气说:“我认为我朗读的比他好。他的语速太快了……不过某某某句读得也不错。”教室里充满赞许与钦佩的笑声。接着,我又问后来朗读的学生:“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这个问题让在场的听众热情更高了,这个原本羞怯腼腆的学生毫不示弱地说:“不完全同意!他刚才朗读声音洪亮,但是,我朗读得也不错,只是刚才紧张受影响了,如果再练练,我一定会超过他!”在场听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这个评价环节中,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得以激发,而且增进了同学间真诚的友谊,懂得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中竞争,与此同时,师生关系也更融洽了。
三是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力求做到真实、准确、简明、规范,给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这一点,我不再举例赘述。
四是教师要重视把学生的每一次回答作为语言范例,引导学生做出准确评价并纠正其错误或不足。比如:学生回答“表达了……”、“表现了……”、“揭示了……”、“揭露了……”等等,教师往往只重视了学生回答时的关键词,而忽略了学生表述时,语言的准确性与完整性。此时,教师就有必要引导学生纠正或补充其表达的错误或漏洞,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准确详细的评价,让其明白做得好的地方在哪里,做得不好或不足的地方又在哪里,没有做到位的原因是什么等。
五是在评价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同学回答时的思维方法和路径。比如:一学生回答“首先……其次……再次……”,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其回答时分了几个层次,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是否合理等问题。
在此要注明的一点是,不论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评价,对待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都要注意到评价的态度和方式,万不可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编辑:刘於诚